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雲龍鬚巖及木、石鐫刻的若干問題

2021-01-21 福建王志安書法

      


翔雲龍鬚巖及木、石鐫刻的若干問題


文\王志安


      對於翔雲鎮的印象最早應該追溯到我還在蘭州生活、讀書的那個時期。福建老家有很多做建材、水暖生意的人到蘭州來尋找商機,其中侖蒼、英都、翔雲的佔了很大的一部分。當時父親在蘭州空軍醫院當主治醫生,老鄉們如果有什麼病痛都會來找他,言語之間就會談到翔雲。那時候年紀還小,對於地域其實沒有一個很明朗的概念,也不知道翔雲具體在什麼地方,只是隱約沉積在腦海罷了。

      最近幾年隨著朋友圈的逐漸擴大,倒也結識了不少與翔雲有關的朋友,但真正去到那個地方還是宣傳部組織的「木偶戲進校園」的活動,文化館作為領隊單位,我剛好被分配到去翔雲的這一組。那天早上因為一些事務耽擱了時間,沒有跟上大部隊,只好自己開車上去。之前還有些擔心,一直聽說翔雲的盤山公路不太好走,但終究只是耳聞,上去之後才發現已經有修了一條新路。這次手機導航很爭氣,伴隨著「林志玲」的聲音一路向上。



      一路向上,人在山中,山在霧裡。翔雲、翔雲果然不負此名,相傳古時此地山脈呈粉紅色,四周雲霧環繞,遠遠望去好像粉紅色的大象在雲海中行走,因此翔雲山也俗稱象運山。呼吸著這得天獨厚、清新怡人的鄉土氣息,趕路的焦灼感一下子被洗刷地蕩然無存,仿佛世間繁雜都安逸地消散在這雲霧之中。東坡居士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王摩詰亦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我放慢了車速,難得上來一趟為何還要如此匆忙?短暫地清空自己,享受這份悠然,以一朵雲的姿態……

      我到達指定的學校時,木偶劇團的音樂已經響起,因為有其他的同事照看,我反而沒什麼事了。這間小學裡剛好有幾個跟著我學習書法的朋友,喝茶閒聊一會兒,他們提議帶我去當地的名勝「龍鬚巖」轉轉,於此景盛名景仰已久便欣然起行。



      沿著盤山公路遠遠望去,龍鬚巖背倚峭壁,雖不在山峰最高處,卻也依稀能感覺到不殊的氣勢,更有一座寶塔矗立於兩山之間,朋友介紹說此塔喚作「飛龍塔」,後來新建的,是翔雲鎮規模最大的塔,詩仙李白有曰:「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頂高元氣合,標出海雲長」,眾望之塔亦是擎起了翔雲一片靈域,自宋代行政建制數百年來一直人才輩出,俊彥新起。

      隋朝大業二年,因當時朝廷下令「屠僧」,天竺高僧夢梵阿科從南少林擇巖於象運山,雕塑菩提祖師神像,此為緣起。龍鬚巖所供奉的菩提佛像,黑臉闊額,頭頂五佛莊嚴肅穆,身披袈裟並龍袍,為仿人體造型雕塑,俗稱「五鏤造型」,不過是不是夢梵阿科所塑的那一尊就無從知曉了。龍鬚巖實際修建於唐代武宗六年,據《泉州府志》載:「象運山有巖曰龍鬚,石罅須草,泉循草滴,因名。」在上世紀末遭到一場火災,我們現在看到的建築全部都是鄉賢捐資重建的,雖然依照古法修築,但還是新得有些刺眼,除了看看龍鬚草和那口據說是宋代鏽跡斑駁的大鐘之外,我並沒有太多遊覽的興致。有介紹說,古代不少文人墨客到此尋幽覽勝,沒有水泥路,沒有小汽車,純腳力走到翔雲來看風景,我估摸著這一上山下山沒有一個星期搞不定,古人之雅興果然非現代人所能比。



