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測量月亮到地球的距離?古希臘人用一隻手就可以

2020-12-05 軟軟de麵包店

上世紀美蘇太空軍備競爭時期,兩國都曾在月球表面放置反射鏡,所以現在測量地月距離既方便又精確:從地球發射一束雷射到月球的反射鏡上並反射回地球,根據光速和往返時間就可以算出地月距離。

但古希臘人沒有這麼先進的工具和理論,他們的方法更凸顯了人類的智慧。

古希臘方法

古希臘時期,人們崇尚尺規作圖,尚且沒有精密的儀器,天體數據多數以肉眼觀測。他們用簡單幾何知識——相似原理,就能計算出地月距離。相似原理是一條等式:a/b=c/d,如果已知其中3個量就能算出第4個量。

將地月距離作為未知量,為了獲得其餘3個量,古希臘人需要分4步走:

認識到地球是圓的(球體)

對古希臘人而言這個認知不算難,在海上總是會看到遠方船隻的桅杆比船身先露頭,仿佛是從海平面下升起來一樣;再者通過觀察月食,認識到月食的成因是地球的影子遮住月亮,而影子是圓的,也就能意識到地球是圓的。

測量地球直徑

地球直徑有這麼一種測法:發現太陽光是近似平行光,由於地球是圓的,所以同一時刻陽光照到地球不同緯度地區的入射光角度是不一樣的,而這兩地的陽光角度之差就是兩地的地心角θ。因此相隔兩地的人分別記錄下各地的陽光角度,以及兩地的距離(即弧長L),就可以算出地球半徑R了。

原理如下圖所示:

這裡選取埃及的亞歷山大港與亞斯文地區的距離作為弧長L,圖中亞斯文地區為正午太陽直射,可以減小測量誤差。

計算月球直徑

接著需要得到月球直徑數據,古人是根據月食推測的。

首先古希臘人已知月食的本質是月球進入到了地球影子中,而出現月全食則表明地球影子是大於月球面積的。古希臘人推測,地球影子大小與地球大小差不多,而根據月全食現象的視角變化(如月球剛剛進入影子到完全進入影子的視角差,即「月球視角差」;與月球剛剛進入影子到剛剛出影子的視角差,即「地球影子視角差」),可以推算出月球直徑與地球影子直徑之比,也即月球與地球的直徑之比。原理如下圖:

根據古希臘人的對月全食的觀察,地球影子直徑是月球的2倍(如今的測量值是3.5倍)。

後來他們又意識到因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不夠遠,地球影子與地球大小是不同的,影子比實物小。經過校正後,他們得出「地球直徑是月球的3倍」結論,與現在的測量值「3.5倍」的數據稍有偏差,也許是因為當時的計時方式不準確,但其中的幾何方法沒有問題。

計算地月距離

上述這番折騰只是為了獲取「月球直徑」d1。

這裡舉例古希臘天文學家阿里斯塔克斯的方法:閉一隻眼睛,手握成點讚狀,將大拇指對準月亮,嘗試移動手的前後位置讓大拇指剛剛好遮住月亮。這時就構成了一組相似三角形,容易得出(拇指的寬度d0):(月球直徑d1)=(人眼到拇指的距離L0):(地月距離L1)。

