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到耳朵都蘇了!佛山小清新醫生改編《聽不到》,只為讓你「聽得...

2021-01-14 廣州日報

這幾天,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轉發了「佛中醫小清新彈唱教您保護聽力」,兩位年輕的醫生合作彈唱了一首改編歌曲《聽不到》。男醫生手彈吉他,女醫生即興演唱,有節奏感的旋律,有才華的改編歌詞,小清新的畫風和動聽音樂讓網友們耳目一新。

我們先來欣賞下↓↓↓

「我的聲音在叫,你耳不好,預防耳聾的你須知道。聽到聲音多美妙你必須要知道,保護好……」——改編版《聽不到》

昨日,記者獨家採訪了這兩位醫生,他們聯手「創作」這首改編版《聽不到》,是想讓更多人能夠「聽得到」,呼籲年輕人要重視保護聽力。

「一曲成名」:

改編、彈唱不到4天

短短4分鐘的歌曲,旋律歡快的吉他聲和有質感的女嗓音,美妙地結合在一起。這首改編五月天的流行歌曲《聽不到》,融合了很多保護聽力小知識,包括新生兒的篩查、保護聽力需要勞逸結合、遠離噪聲、預防感冒、音樂聲量降低等等。沒有任何說教,在好聽的音樂中,很自然地傳達了保護聽力的方法。

創作歌曲的兩位醫生都來自佛山市中醫院,唱歌的女醫生是耳鼻喉科的盧傑,彈吉他的男醫生是ICU重症醫學科的張興欽。兩人都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平時酷愛音樂。

說起最初的「創作」,作為耳鼻喉科醫生的盧傑說,每年的愛耳日都是義診、保健活動,都是以文字、知識科普來宣傳。今年醫院也想改變形式,通過歌曲來讓更多人接受。

盧傑說,從開始找合適的歌曲,到最後改寫總共花了三天的時間。「五月天的《聽不到》很契合主題,我花了一晚琢磨歌詞,融入科普知識。」接著,她主動找到了師兄張興欽合作,因為兩人的工作都很忙,而且需要上夜班,時間很難湊一起。

「我們就配合、練習了一下午,很倉促。」在ICU重症醫學科的張興欽,錄視頻前一天剛好上了夜班。他表示,如果時間充裕,好好準備一下,效果肯定可以更好。

還有網友聽了歌詞裡面的聽力知識宣傳,還特意找到盧傑進行專業諮詢。「歌詞裡面有一句講提醒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內容,當時有朋友剛生完寶寶,第一次聽力篩查沒有通過,聽歌后就過來諮詢要怎麼處理。」盧傑告訴記者。

創作背後:

要讓更多人「聽得到」

世界如此美好,音樂如此美妙。對於保護聽力這件事情,盧傑有很多的感觸,她每天都接觸大量的聽力不佳的病人。最讓她感到不安的是,「耳鳴、耳聾等問題,並不常見於大家想像中的老年人,其實20到30歲的年輕人佔了大多數。」

年輕人的耳鳴、耳聾也會引起焦慮、失眠、抑鬱等,一位28歲的年輕病人曾深深觸動了她,這位病人常耳鳴,壓力特別大,2天2夜沒有睡覺,女孩後來嚴重抑鬱,甚至出現了自殺傾向。

盧傑呼籲年輕人要認真保護好聽力。她和張興欽的彈唱,就是想要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聽得到」。

盧傑特別提醒,年輕人要保護好聽力,儘量不要熬夜,多放鬆心情。「哈哈,也可以聽一下我們那首歌。」她笑言。

麥霸女醫生:中醫有五音療法

1990年出生的盧傑,很活潑熱情,還特別愛笑。她愛音樂,愛唱歌。就在去年,盧傑參加佛山中醫院首屆職工歌手大賽總決賽,還獲得了季軍。

「雖然醫生工作壓力很大,但音樂給了我們很好的放鬆。」她說自己平時也會彈尤克裡裡,還會打打羽毛球。

2016年畢業後,盧傑來到佛山中醫院上班,她在輪值時到了ICU科室,被張興欽一眼就認出來,原來她是同學校的師妹。「你就是那個經常跑到男生宿舍樓下打羽毛球,笑起來眼睛眯成一條縫的那個女生……」張興欽說,而盧傑則並沒有認出師兄。後來,他們在參加醫院的音樂協會,才發現兩人共同的愛好,都是熱愛音樂。