據說是宋代的大鐘


      閒逛之餘,幾個牌匾和對聯引起了我的興趣。我是搞書法的,作為一種職業習慣,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對與書法相關的東西額外地關注。明代著名書法家張瑞圖書題「龍鬚古地」橫匾懸掛於大殿之上, 果亭山人張瑞圖是福建晉江人,晚明極具代表性和開拓性的書家,在當時名氣很大,魏忠賢當權之時稱「九千歲」於全國各地廣建生祠,碑文就是張瑞圖所書,這也成為他被後人詬病的最大原因。但張瑞圖的書法成就還是不可否認的,近人張宗祥《書學源流論》評述:「明之季世,異軍特起者,得二人焉:一為黃石齋(黃道周),肆力章草,腕底蓋無晉唐,何論宋、元;一為張二水(張瑞圖),解散北碑以為行、草,結體非六朝,用筆之法則師六朝。此皆得天獨厚之人」。清代梁巘《承晉齋積聞錄》曰:「張二水書,圓處悉作方勢,有折無轉,於古法為一變」,可謂讚譽有加。



龍鬚巖張瑞圖題「龍鬚古地」


      在泉州地區流傳著不少民間秩事更是給張瑞圖平添了一絲神秘的色彩,清代秦祖永《桐陰論畫》附註云:「張公畫罕見,書幅甚多,相傳張系水星,懸其書室中可避火厄,亦好奇者為之。」因張瑞圖號二水,民間傳說他是水星,懸其書作於室中可避火災。記得在泉州上大學時旁邊就是崇福寺,沒課的時候就會跑進去玩,裡面大部分的殿宇都在修繕,據寺裡的人說是毀於大火,唯有一座大殿完好無損,裡面懸掛有一件張瑞圖題寫的「法界藏身」牌匾,當時並不太相信覺得或許只是巧合罷了。另外泉州市區中山南路花橋「慈濟宮」,門楣匾額有張瑞圖書「真人所居」四字,有一年街上起火,大火燒毀了整條街的店鋪,唯獨慈濟宮完好無損,至今人們還盛傳是因有此四字才避免了一場火劫,毋論真假卻也從側面反映了泉州人對張瑞圖書法的珍愛。而龍鬚巖的這塊牌匾的張瑞圖書法變形嚴重,筆畫含糊,如果不是後面硬生生地杵著「張瑞圖題」四個字即使專業如我們也沒辦法肯定這是他的字跡。根據資料,龍鬚巖在上世紀末遭到一場火災,其中牌匾不是被盜就是被毀,看來「二水」書作能避火也是時靈時不靈,不可全信。



花橋慈濟宮張瑞圖書「真人所居」



張瑞圖書「法界藏身」


      無獨有偶,相傳宋代泉州郡守蔡襄曾遊此地,並題詞「法超象外三千界,神佔龍頭第一峰」、「名巖石茁龍鬚草,勝地誌傳象運山」二聯,今刻在大殿的石柱上。蔡襄是福建興化仙遊人,當時也是隸屬於泉州府地域,其為人忠厚正直,學識淵博,尤以書法著名,擅長楷、行、草多種書體,他是顏真卿忠實的追隨者,以之為楷模,並由敬其人而重其書。現藏於蔡公祠的《泉州萬安橋記》是其大字楷書的代表作,字大徑尺,雄壯端麗、氣勢磅礴,又輕鬆自如、毫無拘束。然而龍鬚巖的這兩件對聯書法雖也循規蹈矩卻遠遠沒有蔡君謨的風骨與神採,更像是後人拙劣的摹品,因為石柱還透著新氣,沒有一絲歷史的滄桑感,讓人慨嘆不已。



龍鬚巖傳蔡襄書對聯


      唐至五代,南安有佛院一百四十所,香火鼎盛。然而隨著朝代更迭,兵災人禍甚至自然災害使得這些寺、廟、宮、巖、臺等建築屢經損毀,所剩無幾。新時代經濟、文化、科技的高速發展,讓人們的生活逐漸穩定而殷實,各地紛紛開始重建或修繕,既是當地的遊覽勝地也是南安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然而,在遊歷了部分寺院之後,總讓人感覺興盛的背後透著一絲絲的憂慮,來自於文化缺失的憂慮。

      一是電腦字直接取代書法家手寫。這個問題是非常嚴重而普遍的,現代科技的進步在某些時候是對傳統文化的毀傷。電腦字整齊劃一,大小均勻,排版便捷,列印方便,可以一下子省去很多中間環節,既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審美又能大批量地製作生產,和餐飲界的麥當勞、肯德基類似。在大家對書法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解的情況下,肯定也就不會去追求什麼書法文化了。然而,這些地方畢竟是延傳上百年的古蹟,一個有歷史有故事的所在怎麼能隨便快餐文化了之?

