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微軟:在中國漸醒

2021-01-08 速途網
網際網路微軟:在中國漸醒

• 2014年09月16日17:35 • 新浪科技

  早在上世紀80年代,託夫勒就在《第三次浪潮》中為我們描繪了未來數十年的人類圖景:數千年前,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數百年前,人類又經歷了工業革命;如今,人類將迎來更加劇烈而迅猛的信息革命。託夫勒是一位偉大的預言家,短短幾十年,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信息從數位化到網際網路化所帶來的一系列衝擊。這些變革也在同樣衝擊著微軟。

  回顧微軟的發展歷程,我們也可以把它分為三個階段:從古老的DOS時代開始,微軟一直牢牢地掌控著PC的作業系統市場,這個時期的微軟是一家不折不扣的軟體公司;後來,微軟的電腦配件、音樂播放器、移動終端、遊戲平臺接二連三地成為市場中的重磅炸彈,人們開始意識到,微軟已經成為一家軟硬一體的科技公司;如今,微軟經歷著第三次轉型,它正在努力讓自己變成一家獲得廣泛認可的網際網路公司。

  成立於1975年的微軟無疑是第三次浪潮中最無畏的衝浪者之一,然而其發展歷程卻遠遠不如蘋果那樣大起大落的公司更像在衝浪,你可以說他很穩健,也可以說他是一位慢熱型的選手——似乎總是晚人一步才發現浪頭已經到了眼前。話雖如此,他還是取得了不可一世的成功,秘訣就在於他的堅持,他總能把起初看起來不怎麼理想的產品,一直不斷地進行改善和創新,那些當初曾經放棄這些產品的人,時隔幾年就會忽然發現這些產品已經成為市場中無可取代的佼佼者,Windows的演變過程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秘訣。有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馬拉松,堅持遠比起跑重要得多!「其實公司間的競爭又何嘗不是如此?

  面對網際網路的浪頭,微軟似乎又慢了一拍,在中國更是如此。直到2010年穀歌在中國已經「玩」了一圈準備「回國」時,微軟在中國的網際網路戰略看起來還是模糊不清,似乎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然而人們所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微軟中國已經「蓄力」很久了,這位慢選手在2014年終於熱了起來。

  這一次,在中國帶領微軟玩衝浪的是一個新角色,它就是成立於2011年的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初創時,它整合了成立於2005年的原微軟亞洲搜索技術中心和廣告技術中心,研發人員不過300名,但在其後幾年中團隊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數和規模上的擴張只是一種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微軟對在中國開拓網際網路市場信心十足。從其研發方向上我們也依稀可見微軟在中國網際網路領域的野心,它涵蓋了必應(Bing)搜尋引擎、人工智慧、在線廣告技術,語音及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以及移動網際網路服務五大領域。到去年3月,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的蘇州分院正式掛牌,讓研發實力又上了一個臺階。

  今天,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最被人所熟悉的成就便是前不久紅透網際網路的微軟小冰。短短的100天裡,小冰在各大平臺上的機器人註冊量已經超過了300萬,完成了5億次對話,每月人均對話量達到了創紀錄的825句。

  除卻這些令人驚嘆的數字,在營銷層面,微軟也一改往日強勢而高大上的王者氣質,以有趣、接地氣的面貌出現——發布-被騰訊封殺-廣結同盟-微博復活-二代小冰發布——劇情一波三折,高潮迭起,使得小冰得以迅速建立起廣泛的大眾知名度,與人工智慧普及型產品的行業領先形象,最終讓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重新打量微軟這個熟悉的陌生人。

  其實,從更為全面的視角來看,小冰不過是微軟在中國進行網際網路轉型的又一次試水。在此之前,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已經為微軟帶來了很多具有實質性的轉變,只是這些轉變並未像小冰那樣做大張旗鼓的營銷罷了。從更容易觀察到的產品層面,我們可以窺得如下一些進展。

  首先是必應的搜索業務,自從2009年微軟正式推出中文搜索品牌「必應」以來,必應一直在一步步地「接地氣」,力圖成為一個極具本地化特色的國際搜索品牌。2012年5月,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主導了必應圖片搜索改版,改版後的圖片搜索不僅更漂亮,更有效利用頁面空間展示圖片,而且搜索建議和過濾條件的設置也更加合理和易用。2013年10月,必應圖片搜索又整合了Pinterest網站的圖片內容,信息更加全面。通過幾年的努力,必應圖片搜索不僅更加精準,其搜索請求量也達到了全部搜索請求的10%。

