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35個人在西湖邊數了一星期松鼠,發現了什麼?

2020-11-25 澎湃新聞

原創 蔣天沐、于越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 收錄於話題#觀愛自然31個

杭州西湖邊生活著許多松鼠,活潑可愛、不怕人,深受市民和遊客的喜愛,以至於被譽為「西湖十一景」。那麼,西湖邊的松鼠都在哪兒?它們的數量又有多少?它們過著怎樣的生活?似乎還沒有人能完整回答。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松鼠調查項目,希望運用科學方法對西湖邊的松鼠來一次「鼠口調查」。

01 「鼠口調查」

8月15日至22日,35名志願者在西湖邊參與了松鼠調查項目。在一周的時間裡,志願者們沿八條樣帶,步行環繞西湖三圈,總共目擊了150次松鼠,初步了解西湖邊松鼠的分布情況:

湖邊松鼠的分布示意圖,志願者們觀察到明顯的集群分布,以蘇堤北部和湖濱步行街最多 設計/兔子同學

為了獲得更準確的結果,我們還將繼續進行一到兩次調查。之後,我們將通過科學方法估算西湖邊松鼠的種群密度,並且推算西湖邊松鼠的總數。

02 為什麼要數松鼠?

西湖邊松鼠「很多」,幾乎每個杭州人都知道這一點,就連許多外地遊客也有所耳聞。除了西湖邊,杭州但凡環境好一點的公園、綠地、住宅區等都會有松鼠生活。

然而常見並不代表了解。事實上,很少有人能不假思索地說出杭州松鼠的種類——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對它們有更深入關注的人就更少了。在調查活動中,志願者們觀察到了松鼠午休、築巢、甚至禿頂等有趣的習性和現象,大家普遍都是第一次注意到這些細節,對這些發現和趣聞感到新奇。

松鼠的午休

松鼠主要在晨昏時活動,而在夜間和午間休息。調查中我們發現,時間一過上午9點,休息的松鼠就漸漸多了起來。它們會找到一個平直的樹枝趴著休息,四肢放鬆,大尾巴也貼在樹枝上。或是鑽到樹洞裡,時不時還迷迷糊糊的冒個頭,相當可愛。

攝影/蔣天沐

松鼠築巢

松鼠喜歡在香樟樹上構築由香樟枝葉搭建的球狀巢穴。與喜鵲等鳥類的巢穴不同,松鼠巢穴的葉片用量特別多。目前,我們只在香樟樹和楓楊樹上發現過松鼠巢。

攝影/蔣天沐

松鼠也會禿頂

松鼠也會禿頂!在調查中,我們至少見到了三隻禿頂松鼠。它們禿頂的原因可能是營養不良、患皮膚病或者精神壓力大。諮詢專家後得知,健康狀況改善後,松鼠的毛能長回去,而人要是禿了......

攝影/蔣天沐

不只是大眾,科學家對赤腹松鼠的研究也不算充分。檢索我國的研究文獻,可以發現研究赤腹松鼠的文獻只有67篇,而且很多時候還將其視為有害物種,需要加以防治;作為對比,研究大熊貓糞便的文獻就有144篇。

赤腹松鼠文獻尚缺

誠然,對以大熊貓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的研究更加迫切,可能也更有價值。但對常見物種們的研究也不可或缺。

同樣以松鼠為例。在大洋彼岸的英國,原生的歐亞紅松鼠(Sciurus vulgaris)在外來的北美灰松鼠(Sciurus carolinesis)前全面潰敗。在發現原生松鼠陷入滅絕趨勢後,歐亞紅松鼠於1981年被正式列為保護物種。英國各地的科學家和公民都行動起來,試圖挽救這個原本「到處都是」的物種。

1920-1990年間英國松鼠分布情況,歐亞紅松鼠(上)失去了大部分棲息地 來源/Yalden, 2010, The History of British Mammals

之所以英國人能發現歐亞紅松鼠的滅絕趨勢並採取合理有效的保護行動,是因為其詳實的數據積累。早在1920年,英國就完成了對了全國松鼠的調查,並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全民持續開展監測活動。如果沒有幾十年如一日對常見物種的觀察和數據記錄,而是只知道松鼠「很多」,或許英國人如今也只能通過文字和圖片認識這個曾經的城市鄰居了。

所以說,我們進行松鼠調查的主要目的正是積累數據。有數據做基礎,我們才能夠理性地決策、有效地行動。有研究做基礎,我們才更明白如何與野生動物長久、和諧地為鄰。

03 不只是松鼠

不只是松鼠,我國的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缺口很大。據《2016自然觀察報告》,我國1085種保護、瀕危物種中尚有一半沒有被科學家研究過。對於常見物種,我們有時也會抱著「習以為常」的心態,忽視對它們的研究。

