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錦肇 審丨瑾函
長期以來,臺灣武器裝備主要依賴外部購買,其自制能力不足,一是因為臺灣的技術實力達不到某些高端武器的生產需求;二是因為美國不允許臺灣有太多的自製武器。這次在「自製潛艇」上,美國終於點頭,且答應提供技術支持,蔡英文當局欣喜若狂,立馬開工。
蔡當局雄心勃勃自製潛艇的成功率並不高
潛艇是世界公認的戰略性武器,其研發需要高度且全面的工業能力,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夠自行設計和生產。臺灣屬於「島域型」經濟形態,市場狹小,長期依靠對外貿易,尚未建立起完備的工業生產體系,因此在潛艇的建造上,自然是困難重重,尤其是一些核心零部件,臺灣根本無法自行造出,必須依賴對外進口。
當前,美國總統川普為利用臺灣遏制中國大陸的發展,與蔡英文當局相勾連,許諾幫助臺灣發展「自製潛艇」,然而新總統拜登上臺後,鑑於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他還會不會繼承川普的「許諾」?假設美國「斷炊」,蔡英文當局可能向其他國家或地區求助,但大陸的「強力攔截」同樣會讓蔡英文當局「竹籃打水一場空」,缺少核心零件,臺灣自製潛艇怎麼成功?
蔡當局想打破兩岸軍事對比無疑於「痴人說夢」
有一種設想,就是蔡英文當局「自製潛艇」真成功了呢?那也無妨,在大陸壓倒性的軍事實力面前,蔡當局自製的這些潛艇,只不過是多了些炮灰和水下亡魂,更可憐了臺灣民眾的納稅錢,根本無法改變大陸在兩岸軍事實力天平上的優勢地位,蔡英文當局想利用「自製潛艇」打破兩岸軍事對比無疑於「痴人說夢」。
蔡英文當局和「臺獨」勢力一直幻想成為「第二個以色列」,擁有超強的軍事實力去應對身邊的強大「對手」,但大陸是一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軍事實力早已進入世界前三,是蔡英文當局多自製幾艘潛艇或幾枚飛彈所無法撼動。
蔡當局為什麼硬著脖子上馬自製潛艇項目?
蔡英文當局不會不知道臺灣「自製潛艇」的難度,可為什麼還要硬著脖子上馬?這裡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國的因素,川普為了「遏制中國大陸」,已殺紅了眼,向臺灣售賣軍事技術,讓臺灣掌握軍事自製技術,更甚於直接向臺灣售武,對中國大陸「插刀」來得更狠,痛更持久。趁著川普這種險惡用心,蔡英文當局正好順心推舟,去實現「臺獨」勢力幾輩子都不敢想的事情。
二是島內的因素,在如今的臺灣各防務部門,都充斥著「蔡派」子弟以及民進黨各派系人馬,早已形成一個個利益小集團,軍購也好,自製潛艇也好,每年都會編制大把的預算,這可是「肥」了不少蔡英文及民進黨各派子弟。現在又近年底,蔡英文當局又該編制預算、提報預算,為讓立法部門批准更多預算,蔡英文當局便在此時匆匆上馬「自製潛艇」項目,大有掩人耳目之嫌。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來源:中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