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超級天眼今啟用 有人在月球上打電話它都能看到

2021-01-13 北晚新視覺網

2016年9月25日,今天,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將在未來10年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為我國乃至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探索宇宙深空的奧秘提供天文利器。在我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整體工程完工之際,科研人員近日通過一次試驗性觀測,成功接收到來自1351光年外一顆脈衝星發出的脈衝信號,這是該射電望遠鏡進行試驗性觀測以來,接收到的質量最好的一組電磁波信號。

應用價值探索宇宙起源 尋找地外文明 

1609年,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用自製的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環形山,成為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第一人。

400多年後,代表中國科技高度的大射電望遠鏡,將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探究恆星起源的秘密,也將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刻度。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就像一個巨型的衛星信號接收天線,坐落在貴州縣克度鎮的「大窩凼」山間。大射電望遠鏡由4000多塊反射面板組成,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周圍還建有6個鋼架塔,猶如一口大鍋放在崇山峻岭中。

FAST作為一個多學科基礎研究平臺,為科學家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探測無線電波的一個工具,在國家重大需求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科學目標:1.它具有強大的靈敏度,能接收到137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接近於宇宙的邊緣;2.巡視宇宙中的中性氫和觀測脈衝星。前者是研究宇宙大尺度物理學,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還將觀測脈衝星,研究極端狀態下的物質結構與物理規律,甚至可以搜索星際通訊信號,開展對地外文明的探索。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副經理彭勃表示,它能看到更遠、更暗弱的天體,通過探測星際分子、搜索可能的星際通訊信號,尋找地外文明的機率比現有設備提升了5至10倍。「針對大眾十分關心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能否用於尋找地外文明,答案是肯定的。」3.FAST未來將有能力把中國中性氫觀測能力從地球同步軌道延伸至太陽系外緣,將深空通訊數據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觀測暗物質和暗能量,尋找第一代天體等其他一些的應用。射電望遠鏡誕生至今,人類發現約2500顆脈衝星,它們全部位於銀河系內。科學家們將中國大射電首批觀測目標鎖定在銀河系外,希望依靠其超群的靈敏度搜尋河外星系的脈衝星。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表示:「發現更多脈衝星,從脈衝星中遴選出脈衝信號穩定的毫秒級脈衝星,將來有望應用於空間飛行器導航領域。」

打造旅遊天文小鎮 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生態方面是這樣的。望遠鏡的反射面板可以看到它上面透了很多孔,這個孔透孔率達到50%以上,完全可以把雨水、陽光透過去,所以地面的植被還可以照樣去生長,對環境保護很有利。

FAST的建設使邊遠閉塞的黔南喀斯特山區變成世人矚目的國際天文學術中心,成為把貴州展現給世界的新窗口。黔南州還將在平塘縣克度鎮配套建設天文體驗中心、天文教育園等項目,積極打造旅遊天文小鎮,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觀測成果 收到1351光年外脈衝星信號 

從9月中旬以來,工程科研人員便開始對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進行試驗性觀測工作。在9月17日的一次觀測中,該望遠鏡成功接收到了一組來自遙遠宇宙的高質量脈衝星信號。這組信號是FAST投入試觀測以來,接收到的性噪比最高的電磁波信號。從獲取的頻率相位圖中,科研人員計算出這顆脈衝星與地球的距離。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研究員錢磊表示,此次觀測得到的最好的脈衝星數據是J1921+2153這顆星的數據。這是一顆位於1351光年以外的一顆脈衝星,意思是,現在接收到的這些電磁波大約是1351年以前發出的。由於脈衝星在自轉時速度會逐漸變慢,其轉動快慢之間的能量差就會轉化為輻射,從而被FAST望遠鏡所接收。因此科研人員就能推斷出這顆脈衝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

這組信號的獲取,有利於科研人員進一步分析FAST望遠鏡的性能指標及後續的調試。這樣的試觀測和調試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持續進行,直到望遠鏡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

