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冬天,太陽照射的時間明顯比夏天縮短,戶外活動的時間更少,容易引起體內鈣的缺乏,身體對鈣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特別是吸收越來越差的老年人。12月14日,《健康人報》和重慶圖書館聯合舉辦的健康大講堂邀請了重慶市人民醫院(三院院區)臨床營養科主任劉莉,請她跟大家詳細科普:老年人究竟該怎麼補鈣?
缺鈣引發多種疾病 冬日攝入量應增加
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元素,佔成人體重的1.5%~2.0%。其中約99%的鈣與磷形成骨鹽集中於骨骼和牙齒中;其餘1%的鈣以游離或結合形式存在於軟組織、細胞外液和血液中,統稱為混溶鈣池。劉莉主任表示,成年人(包括老年人)每日需要攝入800~1000mg的鈣,冬季攝入的鈣應該大於夏季,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攝入量應逐漸增加。
科學研究證明,除了我們熟悉的骨質疏鬆、骨質增生以外,鈣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高血壓:低鈣飲食使高血壓升高,促進高血壓的形成,而高鈣飲食對血壓增高具有一定的對抗作用;高血脂:每人每天攝入1800mg鈣劑,實驗證明飽和脂肪的排出量增加2倍,血脂下降6%;動脈硬化:缺鈣會導致破骨活動的增強,使骨中的鈣游離出來進入血循環。
通常,老年人缺鈣會出現6大表現:1)牙齒鬆動、脫落;2)明顯的駝背、身高降低;3)腳後跟疼,腰椎、頸椎疼痛;4)老年性皮膚病瘙癢;5)食慾減退、消化道潰瘍、便秘;6)多夢、失眠、煩躁、易怒等。
推薦牛奶補鈣 一招自製蝦皮味精
「許多人問我,芝麻、蝦片的鈣含量都比牛奶多,為什麼更推薦喝牛奶?羊奶、駱駝奶會比牛奶更好嗎?」劉莉主任講道,食物中含鈣量高的有許多,例如乳類及乳製品,豆製品類,蝦、蝦皮、蛤蜊、海帶等海產品,以及油菜、榨菜、芥菜等蔬菜。但痛風人群不適合豆製品,芝麻的含鈣量高油脂也高,蝦皮的食用量小,因此奶製品是最合適的補鈣來源。而鈣磷之比=1:1.2~1.5的食物是最好吸收的,牛奶剛好處於這個區間,並且性價比很高。她還推薦一款自製味精,將蝦皮與蟲草花烘乾打成粉末,2份蝦皮粉搭配1份蟲草花粉,便可以當做味精使用,不但鮮味更勝,並且也可以增加蝦皮的攝入量,達到補鈣的作用。
劉莉主任分享了自己的補鈣方式,每天早晚各250ml牛奶,中午飯後再吃一粒500mg的鈣片,便能保障每日補充1000g的鈣。她表示,補鈣是一項持之以恆的事情,隨著人體的吸收能力下降,嬰幼兒能吸收食物中的鈣50~60%,而老年人的吸收率低於10%。因此,關於製劑鈣,也就是藥物鈣的補充,通常在40歲時就應該行動起來。如果身體出現缺鈣現象,更應該提前補鈣。成年可以選擇含鈣量較高的鈣劑,如碳酸鈣;老年人建議選擇水溶性較好的鈣劑,如枸櫞酸鈣、乳酸鈣或葡萄糖酸鈣,最好同時加服維生素D,以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
專家提醒》》
1.製劑鈣的服用時間:最好在睡覺前服用鈣劑。
2.服用鈣製品的方法:1)最好是分次、嚼碎服用;2)補鈣時要多喝水。
3.補鈣的必要因素:1)補鈣的同時補充維生素D;2)多曬太陽。
4.運動促進鈣吸收:適量地負重和運動也會對骨骼生長和重建產生積極效應,促進對攝入體內的鈣及其他礦物質的充分吸收和利用。
當然,補鈣只是預防骨質疏鬆的手段之一,還需要根據病情進行綜合治療,不能盲目補鈣,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現場問答》》
Q1:長期補鈣會長結石嗎?
A:補鈣與長結石無直接關係,與我們飲食攝入過多植酸鹽、草酸鹽有關。如果擔心身體裡有多餘的鈣,可以飲用金錢草水,有助於預防結石。
Q2:骨質增生是鈣補多了嗎?
A:隨著年齡的增加,關節和骨骼的平衡被打破,為了恢復這種平衡,人體會利用自身的自我保護機制進行彌補,骨質增生隨之產生。同時,缺鈣會導致骨骼的形狀、結構包括功能受影響,從而導致關節的功能受影響,反倒更容易促進骨質的增生。所以說,骨質增生的病人是完全可以補鈣,而且是需要補鈣的。
Q3:我經常運動,但最近膝蓋容易發軟摔倒,是因為缺鈣嗎?
A:膝蓋發軟主要原因是韌帶力量不夠所致。建議在服用鈣片的同時,配合氨基葡萄糖使用,可保護膝蓋內的軟骨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