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關於「新生兒名字」這一話題又上了熱門。有很多網站都在爭相報導,據《2017新生兒名字大數據年度榜單》統計報導,在500萬新生兒名字中,最受歡迎的字依次為「軒、涵、梓」。
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當聽到「紫萱、子軒、子涵」這些名字,都覺得耳目一新,很好聽,但是隨這一類名字在每年新生報導中都大頻率出現,大家就開始覺得,這些名字和父母那一代「華、明、強、偉、軍、秀英」等名字一樣,讓人聽了耳盲。甚至,還出現一些例如「王者榮耀」、「皇甫軍校」、「瑪莎拉蒂」等特殊的名字,不得不讓人議論紛紛。
其實,每個父母,都想要給自己的子女起一個好聽、響亮、寓意好的名字。畢竟,名字伴隨一個人的一生,名字好讓人瞬間銘記,名字不好會讓人亂起綽號,貽笑大方。
說起起名,最佩服的還是民國時期才子佳人的名字,簡單、大氣、寓意好,不詰詘聱牙。而且好聽的名字還不止一個兩個,甚至曾經有網友在知乎上發起討論爺爺奶奶的名字,又有一大波好聽的名字湧現,真的不得不佩服那時候的人,怎麼這麼有文化!
【林風眠】
民國時期,最好聽的名字,個人覺得,最美不過「林風眠」。林風眠,出生於廣州,原名,林鳳鳴,是著名的畫家,藝術教育家。「風眠」二字悅耳動聽,充滿詩情畫意。不得不讓人想起張繼的《楓橋夜泊》裡面的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現據林風眠有關史料可以了解到,這一名字意思是「憑風而眠」,有點莊子「憑空御虛」追求藝術的自由浪漫的感覺。林風眠走了,卻留下這麼一個美麗的名字,一個和美術結下不解之緣的名字。
【傅斯年】
傅斯年,山東聊城人,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有人開玩笑說,這恐怕是傅姓家族最好聽的名字了。本來是兩個簡單的字,但是拼湊在一起,就是那麼有意境。傅斯年,其名字源於他的父親傅旭安。「斯年」出自《詩經· 大雅· 下武》:「昭茲來許,繩其祖武,於萬斯年,受天之祜」意為承蒙老天庇佑,國家的基業得以萬年長存。可見,父親起這個名字的時候應當是對他寄予報效祖國的厚望。傅斯年沒有辜負父親的期許,在國難當頭時帶領學生發起「五四運動」,控訴賣國賊曹汝霖出賣山東真相。這份赤子愛國之心,正如他的名字「於萬斯年,受天之祜。」
【錢鍾書】
錢鍾書,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很多人應該都很熟悉,他的文筆幽默,有趣,性格率真,淡泊名利。錢鍾書先生的名字,一聽就充滿了書香氣息。在「鍾書」二字的襯託下,就連姓氏「錢」,都是滿滿的書卷氣息。人如其名,錢鍾書先生,自小就酷愛讀書,一生不離書,從年少到年邁,是書充斥著他的整個人生,即使晚年,臉上還留著青春的笑容。由此可見,這個義理兼顧的名字貼切地反映了錢先生的一生,他心無旁騖爭分奪秒地為專研中西文化而讀書、著書的一生!
