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與許淑彬的愛情故事

2020-11-26 人民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李四光,中國著名地質學家,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香爐灣,蒙古族。少年時代在家鄉求學,1902年冬赴武昌讀書;1904年赴日本學習,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參加了武昌起義;1913年,李四光又赴英國留學,1919年回國;任過北京地質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中國地質學會副會長,湖北臨時參議會副議長。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世界科協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1971年4月29日逝世。

科學泰鬥李四光離世已經整整41年個年頭了。李四光不僅僅是一位科學巨匠,而且還是一位感情豐富細膩的佳夫、慈父。他憑自己的知識和毅力,不僅成就了自己的事業,而且還建立了一個溫馨美好的家庭。

好事多磨終成眷屬

李四光長得挺胸直背、高大英俊。他性格溫和,含蓄沉著,遇事冷靜。成年後,曾贏得國內外許多姑娘的青睞。由於他鍾情事業,婚姻問題遲遲未解決。直到1921年,由著名化學家、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丁緒賢介紹,才與江蘇無錫才女、23歲的許淑彬女士結識。許淑彬出生於大戶人家,其父許士熊曾在駐英大使館任過職,上世紀初奉調回國任教育部秘書。許淑彬隨父回國後,曾在上海天主教會辦的一所中學念了5年書。她天資聰明,又勤奮好學,英語、法語、音樂學得甚好。她中學畢業不久,隨母來到北京,擔任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英語教師。

他們相識後,雙方互有好感,建立了戀愛關係。

然而,這對才子佳人的婚事,也與許多常人一樣,經歷了風風雨雨的考驗。

許淑彬與李四光開始戀受,父親許士熊突然因病去世了。她家中的事情,便由剛從美國留學歸來的哥哥作主。許淑彬的這個哥哥雖然受過美式教育,卻鼠目寸光。他極力反對妹妹與李四光談戀愛,其理由是:李四光家裡太貧寒。他要許淑彬找一個家境較好的富家弟子。

一天,許淑彬的哥哥特地找許淑彬談話,要她慎重考慮與李四光的婚事,說:「婚姻非兒戲,一步走錯悔千古,再不要與李四光談了。」

許淑彬卻甚有眼力,她不同意哥哥對李四光的看法,說:「能否建立幸福的家庭,人的素質是關鍵。知識和才幹本身就是財,而且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男人最可貴的是智慧和事業心,有了這兩點,必然會有一切。李四光才華橫溢,事業心強,又無不良習性和嗜好,日後必有前途。你不喜歡李四光,是目光短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兄妹倆意見不一,時常發生爭論。

由於哥哥反對,許淑彬一度陷入痛苦之中。

儘管許淑彬的哥哥不同意他們相好,李四光對許淑彬仍愛意甚堅。他經常邀許淑彬在一起作曲、唱歌、散步、玩樂器,還與她談人生和理想。兩人交往頻繁,感情日益升華。

為了改變哥哥的看法,許淑彬只得求助媽媽幫忙。所幸的是,許淑彬的媽媽很喜歡李四光。她認為,李四光為人樸實厚道,柔中有剛;許淑彬生性好強,剛中有柔,兩人結合,是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