我國保護、瀕危物種研究情況 來源/2016自然觀察報告

受限於地理環境、人力物力等多方面原因,僅靠職業科學家難以填補我國生物多樣性基礎數據的空缺。公民科學項目因此應運而生。

自2020年8月起,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辦,桃源裡自然中心攜手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開啟了以以「自然觀察家」為主題的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公民科學公益項目,旨在聯合公眾以科學的方式收集本土物種數據,建立本土物種資料庫,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促進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就像此次西湖松鼠調查活動一樣,我們需要更多來自社會大眾的參與,為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究及保護策略提供數據支持和補充。成為「公民科學家」並不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人人都可以加入到一個公民科學項目中。

04 成為「自然觀察家」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以「小獸調查」、「紅外相機監測」和「物候觀察」為主題,面向全國不同地區的線上、線下公民科學活動將陸續啟動。我們邀請屏幕前的你成為松鼠等常見小型獸類的情報員,記錄他們在哪出現、在做什麼、與外界環境有哪些互動等;或是作為平日裡少見的城郊野生動物的巡護員,以紅外相機為工具,尋找它們的蹤跡,了解它們的分布;抑或是加入城市物候觀測員的行列,通過對於指定動、植物季節性現象的長期觀察,反映城市生態的規律。作為自然觀察家的你,也將學習到專業的物種、物候調查方法,親自參與到科學研究中,結識志同道合的自然愛好者,為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出一份力。

作者介紹

蔣天沐

山水自然觀察團隊成員,主要負責推動公民科學項目。喜愛自然攝影和科普寫作,希望把自然或美或醜、或善或惡的故事展示給更多人。

于越

山水自然觀察項目實習生,耶魯大學環境學院碩士休學中。二分之一個學保護生物學的,三分之一個學計算機的,六分之一個學社會學的。在野保的坑底緩慢找尋方向ing...

項目介紹

自然觀察家公民科學活動

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主辦、桃源裡自然中心和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共同承辦的「自然觀察家」公民科學行動項目於2020年夏季啟動。項目以武漢、杭州兩個城市為試點,針對城市小型獸類、物候、紅外相機監測三個主題,設計公民科學活動,鼓勵公眾參與城市生物多樣性監測和保護的數據收集,積累城市生物多樣性本底數據,提高公眾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了解和保護意識,同時結合網際網路技術影響到更大的人群。

觀愛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

觀愛自然(Watching for Caring)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旨在配合將在昆明召開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BD COP15),推動和激勵普通公民對身邊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觀察,通過觀察了解、增加知識,享受自然的美好,建立個人與生物多樣性的關係,激發公眾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並在日常生活中創造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可能。

