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拿小金人為何引發網絡狂歡?"衝奧"已成勵志故事

2020-11-26 人民網寧夏站

中新網3月2日電(宋宇晟)2016年2月的最後一天,社交媒體被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刷屏了。在拿下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的同時,迪卡普裡奧也給社交媒體帶來了一場「狂歡」。

小李的陪跑之路

當然,這場「狂歡」的背景是長達20多年的陪跑經歷。

1993年,不到20歲的萊昂納多憑藉《不一樣的天空》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但最終不敵眾位大叔級別的實力派。當1998年《鐵達尼號》火爆全球時,萊昂納多連奧斯卡獎的提名都沒撈上。

從2008年到2012年,萊昂納多開始轉型。在角色選擇上,他更傾向於痛苦、糾結、歇斯底裡的角色。

有文章這樣描述這段時間的萊昂納多,「奧斯卡的評委喜歡人格分裂的角色,他就演《禁閉島》,但出品方臨時延檔讓他淪為奧斯卡的炮灰;評委喜歡生活陷入困境的中年男子,他就演《革命之路》,雖獲最佳男配提名,但一無所獲;評委喜歡高智商男,他就演《盜夢空間》,影片卻被學院派無視;評委喜歡傳記類電影,他就演《了不起的蓋茨比》,可提名時依舊兩手空空」。

直到《華爾街之狼》,小李子自毀形象,才獲得了角逐影帝的機會,卻仍難敵《達拉斯買家俱樂部》中的馬修·麥康納,再次敗北。

2014年,有網友將迪卡普裡奧以往作品中痛哭的劇照做成一個大合集。

從不缺少話題

不過,小李的陪跑之路並不寂寞。他所出演的電影廣受關注,他的歷任女友為大家津津樂道,他在奧斯卡上的表現則更是影迷熱議的話題。

事實上,在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爭奪奧斯卡獎這件事上,更是從不缺少話題。新華社的報導就指出,每年奧斯卡頒獎儀式結束後,「如何安慰『小李子』」「電影截圖惡搞『小李子』」等等都會成為網絡上的熱門話題。

以2014年為例,當時的小李敗給馬修·麥康納。影帝揭曉後,網友集體為小李惋惜。有網友截屏了小李現場一張眼淚汪汪的圖片;也有網友將他以往作品中痛哭的劇照做成一個大合集;還有網友PS了各種小李與小金人的合照;在微博上,「小李別哭」也成了一大熱門話題。

由於2014年距離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首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已過了整整20年,他在其間也已經四度「陪跑」,有網友還據此給小李加上了「李四光」的名號。

而到了今年奧斯卡獎開獎前,甚至還出現了一款名為「小李狂飆奧斯卡」(redcarpet rampage)的遊戲。玩家需要指揮小李在紅毯上追逐一座奧斯卡獎盃。

網友調侃「小李子奧斯卡梗」壽終正寢。

戲劇性的反差引爆社交網絡

小鮮肉變大叔、從看臉的明星到靠演技的實力派、為「衝奧」不惜自貶身價「霸」住好角色、多次努力後終於成功。小李子「衝奧」的故事正像是一個勵志的故事,而在他沒拿到奧斯卡獎的時候更像是個悲情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恰好充滿了戲劇性,或者說滿滿都是槽點。

當戲劇性的真實遇到網際網路的傳播,便成就了社交網絡上的「狂歡」。事實上,網友已經在以追劇的心態看待小李「衝奧」這件事了。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與奧斯卡擦身而過的時候,已有網友表示,就小李這故事拍成電影,說不定演員都能拿奧斯卡獎了。

也難怪不少網友得知小李拿到奧斯卡獎之後感嘆,「小李子奧斯卡梗」已壽終正寢。這種感覺或許恰似一個持續多年的故事在某一晚完結了。雖然結局圓滿,但不缺少話題,當然觀眾們還會有點失落。於是,有新聞的標題乾脆寫到,「小李子得了影帝,明年奧斯卡沒有梗可以玩了」。

其實,類似的故事總還會上演。比如已經「陪跑」七次、但還未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相關焦點

