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李四光

2020-11-26 中國網

中國既要找到油,又要找到鈾——在新中國地質事業的群星中,最為明亮的一顆就是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李四光。

李四光以科學家、地質學家而享譽全球,而作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的創始會員之一,他是現代進步愛國知識分子的典範。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奠基人,中國地質學會創始人之一。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生於湖北省黃岡縣,1904年留學日本,1905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成為創始會員之一。1913年進入英國伯明罕大學學習地質學,1918年獲理學碩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地質人才。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1931年獲伯明罕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34年赴英國講學,主持倫敦、劍橋等八所大學舉行的「中國地質學」講座。1947年獲挪威奧斯陸大學榮譽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李四光自英國回到百廢待興的祖國,先後任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二屆和第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全國地層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和古生物研究所所長、中華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主席、中國第四紀研究委員會主任、中國原子能委員會副主任、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央地震領導小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地震委員會主任等職務。上世紀50年代中期,還任世界科學工作者協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1955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8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1969年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李四光畢生致力於地球科學事業。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學識淵博,注重實踐,悉心鑽研,勇於創新,寫下了數百萬言140餘篇(部)科學論著,為發展地球科學和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環境治理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並在多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他創建的地質力學,提出構造體系新概念,為研究地殼構造和地殼運動、地質工作開闢了新途徑;他關於古生物蜓科化石分類標準與鑑定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為微體古生物研究開拓了新道路;他建立的中國第四紀冰川學,為第四紀地質研究,特別是地層劃分、氣候演變、環境治理和資源勘查等開拓了新思路。

為解決經濟建設中能源緊缺問題,李四光運用自己創建的地質力學理論和方法,組織指導石油地質工作,在分析中國地質構造特點的基礎上,指出新華夏構造體系三個沉降帶具有廣闊的找油遠景,上世紀50年代初提出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的「摸底」工作值得進行,為大慶、勝利、大港等我國東部一系列大油田的勘探與發現,為摘掉我國「貧油」的帽子和石油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李四光指導鈾等放射性礦產勘查取得突破性進展,為發展我國核工業和「兩彈一星」做出了重要貢獻。

李四光還有力推進了我國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邢臺發生地震後,在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威脅的關鍵時刻,他提出進行地應力測量和現今構造應力場分析,研究地震發生、發展的規律,為預測和預報地震指明了方向;他還把這些理論和方法應用於區域地殼穩定性研究,在地殼活動帶中尋找建設「安全島」,以及各種災害的預測與防治等。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逝世於北京。直到臨終,他還念念不忘發展地球科學、國家建設和人民的安危,被譽為新中國愛國知識分子的典範和楷模。

2009年9月10日,在中央宣傳部、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11個部門聯合組織的「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李四光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相關焦點

