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書者的懺悔——新版《華氏451》導演談《華氏451》

2021-01-08 文穴工作室

不販賣焦慮,不吹捧文藝,讓文字回歸閱讀

【譯者說】:二戰後,一個好書者恐失其愛而在書中構建了一個禁書焚書的未來。半個多世紀後,另一個好書者在將這一幻象搬上銀幕的過程中大肆焚書。面對Mass Media——很難再將其稱為入侵,因為人們已然徜徉其中。我們離書中的Dystopia更近了嗎?(Stephen Dedalus )

【正文】

「在本片拍攝過程中無書受損」。在我的新片結尾處不會有這樣的免責聲明,因為我們燒了很多書。我們設計了煤油四濺的強勁噴火器和一把大火全燒成灰的場景。做這些的時候我可不好受。我自幼便被教育要讀書愛書,甚至把茶杯放在書上都罪孽深重。我父母更是將哈菲茲的波斯詩篇尊為聖書經典。

然而我現在卻在著手製作雷·布拉德伯裡《華氏451》的銀幕版本,一本描寫在未來美國書籍成為了違禁品並面臨被消防員焚燒厄運的影響深遠的小說。主角蓋·蒙塔格是一名消防員。他漸漸對焚書的工作產生了疑慮並對上司比提隊長陽奉陰違。2016年,當我決心要將這部小說搬上銀幕時,我面臨一個巨大的問題:人們還在乎紙質書嗎?

我向一個82歲的朋友徵求意見。「繼續燒就行」,他說,「它們對我沒一點意義。 我可以在我的平板上讀所有東西,從《吉爾伽美什史詩》到尤·奈斯博。我可以躺在床上看,在飛機上看或在海邊看,因為電子書都在雲端伺服器,你的消防員燒不著。」

既然他這麼覺得,青少年又會怎樣想呢?布拉德伯裡的小說作為經典已被全美國的高中所教授。但是我越這麼想,這本書就越是應景。對於布拉德伯裡來說,書即知識和想法的寶庫。他擔憂在未來這個寶庫會受到摧殘,然而如今未來已經到來:網際網路和新媒體,以及他們威脅嚴肅思想的潛力。這也是我這次改編的核心。

我還沒拍過小說的電影版本,這麼重要的一本更是頭一次。改編如此出色並廣受喜愛的作品總會得罪一些粉絲。我知道布拉德伯裡對特呂弗1966年的改編電影鍾愛有加。更重要的是,布拉德伯裡自己也曾重新構思過《華氏451》,起先是舞臺劇,後來是音樂劇。也有很多元素改變了,包括讓蒙塔格的鄰居克拉莉絲活下去(在小說中她很早便死去了)。以布拉德伯裡為師,並宣誓向他的想法效忠,我開始著手於劇本。

《華氏451》成書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正是納粹燒書以至於燒人後不久。美國正處於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和麥卡錫主義政治鎮壓、黑名單和文學藝術審查制度的恐懼陰雲籠罩中。這些焦慮瀰漫在這本小說中。

而布拉德伯裡的核心靈感卻來自於7英寸黑白電視對千家萬戶的入侵。他並非「勒德分子(因機械化失業的人。譯者注)」。他寫過電影劇本,包括《白鯨》的改編版。他也寫過65集的電視劇《布拉德伯裡劇場》。但是在《華氏451》中布拉德伯裡警告我們大眾傳媒對閱讀的威脅,即數字帶來的感官刺激將會取代批判性思考。

在這部小說中,他構想了一個人們日夜盯著家裡巨大的電視牆為樂的社會。通過這些大屏幕他們可以與「朋友」互動,用植入耳中的「海貝(布拉德伯裡版的蘋果Airpods無線耳機)」聽到他們的聲音。在這個世界,人們被「大量不可燃的數據」所包圍,即流行歌曲的詞彙,各州首府的名字,「愛荷華州去年玉米產量」的準確數字。他們會「感覺自己在思考」,布拉德伯裡寫道,「他們會很高興,因為這一類的事實從不改變。」

布拉德伯裡也擔憂《讀者文摘》這種形式的出現。如今我們有維基百科和推特。他擔憂人們會只讀頭條。如今似乎線上的文字有一半都被emoji表情所取代。我們越是侵蝕語言,複雜的思想便約受侵蝕,我們也就更容易被控制。

