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世紀,人們就已經發現了第一具比較完整的霸王龍的骨架化石,之後便送往紐約博物館收藏起來,因為霸王龍的骨架化石,是當時發現的所有恐龍的骨架化石中,體型最大的,一時間就成了展覽館的明星,當時紐約博物館的館長,就迫不及待的稱它為「霸王龍『』,意思就是「恐龍中的霸王」!之後,這個名字就被人們一直叫到了今天。
霸王龍,又名暴龍,也叫雷克斯龍,是暴龍科中的一種,它們生活在白堊紀末期,距今大約有6850萬年到6500萬年,霸王龍也是最晚滅絕的恐龍之一,是白堊紀最後的非鳥類的恐龍種類之一。它們的化石分布於北美洲的美國與加拿大,是所有已知肉食性恐龍裡最受小朋友歡迎的恐龍。
在白堊紀末期,兇猛的霸王龍成為了整個陸地生態系統中的霸主。
它們體型碩大,行動敏捷,生性兇猛,霸王龍的頭高最高約6米,身長約13米,肩高約5米,平均體重約9噸,最重可以達到14.85噸,相當於4頭大象的重量,霸王龍的咬合力(也就是咬東西的力氣)大概有10萬噸,它們嘴巴末端的咬合力有20萬牛頓,相當於45頭成年獅子的咬合力的總和。同時,霸王龍也是肉食恐龍中出現最晚、最大型、最有力氣的品種,可能是世界上已知最強的食肉動物。
小朋友,我們經常會在電影畫面中看到,隨著周圍越來越大的跺腳聲,一頭瘋狂奔跑足以引起2級地震的霸王龍突然出現在你的面前,發出了一聲惡龍咆哮般的怒吼。在電影中,霸王龍的吼叫聲是人們通過電腦特殊製作的,目的只是為了營造一個可怕的氛圍。
實際上,霸王龍真正的叫聲是非常可愛的,類似於鴿子「咕咕」的聲音。
科學家對霸王龍的喉部進行了仔細的研究,發現它的喉部似乎並不適合聲帶的生長,所以,霸王龍的叫聲,並不是通過喉嚨發出來的,而且,霸王龍並不像電影裡的那種一樣,擁有滿身的鱗片,在我們發現的許多的恐龍化石上,可以看到,霸王龍的身上曾經是覆蓋有羽毛的,它們和鳥類的關係很密切。所以,科學家們得出結論,認為霸王龍的叫聲,會更接近鴿子「咕咕」的聲音,而不是恐怖的惡龍咆哮。
小朋友,你知道嗎?霸王龍雖然是最厲害、最壯碩、肌肉最結實的恐龍之王,但是還是有幾種恐龍可以打倒他。就比如三角龍、甲龍、厚頭龍。而且,它們的最早的祖先其實是瘦小的始盜龍,這些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