  2013年2月,必應宣布將在中國主打英文搜索。表面上看,在中國,英文搜索的需求不足10%,然而對於微軟來說,這卻是一個聰明的切入點。一方面中國英文搜索的需求多來自各行各業的高端用戶,他們在口碑傳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意見領袖作用;另一方面,中國英文搜索的用戶忠誠度相對較高,利於快速獲取市場份額,而市場份額的增加又可以反過來促進搜尋引擎的優化以利份額的進一步提升,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實際上,在全球來看,必應英文搜索的水平也已經超越谷歌,Bing It On挑戰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013年6月,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繼續推進必應的本地化改造,先是與窮遊網合作開展「我要上必應!旅圖大徵集」合作,隨後又與時尚旅遊在移動端展開合作,通過每天講一個風景故事的方式,促使必應流量顯著增長。其實從2012年9月開始,必應就開始了廣泛結盟,先後與在各垂直領域領先的100多家公司達成了戰略或者內容合作關係。其中包括了在線視頻、影音娛樂、旅遊出行、新聞資訊等多個領域。

  2014年5月,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再出奇招,必應搜索首頁大圖開始嘗試完全本地化的運營,不僅出現了草泥馬(羊駝)這樣的國內熱門題材,還開發了支持首頁彈幕的流行玩法。按照微軟自己的說法,必應未來將成為微軟在中國的「自貿區」,以全球領先的技術為支撐,推出更多接地氣兒的產品。

  還有兩個亮點產品是必應詞典和必應網典,前者以人性化的交互體驗、全球網絡信息資源支持以及全平臺兼容等特點迅速成為國內用戶喜愛的必備工具;後者則可視為必應所獨有的整合資源庫,比如當用戶搜索關鍵詞「上海」時,與之相關的知道、百科、地圖、天氣、視頻、微博等內容會一併展示出來,而且展示內容的類型會隨著關鍵詞的變化而變化,比如當你搜索一個人名時,地圖和天氣欄目顯然就不會出現。

  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在必應的大數據分析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這種技術創新同樣非常抓人眼球,還記得必應大數據對奧斯卡頒獎及世界盃賽事的預測嗎?接近90%的命中率,向我們證明未來並非不可預測。

  說了這麼多,你或許會驚異地發現,微軟在中國的網際網路轉型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它正在從「休眠」狀態中甦醒過來,而且這種甦醒是全面而具體的,決不只是停留在紙上。從商業洞察到品牌策略,從技術孵化到產品開發,乃至營銷手法,所有環節思路清晰、步調一致。通過這些具體的表象,我們得以看清深藏在背後的微軟中國網際網路戰略目標的全貌:這是一個以雲計算為基礎,以機器學習、深度神經網絡與大數據為工具,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PC、智能家居乃至智能汽車為硬體載體,以各種智能作業系統上的剛需型App為軟體宿主,以類小娜、小冰的人工智慧層為全新的人機互動界面,以上述必應產品家族為用戶黏性池,輔以廣結盟的產業合作策略,實現讓微軟的網際網路產品與服務,儘快普及到千家萬戶的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戰略目標。

  在創立之初,微軟曾經這樣定義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它肩負著推動微軟在中國及亞太地區在線服務市場發展的使命。現在看來,我們可以說得更直白一些,它是微軟在中國向網際網路公司轉型的直接推動者。未來,微軟的中國網際網路戰略能否取得更大的成功仍是一個未知數,畢竟中國有著全球最大也最為變化莫測的市場,但站在觀察者的角看,我們至少看到了可信的商業邏輯和足夠的技術、產品支撐。我們所熟悉的那個曾經有些「傲+慢」的IT巨人已經放下了身段,正在用「親近+快跑」的方式擁抱中國網際網路,對消費者來說,這樣的變化所帶來的產品,自然是值得期待的。