布拉德伯裡恐懼記憶的喪失。今天我們委任谷歌和我們的社交帳號為我們回憶、情感、夢想和事實的保護者。當科技公司加強控制權力,想像下篡改班傑明·富蘭克林的維基頁面使其與布拉德伯裡小說中消防員學習的消防隊歷史相吻合是多麼簡單的事情:「建立於1790年,旨在焚毀殖民區內受英格蘭影響的書籍。第一位消防員:班傑明·富蘭克林。」布拉德伯裡用自己的方式預言了「另一種事實」的興起和「後真相」時代。

隨著虛擬世界成為主流,擁有書籍成為叛逆行為。當一本印刷書籍在你手上,沒人能追蹤,修改或是黑掉它。我電影中的角色們從沒看到過一本書。當他們第一次進入圖書館時,書籍就像無垠數字沙漠中的甘霖。看著,摸著並嗅著一本書對消防員來說就像我們大多數人用手給牛擠奶一樣陌生。書籍使消防員們目瞪口呆,然而他們還是要燒掉它們。

電影中的焚書行為面臨法律的挑戰。大多數書的封面設計受版權保護,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得不到展示它們的許可,更不用說在鏡頭前焚燒了。所以我們的藝術導演設計了不計其數的原創書籍封面以供焚燒。

問題是,哪些書呢?我想燒的總是比電影時間允許得要多。我知道我想囊括一些我的最愛,比如《罪與罰》,《所羅門之歌》以及卡夫卡的作品。但是我們又不能只燒虛構類作品。希羅多德的《歷史》(歷史本身),燒了。幾頁艾米莉·迪金森,泰戈爾和菲爾多西的詩篇化為黑色灰燼。黑格爾,柏拉圖和格雷斯·李·博格斯的哲思亦處於火焰中。消防員不偏不倚,漢語、印地語、波斯語和西班牙語的篇章全都付之一炬。莫扎特的譜子,愛德華·蒙克的畫作,雜誌,報紙,坐牛(印第安人蘇族亨克帕帕部落首領。譯者注)的照片,弗雷德裡克·道格拉斯(廢奴運動領袖。譯者注)和1969年登月升起嫋嫋青煙。

即使是最出色的消防員在焚燒《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類暢銷書的所有印刷本時也會面露難色。在J.K.羅琳在推特上怒對川普後,人們戲言自己計劃燒掉私藏的所有《哈利波特》。我們也步其後塵。著名的禁書必須燒掉:《馬爾科姆·X自傳》,《洛麗塔》,《草葉集》和《共產黨宣言》。我們拍攝電影的時候,審查黑名單裡的常客《殺死一隻知更鳥》在某些學校再一次被禁,等於被扔進了火焰中。對一些作者來說,自己的著作在電影中被焚燒是一種榮譽的勳章。沃納·赫爾佐格和哈米德·達巴什慷慨捐贈他們的作品與那些最好和最壞的文學書籍一起被焚燒。如果我們保留《好血統》,那麼我們也得保存《我的奮鬥》。

注視書籍焚燒是一種異世的體驗。書頁燃燒發出的嘶嘶聲聽起來像是上百個瀕死的靈魂最後的嘆息。我們燒得越多,這一引人入迷場景越讓人昏昏欲睡:書頁蜷曲著,灰燼舞動著墜入虛無。

布拉德伯裡相信我們希望這個世界如此發展。是我們要求消防員焚書。是我們要求娛樂取代閱讀和思考。是我們用選票使政治和經濟系統讓我們保持無知的幸福而不是知曉的責任。他會說面對科技公司是我們自己放棄了隱私和自由。我們決定把我們的文化遺產和知識委託給數字檔案。消防員最大的敵人與數字時代毫不相干。它們就像坐在集權型網絡掌控者旁邊的嬰兒一樣無能為力。它們怎能可能制止一個藏身於自己父母的地下室的人,只用一臺筆記本電腦便黑進人類數千年的歷史,文學和文化的總和,並且重寫了一切……又或是刪除一切?

然而誰又能察覺到呢?