因此地月距離L1=L0*d1/d0,只是L0與L1差異太大,導致測量產生的誤差也會很大。

相關焦點

  • 測量天體之間距離的方法——從古希臘到今天演變
    埃拉託色尼推算地球大小的方法這怎麼可能呢?他得出了同樣的結論,即地球表面是彎曲的。不僅如此,他還利用影子長度的不同,運用一點幾何學知識,非常精確地推算出了地球的周長。他的故事成了傳奇。這個人用棍子和影子等普通工具算出了地球的大小。
  • 【一天一學】古希臘人如何測量地球與月球距離
    計算天體距離最困難的就是找一個合適的參照物。天體的距離和大小是難以測量的,但是只要給定一個出發點,它在地球上的各種表現是可以量化的。下面來介紹聰明的古希臘人是如何計算的。有一點需要說明,當時的古希臘人已經計算出地球的周長和直徑。以此為基礎,古希臘人進行了一個巧妙的幾何計算。
  • 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回答起來難度卻不小,值得一提的是太陽與地球的距離曾困擾了我們超過2000年。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即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但過去的天文學家在沒有如此精確的測量技術前提下幾乎無法獲得準確的日地距離,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宇宙其他天體的觀測出現誤差,因為我們都用天文單位來衡量我們與其他天體的距離。
  • 地球到月球的距離是多少?科學家如何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平常月亮距離地球大概是40多萬公裡,由於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是一個以一個軸心為主的橢圓形的軌道,因此,月球距離地球最遠比最近時多5萬公裡。同樣是滿月,月球距離地球最近比最遠時,月亮的視直徑大14%,視面積大30%。 月光從月球傳到地球的時間只要1.3秒,也就是說只眨了下眼的功夫。可是這麼短的時間,它的路程卻有38萬多千米。
  • 如何用一把15公分長的尺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當我們舉頭望明月時可曾想過,這顆又圓又大的盤子到底距離我們多遠?你有想過嫦娥和玉兔平時有多孤單寂寞覺得冷嗎?沒有,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 (誤)古希臘的數學家/天文學家喜帕恰斯只使用了一枚硬幣跟一隻尺,便簡單解決了這個問題。
  • 誰是世界上第一個測量太陽,月亮和地球尺寸的人 | 老爸的答案
    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準確的答案,在人類的歷史上,肯定有無數的人對太陽,月亮的大小產生過興趣,並且給出過自己的答案。
  • 你知道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如何測量的嗎?
    通過現代天文學的知識我們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為一個天文單位,即149,597,870,700米,約等於1.5億公裡,但過去的天文學家在沒有如此精確的測量技術前提下幾乎無法獲得準確的日地距離,這就導致了我們對宇宙其他天體的觀測出現誤差,因為我們都用天文單位來衡量我們與其他天體的距離。
  • 地球到月亮的距離是怎麼測出來的?
    其實關於如何測量地球和月亮之間的距離,我想大多數人都能想到一個辦法,那就是用」光「來測量。事實上,也確實是如此操作的。只不過,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很遙遠,用普通的鏡子和普通的光都是不行的,需要一些特殊的裝置,而且還要能裝到月球上。
  • 你能測出地球的周長嗎?看看古希臘人是怎麼做的,其實你也可以
    當人們發現船從遠處駛來總是桅杆先露出海平面的時候,當人們看到遮擋住月亮的影子總是圓弧形狀的時候,人類就開始意識到,腳下的大地可能是圓形的。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大地是個球體,地球的周長是多長呢?誰是第一個測出地球周長的人呢?
  • 地球半徑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 《月亮的距離》:愛情,讓人成為真正的自己
    有些人會問,如果男孩拋棄了她,那是不是幸福又沒了,不是,他至少知道了幸福的感覺,他會依據這種感覺去追求可以用幸福承載的物質形式,而不是得到了什麼,才是幸福,哪怕失去了,只要感覺在,依然還有得到幸福的機會。
  • 月亮的距離
    卡爾維諾說,其實,去月亮的路並不如你想像當中艱難複雜,你只要乘船穿越海洋,抵達月亮距離地球最近的那一點——名叫金礁灣的地方,「劃著小船到月亮下面,支上一架木梯就能爬上月亮」。那時候,什麼都跟現在不同:由於離太陽的距離不同,運行軌道、傾斜角度都不同於今日。地球和月亮緊挨著,不難想像,這兩個大傢伙怎麼也找不出不互為對方陰影的辦法,結果隨時都會發生月食。」
