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個硬幣,我就能計算地球到月亮的距離

2021-02-25 高山大學

我們大概是在什麼時候知道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的?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00年之間,古希臘人通過觀察月食和日食的現象,先是測算出了地球半徑,之後又知道了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這兩大發現就發生在短短一百年間。

 

估算出的地球半徑與真實的地球半徑數值相差不到10%,雖然計算的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沒那麼準確,但也很不錯了。

 

現在我來給大家詳細講下故事的來龍去脈。這些發現展現了人類不可思議的精神和創新能力以及想像力和猜測的力量。

 

這些發現都始於一個叫做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地方。

 

這座圖書館建於亞歷山大大帝軍事徵戰期間,他到處徵戰,到達埃及後,他決定建一座圖書館。他為什麼要建一座圖書館呢?

 

這源於他的老師。

亞歷山大大帝有兩個老師,一個是他的父親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他的父親傳授他軍事才能。徵服世界,這是亞歷山大大帝的夢想,他後來也確實徵服了能夠到達的所有地域。

 

他的另外一個老師是當時最偉大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亞里斯多德向他傳授畢生所學,亞歷山大大帝不僅認真學習知識,還把老師的心願銘記於心。

他每徵服一個地方就會建一座城池,當他來到埃及時,他希望在這裡按照希臘文明建一座城池。

 

於是他在一個海港建立了亞歷山大城。我們今天仍然可以在埃及的地圖上看到這個地方。他對手下的一位將軍說:「請為我建一座圖書館,這座圖書館用來收集人類智慧和知識。」

 

但要如何收集呢?

 

亞歷山大城是地中海地區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來往的船隻很多,所以他就命人在來往的船隻上搜查,不是為了搜查毒品,而是為了搜查書籍。

只要發現一本他們之前從未見過的書,他們就會沒收這本書,並把這本書放進圖書館中,之後讓抄寫員把這本書抄寫下來,做成副本。一年後等那艘船又經過這個港口時,他們不僅會物歸原主,還會附贈一大筆錢。

 

慢慢地,消息傳開了,人們不再賣大米等貨物,而是直接賣書。

所以地中海地區的所有船隻不管去哪裡,都會尋找一些鮮見的書籍,等到去亞歷山大港口時,就把書的抄寫本賣給亞歷山大圖書館。

 

通過收集各種書的抄寫本,亞歷山大圖書館收錄了那個時期幾乎所有的書籍。

 

縱觀人類文明,我們會發現,歷史上一些偉大的時刻都是在信息呈爆炸式增加時發生的,這個時候通常伴隨著新事物的出現。

當時的亞歷山大圖書館就是地球上信息的聚集點,幾乎任何書都可以在那裡找到。

 

他們僱了一些有學識的人,其中有一位卓越的圖書館館長,名叫埃拉託色尼,管理著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大小事務。他本身也讀了很多書。,有一天,他讀到一本書中記錄了埃及的一個叫做亞斯文的地方,距離亞歷山大城很遠。

 

書中寫道:「在亞斯文夏至日這天,正午時分,從井口往下看,發現太陽直射到井底,並且一根直立在地面上的棍子在太陽底下是沒有影子的。」

 

看到這個,埃拉託色尼就想到,在夏至日這天,亞歷山大城太陽底下直立的棍子是有影子的,為什麼在亞斯文就沒有影子,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呢?

 

思考這個問題時,他意識到地球是圓的。

 

現在我來畫一個地球,太陽光是這樣照射的,假設這個地方是亞斯文,你在這裡直立一根棍子,在太陽底下當然就不會有影子,所以這就是亞斯文在夏至日正午時的特別之處。

 

但在與地心成一定角度的地方,在亞歷山大城,如果在這裡直立一根棍子,這根棍子在太陽底下就會有影子。

受此現象啟發,埃拉託色尼想到,他可以通過這種方法測量地球的半徑。

那麼他是怎麼做的呢?

