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keeJoe/文
改革開放後,在當時黨「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政策激勵下。全國上下在1984年也掀起了航空熱,河南自然也不例外,在兩年時間內,先後成立了6家航空/通航公司,這裡面既有國營的,也有私營的,還有私人的。
1、新鄉劉莊大隊
1984年6月25日,河南省新鄉縣七裡營鄉劉莊從北京航空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購買了2架蜜蜂-3超輕型飛機。劉莊是我國集體經濟單位購買此類型飛機的第一家,主要用於農業生產飛行。
劉莊機場位於劉莊西南方向50米處,在劉莊至柳店公路旁,跑道全長100多米,寬20米,道面為土質結構。
圖、中原航空公司在鄭州的售票點
2、洛陽九都航空公司
1984年11月1日,洛陽玻璃廠離職工人符秦河,籌集8萬元,購買了一架W5A型飛機一架,並招聘了5名工人。在洛陽籌辦「九都航空公司」,並在麥田旁修建了小型簡易機場。
九都航空主要經營荒山造林、農林噴灑和旅遊攝影等業務。1985年7月23日,洛陽九都航空公司正式成立,符秦河也是當時我國首個私人購買W5A型飛機的老闆。
圖、中國民航鄭州售票處
3、中原民間航空公司
1984年10月陳彩雲開始醞釀成立中原民間航空公司事宜。同年12月11日向鄭州市人民政府打報告申請籌建航空公司。1985年1月3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籌建報告。中原民間航空公司總部位於鄭州市伏牛路南,陳彩雲任總經理。
中原民間航空公司屬於金海區集體所有制企業,下設經理辦公室、航行部、商務部、機務工程部、安全保衛部等。
1985年4月1日,中原民間航空公司包了一架空軍三叉戟客機,執飛了北京-鄭州-深圳(惠陽)航線。該航空公司主營基地位於鄭州機場,每周四執飛上述航線。
1985年7月31日,中原民間航空公司還購買了武漢軍區的9架老飛機,包括8架伊爾-14和1架運-5。
此外,中原民間航空公司還和鄭州市金海區溝趙鄉人民政府籤署協議,將郭元英贈送給鄉人民政府的蜜蜂-3號,作為農林專業分公司的飛行器。
圖、三叉戟飛機
4、河南省民航公司
河南省人民政府地方民航規劃領導小組也負責籌建了河南省民航公司,組長是時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霍明,副組長為河南省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孫振山;中國民航河南省管理局副局長周孝堂、空軍航空兵19師顧問商連奎。
1985年,河南省民航公司開始醞釀籌辦事宜。6月15日公司正式成立,下設辦公室、經營處、航行計劃處和5個營業部,共有30人,單獨核算。
1985年7月16日,河南省民航公司正式舉行試航典禮,並包空軍一架米-8直升機,每周飛三班,主要以鄭州為基地,航班開通新鄉、開封、濮陽、少林寺和洛陽等地。
圖、為行動不便乘客準備的輪椅
5、新鄭航空公司
1985年初,新鄭航空公司成立,最初購買一架蜜蜂-3號飛機。並投資28萬元修建一座簡易機場。機場跑道為砂石混凝土結構,全長250米,寬50米。配套建設停機坪3個,機庫2個。最早由新鄭縣林業局代管,主要執行植保任務。該單位屬於國營企業,單獨核算。
圖、立-2飛機
6、中原航空公司
1985年7月15日,中原航空公司在安陽成立。總部位於安陽市紅旗路北段,南面毗鄰安陽市委、市政府。
中原航空公司在原中原民間航空公司的基礎上建立,屬於國企,縣團級編制,公司主要領導由安陽市人民政府任命,單獨進行管理。
中原航空公司的董事長為原安陽市外經委主任陸德,總經理為原安陽市經委副主任曹有德。公司下設5個部門。
1985年7月31日,中原航空公司接收了原中原民間航空公司向空軍購買的9架舊飛機。公司成立當日的首航儀式上,該公司租用北京軍區的立-2飛機在安陽上空飛行。
中原航空公司基地位於鄭州機場,開通了北京-鄭州-深圳(惠州)航線,每周四由三叉戟或伊爾-18飛機執飛航班。
不過由於當時的環境和經濟條件所限,改革開放後河南省的幾家航空/通航公司成立後都面臨不少難題,經濟效益差,有的虧損嚴重,有的難以為繼。更為重大的意義在於播下河南省發展航空業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