於是,老人家幾次找兒子做工作,勸他再不要幹預妹妹的婚事;許淑彬的哥哥見母親一再讚揚李四光,又不斷為妹妹說情,便不反對許淑彬與李四光戀愛了。

有情人終成眷屬,1923年1月14日,李四光與許淑彬在北京吉祥胡同的住所結婚。婚禮上,名流雲集,學界泰鬥蔡元培特地到場為他們證婚。

相關焦點

  • 大家知道李四光四大震區的故事嗎
    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李四光預測中國60年內將有四次特別大的地震,隨著日本發生8.5級地震的消息傳來,李四光預測的四大地震點有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李四光的夫人許淑彬,是江蘇無錫人,她是晚清學者許士熊的女兒。1923年的時候,李四光和許淑彬在北京結婚,李四光的夫人愛彈鋼琴,是一位大家閨秀,李四光會拉小提琴,二人曾一起創作《行路難》這是第一首中國人創作的小提琴曲。
  • 【短視頻展播】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短視頻展播】李四光入黨的故事 2019-09-2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感動中國人物誌》解說詞:李四光——科學的目光
    由她編輯的《李四光畫傳》即將面世。  【同期】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我的工作就是到處去收集照片,犄角旮旯地去翻,翻完了再把它們一張一張整理好,掃描進去。  【解說】翻開《李四光畫傳》,兩百多張珍貴的照片講述了李四光不平凡的一生。1889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縣。1904年7月,李四光赴日本留學。1905年,16歲的李四光加入同盟會。
  • 李四光簡介
    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孫中山讚賞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
  • 「地震預言帝」李四光?外孫女闢謠:科學家不是預言家
    鳳凰網鳳凰新聞客戶端推出新中國成立70周年特別節目《隱秘而偉大》,講述貢獻者的故事。本期《隱秘而偉大》邀請到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外孫女鄒宗平以及中國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拴宏,回憶李四光先生的一生。李四光,地質學家,一生致力於地質科學研究,是中國現代地質科學奠基人之一,為石油、鈾礦等礦產的發現和開發作出了重要貢獻,提出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的存在,開創了活動構造研究與地應力觀測相結合的預報地震途徑。
  • 中新網-共和國60周年大型專題策劃-李四光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寒人家。中共黨員。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 《為了新中國》丨地質學家·李四光
    本期節目,由李四光孫輩和學生帶我們探尋李四光的足跡。記者與講解員王智麟(左)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在湖北黃岡縣城。1902年,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李四光紀念館講解員王智麟告訴記者,八九歲的李四光,因為迷戀村口的這塊大石頭,最終走上了地質科學的道路。
  • 李四光:用數十年時間打破中國「無油論」,臨終對工作仍念念不忘
    ,並在那裡待了幾個小時,這卻令李四光感動極了。在1964年年初的時候,李四光在參加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時,有個服務員來到他面前,請他前去北京廳。當李四光不明所以地來到北京廳時,卻看到毛主席坐在那裡。當時他愣了一下,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沒想到毛主席卻走上前來,握住李四光的手說:「你沒有走錯門,是我找你的。」原來毛主席是要讚揚李四光找到石油的貢獻。
  • 李四光:用數十年時間打破中國「無油論」,臨終對工作仍念念不忘
    在1944年8月的時候,日軍侵佔廣西,李四光一家和他所在的地質研究所一起從桂林逃難,直至來到重慶。當時蔣介石就在重慶指揮戰爭,他一直都非常欣賞李四光,想讓他加入國民黨。所以當他得知李四光到了重慶以後,立刻派人前來,想請他擔任中央大學的校長。可是李四光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還說自己是搞科學研究的,不會當校長。
  • 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
    圖為1954年底李四光夫婦與外孫女鄒宗平一起享受冬日的陽光我的外公是李四光,他曾對年幼的我講過許多自己的事情現在我從中選出幾件往事講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地質學家之外的「李四光」,一個不被大家熟知的「李四光」。孫中山:湖北李四光16歲就嚮往革命,非常的好外公早年在日本留學的時候,認識了宋教仁和馬君武,後經這兩位先生又認識了孫中山。
  • 李四光: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就有了希望
    李四光在理論上的創見,驅散了「中國貧油論」的迷霧,打開了人們的眼界。李四光的科學預見得到了證實。隨後接二連三的發現,迎來了我國石油工業的高速度發展,宣告了「中國貧油論」的徹底破產,再一次證實了李四光理論的正確。  (李道桴、 鄭明煥《人民日報》1978.04.15)       [李四光簡介]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岡縣一個貧寒人家。
  • 李四光後人做客江蘇講述地質學家平凡故事
    李四光後人做客江蘇 講述地質學家平凡故事  【解說】中國地質學家李四光是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第一任所長,對中國地質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 李四光幫中國找鈾礦,女兒參加原子彈引爆材料實驗
    李四光出生於1889年,創建了地質力學,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的工作雖然和腳下的土地有關,是腳踏實地,但也可以說是代人們仰望星空。李四光身為一個地質學家,能做什麼呢?能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 李四光幫中國找鈾礦,女兒參加原子彈引爆材料實驗
    但李四光根據他的地質力學理論,卻很是樂觀。李四光身為一個地質學家,卻憑著自己的學識為我國兩彈事業作出重大貢獻。世人提起兩彈,便想起鄧稼先,其實李四光也是一個不容磨滅的名字。同樣,提起石油,人們不該只想起「鐵人」王進喜。石油是地質勘探的主要對象之一,算是李四光的老本行。
  • 李四光姓名由來:誤將年齡「十四」填在姓名欄(圖)
    李四光夫婦在北京的結婚照。侯曉晨 攝  2009年10月26日,是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誕辰120周年紀念日。李四光的科學成就,大家早已熟知;可是,李四光與北京幾十年的緣分,卻是鮮為人知。
  • 國慶節手抄報:李四光的愛國故事
    國慶節手抄報:李四光的愛國故事 2013-09-12 11:4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李四光:大地之子 光耀四方
    前排左起李夫人許淑彬、李四光,後排左起,女婿鄒承魯、女兒李林、外孫女鄒宗平。(鄒宗平供圖)  人物簡介  李四光(1889—1971),原名李仲揆。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我國地質力學的奠基者。  李東旭的人生軌跡真的因此而改寫:聽完報告第二年,他發現了李四光所說的旋卷構造。之後,李東旭當面向李四光匯報此項工作。  其實,有許多人像李東旭一樣受到了李四光的影響。他們在地質道路上開拓創新,使新中國的地質事業蒸蒸日上、蓬勃發展。  而這,正是李四光之心願。
  • 李四光:大地之子 光耀四方—新聞—科學網
    60歲的李四光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任命之時,李四光正從歐洲秘密回國。 次年5月,李四光抵達北京。與周恩來總理暢談近3小時後,李四光接下了組織全國地質工作的任務。地質工作要服務好國家經濟建設,要緊的任務有哪些?地質人才要交給怎樣的單位培養?當時全國的地質工作者僅有兩百多人,為徵求意見,李四光給他們每一位都發了信。
  • 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出版
    ◎趙曼/文李四光紀念館系列科普叢書之《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近日正式出版發行。該套圖書共分3冊,其中《聽李四光講地球的故事》已於2019年出版。本次發行的《聽李四光講宇宙的故事》《聽李四光講古生物的故事》分別從「天文」和「古生物」角度出發,通過細膩精彩的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