原標題:《我們35個人在西湖邊數了一星期松鼠,下回你來嗎?》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它抓走了
    元旦假期,一段西湖邊湖濱的網紅松鼠被抓短視頻火爆網絡。視頻中,高高的樹枝上立著一隻驕傲的鳳頭鷹,若有所思凝視遠方,它的腳下踩著一隻無力反抗的弱小松鼠,配音有點悲壯。網友們紛紛表示,小松鼠們一定是平時被投餵得太好,關鍵時刻胖得都跑不動了。
  • 男子帶松鼠去西湖邊被舉報 回應:我自己養的
    昨天,錢報熱線96068接到熱心讀者報料,說有人捉了西湖邊的小松鼠,還給它戴了項圈。松鼠被戴上了項圈,成了拍照工具?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是不是太過分了?錢報記者馬上趕到現場,經過一番了解才發現,這原來是個美麗的誤會。根據報料人提供的照片和地址,記者來到湖濱二公園。大樹上那些毛絨絨的可愛小松鼠們依然在,樹底下圍了很多遊人,有小朋友拿花生瓜子引誘它,小傢伙一邊用那雙烏溜溜的大眼睛警惕地看著樹下的人們,一邊慢慢移動,伸出小爪子撈走食物,迅速回到樹上。
  • 西湖邊的小松鼠沒咋瘦,還有人給它們點過外賣
    還有讀者給我們爆料說,前段時間還有人給小松鼠點了外賣,擔心它們餓著。今天(5月20日)上午,小時新聞記者來到西湖邊,「探望」好久不見的小松鼠們。一大早,商場還沒開門,但西湖邊遊客市民已經不少了。好些萌娃,纏著家長加入到了餵鴿子、找松鼠的行列。四歲的洋洋小朋友,住在附近,對於餵松鼠有極大的熱情。
  • 很杭州的「大自然奇遇記」 我們遇見了西湖邊的落葉、靈隱路上的...
    西湖邊看落葉,最大氣的當數緊挨西湖的北山街,一面秋色,一面水色,左手風景右手歷史。北山街看落葉,最佳觀景點就在斷橋。梧桐葉的顏色隨著秋向冬而變幻,剛開始是綠色中透著金黃,慢慢的金色成為主調,又慢慢黯淡下去,最終落葉鋪滿了道路與沿湖。西湖邊賞秋葉,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有靈隱路上美得不像話的紅楓。
  • 西湖「網紅」松鼠眾目睽睽之下被老鷹抓走,目擊者:同情但沒辦法
    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當時在場的人不少還有視頻為證據拍攝視頻的李女士介紹,1月3日下午,在西湖邊看到很多遊客拿著手機錄像,她也跟著拍了一段,於是拍到了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住的畫面。記者在西湖邊也遇到了一位經常來西湖的大伯,他告訴我們西湖邊的確有老鷹,老鷹來了,別說松鼠,連鴿子也跑了。「這邊老鷹挺多,除了老鷹,還有野貓。那邊有七八隻野貓呢,經常抓松鼠。」
  • ...網紅松鼠被抓|抓松鼠的很可能是隼,良性食物鏈是西湖生態好的標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章然元旦假期最後一天,杭州西湖邊的網紅松鼠被抓了!元旦假期最後一天,西湖邊網紅被抓了!大伯一句話扎心:胖得都跑不動了實際上,西湖邊就有這麼一條弱肉強食的食物鏈。這是自然規律。「在杭州西湖邊,生活著大大小小各種鳥類。其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就是鷹、隼貓頭鷹,那是真正的猛禽。」杭州動物園副園長江志說。貓頭鷹分為鴞(音同「消」)類,比如雕鴞、褐林鴞、草鴞等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體型比較大,基本可以達到2斤左右,會以小型鳥類和嚙齒類哺乳動物為食。它們爪子鋒利,「抓到小松鼠、小鴛鴦,強有力的飛行能力,會讓它們直接帶著食物遠走,然後吃掉。」
  • 西湖松鼠咬傷6歲小女孩餵小動物要謹慎
    遊人如織的西湖二公園,有一群小精靈一直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棲息在樹上的小松鼠。逗弄、餵食的人多了,幾年前杭州西湖景區湖濱管理處在一棵大樟樹底下圍了一圈柵欄,作為松鼠餵食點。然而5月9日,這群小精靈卻闖了個不大不小的禍,咬傷了一位6歲小姑娘的手指。
  • 西湖一隻網紅松鼠,被老鷹輕易抓走,據說是這隻松鼠被餵食得太肥
    在食物鏈中,弱肉強食是基本法則,很多動物都有其天敵制衡,而松鼠的天敵就有猛禽、鼬等食肉動物。近日在杭州西湖邊,一段小視頻就吸引眾多網友的關注,因為西湖一隻網紅松鼠被鷹抓走了,據說是這隻松鼠被餵食太肥,被老鷹輕易抓走。
  • 杭州西湖6歲遊客被松鼠咬傷 回應:餵食需小心
    浙江在線5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何晟)遊人如織的西湖二公園,有一群小精靈一直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棲息在樹上的小松鼠。逗弄、餵食的人多了,幾年前杭州西湖景區湖濱管理處在一棵大樟樹底下圍了一圈柵欄,作為松鼠餵食點。然而5月9日,這群小精靈卻闖了個不大不小的禍,咬傷了一位6歲小姑娘的手指。
