2018年9月18日,在第三屆「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上,分會場論壇主持人印度博物館館長拉賈西•普羅希特做總結髮言。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中國網新聞9月18日訊(記者 蘇向東)故宮博物院今天在第三屆「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閉幕會上,聯合埃及、希臘、印度等世界10個文明古國,就世界古都文明遺產保護髮出倡議,進一步充實文明古國戰略協作關係內涵,建立更加緊密的全球發展夥伴關係;共同更深入探索古國文明的起源、發展過程及其規律,更深刻地理解文明古國的交流、合作模式及其規律,努力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包容發展,文化自信、文化包容和文化復興的共同夢想,豐富人類文明的色彩。
兩天來,來自埃及、希臘、印度、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墨西哥、敘利亞、中國等文明古國和國際組織的文化遺產領域的專家學者相聚故宮博物院,以「作為文化景觀的古代文明遺產——古都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為主題,通過論壇大會、分場論壇、紫禁夜話等互動活動,深入研究古都文明遺產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探討保護與傳承古都文化的有效路徑。
古都文化資源的利用與弘揚關乎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來自中國八大古都以及與會各國的代表就各自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的成功經驗進行了介紹和交流,分享了考古先行、制定權威法律法規、加強考古研究和展示研究、新舊建築之間要形成溝通和對話等建設性方案。
2018年9月18日,第三屆「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護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行閉幕會。圖為參會的外國專家學者認真聆聽大會成果報告。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在總結大會上表示,古都是人類歷史璀璨文明的最高集成,保護古都文明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古都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現代城市建設之間的關係,歸根結底是保存與發展的問題。處理這對矛盾關係,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為此,單霽翔特別提出三點建議:
一、維護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使文化遺產得到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
二、讓文化遺產事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與當地環境改善、城市產業轉型等相結合,促進文化旅遊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三、讓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惠及廣大民眾,讓更多民眾充分享受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行動。
閉幕會上,單霽翔與敘利亞文化部古物和博物館總局局長馬哈茂德·哈馬德代表雙方籤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故宮博物院將為敘利亞提供考古保護方面的援助支持,協助敘利亞開展考古文物保護和培訓博物館專業修復人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