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佛中醫小清新彈唱教您保護聽力」,兩位年輕的醫生合作彈唱了一首改編歌曲《聽不到》。男醫生手彈吉他,女醫生即興演唱,有節奏感的旋律,有才華的改編歌詞,小清新的畫風和動聽音樂讓網友們耳目一新。
我們先來欣賞下↓↓↓
「我的聲音在叫,你耳不好,預防耳聾的你須知道。聽到聲音多美妙你必須要知道,保護好……」——改編版《聽不到》
昨日,記者獨家採訪了這兩位醫生,他們聯手「創作」這首改編版《聽不到》,是想讓更多人能夠「聽得到」,呼籲年輕人要重視保護聽力。
「一曲成名」:
改編、彈唱不到4天
短短4分鐘的歌曲,旋律歡快的吉他聲和有質感的女嗓音,美妙地結合在一起。這首改編五月天的流行歌曲《聽不到》,融合了很多保護聽力小知識,包括新生兒的篩查、保護聽力需要勞逸結合、遠離噪聲、預防感冒、音樂聲量降低等等。沒有任何說教,在好聽的音樂中,很自然地傳達了保護聽力的方法。
創作歌曲的兩位醫生都來自佛山市中醫院,唱歌的女醫生是耳鼻喉科的盧傑,彈吉他的男醫生是ICU重症醫學科的張興欽。兩人都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平時酷愛音樂。
說起最初的「創作」,作為耳鼻喉科醫生的盧傑說,每年的愛耳日都是義診、保健活動,都是以文字、知識科普來宣傳。今年醫院也想改變形式,通過歌曲來讓更多人接受。
盧傑說,從開始找合適的歌曲,到最後改寫總共花了三天的時間。「五月天的《聽不到》很契合主題,我花了一晚琢磨歌詞,融入科普知識。」接著,她主動找到了師兄張興欽合作,因為兩人的工作都很忙,而且需要上夜班,時間很難湊一起。
「我們就配合、練習了一下午,很倉促。」在ICU重症醫學科的張興欽,錄視頻前一天剛好上了夜班。他表示,如果時間充裕,好好準備一下,效果肯定可以更好。
還有網友聽了歌詞裡面的聽力知識宣傳,還特意找到盧傑進行專業諮詢。「歌詞裡面有一句講提醒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內容,當時有朋友剛生完寶寶,第一次聽力篩查沒有通過,聽歌后就過來諮詢要怎麼處理。」盧傑告訴記者。
創作背後:
要讓更多人「聽得到」
世界如此美好,音樂如此美妙。對於保護聽力這件事情,盧傑有很多的感觸,她每天都接觸大量的聽力不佳的病人。最讓她感到不安的是,「耳鳴、耳聾等問題,並不常見於大家想像中的老年人,其實20到30歲的年輕人佔了大多數。」
年輕人的耳鳴、耳聾也會引起焦慮、失眠、抑鬱等,一位28歲的年輕病人曾深深觸動了她,這位病人常耳鳴,壓力特別大,2天2夜沒有睡覺,女孩後來嚴重抑鬱,甚至出現了自殺傾向。
盧傑呼籲年輕人要認真保護好聽力。她和張興欽的彈唱,就是想要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聽得到」。
盧傑特別提醒,年輕人要保護好聽力,儘量不要熬夜,多放鬆心情。「哈哈,也可以聽一下我們那首歌。」她笑言。
麥霸女醫生:中醫有五音療法
1990年出生的盧傑,很活潑熱情,還特別愛笑。她愛音樂,愛唱歌。就在去年,盧傑參加佛山中醫院首屆職工歌手大賽總決賽,還獲得了季軍。
「雖然醫生工作壓力很大,但音樂給了我們很好的放鬆。」她說自己平時也會彈尤克裡裡,還會打打羽毛球。
2016年畢業後,盧傑來到佛山中醫院上班,她在輪值時到了ICU科室,被張興欽一眼就認出來,原來她是同學校的師妹。「你就是那個經常跑到男生宿舍樓下打羽毛球,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的那個女生……」張興欽說,而盧傑則並沒有認出師兄。後來,他們在參加醫院的音樂協會,才發現兩人共同的愛好,都是熱愛音樂。
記者了解到,他們和醫院愛好音樂的同事們,經常會去創意產業園彈唱歌曲,一唱就是兩三個小時,音樂讓他們覺得很舒服。
記者了解到,盧傑在很小玩過家家時,就喜歡扮演醫生的角色,以至于堅定了做醫生的想法,當她看到病人恢復健康,心裡就很滿足。盧傑說,自己曾想過音樂也是治療的一種方法,曾想過給病人唱歌,讓他們心情愉快,在中醫上也有五音療法。「有時候,看到病人病情很嚴重的時候,自己心裡也很難過,需要及時調整。」
吉他手男醫生:想為病人彈一曲
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興欽剛剛上完夜班,整個通宵都忙著搶救病人。他說,能治好病人是最大的滿足,當病人出院時或是搶救活過來了,就很開心。「但是也有心情低落時,有時盡了全力搶救,但是病人還是離開了。那時,就很懷疑自己、甚至懷疑醫學。」他感慨說,壓力大時就喜歡彈彈吉他,聽聽音樂。
目前,他是ICU科室最年輕的醫生,儘管才三十歲,但是記者看到他的頭上已經有為數不少的白頭髮。他打趣自己,「剛畢業時,頭髮是烏黑油亮,熬夜班熬得頭髮都白了。」
張興欽對吉他的熱愛早在中學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兩三天不摸一摸吉他,就不習慣。」他說自己彈吉他,是很開心的。在心情低落時,彈彈輕快的音樂,就能舒緩下來。
和盧傑一樣,他也想要將音樂帶給病人。「想為病人彈吉他,當然病人主要是靠綜合治療方法,音樂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張興欽說,自己在車子的後備車廂都放著一把吉他。
「不敢帶吉他到醫院上班,因為怕萬一病人發現,會覺得不嚴肅。」平時張興欽在ICU工作,最多的就是搶救危重病人,時刻都處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他說,在傳統中,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覺得醫生是嚴肅的、呆板的,如果突然到病房彈吉他唱歌,擔心病人接受不了。張興欽說,希望將來有一天,他可以彈吉他給病人聽,幫助他們舒緩心情,更快地康復。「主要是看病人、家屬們是否能接受,估計目前還比較難。」
在記者的鼓勵下,也徵得病人的同意,昨日上午,張興欽和盧傑兩位醫生鼓起勇氣,第一次到病房彈唱歌曲,演唱的就是《聽不到》。沒想到一下子受到很多病人的喜愛,有幾位病人過來想要一起聽。美妙的音樂在病房裡響起,病人臉上露出了微笑的表情。
兩位醫生給病人彈唱一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文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成通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