相關焦點

  • 《華氏451度》:到處都是手持火柴的焚書者
    《華氏451度》:到處都是手持火柴的焚書者 2020-09-2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德拉邦特接掌《華氏451度》
    德拉邦特接掌《華氏451度》2001年2月2日17:38:59 網易報導 Tomboy  一度被擱置的影片《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如今終於重新啟動,曾執導《綠色奇蹟》等片的弗蘭克·德拉邦特計劃重新改寫劇本並擔任導演,影片將由Castle Rock製作,華納公司負責發行。
  • 弗蘭克達拉邦特重拍科幻小說《華氏451》
    新京報報導,據《帝國》消息,曾經執導過《肖申克的救贖》和《綠裡奇蹟》的著名編劇兼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打算重拍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利的經典小說《華氏451》。該書曾經在1966年被法國新浪潮旗手弗朗索瓦·特呂弗搬上銀幕。
  • 《華氏451》
    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小說的故事發生在一個壓制思想自由的世界裡,這裡所有的書都被禁止,消防員的工作不是滅火,而是焚書。故事的主人公已經當了十年的消防隊員,但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奇特的女孩,他開始對自己的工作產生疑慮。於是他決定鋌而走險,向這個世界發起挑戰。該作品在五十年前首次出版時曾造成巨大的轟動,被認為是反烏託邦小說的重要代表作。
  • 華氏451度的鄉愁
    布萊德柏裡的作品最為人熟知的一部當然是1953年出版的《華氏451度》,一個描述未來世界反智愚民的政權禁書焚書的負面烏託邦故事(華氏451度是書本的紙張著火燃燒時的溫度)。他否認自己是科幻作家,不止一次說過自己的作品是幻想小說(fantacy)而不是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除了《華氏451度》那一本是例外(他對二者區別定義是:科幻小說是可能成真的,而幻想小說是不可能的。所以《華氏451度》是科幻,而《火星紀事》和其他的故事是幻想)。《美麗新世界》的作者赫胥黎說得更乾脆:「你自己最清楚不過:你是一個詩人。」那是對布萊德柏裡最高的讚美。
  • 《華氏451》新預告 麥可·珊農與喬丹反目成仇
    《華氏451》新預告 麥可·珊農與喬丹反目成仇 時間:2018.04.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 分享到:
  • 「麥影評」一個看書也違法的反烏託邦世界——《華氏451度》
    由雷·布拉德伯雷的經典科幻小說《華氏451度》改編的同名電影即將上映,該片由《黑豹》中的「基爾蒙格」麥可·B·喬丹和《水形物語》的「邪惡安保」麥可·珊農主演,對於這部經典科幻作品的改編我們可都是期待已久了。
  • "木乃伊公主"索菲亞·寶特拉加盟《華氏451度》
    "木乃伊公主"索菲亞·寶特拉加盟《華氏451度》 時間:2017.06.0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結冰 分享到:
  • 《華氏451度》要被改編成電影了,這是一個反烏託邦的故事
    1953 年首次出版的《華氏 451 度》描述的是一個未來的美國社會。在這個思想受到壓制的社會中,人們使用更加先進的媒體以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書在這個年代中被視作違禁物品。社會中存在一種專職消防員的角色,他們的任務便是焚燒書籍——華氏 451 度是書的燃點。小說中的主人公蓋伊·蒙泰戈就是一名負責焚書的消防員。
  • 雷·布萊德伯裡《華氏451度》改編成電影麥可·喬丹主演
    麥可·B·喬丹和麥可·香儂主演該片北京時間4月20日消息,據外國媒體報導,雷·布萊德伯裡的經典小說《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將被HBO改編成電視電影,黑人演員麥可·B·喬丹(《弗魯特韋爾車站》)、麥可·珊農(《珍珠港》)將主演該片。
  • 經典好書《華氏451度》預告,想看Michael B. Jordan 就在這裡
    經典的反烏託邦好書《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 )》,將再次被改編成電影,並由最近正夯的《黑豹》反派角色Michael B.Jordan飾演主角,另一位令人肅然起敬的Michael 、同樣在超級英雄電影中演過反派的麥可夏儂Michael Shannon,則是在《華氏451度》中飾演Michael B. Jordan的上司。《華氏451度》由美國作家雷·布萊伯利(Ray Bradbury,1920-2012)所著,於1953年出版後得獎無數。
  • 《華氏451度》》 | 你被改變了啥你還不知道?