發展前景我國打造立體化「天眼」集群

今天,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正式投入使用,吸引著世界目光。望遠鏡「鍋蓋」越大越靈敏,500米的「超級天眼」究竟有多靈敏?科學家打了個比方,有人在月亮上用手機打電話,也逃不過它的「眼睛」。

近年來我國陸續建成5座射電望遠鏡,口徑從25米到65米不等。不過,與美國的305米口徑和德國1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相比,我們的射電望遠鏡觀測能力還比較有限。「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建成,將為我國天文學躋身世界一流創造條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表示。

按計劃,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將和我國其他5座射電望遠鏡組成「天眼」群——甚長基線幹涉測量網,並主導國際射電領域的低頻測量網,從而更好地獲取天體超精細結構。

未來5至10年,大射電等項目只是我國大望遠鏡建設浪潮的前浪。據嚴俊透露,中國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已初步通過專家評審,有望於「十三五」規劃期間立項。目前,我國最大的光學望遠鏡是位於雲南麗江的2.4米光學望遠鏡,與國際上領先的西班牙10.4米光學望遠鏡、美國10米光學望遠鏡和日本8米光學望遠鏡等仍有較大差距。12米光學紅外望遠鏡建成後將為暗能量本質、引力波源光學認證和研究、太陽系外類地行星探測、超大質量黑洞、第一代恆星等前沿科學問題提供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觀測平臺。有紅外望遠鏡,就有紫外望遠鏡和X射線望遠鏡,我國正計劃把望遠鏡家族的基地拓展到空間領域。

今年年底,我國將發射自主研製的硬X射線調製望遠鏡衛星,它可以進行寬波段大天區X射線巡天成像,具有獨特的觀測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體多波段X射線快速光變的能力,並可以監視天空的高能爆發現象。

立體化作戰的望遠鏡集群,不僅將大幅提升我國在天文科學與技術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還能廣泛應用於導航、定位、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

新聞延伸諾獎得主「點讚」中國「天眼」

從射電望遠鏡到脈衝星,從引力波到蟲洞理論……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約瑟夫·泰勒昨天在貴陽市第一中學的報告廳裡,與貴陽多所中學的學生暢聊起神秘的宇宙時,總是提到一個關鍵詞——FAST。

FAST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英文簡稱。這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坐落於貴州省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早在42年前,泰勒先生在FAST的「前輩」、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的幫助下,與另一學者共同發現了脈衝雙星系統,繼而利用該望遠鏡進行長期觀測,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堅實的證據,於1993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如今,他將見證在各方面全面超越阿雷西博望遠鏡的FAST正式「開眼」。「我要向FAST的建設者們表示祝賀,他們按期建成了世界上最大、最靈敏的設備。」泰勒先生說,「我預計FAST將會帶來許多新的、重要的科技成果,我非常期待看到這些成果。」約瑟夫·泰勒表示,FAST將提升中國民眾對太空探索的熱情,使更多的人走近科學,也將使中國在全球科技領域佔據更重要的席位。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鄭曉年表示,FAST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它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靈敏度提高約10倍,比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它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FAST將可能搜尋到更多的奇異天體。

國家天文臺研究員、FAST工程副經理彭勃告訴記者,FAST已經吸引了眾多國外科學家,他們紛紛表達了合作的意願。「以前,很多中國科學家去海外進行研究。現在有了FAST,老外們都想來中國。」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北晚新視覺網 據新華社 央廣 央視