      二是和主持的人有關。大多數管理工作的成員都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也不願意去請教專業人員,往往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審美觀念去主持工作。我曾經去南安洪瀨的一處寺院參觀,據工作人員介紹還保存有部分宋代的石門檻等,結果一看被刷了一層嶄新的綠漆,美其名曰看著太舊了和其他建築格格不入,我也只能搖搖頭,好吧,綠了就綠了。



現代鐫刻,工藝昔非今比


      三是和刻工有關。還是有部分地方是有識之士在主持工作,匾額、楹聯包括碑刻也都要原樣複製,就好像龍鬚巖裡的這些。在古代對於刻工的技藝要求是很高的,技藝精湛的刻工才可以準確表達書家的筆意,可以說一件好的牌匾或聯柱是書法家和刻工共同的勞動結晶。一方面,刻工通過自己的刻制技巧再現了筆畫字形和圖畫形象;另一方面,通過刻制傳達了書法家的筆墨神韻,使書法藝術從紙上轉移到木、石之上而流傳久遠。漢代開始,官府就專設了刻工機構,唐代極大部分的碑刻也都出自這些官署鐫刻名家。由墨跡到刻制實際上是經過了二次甚至三次加工,如果其中一步稍有偏差的話,刻出來的成品和墨跡的形神差距會非常大,失之毫釐謬以千裡就是這樣。宋代黃庭堅有一件很著名的大字行楷作品《牛口莊題名卷》,卷後書有「此字可令張法亨刻之」 ,張法亨就是當時著名的刻工。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古代書法家對待作品鐫刻是極重視的,都是指定刻工刻制。但我們現在看到的刻制工匠們幾乎不懂書法,字怎麼寫的也都不清楚,只是拿著砂輪照貓畫虎一蹴而就,遠沒有了古代精雕細琢的匠心了。



黃庭堅《牛口莊題名卷》局部


      四是新的書寫材料對於鐫刻的難度增加不少。古代的紙張如唐代的硬黃紙等大多是近熟紙,不會洇墨。而現在隨著宣紙製作工藝的極大提高,各種紙張眼花繚亂,生宣使用得到了很大的普及。有時候作品寫在生宣上,墨漬暈開會使原本的字骨發生變化,刻工們本就對字的書寫不甚了解,又碰到洇開嚴重的作品更是無從下手,刻制變形是必然的,再現書法家的筆墨神韻亦是奢念。像王鐸、傅山的「漲墨法」書寫的作品,鐫刻難度就極高。我曾經去山西太原看了傅山碑林,這個問題尤為突出,糊糊的一團也只能憑在墨跡作品裡看來的印象隱隱地辨認。



