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每個人來到人間,都是半個靈魂,只有遇到另一半和自己相同的靈魂時,你的人生才算完整。」
這句話中所說的另一半,就是我們窮其一生,心心念念想要尋找的靈魂伴侶。
古希臘劇作家阿里斯託芬曾講過這樣一個神話:
很久以前,每個人都是一個圓形的整體,有著四條胳膊和四條腿,在一個圓形的脖子上長著兩張面容。由於體力和精力極其旺盛,野心膨脹的他們開始攻擊眾神。
為了懲罰他們,宙斯將人劈成兩半。他告訴太陽神阿波羅,要把人的臉和半個脖子扭一圈,衝著被切開的這一面,以便人類能夠看到他們自己的舊傷,更加老實一點。
由於原本就是被劈成兩半的,每個人都渴望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他們彼此擁抱,糾纏在一起,想要重新恢復成一體。
所以我一直相信,真正的愛情事實上是人類對於遙遠的融合本能的回應。但愛的本質應該是:兩個並不完整的靈魂相互擁抱,並試圖融為一體的希望。
人生路上,萬般皆苦
人這一生總會遇見太多坎坷以及磨難,但是很多事都沒有傾訴的對象。
小時候,有什麼心事都可以對父母訴說,沒有一絲顧慮,而父母也會儘量理解你,還能夠給你最好的幫助。
長大以後,叛逆的我們,沒有在對父母訴說過心事,忽然發現父母變老了,而自己也不想讓父母擔心受累,不願意再給父母添麻煩,父母老了,他們也有很多的煩惱和病痛,他們更需要兒女的安慰。
成家以後,我們都渴望遇見一個懂自己、體貼自己的人,並且相伴一生,或許熱戀的時候,兩個人無話不談,互訴心腸,不管多少的苦難,都能夠互相支持和理解。但是結婚以後,生活越來越平淡,生活的瑣事越來越多矛盾也隨之而來,愛情反而變得不再重要了,夫妻之間也不再是互相理解的人。
出於善意的考慮,有些話夫妻也無法傾述
「因為,家庭和妻子,不僅是舒緩壓力的地方,其自身也是一種壓力源。」
夫妻二字尤為厚重,不僅象徵著幸福和陪伴,也意味著責任、承擔、生活的艱辛。
當我們工作很久或者倍感壓力的時候,帶著一身疲憊回家,情緒會沒有理由的焦躁、憤怒、沮喪,所以不忍心和對方分享我的艱辛。
獨自一個人承受著,靠著妻子一個暖心的微笑,孩子的嬉鬧,來慢慢自愈。
徐志摩說:「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當一個人遇到了靈魂伴侶,人生才是完整的,是一件最幸運的事情。
而靈魂伴侶和日常中的生活伴侶不同,對於中年人來說,靈魂伴侶就是給自己心靈安慰的人,願意互相幫助的人,煩惱的時候,可以傾訴;事業失敗的時候,可以給予一定的經濟支持。
雖然彼此很少見面,只是通過電話、短消息交流,但彼此都信任對方,也特別有默契,不開心時可以互訴心腸,毫不顧忌的展示自己難過的一面。
而在異性之間,只有具備了這些感覺,才算是真正的靈魂伴侶。
01、信任感
古人云:誠於中而形於外。
人與人的交往最主要的是要增強信任感,不管是朋友還是家人,同時都是一樣的,只有彼此信任了,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不信任像一顆種子,只要它落入心裡,就會時常懷疑,有時明知不是這樣,也會不由自主的去懷疑,而且這顆種子怎麼也挖不掉,只會越長越大,直到長成一顆大樹,讓一切徹底崩潰。」
對靈魂伴侶而言,信任感更是不可或缺的東西。靈魂伴侶之所以讓人羨慕,就是因為他們之間有著深度的信任感,是普通情侶所沒有的。
他們可以毫無保留地把最脆弱的一面交給對方,因為相信對方不會背叛自己,會保護好自己。他們對彼此的信任沒有摻雜任何成分,是純粹乾淨的。
他們之間的信任,超越了物質,是一種精神的極度契合。
02、默契感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而心靈默契則是最無聲的情話。
真正有默契的靈魂伴侶,你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就知道你在說什麼。你拋出的每個話題,他都能接住。
比方說,有些人做某些東西之前都有一個前奏,當你看到了他的前奏的時候,你就知道他要做什麼了,提前幫他做了,在對方看來,那可不就是一種心有靈犀的表現嗎?
有些話你不必明說,他也都明白,日常相處中,你忙碌沒空找他的時候,他會主動聯繫你,關心你。
這世上最好的默契,不是有人懂你的言外之意,而是有人能懂你的欲言又止。
讀懂你的強顏歡笑,故作堅強,也懂你的柔軟脆弱,對你感同身受。
03、愉悅感
知乎上有個問題:「情侶之間最好的狀態是什麼樣的?」有個回答說:
「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感覺就是舒服。即使默默不語,也是一種默契。縱然兩兩相望,也是一種惺惺相惜。」
關係再親密的兩個人,也會有話題說完,或者彼此不想說話的時候。這種時候,往往最考驗兩個人的感情。
真正的靈魂伴侶,就是當兩個人同在一個空間卻無話可說時,也不會感覺尷尬。
無需刻意找話題,不用刻意製造氛圍。自然而然交流相處,真實又舒適。
結語:」真正的靈魂伴侶,是愛惜你的人,是讀懂你的強顏歡笑,故作堅強,也懂你的柔軟脆弱,對你感同身受的人,即使不和你在一起結婚、成家,也會努力幫助你綻放屬於你的獨特的精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