記者了解到,他們和醫院愛好音樂的同事們,經常會去創意產業園彈唱歌曲,一唱就是兩三個小時,音樂讓他們覺得很舒服。

記者了解到,盧傑在很小玩過家家時,就喜歡扮演醫生的角色,以至于堅定了做醫生的想法,當她看到病人恢復健康,心裡就很滿足。盧傑說,自己曾想過音樂也是治療的一種方法,曾想過給病人唱歌,讓他們心情愉快,在中醫上也有五音療法。「有時候,看到病人病情很嚴重的時候,自己心裡也很難過,需要及時調整。」

吉他手男醫生:想為病人彈一曲

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張興欽剛剛上完夜班,整個通宵都忙著搶救病人。他說,能治好病人是最大的滿足,當病人出院時或是搶救活過來了,就很開心。「但是也有心情低落時,有時盡了全力搶救,但是病人還是離開了。那時,就很懷疑自己、甚至懷疑醫學。」他感慨說,壓力大時就喜歡彈彈吉他,聽聽音樂。

目前,他是ICU科室最年輕的醫生,儘管才三十歲,但是記者看到他的頭上已經有為數不少的白頭髮。他打趣自己,「剛畢業時,頭髮是烏黑油亮,熬夜班熬得頭髮都白了。」

張興欽對吉他的熱愛早在中學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兩三天不摸一摸吉他,就不習慣。」他說自己彈吉他,是很開心的。在心情低落時,彈彈輕快的音樂,就能舒緩下來。

和盧傑一樣,他也想要將音樂帶給病人。「想為病人彈吉他,當然病人主要是靠綜合治療方法,音樂可以作為一種輔助。」張興欽說,自己在車子的後備車廂都放著一把吉他。

「不敢帶吉他到醫院上班,因為怕萬一病人發現,會覺得不嚴肅。」平時張興欽在ICU工作,最多的就是搶救危重病人,時刻都處在緊張、忙碌的節奏中。他說,在傳統中,很多人的印象就是覺得醫生是嚴肅的、呆板的,如果突然到病房彈吉他唱歌,擔心病人接受不了。張興欽說,希望將來有一天,他可以彈吉他給病人聽,幫助他們舒緩心情,更快地康復。「主要是看病人、家屬們是否能接受,估計目前還比較難。」

在記者的鼓勵下,也徵得病人的同意,昨日上午,張興欽和盧傑兩位醫生鼓起勇氣,第一次到病房彈唱歌曲,演唱的就是《聽不到》。沒想到一下子受到很多病人的喜愛,有幾位病人過來想要一起聽。美妙的音樂在病房裡響起,病人臉上露出了微笑的表情。