  • 青春勵志故事
    與他愛人同期來油田的家屬多數已轉成正式職工,他的愛人卻在隊裡一直做著燒鍋爐、餵豬的工作。廉潔奉公、無私奉獻,甘當黨和人民的「老黃牛」,這就是王進喜無悔的人生。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進喜一直憂心於國家的油田生產建設。「文革」開始後,大慶油田生產受到嚴重幹擾和破壞,王進喜急了。
  • "衝奧"外語片名單陸續出爐 提名名單明年1月公布
    "衝奧"外語片名單陸續出爐 提名名單明年1月公布 2008年09月18日 14:32 來源:新京報   亞洲 臺灣選送清新喜劇「衝奧」   中國臺灣地區選送的是導演魏德聖的長片處女作《海角七號》,該片由範逸臣、中孝介等主演,描寫了一個小鎮上來自不同行業的人組成的一個搖滾樂隊的爆笑故事。影片在臺灣取得票房豐收的同時,也在6月份的臺北電影節上獲得評委會大獎和觀眾票選大獎。
  • 姜文作品《邪不壓正》「衝奧」 競爭對手高手如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  《邪不壓正》「衝奧」,網友們熱議不斷  由姜文執導並主演,彭于晏、廖凡、許晴、周韻主演的《邪不壓正》7月13日在內地上映,累計獲得5.83億票房,網絡評分7.2。影片改編自張北海小說《俠隱》。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前,一個身負大恨、自美歸國的特工李天然,在國難之時滌蕩重重陰謀上演了一出終極復仇記。
  • 中國勵志故事和西方勵志故事的差距
    還記得幾年前對一本書《哈佛家訓》愛不釋手,喜歡那裡的每一個小的故事,感悟每一個小故事所要表述的意義。實在說的上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今天晚上又無意間的翻了翻剛買來的《青年文摘》,讀到這樣的一篇文章——《不會考試的數學大師》,很有感觸,也很有感想。
  • 小學生勵志小故事:一隻蜘蛛和三個人
    勵志的故事總會給人帶去正能量,勵志的小故事也是很多人都喜歡看的,下面是適合小學生看的勵志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吧!勵志故事1:一隻蜘蛛和三個人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壁潮溼,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會掉下來,它一次次地向上爬,一次次地又掉下來……第一個人看到了,他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
  • 說他是王子同學,是王子高攀了他.34歲的小雀斑把人生活成了一部勵志大片
    」到行走的荷爾蒙,他把人生活成了一部勵志大片。但小雀斑偏不。有顏、有身材、有眾多老婆粉的他非要繼續選擇「拼命」這條困難模式的路。拿下奧斯卡小金人後的第二年,他再次接受挑戰,在電影《丹麥女孩》中,飾演歷史上第一位變性人莉莉·艾勃。
  • 行進中國 精彩故事:蘭老師的英語勵志故事
    80後的英語培訓講師蘭曉峰,在東莞從事英語培訓多年,為了把自己積累的英語學習和英語教育的經驗推廣出去,他自費出版英語教材,勵志為青少年開闢新的英語學習方法。  四處採訪勵志故事 收集新書素材   這位西裝革履的小夥子就是蘭曉峰,他正在採訪的是東莞輪椅作家黃任鋒。兩個小時的採訪中,蘭曉峰一邊用筆記錄,一邊用手機錄音,儼然一副記者的做派。
  • 某些童年科學勵志課文為何是假的
    在過去,教科書唯恐我們讀書的時候不夠亢奮,拼命塞了很多勵志的雞湯文。但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很多家喻戶曉的勵志課文真的很假。最經典的勵志故事,就是我們物理書中講的「蘋果砸牛頓」 。除此之外,我們初中學到電學的時候,老師還會專門講一個富蘭克林拿風箏研究雷電的故事。說的是1752年,美國的富蘭克林為了研究電學,就在雷雨天拿一個風箏,想試試觸電是怎麼回事。結果一道雷電成全了他,富蘭克林知道了觸電的感覺。
  • 社交網絡依賴症:我們自己刷爆了「我和微信的故事」
    《我和微信的故事》是為2016年1月11日微信公開課PRO版準備的官方體驗。這個內容本是微信官方為了次日的微信年度大會「微信公開課pro」做的一個小插曲互動,但到最後居然變成了一場全民狂歡。作為一名網際網路從業者,在狂歡之後,不妨來一些思考,它為什麼會這麼火。「洩漏」屬於一個營銷賣點,常被使用於各種標題,從而增加關注度,比如《馬雲意外洩露了最有效率的賺錢方法》、《疑似蘋果7真機洩露》、《XX明星不雅照洩露》…《我與微信故事》互動產品地址提前的意外洩露,引發了海量用戶的使用。意外洩露這個關鍵詞就足以勾起人們的獵奇心,讓大家紛紛嘗試這個H5活動。
  • 霍金的勵志小故事,他對世人的貢獻不只是科學研究
    同時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身上也有著很多勵志故事,時刻讓我們為之共勉。一,霍金小時候學習能力並不好,學會閱讀都很難,成績也是從來沒有進過前十名,甚至作業都很不整潔。老師們都感覺他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都嘲弄他,還給他起了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外號「愛因斯坦」。
