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你知道嗎?我們的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存在,她們每天都會很用心照顧我們,關心我們。在恐龍世界裡,也有一種特別關心自己寶寶的好媽媽恐龍——它們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慈母龍,快跟上壯壯的腳步,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今天的新朋友吧。
1979年,科學家們在美國的蒙大拿州發現了一些恐龍窩,其中有很多小恐龍的化石,在這些小恐龍的身邊還有一隻成年的恐龍化石圍著它們,好像在保護自己的幼龍寶寶。於是,科學家們便把這種恐龍命名為慈母龍。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慈母龍是一種大型兩足類食草性恐龍,生活在距今約83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它們的體型龐大,身長約6到9米,大概有一輛貨車那麼長,體重約有2噸左右,跟兩頭鱷魚的體重差不多。
慈母龍可以用兩足或四足的方式行走,雖然它們身上不具備任何防禦的武器去抵抗一些肉食恐龍,但是慈母龍會用強壯的尾巴保護自己的寶寶,平時它們也都會集體行動。慈母龍的群體非常龐大,最多由一萬個個體組成。
小朋友,你知道嗎?現在世界上很多爬行動物都不會特別照顧自己的寶寶。在所有的爬行動物中,也只有鱷魚會照顧一下自己的寶寶,它們會用嘴巴含起剛出殼的小鱷魚,把它們帶到水邊,就算完成任務了,至於小鱷魚會不會遊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
所以,以前人們一直認為慈母龍和今天的爬行動物一樣,都是一生下蛋就走開,根本不管它們的孩子之後會怎麼樣。但是,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幼龍化石的牙齒有明顯的磨損痕跡,這表明它已經開始吃東西了。當時這些幼龍寶寶的四肢卻還沒有發育完全,顯然還不會真正意義上的爬行。所以,很多幼龍寶寶都是在巢中由慈母龍來養育的。另外,科學家們分析慈母龍的足跡化石,發現它們經常列隊外出,慈母龍在隊伍兩側,而幼龍寶寶在隊列中間,就像是今天我們看到的象群一樣。
正常來說,慈母龍每次能產下25個蛋,而這25隻幼龍寶寶每天要吃掉幾百斤鮮嫩的植物,慈母龍需要不辭勞苦地到處尋找食物。所以,它們當之無愧慈母龍這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