 

他請求埃及法老給他一個排的士兵,這些士兵受過良好的訓練,可以長距離跋涉。埃拉託色尼讓這些士兵在亞歷山大城和亞斯文之間行走,通過計算步數,估算他們行走的距離,就可以測量出亞歷山大城和亞斯文之間的距離D。

 

同時我們把棍子長度設為L,影子長度設為l。

 

假設地球半徑為R,這個角度為θ,角度θ等於兩地的距離D除以地球半徑R,這兩個角度的值是相等的,所以角度θ的正切值也等於l/L。

 

考慮到θ值較小,所以角度θ的正切值約等於θ,也就是說D/R約等於l/L,知道了影子的長度l,棍子的長度L和兩地之間的距離D,就可以推算出地球半徑R。

 

埃拉託色尼在公元前200年計算出的地球半徑與實際值誤差在10%左右。

 

這是今天故事的第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我能製造一個儀器來測量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嗎?
    Q:我該怎麼測量月球的圓盤有多寬(度)?我能用把天球劃分為360°的方法去測嗎?我想在滿月的兩邊設兩條對齊的線,然後測量月亮的一邊從一條線移動到另一條線所需的時間,再用x/360°=t/24h,算出月亮的視直徑(x)。
  • 我能製造一個儀器來測量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嗎?
    Q:我該怎麼測量月球的圓盤有多寬(度)?我能用把天球劃分為360°的方法去測嗎?我想在滿月的兩邊設兩條對齊的線,然後測量月亮的一邊從一條線移動到另一條線所需的時間,再用x/360°=t/24h,算出月亮的視直徑(x)。A:你關於怎樣測量月球大小的想法很有趣,但是必須要很細心才能得到準確的尺寸。
  • 用數學幾何如何計算月地距離,月亮的體積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像一個玉盤一樣大,但是我們知道月球肯定不是像一個玉盤一樣大畢竟還是一個衛星呢。但是我們想要知道月亮真正的大小怎麼辦呢,在兩千年前人們就能大致的知道月地之間的距離了。那時候還沒有高端的測量儀器,先人們是如何得知月地距離以及月亮真實大小的呢?
  • 如何計算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但是如果不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還是沒辦法為度量太陽系找到一把合適的「尺子」。最早「成功」計算地球到太陽距離的是克裡斯蒂安惠更斯。他通過觀察金星受太陽光照角度不同形成的「月牙」的形狀,得到太陽、金星、地球所形成的三角形的形狀,只要再知道這個三角形任意一條邊的長度,就能估計其他兩邊的邊長。這時,惠更斯使了個「花招」。他沒什麼根據地猜測金星的大小跟地球一樣大,再根據金星看上去的大小,就計算出了金星到地球的距離。
  • 科學家是怎麼計算一個恆星或一個星系離地球的距離的?
    澳大利亞天體物理學家傑蘭特·劉易斯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也許最能說明宇宙的範圍。他指出,如果整個銀河系由一枚直徑約一釐米的小硬幣,那麼仙女座星系將是一個大約25釐米的小硬幣。然後,可觀測的宇宙將向每個方向延伸5公裡(3英裡),包括大約3000億個星系(以及大約3x10^22個單個恆星)。然而,大部分的宇宙是空曠!那麼,這些恆星間的距離是如何測量的呢?
  • 怎麼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古希臘人用一隻手就可以
    上世紀美蘇太空軍備競爭時期,兩國都曾在月球表面放置反射鏡,所以現在測量地月距離既方便又精確:從地球發射一束雷射到月球的反射鏡上並反射回地球,根據光速和往返時間就可以算出地月距離。他們用簡單幾何知識——相似原理,就能計算出地月距離。相似原理是一條等式:a/b=c/d,如果已知其中3個量就能算出第4個量。
  • 如果計算太陽和地球之間準確的距離?天文學家們各出奇招
    天文學家們將照片仔細的加以測量,然後將所有的測量結果總的計算,最後得到太陽的視差數值為8.790秒,這個結果是花費了十多年的辛勤整理才推算出來的。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公裡,如果太陽的視差為8.790秒,那麼計算出來的平均日地距離就是149675000公裡,大約是11700個地球直徑。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可以計算出這個結果。
  • 如何用一把15公分長的尺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喜帕恰斯當年的做法是…調整硬幣與人之間的距離,調整至硬幣看起來的視直徑與月球視直徑一樣大時,紀錄下硬幣與人之間的距離,利用已知的月球直徑 與硬幣直徑,便可以求得月球的距離了!等等這不科學呀!怎麼知道月球直徑 的?這又是開了什麼大絕!
  • 月亮的距離
    卡爾維諾說,其實,去月亮的路並不如你想像當中艱難複雜,你只要乘船穿越海洋,抵達月亮距離地球最近的那一點——名叫金礁灣的地方,「劃著小船到月亮下面,支上一架木梯就能爬上月亮」。在我印象裡,若說它不像是魚,是因為魚是軟的,而月亮更像燻鮭魚。其實,站在梯子頂部最高一層橫欄上平衡直立,只要伸出胳膊,正好可以夠到月亮。我們原先的估計是正確的(當時我們還沒有懷疑到月球會漸漸遠離地球而去)。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何上手登月。
  • 地球到月亮的距離是怎麼測出來的?
