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尤裡.米爾納,相信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是誰,但是就是這個大家不知道的人,卻是我國網際網路背後的共同金主。分別投資了阿里,今日頭條,京東。美團,滴滴,小米,陌陌等等。而這些僅用了短短的七年時間。
在05年時候,他的公司分離成了全球投資基金DST和mail.ru,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今後在投資市場的巨頭DST誕生了。
在06年的時候,DST得到了一些大型公司投資後,它變便開始全面擴張業務。正是因為業務的全面擴張,在08年的時候開始投資矽谷,一出手便投資了如今的網際網路巨頭facebook,
也就是這樣從當年投資兩億美元收購百分之二的股份,而現在從當初的兩億美元投資,回報卻高達150億美元。這也是他投資最成功的一次。
在10年的時候,DST上市,創造了當時歐洲最大的網際網路IPO,今後的投資也是更加瘋狂。
在全球範圍內到處大手筆出手。
或許是因為他看到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空間,他在11年的時候,把公司總部從莫斯科搬遷到了香港,在京東和小米還是創業期時,米爾納就看到了這兩家公司未來的潛力,這也歸咎於他看事情的獨特風格,和自己獨特的見解。DST連續投了小米的三輪融資,共獲得了小米百分之七的股權。
也就是在同一年,米爾納通過包一凡與劉強東見了面,當他見到劉強東的第一句話就是:我一個人最多能給你投15億美元。也就是因為這樣,劉強東還曾認為這個人是騙子。
但是後來在京東C輪融資中投資了5億美元,後來又追加了兩次將近三億美元的投資,在京東的持股達到了百分之八點九。
在後來投資阿里的時候,還與京東進行交談,取得劉強東的同意後才開始投資阿里。
其實投資就是賭博,而DST的投資風格是非常激進的,當初和京東一拍即合,也是因為兩者的經營理念非常接近。
而DST在投資前,一般都會報出一個讓創業者無法拒絕的高價,同時這樣也是為了嚇跑對手。DST只投資獨角獸企業,也就是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因為這樣的企業有非常大的用戶流量,盈利方面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少年在這裡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最先發現阿里,京東,小米這些巨頭公司的總是外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