山西太原傅山碑林所拍


      感慨萬千之後便悻悻地下山了,喟嘆到底是無所幫助。在這之後,我因為其他活動又去了翔雲幾次,依舊山明水秀,人文薈萃,翔鳥乘風飛萬裡,雲梯聯步上九霄,隨著更多有識之士的湧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翔雲會有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木化石:是木還是石
    沒錯,地上躺著的兩棵大樹和樹樁就是傳說中的木化石那麼,木化石到底是木還是石呢?植物細胞還在嗎?世界上最長的矽化木產於新疆奇臺的矽化木化石長達38米,根部直徑達1.2米,是當今極為罕見的巨型化石,為目前(2012年)世界上最長的矽化木。
  • 上海航天專家回應並介紹「翔雲」
    「翔雲」物聯網將覆蓋全球我國政府對低軌衛星通信網絡建設十分重視,國家發改委今年4月公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就包括以5G、物聯網、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馬陸說,與寬帶網際網路不同,物聯網是窄帶網絡,用於傳輸與物體相關的參數和指令。馬斯克把寬帶網際網路搬到了天上,可否把窄帶物聯網也搬到天上?
  • 何為矽化木?
    矽化木極具觀賞價值:由於矽化木產自遠古時代,早於人類問世,又孕育著神奇的文化內涵,古植物的神秘色彩伴隨著美麗的年輪,保持原貌的樹皮、枝杈,它象徵長壽、吉祥、富足。矽化木屬於不可再生資源。質地堅硬、顏色鮮豔、色彩豐富的樹化玉或木瑪瑙,對收藏者更具吸引力。
  • 矽化木——生命之石!
    中國人對木材是情有獨鐘的,以前這種材料能夠滿足古人很大一部分的生活需求,當然種類也是非常多的,除了一些普通的大家熟知的木之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木「矽化木」。知道什麼是矽化木嗎?它又有什麼科學價值呢?矽化木其實它不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木,它是來自於好幾億年前的樹木,這些樹木非常的高大,然後因為地質運動的原因它們被覆蓋在了地底之下
  • 木氏源流
    源出 春秋時衛國端木賜(即子貢,孔子弟子)之後,避仇改複姓端木為木氏,見《元和姓纂》(67,60)。 春秋時宋國孔金父字子木,其後以木為氏,見《姓氏考略》(60)。一說,宋木門大夫之後,見《姓考》(17)。
  • 《解神者》木花石長姬獸主選擇推薦 木花石長姬帶什麼獸主
    木花石長姬是《解神者》手遊中一個非常好看的角色,最近經常有小夥伴問木花石長姬帶什麼獸主好,木花石長姬帶什麼獸主才強,那麼手心遊戲小編就來詳細的回答你這個問題
  • 姜昆書寫的《柳公祠記》鐫刻在60噸重巨石上 泰州柳園又添新景
    筆舞墨飛,華章交織,讚譽之盛……」這篇由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撰文並書寫的600字的《柳公祠記》,鐫刻在60噸重的巨石上,於今日安放在泰州柳園內。《柳公祠記》介紹了出身平民、活動於明末清初朝代更迭的動蕩之際的評話大師柳敬亭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
  • Dr.STONE(1) 石之世界
    本欄目以動畫《Dr.STONE 石紀元》劇情為素材,講述在地球一夜之間回到石器時代的情況下,主角一行人如何利用科學將人類失去的幾萬年歷史追回來的故事。當然,為了不影響觀影體驗,這裡只側重濃縮講化學的部分。事不宜遲,故事開始。某天,地球忽然受到了神秘光線照射,所有地球人類被變成了石頭。這天過後的幾千年,地球徹底退回了原始的石器時代。
  • 《解神者》獸主搭配攻略 木花石長姬獸主搭配什麼好
    獸主搭配推薦 首先木花石長姬只推薦用【獨角獸】獸主套裝,2件套的效果是+30%生命值,4件套的效果是 木花自從帶來獨角獸,基本都會給加奧義,隨隨便便都能上1200的奧義值,有著400%的普攻傷害加成,平時也能穩定增傷200%。然後木花的普攻傷害,比技能傷害還要高,技能就是用來躲技能的,主要還是靠平A。 最後,想要讓木花畢業的話,給她配一套頂級獨角獸就好,肉的同時傷害還高地一批。再加上無限復活的機制,簡直無敵。
  • AirPods無線充電盒雷射鐫刻被網友玩壞 簡直毫無違和感
    打開APP AirPods無線充電盒雷射鐫刻被網友玩壞 簡直毫無違和感 發表於 2019-03-23 09:45:00 3月22日消息,有網友在微博上曬出了添加上雷射鐫刻的AirPods。如圖所示,這位網友在AirPods無線充電盒上鐫刻了ROG品牌(Republic of Gamers)。 ROG玩家國度轉發該微博稱「毫無違和感」。
  • 【鑑賞】神奇的矽化木