  • 雷鋒,從苦孩子到「好榜樣」 - 青春勵志故事
    青春勵志故事:他不是將軍,卻立了無數功勳;他不是文豪,卻寫下不朽詩文;他很平凡,也很年... 青春勵志故事:新中國成立之初,當黑色油流在祖國東北角噴薄而出的時候,「愛國、創業、求實...
  • 我們聽了太多假的「科學家勵志故事」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短史記(ID:tengxun_lishi),作者:隋風大多數當代中國人,在他/她的學生時代,都或多或少受到過「科學家勵志故事」的薰陶。可惜的是,這些「科學家勵志故事」,有很多是假的。比如「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
  • SN煥峰的故事傳遍全球,DWG的故事也很勵志,Nuguri這樣都沒膨脹
    越來越多的外國觀眾了解到煥烽的勵志故事之後被他圈粉,無比希望他今年能拿冠軍。但今日有網友發現,在決賽中等待著SN到來的DWG戰隊,他們的故事也很勵志。五人早期的悲慘經歷,和煥烽比起來那也是只遜色一丟丟,看著著實讓人很心疼。DWG剛開始打職業的時候,是在一家破破爛爛的網吧裡面,無人知曉也沒有收入來源。
  • 媒體問小李是否想回快船,小李:快船很強,我老爹樂得找不著北了
    近日在火箭媒體開放日,有媒體問到現在的快船是最有可能奪冠的球隊,問小李想不想回快船隊拿一個冠軍,小李回答道:「今年的快船很強,我老爹肯定是樂得找不到北了,但是我們也是不弱的,我想待在休城,這裡很適合我,這裡的一切我都很喜歡。」
  • 鄧中翰:融會東西得以心存天下 - 青春勵志故事
    青春勵志故事:他不是將軍,卻立了無數功勳;他不是文豪,卻寫下不朽詩文;他很平凡,也很年... 青春勵志故事:新中國成立之初,當黑色油流在祖國東北角噴薄而出的時候,「愛國、創業、求實...
  • 「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進社區
    殘疾名人故事展進社區7月14日下午兩點,「殘疾名人勵志故事展」走進大石壩街道石油社區。展板一擺放好,就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看。11歲的賀永豪是徐悲鴻小學的學生。他和媽媽伍貴蓉專門從正街社區趕來觀看展覽。在媽媽的帶領下,賀永豪認真地閱讀展板上的故事,領略這些偉大人物帶給他的感動。
  • 幻想中的末日世界裡,為何人類都選擇縱情狂歡?
    在這八年裡,《瘋狂麥克斯》和遊戲《廢土》有了續作,《輻射》成了一線IP,我們自己也做出了《靈籠》這樣末世題材的大火之作。56年前,《奇愛博士》讓故事在核爆中結束;而今日,電影和遊戲把人類的故事寫到了核爆之後。 末日不再意味著結局,它成了故事的起點,人性則是故事的主角。 沒人說得清末日文化到底來源於何處,它可能就根植於我們的本能,然後在各種宗教裡浮現。「後啟示錄式」這個形容詞就來自《新約聖經》的最後一卷《啟示錄》。
  • 小李監製動物保護紀錄片
    時光網訊 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與Netflix合作動物保護紀錄片《維龍加》,小李作為該片的執行製片人       一直以來都十分熱衷環保事業的小李稱,《維龍加》會為大家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口,邪惡勢力正在試圖摧毀具有多樣性的文化自然景觀,而這部紀錄片裡,我們能看到,正義與邪惡力量的對峙與搏鬥。小李也表示,自己是個環保主義者,很高興參與到與Netflix的這項合作中。
  • 黑洞首照引發「全民狂歡」的背後
    本報記者 劉 揚  鄧孝慈黑洞首張照片10日一經發布就引發現象級關注熱潮,不僅讓全球天文學界和愛好者們興奮不已,也勾起國內網友與「段子手」的新一輪嗨點,圍繞黑洞照片展開熱烈無比的全民P圖大賽。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國內知名圖片庫視覺中國在官網上傳了首張黑洞照片,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諮詢客戶代表」,這一做法引發眾怒,共青團中央官方微博等紛紛發文懟回。不過,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證明了黑洞首照引發的強大關注熱潮與科普效應,將高冷的天文研究做到這個程度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科普案例。黑洞照片從北京時間10日晚9時全球發布之後,在全球民眾中就引發強烈反響。
  • 科學家故事的勵志騙局
    對於科學家的認識和了解,大多數人記憶深刻的莫過於那些或偶然、或有趣的「科學家勵志故事」,從牛頓被蘋果砸中腦袋,然後發現了萬有引力開始,到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只考一分,長大後成功逆襲提出相對論。無數人為之振奮,期盼著實現「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