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展播】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2020-11-26 澎湃新聞

【短視頻展播】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2019-09-2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生動展現新中國成立以來自然資源事業走過的光輝歷程,全面展示土地、礦產、地質、海洋、測繪、林草等各領域工作取得的成就,自然資源部組織開展以「珍惜自然資源、建設美麗中國」為主題的短視頻徵集活動。活動開始以來已收到了來自全社會各單位和個人的幾百部作品,現精選部分優秀作品進行展播。

29

《鄒宗平女士講述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名 稱:《鄒宗平女士講述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推薦單位: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

主要作者: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

時 長:1分06秒

主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後,李四光衝破臺灣當局的重重阻撓,在國外輾轉數月安全回到祖國。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李四光長期掩藏在心中的一個願望。他曾對夫人許淑彬說:「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但很長時間以來,他因自認為條件不夠,沒有向黨組織提出申請。後來,他經過認真考慮後,於1957年正式提出入黨。

30

《生命共同體(地球日宣傳片)》

名 稱:《生命共同體(地球日宣傳片)》

推薦單位: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主要作者:浙江省自然資源廳

時 長:52秒

·END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
    現在我從中選出幾件往事講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一個不被大家熟知的「李四光」。孫中山:湖北李四光16歲就嚮往革命,非常的好外公早年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認識了宋教仁和馬君武,後經這兩位先生又認識了孫中山。
  • 動漫報「春節隨手拍」短視頻全國大賽徵稿啟動
    動漫報、食品安全導刊「春節隨手拍」短視頻全國大賽徵稿啟動為了弘揚春節傳統文化,發掘各地的特色習俗,傳播正能量,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各地的文化交流,特舉辦「春節隨手拍」短視頻全國大賽活動。三、徵稿內容:1分鐘左右短視頻:回家路上、春節見聞、春節習俗等為主要內容,捕捉精彩瞬間,講好春節故事,弘揚傳統文化。一經投稿參賽,其作品使用權歸主辦單位所有。
  • 國慶節手抄報:李四光的愛國故事
    國慶節手抄報:李四光的愛國故事 2013-09-12 11: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我的視界 我的中國」短視頻大賽在京啟動
    ,「點界面」APP承辦的「我的視界 我的中國」短視頻大賽昨日在京啟動。大賽將面向全民徵集有思想、有創意、有深度、有品質的劇本及短視頻作品,優秀作品將通過中央媒體、地方衛視和各商業視頻類網站進行展播。此外,大賽還設立了20餘項單元大獎和影視投資計劃,提供百萬獎金和5000萬元的製作經費。
  • 「鄞光溢彩」美麗鄞州短視頻大賽邀你釋放才華,就這麼帶感
    【活動主題】東海濱、甬江邊、錢湖畔,為響應寧波「網紅城市」要求,找尋鄞州「文化內核」,推薦鄞州「網紅地標」,聚焦鄞州在寧波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範生中當標兵、攀新高的全新要求,鄞州區網信辦、區融媒體中心共同舉辦「鄞光溢彩」短視頻大賽,以「美麗鄞州」為主題,面向全社會徵集主題健康積極、內容凸顯鄞州特色,「講述鄞州好故事
  • 李四光後人做客江蘇講述地質學家平凡故事
    李四光後人做客江蘇 講述地質學家平凡故事  【解說】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對中國地質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 李四光與許淑彬的愛情故事
    科學泰鬥李四光離世已經整整41年個年頭了。李四光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巨匠,而且還是一位感情豐富細膩的佳夫、慈父。他憑自己的知識和毅力,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而且還建立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庭。 好事多磨終成眷屬 李四光長得挺胸直背、高大英俊。他性格溫和,含蓄沉著,遇事冷靜。成年後,曾贏得國內外許多姑娘的青睞。
  • 一封少數民族文字寫的入黨申請書背後的故事……
    走下領獎臺,玉素甫激動地拉著兩名徒弟的手說道:「好好幹,一定要爭取早日入黨!」隨後,他還和戰友們分享了一段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向黨組織靠攏,不僅是玉素甫的心願,也是他們家人共同的心聲。玉素甫的爺爺是一名老黨員,當年曾為解放軍進疆當過嚮導。他的母親同樣是一名黨員,連續30多年為村裡的鄉親們巡診看病。他的父親是一名巡邊員,長年頂著酷暑嚴寒巡走在祖國的邊疆。
  • 36氪首發從故事類短視頻切入,海豚映畫想孵化電影級IP短視頻