相關焦點

  • 沈向洋揮別微軟,但微軟人的中國故事沒有劇終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離開微軟是我一生中最艱難的決定。」耕耘23年後,微軟在中國的「發言人」沈向洋於昨晚確認離職。10月的烏鎮網際網路大會,也就是沈向洋最後一次代表微軟公開演講時,他再次強調,「打造負責任的、可信賴的人工智慧,不僅是我們的願景,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微軟人」頂起AI半邊天在技術突破以外,微軟對國內科技企業的影響更是深遠持久。
  • 評論:中國網際網路的第三角杭州
    文/瞬 雨今年的網際網路大會,除照例的高峰論壇以外,三個分別被冠名為「焦點」、「沸點」及「支點」的分論壇也吸引了我的注意。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支點,除了我們熟悉的北京和深圳,杭州的崛起已經與前兩者共同形成了一個漂亮的大三角架構。有人形容這個大三角是三足鼎立。
  • 微軟「雲加速器」第二期入駐,ToB壓ToC成主流,移動網際網路比例大減
    就在今天首批入駐企業正式宣告「畢業」,其中雲測科技Testin、昨日《中國Siri們》中曾露臉的蟲洞,以及剪客成為首批學員中的獲獎團隊。在第一批團隊畢業的同時,第二批團隊也紛紛露臉。與第一批團隊選拔的不同之處在於,此次微軟的投資合作方不再限於IDG,同時入選團隊亦是由微軟和投資合作夥伴共同甄選的。
  • MSN中國被管理層收購 微軟還與其新東家西窗科技達成合作
    ­  8月29日下午消息,微軟方面今日宣布,微軟在線(MSN中國)達成管理層收購協議(MBO),將成為西窗科技旗下公司,原微軟在線總經理劉振宇將出任西窗科技CEO,該協議於 2016 年 8 月10日起正式生效。
  • 沈向洋離職微軟,意味著什麼?
    當然,沈向洋博士的職稱還不絕於此,他還是微軟執行副總裁、人工智慧和研究的負責人,這意味著他是微軟公司內級別最高的中國員工;此外,他還是美國電器電子工程協會院士(IEEE Fellow)、國際計算機協會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和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移動網際網路不是PC網際網路企業的殖民地
    入口不同瀏覽器是PC網際網路最重要的入口,APP是移動網際網路的主入口。PC瀏覽器提供商網景公司曾經盛極一時,但遭到微軟狙擊而衰落,微軟卻沒有抓住IE壟斷入口的巨大機遇做大網際網路業務。從微軟、谷歌和蘋果三巨頭在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上的戰略和實施效果,也可看出二者的巨大差異。微軟公司漠視PC網際網路與移動網際網路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欲以windows系統一統天下,Windows10更是將PC平臺與移動平臺徹底融合,試圖打造一個萬能的作業系統,無論是桌面PC還是行動裝置,一套Windows即可解決所有問題,以為這樣可以大大提升用戶的黏性。
  • 專題:艾瑞諮詢:微軟洽購雅虎事件對中國網絡經濟影響解讀·艾瑞網...
    微軟2008年2月1日宣布,將以446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洽購雅虎。微軟表示,洽購雅虎的價格將為每股31美元,此次交易溢價62%。交易計劃於2008年下半年完成。  市場對兩家洽購的反應不盡相同,作為中國專注於網際網路領域研究的領先研究服務商艾瑞諮詢,將在對中國網絡經濟長期研究成果和網民連續用戶行為研究系統iUserTracker監測數據的基礎上,對微軟一旦成功洽購雅虎後,此事件對中國網際網路影響進行深入分析,並詳細解讀一旦洽購成功微軟中國、中國雅虎包括阿里集團之間的關係,結合電子商務、搜索、門戶網站、網絡廣告、即時通訊以及電子郵箱六大業務進行全方位研究
  • 微軟面向中國用戶推出必應國際版英文搜尋引擎
    2017-12-04 12: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佳瑩「微軟的使命是予力全球每一人、每一組織,成就不凡。而今天我想在前面加上六個字,通過人工智慧。」12月4日上午,第四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分論壇「全球數字經濟:深化合作,增強互惠」在烏鎮舉行,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暢談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並宣布正式面向中國用戶推出必應國際版英文搜尋引擎。微軟的人工智慧整體布局如何?沈向洋介紹,首先微軟致力於繼續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核心領域上的大量創新,持續領先全球,當前微軟已經擁有了包括智能搜索必應,智能聊天機器人小冰等在內的人工智慧的布局。
  • 微軟小冰確認「單飛」,沈向洋重回微軟系掌舵小冰業務
    據悉,分拆工作全部完成後,新公司將繼續使用中國小冰及日本Rinna品牌,在技術產品及商業化上不斷創新。微軟小冰是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打造的人工智慧,與普遍意義上的任務型人工智慧助手不同,微軟小冰主打情感陪伴路線,在多次迭代中已經會寫詩、繪畫、唱歌、作曲。
  • 微軟機器人軟體「小娜」蘇州造
    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蘇州分院副院長閆勃說,「想看電影了,你只要說出影片名字,就能幫你在預訂網站下單,你只需要點一下最終的確認鍵。蘇報訊(首席記者錢怡)預訂電影票、搜索餐館、朋友圈曬心情,不需要在手機上頻繁打開軟體,說一句話就能搞定。這款名叫「小娜」的仿真人智慧機器人應用軟體,由於語音識別功能強大、人機互動十分貼心,去年剛一發布就受到市場熱捧。