    在上海自然博物館B2層「大地探珍」展區門外的公共休閒空間,擺放了一些供觀眾休息的材質光滑、紋理漂亮的石質桌椅,您一定會以為它們的製作原料是價格不菲的大理石,其實它們和展廳內陳列的精美礦物標本一樣,也是博物館的展品,它們就是珍貴的矽化木!
  • 奇石收藏--矽化木的產地以及特點
    樹化石屬於矽化木類,有瑪瑙矽化木和普通矽化木之分。新疆、遼寧、雲南、山東、河北、山西、江西、甘肅、福建等省份均有樹化石的分布。矽化木通常情況下可以分為山原石,水衝石和風礪石三種。山原石是樹木矽化後還在原生地,埋在沙土裡或者嵌在巖層中的矽化木。它保存了原始的形狀、年輪、脈絡,猶如樹木的殘樁。水衝石是樹木矽化後經地殼運動,被洪水、山川等搬運到低洼處,再經過激流沙石的衝撞磨礪,變成質堅形態美、色豔紋細、表皮潤滑光亮的矽化木。
  • 新疆的矽化木與化石
    傳承絲路文化,有品、有趣、有態度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金絲玉公盤中心有個問題,同樣是樹木,為什麼有些樹木死後變成了煤炭,有些卻變成矽化木?是世界上最壯觀的矽化木群產地之一,距今約1.5億年的侏羅系石樹溝群砂巖、泥巖中,樹木的原生構造保存清晰,矽化木直徑一般0.5-1m,最大者可達2.8m,長一般5-20m,最長者達26m。呈倒伏狀、直立狀等不同的埋藏狀態,反映了在遠古時期盆地河湖環境下茂密的森林景觀。
  • 新疆地區矽化木分布面積大,且分布範圍廣,被人們譽為矽化木之鄉
    新疆地區矽化木分布面積大,且分布範圍廣,被人們譽為矽化木之鄉矽化木又稱樹化石、木化石、樹化玉,因所含成分的不同而可分為不同的類型,主要有矽化、鐵化、鈣化以及瑪瑙、玉質等,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其中,矽化的多呈黑色,鐵化的呈暗紅或者深棕色,鈣化的呈黃色或白色。
  • 剖析東北析木河磨玉
    析木玉原石析木玉原石析木玉原石河源分為兩岔,西岔發源於海城市孤山滿族鎮孫家街,東岔發源於王家堡村石道溝。兩岔在析木鎮G16線析木立交橋北側匯合後,由東南流向西北,經海城市區,在牛莊鎮西小村北注入太子河,幹流全長90.8千米。其上遊流經海城、岫巖、大石橋三地交界的兄弟山一帶,該區原生玉石礦發育,推測其為析木玉的物源區。
  • 春秋時期到底有沒有竹簡或木簡?
    在竹條和木片上用小刀刻畫或直接用毛筆書寫,是先秦時人們主要的文書記錄和保存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最早起源於何時卻有很大的爭議:有人它在認為商朝就已經採用,當時正規的官方文書已經用竹簡木牘來傳播,甲骨文只用於祭祀現場;有人認為它出現在西周時,是周王室和巫史階層壟斷的工具;而更多人認為它在春秋時才開始出現,戰國早期才在各諸侯國普及。
  • 鐫刻在月球上的名字
    在《鐫刻在月球上的名字——天文學家高平子》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高平子的風採:「金牛湖上秋光老,海上黃華塞上寒。燕子天涯猶浪跡,歸來肯為舊家山?」(《燕歸來圖題句》)他同時也是畫家、書法家。他的詩篇情緒飽滿、文辭厚重,他的書法秀美飄逸、剛勁有力、一絲不苟,一如他科學研究的一生。他曾用中國古體詩翻譯法國作家雨果的愛情詩《贈彼姝》,並在報上發表,在社會上廣為流傳。
  • 《Dr.STONE 石紀元》和槓告白未果,卻成為大木大樹活下來的信念
    《石紀元》於2017年3月6日開始連載於《周刊少年JUMP》是日本稻垣理一郎的著作。主要講述的是突然,一天,所有人都被石化了,但堅持就是勝利,就有這麼兩個人從中活了過來!你有沒有那麼一個拼了命也要保護的人,她就是你活下去的理由,是你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 首枚金屬國徽鐫刻金色記憶
    原標題:首枚金屬國徽鐫刻金色記憶 新華社瀋陽9月28日電(記者張非非、石慶偉、於也童)60多年前,瀋陽第一機器廠的烈火中,熔鑄出新中國第一枚金屬國徽;如今,這枚直徑2米寬、豎直徑2.4米高、重達487公斤的國徽,仍懸掛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熠熠生輝。
  • 「數學及其應用中的若干前沿問題」論證會在我校成功舉行
    2006年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數學及其應用中的若干前沿問題」論證會在我校東區理化大樓16008室成功舉行。      創新項目「數學及其應用中的若干前沿問題」由數學系和統計與金融系共同申請,項目負責人是我校葉向東教授、楊亞寧教授。項目設置了六個課題:包括現代分析學、數學物理與代數、微分方程和動力系統、計算數學、概率統計基礎理論和生物統計與金融風險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