    電影製作周期較長,為更好地量化產出,公司於2016年年底開始轉型做電影短視頻,目前正與多家IP輸出機構、影視內容生產者一起合作開發一系列新媒體影視內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短視頻用戶規模為1.53億,各個垂直類內容的流量佔比累計已經超過60%,觀眾越來越傾向於選擇符合自身喜好的垂直類型內容。
  • 大家知道李四光四大震區的故事嗎
    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四次特別大的地震,隨著日本發生8.5級地震的消息傳來,李四光預測的四大地震點有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李四光的夫人許淑彬,是江蘇無錫人,她是晚清學者許士熊的女兒。1923年的時候,李四光和許淑彬在北京結婚,李四光的夫人愛彈鋼琴,是一位大家閨秀,李四光會拉小提琴,二人曾一起創作《行路難》這是第一首中國人創作的小提琴曲。
  • 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出版
    ◎趙曼/文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近日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3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於2019年出版。本次發行的《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分別從「天文」和「古生物」角度出發,通過細膩精彩的講述
  • 青春勵志故事——李四光:中國的「地質之光」
    懷揣報國之志,李四光東渡扶桑。他先在弘文學院學習,後又進入大阪高等工業學校學習造船。在日學習期間,西方的先進思潮也影響了李四光。1905年7月的一天,在孫中山先生的親自主持下,16歲的李四光成為了第一批同盟會會員。會上,孫中山先生將「努力向學,蔚為國用」八字送與李四光,以示勉勵。中山先生或許不會想到,短短的八字叮囑,成為了李四光一生的目標。
  • 動畫短視頻《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
    一個咖啡與脫貧的故事聯接了不同人群的生活追求「復興路上工作室」與「中國好故事」資料庫聯合出品短視頻新作《一杯咖啡裡的脫貧故事》現磨現煮新鮮出爐
  • 「鋒」採短視頻 | 董海:扮靚城市「綠色風景線」
    「鋒」採短視頻 | 董海:扮靚城市「綠色風景線」 2020-12-02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李四光鮮為人知故事:曾創作中國第一首小提琴曲
    長期在地質部李四光部長辦公室給李四光做學術助手,如今年近八十的李四光紀念館館長馬勝雲,向記者談起了他所知道的李四光——   李四光的家鄉是湖北黃岡回龍鎮下張家灣鄉的一個窮山村。他14歲出國留學,憑的是自己勤奮努力得來的成績。李四光先去日本學造船,後去英國學採礦,最後確定以地質學為終身事業,但也付出了不少實際代價。
  • 《感動中國人物誌》解說詞:李四光——科學的目光
    由她編輯的《李四光畫傳》即將面世。  【同期】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我的工作就是到處去收集照片,犄角旮旯地去翻,翻完了再把它們一張一張整理好,掃描進去。  【解說】翻開《李四光畫傳》,兩百多張珍貴的照片講述了李四光不平凡的一生。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1904年7月,李四光赴日本留學。1905年,16歲的李四光加入同盟會。
  • 李四光和他的「不相信」
    為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北大新聞網特開設《初心•使命》專欄,講述老一輩科學家科學報國的故事,以激勵北大師生弘揚科學報國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時代重任,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然而,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蘇格蘭地質學家巴爾博、法國地質學家德日進等著名地質學家卻質疑李四光關於廬山第四紀冰川的論斷。為了使自己的理論更具說服力,李四光逐漸將目光投向廬山之外,進一步擴大了冰川研究的地域範圍,對安徽中部、九華山、天目山等長江下遊區域進行考察。1936年,李四光又到黃山研究,寫了《安徽黃山之第四紀冰川現象》的論文。
  • 李四光簡介
    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讚賞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
  • 地質專家:李四光
    「我是中華兒女,祖國培養我長大的,我的知識和研究成果,理應對祖國人民有所回報,這是一個科技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我國最艱苦的時候,一批批的革命先輩在各大領域發揮著作用,今天小編分享的就是關於李四光的故事,一個老一輩的地質勘探家。
  • 用小人物故事彰顯大時代精神
    同時,「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精品網絡視聽節目展播季」及「精彩短視頻,禮讚新中國」主題宣傳月活動也相繼啟動。今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推出網絡視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統一標識,舉辦「我們的70年」專題頻道上線儀式,向全國網絡視聽機構作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宣傳活動的工作部署。網絡視聽行業積極響應,開展了一系列宣傳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