相關焦點

  • 探索|中國「天眼」開放!月球上打手機都逃不過它的 「眼」
    美麗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絢麗,召喚我們踏過平庸,進入它無垠的廣袤。」如今他的驕傲「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通過驗收開放運行,觀測目標延伸到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人類探索宇宙的眼界將更加開闊。  坐落於貴州平塘的FAST於2016年建成啟用,這口像「大鍋」一樣的射電望遠鏡位於一處天然窪坑裡,它的主體一共有三個部分。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
    「這是世界一流的望遠鏡,期待它能給人類帶來更多重要的科學發現。」他興奮地說。  與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天眼」的靈敏度提高了約10倍;與美國阿雷西博350米望遠鏡相比,「天眼」的綜合性能也提高了約10倍。「天眼」能夠接收到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觀測範圍可達宇宙邊緣。  從25日起,「天眼」方圓5公裡將成為「靜默區」。
  • 中國直徑500米「天眼」啟用 可觀測宇宙邊緣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據新華社電 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這標誌著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了重大原創突破。  能接收137億光年以外的電磁信號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泰勒與全球頂級天文學家及眾多天文愛好者當日也齊聚平塘,共同見證中國「天眼」開啟探秘之旅。「這是世界一流的望遠鏡,期待它能給人類帶來更多重要的科學發現。」他興奮地說。
  • 美國「天眼」阿雷西博望遠鏡崩塌,全球僅剩中國貴州「天眼」
    中國嫦娥五號成功降落月球,開始人類44年以來首次月巖採集之際,國際太空探索界別發生另一件大事。美國最大球面射電望遠鏡,波多黎各阿雷西博望遠鏡(Arecibo Telescope)發生災難性意外,望遠鏡鏡面遭上方懸吊設備墜下砸毀。 由於阿雷西博望遠鏡直徑達數百米,整個損毀場面猶如戰區廢墟。
  • 中國天眼到底有多強?知道能看到什麼後,才知道它的強大遠超想像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天空,就有著無限的嚮往,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從來沒有停止,我們都知道我國在貴州建成了天眼,而天眼的本質,也是一個大型的射電望遠鏡,很多人也很好奇天眼究竟能看到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國天眼和美國哈勃望遠鏡相比,誰的觀測能力更強?
    中國天眼它的正式名稱是「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位於貴州喀斯特地貌窪坑中的它,從提出構想到落成啟用,歷時22年,目前為止,它還是地球上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10倍於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
  • 「超級天眼」睜開眼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又邁一大步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楊昌鼎 徐昆)9月25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在平塘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由此,人類關於宇宙新知的探索又邁進了一步。 「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啟用  浩瀚星空、廣袤蒼穹,自古以來寄託著人類的科學夢想。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 中國天眼究竟能看到什麼?為何外國科學家都在勸我國關閉天眼?
    文/貓行圖/網絡 中國天眼究竟能看到什麼?為何外國科學家都在勸我國關閉天眼?近些年來我國的成就,細數起來實在是太多太多了,神舟號系列飛船的飛上太空,嫦娥四號背面著陸月球,在月球中下了生命的種子,甚至我國的天宮宇宙空間站也要即將登上歷史的舞臺。
  • 地球上看到「超級血狼月」,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
    在法國拍攝的月全食,(圖:lebribri)在洛杉磯或者法國看到的月食沒有明顯的差別,畢竟都是在地球上;如果在月球上,會看到什麼景色?月球上的玉兔二號月球車能看的到嗎?很遺憾「二兔」是看不到月食的,因為它在月球背面,現在不光背對著地球,也背對著太陽,「二兔」正在月夜裡休眠。不過如果沉睡在月球正面的玉兔號月球車醒來,它就能和地球人互相欣賞那壯美的景色了:地球上欣賞月食、月球上欣賞日食(不是地食~),或許它現在正做著這樣的夢呢。
  • 「中國天眼」一秒鐘大約要耗多少度電?
