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地球1小時」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熄燈1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
「地球一小時」始於2007年3月31日,澳大利亞雪梨熄燈一小時。當晚,大約有220萬雪梨家庭和企業熄燈一小時雪梨成功減少了10.2%的用電量。雪梨政府和居民用行動向全世界發出強烈聲明:我們可以減少使用可造成地球暖化的煤燃電力!然而僅僅一年以後,2008年3月29日,「地球一小時」已成為一項全球性並持續發展的活動,超過35個國家多達5000萬人參與其中。2009年,「地球一小時」來到中國,讓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加入到這一小時中,進一步在緩和氣候變化問題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已經有來自62個國家和地區的74座城市承諾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共同為地球的作出貢獻
這是一項多麼有意義的活動呀,我們應該為自己的家園貢獻出一份力量。尤其是在能源危機的背景下,信息化的進程不斷深入,無論是國內用戶還是國際用戶,都發現能源消耗已經成為其IT支出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對於那些從事與IDC託管有關的人們,擁有大量的伺服器,在能源匱乏的今天,無疑是種很大的壓力。
一個IDC機房的月耗電量是個不小的數字,在伺服器中,能源的浪費讓人吃驚,以一臺450W電源的雙核典型2U伺服器來說,僅僅是電源變換處理就浪費了大約35%(160W)。部署在美國的伺服器和冷卻系統在2005年總計消耗掉450億kWh的電力,由此產生了27億美元的電費帳單。當全球伺服器的能耗達到1230億千瓦時,電費支出約為73億美元。
因此近年來IT界的各大廠商都將「綠色環保」納入了工作重心。一方面是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另一方面也為了企業的經濟利益。
不過如何實施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一些企業認為走綠色的IDC之路就意味著企業的重新優化改革,然而這種想法是可取的。對於大多數數據中心而言,綠化之路並不一定意味著從頭再來。我們既然倡導的是「綠色」,那麼就是要從節約環保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從現在IDC機房運營所面臨的困難角度出發,合理的減少成本的消耗。
例如:大家都知道數據中心的伺服器基本上是7×24小時不間斷運行,而其中很多設備長時間處於空閒狀態。數據中心的電源管理如果能針對每一臺伺服器、交換機做出精準的分析,將不用的設備暫時關掉,在需要時再打開,如此一來就能夠省去不必要能源浪費。
問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電力切換工作,對於數據中心而言卻是一項很難實現的工作。通常大量通信機房設備分散在不同樓層,或多個機房分布在不同地點,大部分機房設備的電源還不能實現遠程控制和集中管理,機房的安全預警、報警絕大多數還需要依靠網管人員完成。因此有些時候資源的合理利用成為IDC運營商的很大困擾,特別是為IDC託管伺服器用戶提供7*24及時快速的重啟伺服器服務已成為IDC服務商最大的心病。
其實大多數電力切換工作,完全可以利用遠程的方式來解決。網絡電源控制器(RPDU)就是一個很好的助手,它可以通過通過打電話、語音提示、發簡訊或郵件等方式進行遠程電源管理,突破時間和地域限制,輕鬆地控制設備的開/關/重啟。彌補了網管軟體所不能涉及的電源管理部分,是一個智能化的高科技設備。
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保護環境是應該負擔的社會責任,這不僅僅限於1小時的能源節約,我們應該從小事做起將不用的設備暫時關掉,在需要時再打開,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利用智能的設備掌控一切。
[責任編輯:jl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