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雙方夫妻宮的主星是同一種類型,好處是對感情的態度同質性高,容易理解對方的特質與想法。但是理解是一回事,相處卻是另一回事,完全同類型容易造成相處上的盲點。就像我們先前所提到的: 雙方的夫妻宮都有開創型的主星,兩人容易在感情及關係上互爭主導權,再加上開創型不易容忍、行動為先的特質,閃合閃離就常成了雙方無法擺脫的宿命。雙方的夫妻宮都有較務實的領導型主星,說好聽是務實但往往是現實的心態,讓原本應該以感情為基礎的關係中,常成了以物質或量化來衡量彼此的感情,再加上領導型對於品質的高標準要求,充滿銅臭、如同嚼蠟常造成雙方相敬如賓的相處狀態。
雙方的夫妻宮都有支援型的主星,想得太多、容易多疑的特質,就會讓雙方的關係成了抽絲剝繭的解謎遊戲。加上支援型所擅長及擁有的話語權,常讓雙方應有的情感交流,成了唇槍舌劍的辯論大會,任誰都會覺得辛苦勞神、筋疲力竭。雙方的夫妻宮都有合作型的主星,行動力弱,遇事退縮,習慣被動等待,而且容易隱藏心中的委屈與不滿,讓彼此的相處成了兩個有口難言的悶葫蘆。雙方夫妻宮的主星分別為開創型與領導型或是分別為支援型與合作型,是比較理想的搭配組合。一方面避開了完全同類型的缺點,讓雙方有了互補: 情感濃烈的開創型有了理性務實的領導型來降溫,善體人意的合作型成了主動多言的支援型尋尋覓覓的最佳聽眾。
另一方面,夫妻宮的主星分別為開創型與領導型的雙方,在六強宮的其他宮位(命宮、財帛、遷移、事業、福德)也都是開創型與領導型主星的組合,顯示雙方在人生觀、思考邏輯以及價值取向上較為接近,也更容易相處。相同的邏輯與組合,也適用在夫妻宮的主星分別為支援型與合作型的雙方。當夫妻宮的開創型主星搭配特質差異較大的支援型或是合作型,雙方可能因為特質的差異,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沒有的特點而相互吸引。但是雙方在人生觀、思考邏輯以及價值取向上有著巨大的差異,卻是不爭的事實。同樣的情形也會發生在領導型搭配支援型或是合作型。通常,這種差異會在感情或關係趨於穩定後慢慢浮現。
雖然以愛作為基礎是可以克服很多問題,但是個性與價值觀的巨大差異,會讓雙方在許多地方產生南轅北轍的觀點。最大的差異就來自事優先(開創型與領導型)與人優先(支援型與合作型)的價值觀,以及「利己取向」(開創型與領導型)與「利他取向」(支援型與合作型)所產生的衝突。不同的價值觀本身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在兩人相處的過程中勢必會造成摩擦與不協調。接下來彼此就會在做自己和愛別人的兩難中產生糾結與矛盾。這種現象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個性不和。所以個性不和的人,就很難相處共度一生嗎?朋友略帶質疑地繼續追問。因為個性差異極大,所以雙方的年紀最好有些差距,比較好相處。但是所謂的年紀最好有些差距,背後真正的意義其實是有一方要較成熟,利用一方較成熟的處事態度,來降低這種衝突與矛盾。
但是因為成熟這種特質難以量化,所以勉強以「年齡的差距」作為替代。事實上,有些人雖然到了一定的年紀,但仍未形成較成熟的個性;有些人卻是年紀輕輕就少年老成。因此「年齡的差距」也只能算是一個參考型的替代依據。真正的解方應該是形成生命共同體的氛圍。如果我們回到感情需求的極致,也就是常在小說或戲劇中所看到的情境 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為什麼沒有你,我就活不下去了?這表示對方擁有讓我繼續活下去的要素,而生命共同體也是類似的概念。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兩個人共同經營一家小館子,一個負責料理烹調、菜色的研發、食材的選購,另一個人就勢必要負責招呼客人、點餐與結帳。兩者的角色、功能雖然不同,但是缺了一方小館子可能就無法經營。於是你不能沒有我,我也不能沒有你的生命共同體氛圍就自然地產生。
個性差異極大的雙方,彼此必然擁有對方所沒有的特質。而這些特質必然可以形成很強烈的互補性。擅長思考規劃的支援型搭配行動力強的開創型,就是很好的互補。擅長待人接物的合作型負責服務,搭配負責制訂管理規章的領導型,也是絕佳的組合。這種搭配與組合運用在雙方共同的事業目標(開店、公司的經營),互補的效果更是明顯。這種互補的搭配,讓雙方原本差異極大,容易造成衝突的特質轉化成為對彼此都有用的價值,已間接地提升了雙方在對方心中的重要性。即便雙方沒有共同的事業目標,在有共識的情況下,一起經營「形成生命共同體的氛圍」,各自去分工處理對方並不擅長的事物,也有助於彼此的相處與信任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