  • 四個月,三百人次,一篇城市松鼠日記
    自八月起,我們在線上和線下分別開展了多項松鼠調查活動,向全國的網友朋友們徵集松鼠目擊情報,又帶著一群志願者小夥伴跑到西湖邊仔細地數了三圈松鼠。今天,我們就帶著初步的結果來和大家聊一聊這些城市裡的小精靈有多少、在哪裡、又反映了城市野生動物的哪些故事?
  • 為什麼草坪蓋上白色大被子 冬天的西湖邊,也要綠綠的
    浙江在線11月05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楊曉政)這個周末,如果大家去西湖邊走一走,就會發現在蘇堤、白堤等地的草坪上,好多都嚴嚴實實地鋪了一層白色的無紡布。  這是因為天氣變涼,在給西湖邊的草兒「蓋被子」嗎?  答案來了:這些白色無紡布可不僅僅是用來保溫的,它還能讓因為季節更替蔫黃的草坪重新再披綠衣。
  • 西湖邊這些小飛蟲又來刷存在感了 密密麻麻 一團一團
    最近,不少讀者給錢江晚報打來電話,「吐槽」西湖邊小飛蟲太多,尤其是在傍晚和晚上。「密密麻麻,一團一團的,一張嘴就往嘴巴裡飛!」讀者小可說起自己在湧金池附近的經歷,「那會兒剛吃好晚飯,正陪著外地朋友逛西湖呢,這小蟲子很影響遊玩,朋友走了幾分鐘就忍不住要回去了。」
  • 杭州一「公園」的網紅松鼠下線,網紅老鷹上線,投食遊客必須背鍋
    文/橙桔遊天下(歡迎大家評論和轉發)一直關注著小編老粉知道小編最喜歡的城市就是杭州,每年都回到杭州西湖公園閒逛幾日。在西湖公園,小編每次才遊玩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一隻小松鼠,在樹上蹦躂來蹦躂去。小編一直推薦大家去的景區就是西湖公園,作為我國的5A級景區,有著浪漫的愛情傳說,看不完的美景,還是免費進入景區遊玩的!我們到杭州西湖遊玩的時候,可以看到西湖邊的樹上有一隻非常活潑的小松鼠,前不久這隻小松鼠在網上火了起來。這隻小松鼠在西湖景區中可是卸下了自己的防備之心,我們對它的投喂,它基本都是來者不拒。
  • 瀏陽小松鼠「鑽」進百姓家 一「住」就是幾個月
    什麼照片這麼引人注意?只見滿是綠色植被的窗口,兩隻小動物在嬉鬧,大大的尾巴,毛茸茸的身子,居然是小松鼠!    更讓大傢伙豔羨不已的是,小松鼠已經在吳女士家住了好幾個月啦!    小松鼠來作客一「住」幾個月    為了一睹小松鼠的憨態,記者前往吳女士家蹲守了幾次,可惜都和小松鼠錯過了,難道小松鼠還能有「預知」?
  • 西湖邊的人都在聽什麼?
    宣告著一段青春的結束 因為歌裡唱著歲月 因為曲裡藏著故事 近日蝦米音樂宣布2月5日將正式關停 許多人的音樂記憶又被喚醒 圈圈踏上了尋訪的路 問問西湖邊的人都在聽什麼
  • 西湖邊網紅松鼠眾目睽睽之下被老鷹抓走吃了
    1月3日,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西湖邊的一隻網紅松鼠被老鷹抓了!現場不少人錄下了視頻。據了解,每年到了這個季節,老鷹都會過來。除了老鷹,還有七八隻野貓,經常抓松鼠。
  • 是不是吃掉網紅松鼠的那隻?因為太胖飛不起來?
    昨天下午4點,讀者田先生來電:剛剛有隻鷹從樹上掉下來了,前段時間西湖邊有隻松鼠被老鷹抓走,它會不會就是「元兇」? 元旦假期西湖邊,也曾有一隻像這樣的老鷹,抓走一隻松鼠,這條新聞當時還引起不小的轟動。
  • 西湖邊這些小飛蟲又來刷存在感了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金丹丹 章然最近這段時間,不少讀者給錢江晚報打來電話,「吐槽」西湖邊小飛蟲太多,尤其是在傍晚和晚上。我們總結了一下,小飛蟲比較多的,基本上都是環湖的地方。「密密麻麻,一團一團的,一張嘴就往嘴巴裡飛,天吶!」
  • 松鼠的尾巴有什麼作用 松鼠的尾巴作用是什麼
    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松鼠平常生活在樹上,非常敏捷機靈,尾巴對於它們來說非常重要,那麼松鼠的尾巴有什麼作用呢? 另外,松鼠的尾巴還能起到緩衝保暖、互相交流的作用,對其生活中的幫助非常大。松鼠大尾巴的主要作用就是加大松鼠的跳躍距離,當它將尾巴挺直,可以跳出十幾米遠,這種本領可以讓其遇到兇猛動物時快速逃脫。再者一般松鼠都喜歡往非常高的樹上爬,在它們往下跳的時候,這條大尾巴就會像降落傘一樣,讓松鼠可以安全落地,在落地的時候,大尾巴又會墊在松鼠身下,起到海綿墊的作用。
  • 西湖里撈到一條7斤多重的大桂魚 做菜可供十個人吃
    好時節裡,西湖捕撈隊傳來好消息:「我們捕撈到了一條7斤2兩重的野生桂魚!」一般,桂魚端上餐桌的是1-3斤。長到7斤多的桂魚,且是野生品種,難以捕獲也因此更加稀少。7月28日,記者在東山農貿市場見到了這條桂魚。7月27日凌晨撈到這條極其少見的「大傢伙」後,捕撈隊的師傅們絲毫不敢怠慢:西湖水運送至西湖漁亭,一條魚獨佔70釐米的大魚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