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體在線12月2日自貢訊(呂重陽)12月12日,自貢市將舉辦成渝雙城經濟圈「飛遍四川」啟動儀式暨航空運動產業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論壇,作為傳統航空運動強市,自貢早在新中國成立前,就與航空運動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初出茅廬到嶄露頭角
1943年,在抗戰最艱難的時期,鹽都兒女捐贈了「鹽工號」和「鹽船號」兩架戰機,創造了全國之最。由此,自貢與航空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國家成立中央國防體育俱樂部(1956年11月改稱中國人民國防體育協會),航空運動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得到當時自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拉開了自貢市航空運動的序幕。1950年起,自貢市體委對開展航空運動給予了大力支持。1956年,繆振華、王淑芳等參加全國第一批航空模型教練員培訓,隨後在市體委軍事體育科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自貢市航空模型隊。同時,在自貢市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第三中學開展航模運動的教學。向祖國輸送了一大批優秀人才,1957年,自貢市向四川省輸送了侯啟平等優秀運動員,並代表四川參加全國比賽。
早期的自貢航空人。
到了六十年代,自貢市迎來了航空運動的快速發展期。在王淑芳、繆振華教練員的辛勤培養下,自貢市航空運動青少年運動員開始參加各級航空運動賽事。蜀光中學航模隊成為自貢市校園航模興趣組的典範,承擔起校園航模運動的普及工作。1965年,蜀光中學航模隊自行研製的遙控仿真船模在釜溪河進行表演,轟動全市;1967年,自貢舉行了首屆自貢市航空模型競賽;1967年至1969年,自貢市航模隊參加全省比賽獲得優異的成績,在全省航空運動中嶄露頭角。
1965年,在蜀光航模工作室製作航模的學生們。
輝煌發展的三十年
七十年代,自貢市航空運動的鼎盛時期到來。在自貢市體委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下,多次舉辦全市各級航空模型教練員培訓,並制定了培訓計劃。向四川省航空模型運動隊輸送的蔣世勳,在四川省航模隊平世界紀錄。1975年,自貢市航模隊在羅經國、黃遠金、邵建平等的努力下,利用無線電研發出遙控航空模型,首次開啟航空模型應用化使用,多次參加市武裝部的高炮對空射擊訓練等科目;1977年,自貢市舉行第二次全市航空模型競賽,多名運動員競技成績達到國家級水平;1979年,自貢市航模隊首次參加全國航空模型競賽,獲得優異成績,得到四川省體委的嘉獎。
八十年代,航空模型走進校園,極大提高了航空模型運動的參與度,自貢運動員競技水平得到極大提升,在省級賽事中斬獲金牌無數,創造了與成都、重慶三足鼎立的輝煌。繆振華教練員帶領的航模專業隊、黃遠金老師帶領的青少年宮業餘航模隊、各學校組建的航模興趣班成為自貢市航空運動發展的戰鬥堡壘。
八十年代的自貢航空運動隊隊員。
九十年代,隨著體制改革,自貢市航模隊的解散,校園航空模型興趣小組大量消退,自貢市航空運動走入低谷。少年宮業餘航模隊在黃遠金老師的極力斡旋下得以保留。在隨後長達二十多年的基層培訓中,黃遠金培養了一大批航空模型愛好者,為自貢市航空運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1年,在前南斯拉夫舉行的第26屆航空模型世界錦標賽中,王偉獲得F1C(活塞式滑翔機)世界冠軍,為自貢體育再添一枚世界級賽事金牌。1992年,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第27屆線操縱世界錦標賽中,代表中國出徵的自貢籍運動員張泉榮獲季軍。
航空運動的多元化
進入21世紀,自貢市航空運動開始復甦。在原市航模隊隊員徐支藩、王書良、梁平的大力推廣下,航空運動愛好者逐步增加,對外交流也開始增多,先後與宜賓、瀘州、成都等地市開展了多種多樣的交流活動,「開放、包容、和諧、進步」成為自貢航空運動的座右銘。蜀光綠盛實驗小學賀永平在學校重新組建了航模興趣小組,與少年宮業餘航模隊黃遠金一同多次參加省級比賽並獲得優異的成績。航空模型的應用化使用也隨著電子設備的升級而換代,2006年起,梁平、黃源等利用遙控航空模型開始進行航拍,為自貢的城市建設留下了珍貴的航拍資料。
2018年全省青少年航空航天錦標賽賽場合影。
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在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自貢航空運動協會在2017年成立,標誌著自貢航空運動進入新時期。梁平、黃源等開展的航空拍攝,將航空模型應用化使用推向市場;雷國治、陳洋傑等開始載人傘翼飛行,實現了載人飛行的壯舉;張鑫、宋波等將多個航模項目開展得有聲有色;王宇、範波等將車輛和航海模型運動帶入大眾視野,自貢航空運動的發展呈現多元化。
2018年8月15日,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決定設立四川自貢航空產業園區。自貢作為全省航空與燃機「1+3」戰略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全省重點發展的通航產業集聚區、四川低空空域協同管理試點重要區域,把建設航空產業園作為全市「一號工程」加快推進。截至2018年度,園區已形成承載能力達8平方公裡,籤約項目41個,落地項目11個。
同時,自貢鳳鳴通用機場投入使用,開通自貢至新津、遂寧、廣漢、綿陽四條航線,至西昌無人機貨運航線,以及至成都短途運輸航線,初步形成「以8座螺旋槳飛機(D6)為代表的航空器研發,中電科通用航空軍民融合產業基地為代表的特種飛機研發製造,大華通用飛機生產基地為代表的直升機研發製造,瀚宇航空為代表的航空與燃機零部件製造,北京首航直升機自貢運營基地為代表的低空旅遊」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