    其實關於如何測量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距離,我想大多數人都能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光「來測量。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操作的。只不過,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很遙遠,用普通的鏡子和普通的光都是不行的,需要一些特殊的裝置,而且還要能裝到月球上。
  • 如何僅憑一雙眼睛,就能算出月球的大小和距離?
    當你看到月亮時,你可能會突發奇想,很想知道月球有多大,離我們有多遠?首先是月球的尺寸。要想知道月球的尺寸我們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地球的尺寸,比較幸運的時,在公元前3世紀古希臘的埃拉託色尼,就計算出了地球的周長大約是40000公裡,直徑大約是13000公裡。既然能這樣算,說明埃拉託色尼也知道地球是圓的。而且我們還需要知道一個事實就是太陽離地球比月球遙遠得多。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多少?科學家如何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地球到月球有多遠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是384,400千米 。月球離地球近地點距離 為 35.7萬 千米 (就是地表到月表);距離地球最遠的遠地點距離為40.6萬千米(就是加上月球與地球的直徑)。 月球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星球。
  • 嫦娥從地球飛向月亮,地月之間的距離竟有4種變化?
    今天早上,嫦娥五號搭乘著長徵五號起飛,已經向著遙遠的月亮飛去了。月亮繞著地球轉,它們相對的位置不斷在變,那麼它們之間的距離有沒有變化呢?如果我說有變化,而且還不止一種,有沒有出乎你的意料?,而是沿著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大橢圓飛過去,接近月球後再制動。
  • 《月亮的距離》:愛情,讓人成為真正的自己
    卡爾維諾的《月亮的距離》,講得就是一群人在世俗中追求愛情的故事。他們的愛不一定是一個人,有可能是一個東西,一個物件,但這種幸福的感覺,讓人們展現出各種追求的姿態,魂牽夢縈。一:月亮象徵理想,地球象徵世俗原來月亮離地球很近,是海潮把他一點一點推向遠方的。
  • 阿基米德: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就是這位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家喻戶曉的一句名言,也是當代青年充滿激情與自信,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成功宣言。阿基米德為何能有如此氣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找到了一個可供支撐的支點。阿基米德,出生於公元前287年古希臘西西里島敘拉古附近小村莊,出生貴族家庭,當時與敘拉古的赫農王有親戚關係。
  • 如果站在和太陽一樣遠的距離上看地球,地球有多大?你知道多少?
    如果站在和太陽一樣遠的距離上看地球,地球有多大?你知道多少?如果我們眼睛裡的視網膜到晶狀體的距離我們暫且設定為1cm,那麼我們離地面1cm的時候,能看到的是1cm的地面。地球的直徑約為12756千米,那麼我們需要在距離地面12756千米處才能看到地球的全貌。
  • 【我的時間揀屎】亞里斯多德:地球是圓的,我計算了地球的圓周
    早在公元前340年,亞里斯多德在論天一書中就給出了地球不是平的的兩個論證。第一,他認為月食是地球行進到月亮和太陽中間遮住太陽的光而引起的,地球在月亮上的影子總是圓的,而如果地球是一個圓盤,那麼應該會出現橢圓。第二,在南方觀察北極星比在北方觀察,北極星在天空中顯得較低。
  • 月球離地球有多遠 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導語:雖然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星球,但畢竟是在太空中,其距離還是非常遠的。那麼,具體月球離地球有多遠呢?首先,如果是按照光年單位來算的話,就是千萬分之四光年。這個概念可能有些人很難理解,那麼,我們來換算成千米,看看月球到地球的距離是多少千米吧。
  • 太陽和地球比誰大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我們住在地球上,每天都能看見太陽和月亮,那麼太陽、月亮還有地球都有多大呢?  太陽、地球有多大?地球直徑只有12756千米,而太陽的直徑卻達到139.2萬千米,這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我們通過簡單的數學計算就能得出太陽的體積相當於地球的130萬倍。地球和月球相比,月球的半徑只有1736千米,約為地球半徑的四分之一。
  •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
    太陽距離我們有多遠?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即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但過去的天文學家在沒有如此精確的測量技術前提下幾乎無法獲得準確的日地距離,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宇宙其他天體的觀測出現誤差,因為我們都用天文單位來衡量我們與其他天體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