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2日電(宋宇晟)2016年2月的最後一天,社交媒體被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刷屏了。在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同時,迪卡普裡奧也給社交媒體帶來了一場「狂歡」。
小李的陪跑之路
當然,這場「狂歡」的背景是長達20多年的陪跑經歷。
1993年,不到20歲的萊昂納多憑藉《不一樣的天空》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但最終不敵眾位大叔級別的實力派。當1998年《鐵達尼號》火爆全球時,萊昂納多連奧斯卡獎的提名都沒撈上。
從2008年到2012年,萊昂納多開始轉型。在角色選擇上,他更傾向於痛苦、糾結、歇斯底裡的角色。
有文章這樣描述這段時間的萊昂納多,「奧斯卡的評委喜歡人格分裂的角色,他就演《禁閉島》,但出品方臨時延檔讓他淪為奧斯卡的炮灰;評委喜歡生活陷入困境的中年男子,他就演《革命之路》,雖獲最佳男配提名,但一無所獲;評委喜歡高智商男,他就演《盜夢空間》,影片卻被學院派無視;評委喜歡傳記類電影,他就演《了不起的蓋茨比》,可提名時依舊兩手空空」。
直到《華爾街之狼》,小李子自毀形象,才獲得了角逐影帝的機會,卻仍難敵《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的馬修·麥康納,再次敗北。
2014年,有網友將迪卡普裡奧以往作品中痛哭的劇照做成一個大合集。
從不缺少話題
不過,小李的陪跑之路並不寂寞。他所出演的電影廣受關注,他的歷任女友為大家津津樂道,他在奧斯卡上的表現則更是影迷熱議的話題。
事實上,在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爭奪奧斯卡獎這件事上,更是從不缺少話題。新華社的報導就指出,每年奧斯卡頒獎儀式結束後,「如何安慰『小李子』」「電影截圖惡搞『小李子』」等等都會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以2014年為例,當時的小李敗給馬修·麥康納。影帝揭曉後,網友集體為小李惋惜。有網友截屏了小李現場一張眼淚汪汪的圖片;也有網友將他以往作品中痛哭的劇照做成一個大合集;還有網友PS了各種小李與小金人的合照;在微博上,「小李別哭」也成了一大熱門話題。
由於2014年距離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已過了整整20年,他在其間也已經四度「陪跑」,有網友還據此給小李加上了「李四光」的名號。
而到了今年奧斯卡獎開獎前,甚至還出現了一款名為「小李狂飆奧斯卡」(redcarpet rampage)的遊戲。玩家需要指揮小李在紅毯上追逐一座奧斯卡獎盃。
網友調侃「小李子奧斯卡梗」壽終正寢。
戲劇性的反差引爆社交網絡
小鮮肉變大叔、從看臉的明星到靠演技的實力派、為「衝奧」不惜自貶身價「霸」住好角色、多次努力後終於成功。小李子「衝奧」的故事正像是一個勵志的故事,而在他沒拿到奧斯卡獎的時候更像是個悲情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恰好充滿了戲劇性,或者說滿滿都是槽點。
當戲劇性的真實遇到網際網路的傳播,便成就了社交網絡上的「狂歡」。事實上,網友已經在以追劇的心態看待小李「衝奧」這件事了。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與奧斯卡擦身而過的時候,已有網友表示,就小李這故事拍成電影,說不定演員都能拿奧斯卡獎了。
也難怪不少網友得知小李拿到奧斯卡獎之後感嘆,「小李子奧斯卡梗」已壽終正寢。這種感覺或許恰似一個持續多年的故事在某一晚完結了。雖然結局圓滿,但不缺少話題,當然觀眾們還會有點失落。於是,有新聞的標題乾脆寫到,「小李子得了影帝,明年奧斯卡沒有梗可以玩了」。
其實,類似的故事總還會上演。比如已經「陪跑」七次、但還未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