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愛美女者多,愛數學者少,捨得花重金購買數學論文並躋身世界一流數學家的,人類歷史上只有一個,那就是法國數學家洛必達(1661-1704),而他重金購買的數學論文也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洛必達法則.
洛必達法則是微積分的基礎,是現代數學的基石,在大學教材《數學分析》重點研究,但在中學數學不出現,只有重點中學尖子班才有所補充,洛必達法則是突破導數型壓軸題的利器.
古今中外,王室貴族,富商巨賈,大凡有錢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愛美女,這個富二代洛必達也不例外;而愛數學確是時代大環境使然,在那個時代以懂數學為榮,就象暴發戶總需要幾幅古玩字畫擺放在客廳或掛在牆上一樣。比如在宮廷聚會時,飯前不是來段歌舞,而是邀請著名的數學家上臺演講,不管聽得懂還是聽不懂,反正就是津津有味地聽,聽完演講才可以開席。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富二代洛必達愛美女也愛數學就不奇怪了。
富二代洛必達是有一定的數學天賦的,15歲時破解了難題「帕斯卡的擺線」,後來又就解決了約翰·伯努利提出的著名難題"最速下線問題",有成為著名數學家的基礎和強烈的動機,但是後來接觸到當時數學最新成果時就倍感吃力了。
於是聘請數學家約翰·伯努利進行一對一數學輔導,這個約翰·伯努利可厲害了,絕對大師級別的存在,約翰·伯努利有點像我們的孔子,他的徒弟歐拉、徒孫拉格朗日和柯西更是史詩級的存在.富二代洛必達在約翰·伯努利的帶領下,真正接觸到當時數學的最前沿最核心部分,頗有數學天賦的洛必達在一群數學天才萊布尼茨、歐拉等面前自慚形穢,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商了。
富二代洛必達儘管懷疑自己的智商,但是無法抑制成為數學家的渴望。機會來了,正趕上約翰·伯努利剛結婚,正是用錢之際,洛必達抓住這個機會。他給約翰·伯努利寫了封信,內容大致如下:我希望你,能在才智上幫助我,我也將在財力上幫助你,我提議將每年給你三百個裡弗爾(相當於136千克白銀),並外加兩百個裡弗爾作為你之前給我輔導的額外報酬,要求你從現在開始,定期給我一些你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發現,但是這些成果你不能告訴其他人,至於報酬,我還會不斷增加數量。
約翰·伯努利剛結婚,正缺錢,這時候富二代洛必達送來三百個裡弗爾(相當於136千克白銀,換算成人民幣57萬),猶如給瞌睡人送枕頭,給飢者送雞腿,給乾旱地降甘露,更何況「我希望你,能在才智上幫助我,我也將在財力上幫助你」把「買賣論文」說得這麼清新脫俗,約翰·伯努利欣然同意了這樁學術買賣!於是約翰·伯努利定期寄給洛必達他的新發現,其中就包括現在稱作的"洛必達法則"。
約翰·伯努利以為富二代洛必達只是在他貴族朋友圈裝裝B,吹吹牛,顯顯擺而已,結果富二代洛必達收到這些成果後,立馬著手研究並加以整理,一年後《無窮小量分析》問世,這是第一本系統介紹微積分的書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號稱「牛頓曾經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被我解決了」。
《無窮小量分析》奠定富二代洛必達在數學史的地位,從而富二代洛必達成為數學家洛必達,並躋身世界一流數學家。數學家洛必達受到萬人敬仰,對數學的貢獻之大,以至於受到各國元首的接見,還被入選法國科學院。
約翰·伯努利收了人家錢,哪還好意思去認領這些成果,只能眼睜睜看著這些成果歸在著名數學家洛必達名下,一直很辛苦地保守這個世界秘密。這位愛美女的數學家洛必達逃不過「愛美女掏空身體」的宿命,只有43歲的數學家洛必達就早早離開了人世。在數學家洛必達去世十年,約翰·伯努利再也忍不住了,向世界公布了當年洛必達給他寫的一封信,聲稱「我才是『洛必達法則』的真正創立者,只是當年洛必達給了不菲的報酬我才賣給了他,這個法則應該更名為『伯努利法則』」。
其實數學家洛必達當年在《無窮小量分析》的前言就寫道「本書的許多結果都得益於約翰·伯努利和萊布尼茲,如果他們需要來認領書中的任何結果,我都不否認」,結果法國科學院不幹了,回應道「沒錯,雞蛋是母雞生的,但雞蛋已經賣給我們了,請問雞蛋是母雞的還是我們的?」
約翰·伯努利被懟得啞口無言,這樁清新脫俗的學術買賣告一個段落,從此世界上沒有「伯努利法則」,只有「洛必達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