兩位醫生給病人彈唱一曲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周文吉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成通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他用人工智慧保護我們的耳朵,讓9000萬老人都能聽得見
    「不要以為只有老年人才會面臨聽力問題,全球約11億年輕人,日常音量聽得過大或噪音過大,都有聽力損傷的風險。」謝冠宏提醒說。聽力,如青春的小鳥,一去不回來,我們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耳朵?還是在5年前,2014年,深圳時任市長許勤(現任河北省省長)走訪了我們萬魔的深圳總部,他是一位很勤政又很懂科技的領導,那年他到我們公司來了三次,第三次臨走時和我講了這樣一段話——「你在海外得了很多獎,也賣了幾千萬隻耳機,聲音和降噪技術做得很專業很不錯,我到你們公司來了三次,你都沒有向政府提過要求,今天,我想為全國老人向你提一個要求——全國這麼多老人
  • 一大波好聽的名字正在向你湧來,聽了耳朵都是蘇的!
    有很多網站都在爭相報導,據《2017新生兒名字大數據年度榜單》統計報導,在500萬新生兒名字中,最受歡迎的字依次為「軒、涵、梓」。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當聽到「紫萱、子軒、子涵」這些名字,都覺得耳目一新,很好聽,但是隨這一類名字在每年新生報導中都大頻率出現,大家就開始覺得,這些名字和父母那一代「華、明、強、偉、軍、秀英」等名字一樣,讓人聽了耳盲。
  • 抖音you are my小仙女是誰唱的什麼歌? 《why do》好聽到蘇|抖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you are my小仙女是誰唱的什麼歌? 《why do》好聽到蘇 現如今都市人的工作、學習壓力都挺大,適度的娛樂能夠達到不錯的減壓效果。作為時下年輕網友們最喜歡的休閒方式之一,刷抖音逐漸成了大夥們的日常項目。
  • 超過35歲 就聽不到這種聲音?
    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當聲音發出時,周圍的空氣分子就起了一連串的振動,這些振動就是聲波,從聲源向外傳播。當聲波進入外耳後,會通過耳廓的集音作用把聲音傳入外耳道併到達鼓膜。2、鼓膜後面的中耳腔內,緊接著3塊相互連接的聽小骨,分別名為槌骨,砧骨和鐙骨。當聲波振動鼓膜時,聽小骨也跟著振動起來。
  • 實測你的耳朵到底有多靈
    [PConline 應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HiFi,把大量金錢投入到HiFi設備當中。於是問題來了,設備是HiFi了,但你的耳朵足夠HiFi嗎?HiFi器材可以反映很多聲音上的微小細節,然而並不是所有人的耳朵都足夠靈敏的。
  • 林俊傑最新英文歌曲《Not Tonight》上線,很動感,很好聽
    沒有什麼乾貨,也不認識steveDJ,就只說說個人主觀感受,新歌首唱會上剛剛發布新歌片段的時候,那段「哎咦呀咦呀~」真的有驚豔到我,確實很好聽,但是,也就如此了凌晨聽的歌,一開頭是很驚豔,後面緊跟這就是之前發布的片段「哎咦呀咦呀~」,嗯,很動感,很好聽,然後是一段第二次發布的片段,嗯,很好,然後呢?你這真的不是給我重複了一遍嗎嗯?
  • 人體最小的骨頭叫什麼?鐙(dèng)骨沒了它,你的耳朵就只是擺設
    通訊員 崔燕波  本報駐寧波記者(見習) 邵巧宏    本報訊 最近,蘇女士最喜歡做的事,就是細細地聽周圍的響聲。  「手術還沒做完,我就能聽到醫生說話的聲音了,這還真蠻神奇的!」昨天,剛出院的蘇女士描述著手術時的感覺,興奮得不得了。
  • 健康吧︱聽不到這聲音說明耳朵老化了,這居然是真的
    唐夢霞這幾天朋友圈很多人分享《據說超過35歲的,聽不到這個聲音》的帖子,說是聽不到這段音頻的話就說明耳朵老化了。好幾年前,就有報導稱英國一家公司發明了一種名為「青少年超音驅逐器」的聲音。這種聲音其實就是頻率高達14400赫茲的電流聲,聽得到的人會感到很刺耳。不過,測試發現,有20多歲的小夥子發現自己聽不到,也有50多歲的大媽覺得刺耳。那這個測試靠譜嗎?
  • 2019最好聽的歌排行榜公布 聽前奏就果斷單曲循環了
    2019最好聽的歌排行榜公布 聽前奏就果斷單曲循環了時間:2019-01-26 12:42   來源:愛秀美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最好聽的歌排行榜公布 聽前奏就果斷單曲循環了 2019 流行歌曲 1.下墜FallingCorki 2.生僻字--陳柯宇 3.浪子回頭--茄子蛋
  • 掏過耳朵的人請注意!有人這樣掏耳朵差點喪命,你都試過!