    451度》。> 影片主要講述了在未來的美國社會,「書」莫名成了一種違禁品(本片取名「華氏451度」,也因「紙張的燃點是華氏451度」這一物理性能),消防員的工作不再是滅火救人,而是另外一些奇怪的行徑。 他曾表示,在創作《華氏451度》時,正值美國歷史上的一段昏暗時期——麥卡錫主義時期。美國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粗暴的手段,對演藝界實施幹預,剝奪了許多演員、導演、還有編劇等的工作。自己把對美國政府的不滿,加入到小說的創作中。
  • 《華氏451度》到底在講什麼......
    他還提到了一本叫做《華氏451度》作為論據來支撐其論點。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華氏451度》作為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裡的反烏託邦代表作,而華氏度451度,不僅僅是這本書的標題,更是紙張燃燒的溫度。在《華氏451度》中,人與人之間的聯繫改變了一個人的情緒和行為;通過蒙塔格的經歷,他認識到,只有一切都聯繫起來,世界才會變得更好。在《華氏451度》裡面的人物認為幸福應該是唯一存在的情感,所以他們忽略了其他的人,知識,甚至是他們的實際感受來享受「幸福」。
  • 華氏451——書籍燃燒的溫度!
    大家好,我是大老師,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書籍——華氏451。初次接觸這本書是在奇葩說上,蔡康永老師與薛兆豐老師辯論,蔡康永老師拿華氏451舉例,說這是一個沒有書籍的世界,但是有一批人在保護書籍,他們保護的方式就是,他是行走的論語,他是行走的傲慢與偏見,每一個人都是一本行走的書,我的表達還差得很遠,但是在看到蔡康永老師這麼說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如此的震撼,如此的渴望!這本書籍,典型的反烏託邦題材。
  • 反烏託邦小說經典之作,灰燼中的希望:《華氏451》
    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故事的《華氏451》,該作品是科幻大師雷布拉德伯裡反烏託邦代表作,在五十多年前首次出版時曾造成巨大的轟動。1966年被法國新浪潮著名導演特呂弗改編為電影。還曾被改編成同名遊戲、獨角戲、漫畫等。
  • HBO科幻電影《華氏451度》首曝預告 誰家有書燒誰家
    HBO出品、拉敏·巴哈尼執導,根據著名科幻作家「雷·布萊德伯瑞」1954年出品的同名小說《華氏451度》改編的電影日前正式公布首部預告片,講述了一個敵託邦的現代社會,那時候,書籍是違禁品,而消防員並不是來救火的,而是來焚書的,誰家只要有書,就會被燒,十分駭人。
  • 技術宅致敬雷•布拉德伯裡:考證華氏451度
    在布拉德伯裡的眾多作品中,《華氏451》可算是最為著名也最為深刻的一部長篇小說。它描繪了一個壓抑得令人窒息的灰暗未來:激發靈感的書籍成了違禁品,麻木心靈的電視娛樂充斥在生活中,消防員的本職工作變成了搜索和焚燒書籍——華氏451度正是紙張的燃點。也許你對這個數值有疑問,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說到的。作為技術宅和科幻迷,我們該怎麼紀念老爺子呢?
  • HBO科幻電影《華氏451度》首曝預告 誰家有書燒死誰
    HBO出品、拉敏·巴哈尼執導,根據著名科幻作家雷·布萊德伯瑞1953年出品的同名小說《華氏451度》改編的電影正式公布首部預告片,講述了一個敵託邦的現代社會,那時候,書籍是違禁品,讀書是犯罪,消防員並不是來救火的,而是來焚書與捕捉讀書人的,誰家只要有書,就會被燒,十分駭人。
  • 對於電影《華氏451》,我們要做到什麼事都沒有
    對於電影《華氏451》,我們要做到什麼事都沒有。原作似乎是在向《1984》中的「老大哥」致敬,而電影則呈現出虎頭蛇尾的中二青年大爽片的即視感。對反烏託邦的同名原作的《華氏451》是沒有發言,畢竟,美味不贊成與反對看負責,而且,貴公司是一代經典,有想法,這50年前創作的長大或多或少的冷戰思維的影響,認為一樣,很多的故事背景下的作品,現代的年輕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雖然有「過時」和「致敬」的意味,但《華氏451》具有開拓新道路的獨特魅力。
  • 《華氏451》:看完這本書,我終於知道讀書沒用了
    我們看一下書名——《華氏451》,初看這書名,讓人覺得有幾分古怪。查了百度百科,我才知道華氏451度是紙的燃點,也就是說溫度到達華氏451度,紙質書就會燃燒。所以,這本《華氏451》講述的就是焚書的故事。當然,這本書可不是講中國古代的焚書坑儒。有句話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是奇蹟般地重演再重演。這本《華氏451》就是對歷史上焚書坑儒的重演,只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在美國,時間是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