  • 微軟小冰"六歲"獨立 中國血統濃 王小川會投資嗎?
    這是微軟成立以來,首個由總部雷蒙德之外的團隊主導和孵化,並獲得作業系統入口級的產品。核心成員是中國團隊,多個微軟前華人高管曾為其保駕護航。如今獨立運作,考驗的是商業模式。7月13日,微軟宣布小冰業務分拆為獨立公司運營,並委任半年前宣布離職的沈向洋擔任新公司董事長。沈向洋曾是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和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
  • 微軟證實Win10新Bug:顯示錯誤的網際網路連接警告!
    微軟方面證實了一項存在於Windows 10 May 2020(20H1/Version 2004)功能更新中的新問題--顯示錯誤的網際網路連接警告。  根據用戶的反饋,在系統託盤中網絡狀態圖標上會出現黃色的三角形警告,並報告稱「無法連接到網絡中」。
  • 快看|微軟現任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即將離開微軟
    沈向洋於1996年11月4日加入微軟研究院,1998年參與創建微軟亞洲研究院,2004年升任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2007年升任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2013年正式被任命為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2017年,沈向洋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沈向洋是目前在美科技巨頭公司中職位最高的華人高管,也是微軟鮑爾默時期的最後一位執行副總裁。
  • 聊聊沈向洋為什麼從微軟離職-虎嗅網
    美國科技巨頭再無華人高管沈向洋的離職的另外一個新聞點是:自前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網際網路業務部門負責人陸奇在2016年9月離職之後,沈向洋就成為了美國科技巨頭中唯一的華人高管。相比越來越多的印度裔人才獲得晉升高管乃至出任CEO,華人的職場上升通道確實變得越來越狹窄。
  • 微軟小冰團隊將分拆,核心高管另立門戶
    繼去年底微軟語音助手小娜(Cortana)宣布戰略性收縮,退出中國市場後,據悉,透露微軟AI野心的明星產品——小冰的團隊將分拆。 據微軟小冰(XiaoIce)內部人士向志象網透露,由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打造的小冰的團隊即將分拆,團隊內的員工面臨的選擇是,留在微軟轉到其他崗位,或離開微軟,跟著公司產品負責人去到新公司。
  • 陸奇離職微軟背後:傷勢真的無法工作了?-虎嗅網
    當年年底,陸奇正式加入微軟,出任微軟網際網路業務部門總裁。對鮑爾默來說,雖然微軟未能收購雅虎搜索業務對抗谷歌,但他卻挖來了雅虎搜索業務的核心人物,引領微軟在網際網路領域的轉型方向。而最初陸奇加入微軟時,正是沈向洋向鮑爾默極力推薦。  華人員工樂園  在陸奇執掌微軟網際網路業務部門期間,他所在的部門吸引了美國科技行業最多的華人員工。中國程式設計師也得到了最多的重視與晉升機會。這在印度裔中高層逐漸主導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當下,幾乎成為了一個孤島。
  • 2012微軟BizSpark-MEGA創業天使投資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
    此次論壇還得到了霍金路偉律師事務所(Hogan Lovells)贊助商的大力支持,以及專業SNS社交網絡思易網CE180與同樣關注網際網路創業的36氪科技媒體的特別支持。 開場,微軟中國開發工具與平臺事業部技術推廣主管歐文思發表了簡短的歡迎致辭。
  •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IE6讓微軟咬牙切齒
    來源:新華網  如今微軟已經將它的ie瀏覽器升級到了9代。然而由於伴隨xp的巨大成功,這個世界上,仍有12%的人類在使用IE6這種已有十年高齡的瀏覽器。IE6過於陳舊古老,導致很多新的效果和服務形式無法正確工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人們認為它阻礙了網際網路的發展。  所以微軟決心下手除掉這個尾大不掉的老兒子。
  • TikTok渡劫尚未有最終方案,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全球化進程將被改變
    不過可惜的是,美國政府不會允許一個未來下載量第一的應用,而且還是社交和媒體雙屬性的應用,是一家中國公司打造的。」截至8月3日美股收盤,微軟股價大漲5.62%,報216.54美元/股,單日市值增長87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086億元。
  • 網際網路科技未來新趨向
    除展覽廳可觀、可感、可觸的「炫科技」外,曾在網際網路發展的幕後工作過的「底層賦能者」「基礎設施探路者」也走上臺前。上億神經元的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實現仿生嗅覺識別,360全息星圖網絡空間繪圖系統讓網絡攻擊無處遁形,美團AI無人配送方案助推抗災……涉及量子計算、衛星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高端晶片、5G網絡架構與應用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