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曼光譜在文物領域應用突破點:承重平臺、資料庫、聯用
雖然拉曼光譜的無損、原位分析在文物研究領域優勢明顯,但是就目前的應用情況來說還比較「新」,還有不少問題需要解決。對於目前阻礙拉曼光譜在文物研究中應用的因素,周浩分析到,「從儀器方面來說,三維掃描移動平臺承重不夠,只能放較小的文物樣品進行分析檢測,對於較重的文物會受到測試條件的限制,不能進行原位分析檢測。我們希望能將三維掃描移動平臺與光纖探頭測試聯用,這樣在文物原位分析表徵測試應用方面將會更簡潔和方便。這方面希望廠家能進行深度的開發利用。」
另外,周浩特別提出,資料庫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據其介紹,鑑於文物領域的特殊性,再加上研究積累不是很好,資料庫缺失是目前面臨的一個難點,也是阻礙當前應用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周浩舉例道,青銅文物上的很多鏽蝕物,包括文物上的顏料等,大部分都沒有相對應的譜圖,必須買到純的或者定向委託合成純的化合物做成標樣,進而進行資料庫的建設。其特別強調,「這個領域要發展,就要建資料庫,而且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積累,青銅、鐵器、陶瓷、書畫等每類文物都需要有自己的資料庫。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個領域,誰先建庫,誰就為王」
鑑於上述現狀,文保中心正在進行中國古代青銅文物鏽蝕產物原位分析的拉曼光譜資料庫建設及標準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我們已經配備了做器物檢測的大樣品平臺,還有即將安裝做書畫檢測的掃描平臺,相信兩三年之後,資料庫會得到一定的改觀,同時也會有一些有價值的文章發布。」周浩介紹到。
此外,談到未來拓展應用的方向,周浩對拉曼光譜儀的聯用技術非常感興趣。其談到,拉曼檢測分析技術在文物分析檢測中應用已經有較多的案例,未來對於文物的分析檢測可能會更注重多臺先進儀器設備的聯用,以獲取更多的文物內涵信息,比如拉曼-原子力顯微鏡聯用技術,拉曼-掃描電鏡聯用技術等。不過同時,他也提到,聯用還有不少問題,只有聯接好才會錦上添花。據悉,文保中心也期待拉曼可以和其他儀器,特別是電化學儀器的聯用,以採集到更多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