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李四光,中國著名地質學家,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香爐灣,蒙古族。少年時代在家鄉求學,1902年冬赴武昌讀書;1904年赴日本學習,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參加了武昌起義;1913年,李四光又赴英國留學,1919年回國;任過北京地質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副會長,湖北臨時參議會副議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世界科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71年4月29日逝世。
科學泰鬥李四光離世已經整整41年個年頭了。李四光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巨匠,而且還是一位感情豐富細膩的佳夫、慈父。他憑自己的知識和毅力,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而且還建立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庭。
好事多磨終成眷屬
李四光長得挺胸直背、高大英俊。他性格溫和,含蓄沉著,遇事冷靜。成年後,曾贏得國內外許多姑娘的青睞。由於他鍾情事業,婚姻問題遲遲未解決。直到1921年,由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丁緒賢介紹,才與江蘇無錫才女、23歲的許淑彬女士結識。許淑彬出生於大戶人家,其父許士熊曾在駐英大使館任過職,上世紀初奉調回國任教育部秘書。許淑彬隨父回國後,曾在上海天主教會辦的一所中學念了5年書。她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英語、法語、音樂學得甚好。她中學畢業不久,隨母來到北京,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英語教師。
他們相識後,雙方互有好感,建立了戀愛關係。
然而,這對才子佳人的婚事,也與許多常人一樣,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考驗。
許淑彬與李四光開始戀受,父親許士熊突然因病去世了。她家中的事情,便由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哥哥作主。許淑彬的這個哥哥雖然受過美式教育,卻鼠目寸光。他極力反對妹妹與李四光談戀愛,其理由是:李四光家裡太貧寒。他要許淑彬找一個家境較好的富家弟子。
一天,許淑彬的哥哥特地找許淑彬談話,要她慎重考慮與李四光的婚事,說:「婚姻非兒戲,一步走錯悔千古,再不要與李四光談了。」
許淑彬卻甚有眼力,她不同意哥哥對李四光的看法,說:「能否建立幸福的家庭,人的素質是關鍵。知識和才幹本身就是財,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男人最可貴的是智慧和事業心,有了這兩點,必然會有一切。李四光才華橫溢,事業心強,又無不良習性和嗜好,日後必有前途。你不喜歡李四光,是目光短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兄妹倆意見不一,時常發生爭論。
由於哥哥反對,許淑彬一度陷入痛苦之中。
儘管許淑彬的哥哥不同意他們相好,李四光對許淑彬仍愛意甚堅。他經常邀許淑彬在一起作曲、唱歌、散步、玩樂器,還與她談人生和理想。兩人交往頻繁,感情日益升華。
為了改變哥哥的看法,許淑彬只得求助媽媽幫忙。所幸的是,許淑彬的媽媽很喜歡李四光。她認為,李四光為人樸實厚道,柔中有剛;許淑彬生性好強,剛中有柔,兩人結合,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
於是,老人家幾次找兒子做工作,勸他再不要幹預妹妹的婚事;許淑彬的哥哥見母親一再讚揚李四光,又不斷為妹妹說情,便不反對許淑彬與李四光戀愛了。
有情人終成眷屬,1923年1月14日,李四光與許淑彬在北京吉祥胡同的住所結婚。婚禮上,名流雲集,學界泰鬥蔡元培特地到場為他們證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