  • 《為了新中國》丨地質學家·李四光
    本期人物:李四光努力向學,蔚為國用(精彩預告)幾十載風雨滄桑,他們篳路藍縷追求夢想;七十年薪火相傳,他們的後代以父輩為旗幟傳遞紅色基因。終生無悔,他們在壯美的心聲中留下遠去背影;砥礪前行,他們的後代在奮鬥的腳步裡追尋著空谷足音。
  • 《感動中國人物誌》解說詞:李四光——科學的目光
    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 (電視片《感動中國人物誌》解說詞)李四光——科學的目光  編導:何磊  【解說】2009年10月26日,對鄒宗平來說是特殊的一天,因為這天是她的外公李四光的120歲生日。外公去世已經38年了,鄒宗平用多種方式紀念著他。
  • 【尋找行業精神符號】李四光:追尋真理的光芒
    李四光,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 讀《感動一個國家的人物》:他們為什麼感動中國
    人們常說,想要了解一個時代的風貌,就要了解這個時代的人物。自1949年至今,中華人民共和國已走過60餘年輝煌歲月, 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璀璨奇蹟。由黑龍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等聯合推出的《感動一個國家的人物》叢書,回答了「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成就了這段歷史」這一重大問題——該叢書收錄了新中國成立至2010年,我國湧現出來的主要先進人物和英雄事跡,展示了大量珍貴的歷史圖片。
  • 李四光預測中國的四大地震 揭秘預測背後的真相
    李四光是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一生為了中國現代地質工作奉獻出了一生,而李四光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網上流傳的預測了中國四次大地震,而這四次大地震的前三次均已實現了,只有最後一次還沒有應驗,此後關於李四光預測四大地震的說法就流傳出來了,但是事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黃文秀獲頒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感動我們的還有……
    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的有奉獻大半生光陰、致力於敦煌保護的學者,戰功赫赫卻深藏功名、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老英雄,努力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外籍教師,創造世界大賽十冠王奇蹟的國家隊,以及將生命停止在扶貧道路上的年輕女孩黃文秀……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感動中國》向所有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奮鬥者表達了特别致敬。
  • 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揭曉
    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揭曉   自2002年起,《感動中國》每年從社會各行各業推選出十位人物,他們溫暖著中國,感動著我們。
  • 【短視頻展播】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生動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自然資源事業走過的光輝歷程,全面展示土地、礦產、地質、海洋、測繪、林草等各領域工作取得的成就
  • 李四光 「中國貧油論」的顛覆者
    他就是愛國科學家、新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李四光。學成回國效力的愛國者1904年,15歲的李四光被破格選派去日本官費留學。在大阪高等工業學校,李四光學習刻苦,生活清貧。他常去留學生會館,聽演講,聽報告,結識了許多民主革命家。1905年7月,李四光在東京見到了他敬仰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並參加了「中國同盟會」成立大會。
  • 2020年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全程視頻回放
    2020年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全程視頻回放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是在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節目組主辦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經過投票評選出的年度人物。2020年5月17日20:00,2019年度感動中國人物評選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榮譽的分別是:樊錦詩、在四川涼山木裡森林火災中犧牲的31名撲火勇士、顧方舟、朱麗華、張富清、杜嵐、尤端陽、伍淑清、黃文秀、潘維廉、中國女排。另外,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感動中國》向所有建立和建設新中國的奮鬥者表達了特别致敬。
  • 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王樂義
  • 2020感動中國2019年度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回看入口 獲獎名單完整
    關於2020感動中國2019年度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回看入口 獲獎名單完整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感動中國2019年度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回看入口 獲獎名單完整,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感動中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相關的信息
  • 李四光:炎黃子孫理當奉獻祖國
    會議決定成立「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簡稱「全國科聯」或「科聯」)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簡稱「全國科普」或「科普」)兩個組織,並選舉了兩個組織的全國委員會及常務委員會,吳玉章為這兩個組織的名譽主席,梁希當選「全國科普」主席,李四光則當選為「全國科聯」主席。李四光是中國現代地質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 「地震預言帝」李四光?外孫女闢謠:科學家不是預言家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有一群「隱秘而偉大」的人物默默地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鳳凰網鳳凰新聞客戶端推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節目《隱秘而偉大》,講述貢獻者的故事。本期《隱秘而偉大》邀請到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以及中國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拴宏,回憶李四光先生的一生。
  • 「敦煌女兒」樊錦詩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原標題:「敦煌女兒」樊錦詩 當選感動中國 2019年度人物央視截屏圖  中國甘肅網5月19日訊 據蘭州晨報報導(記者 雷媛)2020年5月17日晚8時,《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播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敦煌女兒」樊錦詩再獲殊榮,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舍半生,給茫茫大漠。
  • 李四光:用數十年時間打破中國「無油論」,臨終對工作仍念念不忘
    ,並在那裡待了幾個小時,這卻令李四光感動極了。同時他也明確表示:「我雖然年紀大了,身體也一直不好,但我一定回到祖國去,把我的餘生貢獻給新中國!」地質研究所裡的工作人員大多都非常贊同李四光的想法,他們不想搬遷,只想留下來為新中國作貢獻。所以他們最終也真的沒有離開南京。
  • 李四光:用數十年時間打破中國「無油論」,臨終對工作仍念念不忘
    可是李四光對共產黨卻完全不是這種態度,有一次,他在重慶生病住院,周恩來得知以後,特意前去慰問他,並在那裡待了幾個小時,這卻令李四光感動極了。在抗戰勝利以後,同事們都去了南京,唯獨他為了躲避蔣介石,專程輾轉去了上海,並在那裡繼續他的地質研究。
  • 李四光: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李四光    [背景]    「中國貧油論」的迷霧是怎樣驅散的?     長期以來,在「中國貧油論」的影響下,中外不少地質學家對我國石油資源遠景抱著悲觀的看法。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他們感動了中國!
    17日晚,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揭曉。每當主持人念出一個名字,無數觀眾都紅了眼圈,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太好哭了」「感動到不行」。獲得「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的,是一群普通人,他們中有消防員、有學者、有科學家、企業家、退役軍人、盲人推拿師……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在不同的崗位默默耕耘:有人用滿頭白髮換來敦煌容顏永駐有人用生命換來一方富足、平安
  • 那些不為人知的中國地質學家們!
    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創辦了中國第一個地質機構--中國地質調查所。《獨立評論》的創辦人之一。李四光主要成就:創立地質力學理論李四光,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黃岡人,蒙古族,地質學家、教育家、音樂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和為新中國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元勳,2009年當選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