【瞿秋白】
瞿秋白,江蘇常熟人,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曾兩度擔任過中國共產黨最高領導人。看到這個名字,讓我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一句,不知道先生的名字是否來源於此。除此,「瞿」這個姓氏也是比較少見的,如果換成「王秋白」、「張秋白」有沒有覺得瞬間就掉了幾個檔次的?所以,人家名字好聽,好多都是從姓氏上就佔據優勢,就已經甩很多人幾條街了。
【貝聿銘】
貝聿銘,出生於廣州,是蘇州望族之後,後來成為了一名美籍華人建築師,在建築學方面有著極高的成就。貝聿銘這個名字,因為讀書少,我說不上來是什麼意思,但是就是覺得很好聽,很有韻味。大概就是在姓氏和一個「銘」字上,加上「聿」字字義比較模糊,更增添了不少朦朧美。
【杜月笙】
杜月笙,近代中國綠林好漢,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上海灘龍頭老大。原名杜月生,後來受章太炎先生建議,改為杜月笙。「笙」,作為一種樂器,「月笙」,可以聯想到在皎潔的月光底下聽著悅耳動聽的笙歌。一字之差,瞬間整個名字充滿了詩意和活力,整個意境就出來了。有沒有朋友看到這個「笙」就想到徐志摩的「悄悄是別離的笙簫,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反正我是想到了……
【張恨水】
張恨水,原名張心遠,「恨水」只是作為筆名。是我國著名的章回小說家,代表作有大家熟知的《啼笑姻緣》、《金粉世家》等。「恨水」二字,主要來取自南塘李煜的詞《相見歡》「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恨」字,其實應該很少出現在名字裡面,但是在這首詞的意境之下,「張恨水」這個名字更加耐人尋味。
【戴望舒】
戴望舒,浙江杭縣人,原名戴夢鷗,中國現代派象徵主義詩人。說起戴望舒,大家都會想起他是雨巷詩人。一首《雨巷》,美了一整個現代詩。「望舒」是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意思是說屈原上天入地漫遊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後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像力!)。「望舒」,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替月亮駕車的天神。溫柔,優雅。再加上姓氏「戴」,整個名字和《雨巷》這首詩歌一樣美!
【南懷瑾】
南懷瑾,別名南常泰。浙江樂清人,學者,詩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極傳播者。南懷瑾出生於書香世家,「懷瑾」二字涵義為「懷瑾握瑜」,出自戰國·楚·屈原《九章·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表面意思是手裡握著美玉,就不怕貧窮。實質比喻人擁有崇高的品德,就會覺的一生都活得充實。人如其名,南老的名字,正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蘇曼殊】
蘇曼殊,字子谷,號曼殊,廣東香山人,文學家,能詩會畫,通梵文。蘇曼殊的父親是廣東茶商,母親是日本人,由於這種特殊的家世,使他早年就因為家庭矛盾出家為僧。蘇曼殊一生短暫,30多歲就去世了,但是他曾多次給自己取名號,「曼殊」是他在大同學校(位於日本橫濱)學習時使用的號。因為他通梵語,又曾出家為僧,因此我猜想,「曼殊」二字應該是來源於一種美麗的花名「曼殊沙華」,這是來自於梵語的名字。「曼殊沙華」又叫彼岸花,意思是開在天界的紅花。
【李叔同】
李叔同,譜名文濤,別名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李叔同大師,出生豪門,留學日本、作為藝術家,他是個全才,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和詩詞無一不精,且隨便一樣,都足以青史留名,由他填詞創作的歌曲《送別》,至今還傳唱不衰。青年時候的李叔同,是一個名揚四方、瀟灑不羈的風流才子,後半生,成為芒鞋布衲、苦修律宗的高僧。他被林語堂譽為那個時代最有才華的天才之一,也因為其劇變的人生軌跡,而被世人視作一個傳奇。
「叔同」名字由來,是因為李叔同在家中排行第三。又是家裡的三夫人所生,所以,按照「伯仲叔季」排行,兩個「三」,由此取名「叔同」,名字好聽,寓意也妙!
【林徽因】
林徽因,我國著名的建築師、詩人、作家,是民國時期的才女,也是很多人眼中的女神。他的名字也頗有詩意。林徽因名字是由他祖父取的,出自《詩經· 大雅· 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來因與當時一作家重名,因此改為「徽因」。
徽音,意味美好的聲譽。這個美好的名字,恰如她本人,恬靜美麗的外貌,蕙質蘭心的氣質。林徽因不僅人長得好看,而且多才多藝,難怪梁思成、金嶽霖、徐志摩三大才子都為其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