    很多人都喜歡沒事就掏耳朵,而且掏耳朵的花樣也是相當多。左掏掏,右掏掏…棉籤掏掏,耳勺撓撓……總之是怎麼爽怎麼掏。特別是當不經意掏出一小塊耳屎的時候,那種爽快和舒服仿佛就在耳畔但掏耳朵這件小小事還真沒那麼簡單!日前,澳大利亞《那就是生活》雜誌刊登的一篇報導引發關注。一名37歲的女性因為用棉籤掏耳朵差點進了「鬼門關」。
  • 願為您的耳朵帶來「溫度」——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人工聽小骨...
    邵陽新聞網10月11日訊(通訊員李薰)近日,邵陽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鄭建華,又一次成功地為一名因左耳反覆流膿、聽力下降、頭痛耳鳴困擾10餘年的中年患者進行了顯微鏡下改良乳突根治術、外耳道成型術、人工聽小骨植入聽骨鏈重建術。
  • 女聲好聽到讓耳朵懷孕, 寧梵聲學NF4u Lolita耳機測評
    原標題:女聲好聽到讓耳朵懷孕, 寧梵聲學NF4u Lolita耳機測評前言 當我還是一個貼吧萌新的時候,每每看到求購帖和各種評測,以至於我認為拿HIFI器材去聽ACG完全都是浪費,當然了——直到現在很多情況下這個理論都成立。
  • 所有貓咪都有4隻耳朵你知道嗎?雖然位置十分隱蔽,作用卻不小
    大家都知道貓咪的聽力是非常好的,貓咪耳朵附近有32塊肌肉,依靠這些強大的肌肉,貓咪的耳朵可以做到280度靈活地轉動來接收各個方向傳來的聲音,這一點狗狗也是可以做到的。而從某些方面來說,貓咪的聽力還要強過狗狗,它們的聽力可以說是立體的。
  • 掏耳朵享受有風險 患者檢查發現蟑螂爬進耳朵
    有風險的哦耵聹(讀dīng níng),採耳,這些聽起來像《詩經》中語彙,是五官科醫生最常提起的詞語,意思是普通青年俗稱的「耳屎」,「掏耳朵」。掏耳朵是中國民俗七十二技之中重要的一項,天氣晴好,眯著打盹,邊上手藝人給您掏個半小時,不要太舒服。可惜,耳鼻喉科醫生說:這份享受,對耳朵很有風險。
  • 《fade》早聽膩了,這4首英文歌好聽到抖腿,戳爺黴黴齊上榜
    《fade》早聽膩了,這4首英文歌好聽到抖腿,戳爺黴黴齊上榜現在有非常多好聽的英文歌曲,其中《fade》就是最著名的一首電音歌曲再加上女歌手的空靈聲音完美結合,讓這首歌曲火爆全球,小編相信應該很多人聽這首《fade》早聽膩了,以下這4首小編推薦的英文歌曲好聽到抖腿,戳爺黴黴齊上榜
  • 健康科普丨用棉籤掏耳朵的危害,很多人還「蒙在鼓裡」!醫生為你解釋
    趙趙的母親說,從孩子出生到現在都沒掏過耳屎,每次要掏孩子就不肯,後來索性不掏了。小小的耳屎,威力並不小。生活中,很多父母都不給孩子掏耳屎,認為耳垢會「自己掉出來」,這是真的嗎?另外,經常給孩子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一旦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就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還有一點,孩子比較愛動,如果在掏耳朵時,孩子亂動,還容易傷害鼓膜或聽小骨,影響聽力。
  • 據說超過35歲的,再也聽不到這個聲音了… 超頻蚊音!
    >最近在網上有一段很火的音頻,名為「35歲以上的人聽不到這種聲音~」,來試試試你能聽到嗎?你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快來測試下吧: 小編表示還能聽得見,但是給老媽聽了一下她表示啥聲都沒有,這到底怎麼回事?難道真的是跟年齡有關係……
  • 為什麼男不聽《七友》,女不聽《鍾無豔》?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首好聽但又不俗氣的歌,在深夜裡,睡前可以聽聽,讓這幾首歌伴隨著你入眠,也是很不錯的選擇哦。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如果陪我到最後的人不是你,那遲早都要說再見的,這首歌很適合剛失戀的人聽,在晚上聽得時候可能回想起很多傷心的往事哦,多準備點紙巾吧。
  • 別讓mp3傷害你的耳朵
    而早在8年前,她的耳朵已逐漸「不靈光」,曾因突發性失聰而取消數場演唱會。專家分析其耳聾原因為後天「高危因素」——長期處於噪音環境、勞累等等。因此,許多專家呼籲,青少年應儘快減少對MP3、MP4、音樂手機等娛樂設備的使用,否則易誘發嚴重的聽力障礙。
  • 喜馬拉雅免費聽
    喜馬拉雅免費聽簡介:喜馬拉雅免費聽匯聚相聲評書、歷史人文、熱門有聲小說等海量的聽書資源,很多內容完全免費收聽,流量也不需要,為您帶來最佳的閱讀體驗,您可以輕鬆的去除各類廣告內容混沌研習社:30分鐘口袋商學院,大牛做你的私家導師3、「逗樂你的日常」段子來了:新鮮的段子,熱門的話題。糗事播報:一手新鮮,爆笑歡樂。非常溜佳期:哈利波特大佳期,花式段子逗樂你4、「有聲小說暢心聽」首席醫官:點擊破億,當代官場小說裡程碑。盜墓筆記:五十年前發現的千年古卷,超好聽的盜墓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