  • 我們該如何測量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
    然後我們利用已知的行星間的距離的關係去換算,得到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自1961年以來,我們已經可以使用雷達來測量星體之間的距離。我們向另一顆行星(或月球或小行星)發送雷達信號,並測量雷達回波返回所需要的時間。在雷達之前,天文學家們不得不依靠(不那麼直接的)幾何方法。想要測量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首先要找到地球和其它行星之間的相對距離。
  • 用數學幾何如何計算月地距離,月亮的體積只有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
    其實用天體幾何的知識就能測量出月地之間的距離,我們看月亮就和我們看地球上遠處的物體是一樣的,在地球上我們能通過角度以及比例計算出遠處物體真實的大小,我們同樣可以使用著個辦法計算出月亮的真實大小以及月地之間的距離。遠處物體在我們眼睛中形成的形象會有一個角直徑,就是我們的視線在物體形象上張開的角度。
  • 如何測量我們到一顆恆星的距離?
    同樣地,當我們圍繞太陽公轉時,離地球較近的恆星的位置會逐漸地從一處移動到另一處,而離地球較遠的恆星看上去就沒有這麼明顯的移動。利用這一原理,天文學家可以相當精確地計算附近恆星的距離。視差效應首先,天文學家記下一顆恆星在夜空中的位置,然後在六個月後,再次測量同一顆恆星的位置。記住,六個月後,地球會位於太陽的另一邊!
  • 超牛的古希臘科學!2200年前就算出地球周長,與實際只差零頭
    這段時期大約是中國的周朝及春秋戰國時期,同樣爆發了諸子百家及《詩經》等,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真正開啟的時期。那麼,古希臘人究竟有多厲害呢?有哪些令人無法想像的成就呢?雖然日心說要到16世紀才由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但第一個認識到太陽是宇宙中心的,是公元前310到公元前230年,生活在古希臘薩摩斯島的阿里斯塔古斯(Aristarchus),他認為太陽是宇宙中央的「烈火」,並將當時已知的行星,按照正確的距離排列在了太陽周圍,他還認為太陽比地球和月球大得多。
  • 來自古希臘四項驚人的天文學發現
    -簡介|古希臘四項天文學成就:地球繞日運行, 月球的大小, 地球的周長, 天象計算|希羅多德的歷史 (公元前484年至425年) 為公元前五紀中葉的古希臘人了解這個世界提供了一扇非凡的窗口這為他們在今後幾個世紀中認知上取得的顯著進步奠定了基礎——僅依靠並相信他們用肉眼所能觀察到的事物和世界。
  • 如何測量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如何測量地球與其它行星的實際距離?
    專注於用數學知識解釋宇宙萬象。想要用最簡單易懂、最本質的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希望我的解答,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今天要解決的問題是:地球到太陽的實際距離是如何測算出來的?由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實在太遠,不可能直接用尺子來測量。所以,人們使用了一種比較巧妙的測量方法。
  • 恆星距離我們如此遙遠,科學家是如何測量恆星到地球的距離
    我們都知道恆星和恆星之間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單位長度都以光年進行計算,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比鄰星也相距我們4.22光年之遙,那麼問題來了,天文學上是用什麼方法測量出恆星之間的距離的呢?通過視差的角度和和基線的長度,就是測量出所觀察的對象到觀測者的距離。視差法廣泛應用於測量學。而這種方法也經常用於宇宙星體距離測量。在地球上以較遠的星空為背景,觀察一顆距離較近的恆星。由於地球公轉觀測者在對於星空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所以一般地球公轉6個月再觀測恆星,此時就利用三角函數sinπ=a/D測量出恆星於地球的距離。
  • 你能測出地球的周長嗎?看看古希臘人是怎麼做的,簡單方法辦大事
    前言當人們發現船從遠處駛來總是桅杆先露出海平面的時候,當人們看到遮擋住月亮的影子總是圓弧形狀的時候,人類就開始意識到,腳下的大地可能是圓形的。那麼問題也隨之而來,如果大地是個球體,地球的周長是多長呢?誰是第一個測出地球周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