    2008年12月26日,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正式開工建設,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貴州並啟用。「中國天眼」是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口徑、最靈敏的望遠鏡,擁有4450塊反射面板,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其搜索範圍可達137億光年,已經超出了銀河系。
  • 中國的天眼為何頻頻招外國人嫉妒?它的作用讓人大開眼界
    隨著我國的科技不斷發展,社會也隨之不斷進步;而我國的科技在世界中也是十分優秀的,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啟用;中國的天眼為何頻頻招外國人嫉妒?它的作用讓人不寒而慄!
  • 「天眼計劃」究竟是何物?人類可不可以啟動「天眼計劃」?
    說到天眼計劃,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天眼計劃,在去年9月份的時候,被稱為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徑電望遠鏡,在貴州平塘正式的啟用,據媒體了解,該射電望遠鏡的口徑達到了500米,首批觀測的目標鎖定在了直徑10萬光年的銀河系邊緣,用來探究恆星起源的秘密,這個望遠鏡的正式啟用,可以說是我國天文科技上的一個非常巨大的進步
  • 天眼的原理是什麼?從建設至今觀測到了什麼?
    天眼的原理是什麼?從建設至今觀測到了什麼?中國天眼就是為此而誕生,中國天眼工程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于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是由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綜合性能是著名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的十倍。
  • 美國天眼「瞎了」!繼嫦娥五號之後,他們又盯上中國天眼
    美國天眼的坍塌,這意味著地球「兩大天眼」去其一,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天眼將成為人類觀測太空唯一的「天眼」。就連美國科學家都不得不感嘆,稱以後觀測深空恐怕只能靠「中國天眼」了。據悉,美國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直徑300多米,從1963年落成至今,已經度過57個春秋。
  • 「中國天眼」被碰瓷了
    ◎ 作者丨科技日報記者 何星輝 通訊員 洪永 ◎ 編輯丨陳磊「商標碰瓷也好,侵權也罷,都說明『天眼』的品牌價值所在,相關方面在品牌保護上要及時跟上,不能讓『天眼』這樣的大科學品牌頻頻遭到商業濫用。從某種意義上說,『天眼』不僅僅是一個大科學裝置,它代表的是一種國家形象。
  • 世界只剩一隻「天眼」,在中國!可是它卻怕冰雹?
    說起貴州的「大眼睛」,大家大概都聽說過。FAST望遠鏡,擁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因球面射電望遠鏡本身像一顆凝望蒼穹的巨大眼睛而被稱為「天眼」。它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鑲嵌於蒼翠的貴州深山老林,承載著最前沿的科學和技術。FAST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鏡面射電望遠鏡,而在此之前的世界紀錄保持者正是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
  • "天眼"仍在探索,可最懂它的那個人卻走了
    落成啟用不到一年,就發現了距地球約4100光年和1.6萬光年外的2顆脈衝星;睜開「銳眼」的它,可以接收到百億光年外的電磁信號;未來,還可能捕捉到神秘的外星生命信號……有人說,「天眼」成就了南仁東。但實際上,早在「天眼」之前,他就已經是知名的天文學家。
  • 中國的天眼到底能看到什麼?知道答案後,才知道它的強大遠超想像
    過去的時候,人們觀測天空的時候都是使用肉眼的,但是受限於肉眼的觀察能力有限,所以觀測十分的粗略。於是人們也發明了很多儀器輔助我們來探索太空,望遠鏡也是人們最常用的一種工具。平時我們常見的望遠鏡都是通過光學原理讓我們可以放大自己看到的事物,但是對於觀察天體來看,這樣的放大還是顯得有些杯水車薪,而且這樣的觀察也十分的單調。所以現在也出現了很多新型的望遠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探索太空。
  • 如果有一個外星人站在月球上,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能看到他嗎?
    我們人類從來都是不缺乏想像力的,而掛在天上的月亮無疑是一個發揮想像力的良好對象,在人們對月球眾多的異想天開之中,「月球上住著外星人」這種說法可以說是最迷人的了。相信大家在仰望月球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地有過這樣的想像,有時甚至還會緊緊地盯著天上的月球,試圖發現一些有關「月球外星人」的蛛絲馬跡。
  • 《閃耀的平凡》震撼實拍 「中國天眼」!歷時22年建成的超級工程
    來源:芒果TV由國務院新聞辦對外推廣局、湖南省政府新聞辦指導,國家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支持,芒果超媒、芒果TV出品的聚焦中國新興行業領域奮鬥者的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第五集《超級工程師》5月27日10:00於芒果TV上線,湖南衛視5月29日17:50播出,獻禮全國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