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學習差,沒拿到小學畢業證,後卻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

2021-01-16 語文視野

華羅庚是舉世聞名的數學家,是中國第一流的科學巨人,他的成就遍及數學的諸多重要領域,為數學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有人說,他是天才,他自己卻予以否認。那麼,他究竟是怎樣成為一名偉大的數學家的呢?讓我們從他的學習經歷中來尋找答案吧。

1910年11月12日,華羅庚出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25年,他在金壇縣立初級中學(現江蘇省華羅庚中學)畢業,隨後進入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由於家境貧寒,他在這所職業學校僅念了一年半就輟學了,回到家幫父親經營小店。小店是名副其實的小,賣香菸是一根一根地賣。就這樣他一邊做小生意,一邊開始利用閒暇時間在家自學數學。

幾年後,他在家鄉中學找到了一份文書的工作,每月18元工資,雖然收入微薄,但比在家裡開小店好多了。他仍堅持學習數學,並很快在雜誌上發表論文,在數學研究領域嶄露了頭角。他的論文得到了清華大學一名教授的賞識。這位教授就是算學系主任熊慶來。剛開始熊慶來還以為他是個學成歸來的留學生,在大學任教,後得知他不過是一個初級中學的文書,不但不是大學生,而且還沒有讀過高中,不禁大為驚訝。

很難想像,一個19歲的青年,僅僅憑藉著手頭的三本書(《大代數》、《解析幾何》、50頁的《微積分》)以及兩本與數學有點關係的雜誌(《科學》和《學藝》)自學,就通過自己的思考寫出了關於斯圖謨(Sturm)定理的第一篇論文(《Sturm氏定理之研究》(1929年發表於上海《科學》雜誌)。他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1930年發表於上海《科學》雜誌)一文中還指出了蘇家駒算錯一個12階行列式。這種執著鑽研、頑強自學的精神令人感動。

1931年,熊慶來把華羅庚介紹到清華大學圖書館任助理員,工作的內容是管管圖書,打打雜。很快他被改任為數學系助理。考慮到人才難得,1932年,清華大學又破例請沒有讀過大學的華羅庚做熊慶來的助教,從此他得以安心做數學研究。兩年後,他升任教員。在清華學習期間,華羅庚不斷地將自己的新發現寫成論文投到西方國家刊物,然而由於他的發現都是西方的數學家已經研究出的結果,因此論文被退了回來。他繼續努力學習,在職業數學家的道路上不斷探索,越走越遠。

1936年,他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英國劍橋大學進修。在劍橋學習的兩年時間,他並未登記考學位,他說,「我是來學習的,不是來考學位的」。他每天到大學研究數學,在此期間裡他發表了十多篇數論論文,展示了非凡的才能和驚人的勤奮。此時,他的成果已使他躋身於世界一流數學家的行列。

1938年,他從英國回國,在雲南昆明的西南聯大任教授。1946年,他應邀訪問蘇聯及美國,在Princeton高等研究院做研究,在美國Illinois大學工作。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到祖國。其後,他在國內全心全意傳授數學知識,考慮如何使數學大眾化,倡議普及數學,大力扶持中國的數學事業。

1982年,華羅庚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國外院士,1983年他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他當選為德國Bavaria科學院院士。

華羅庚在世界數學家的行列中名列前茅,他的成就令人讚嘆。但是,直到1980年、1983年、1984年法國Nancy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美國Illinois大學先後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之前,這位傑出的數學家一直只有初中畢業文憑。

人們認為他是第一流的數學家,是一個極有天賦的人。但是,這位自學成才的數學家卻說「聰明在於學習,天才由於積累」。

他自曝讀小學的時候因為成績差沒有拿到畢業證,只拿到了一張修業證書。讀初中一年級時,數學是經過補考才通過的。那麼為什麼他還是成了著名的數學家呢?

就在初中二年級的時候,華羅庚的思想有了一個根本的轉變,他突然認識到:既然自己的資質差,就應該多用時間來學習。從此,別人學一個小時,他就學兩個小時。這樣,數學成績就能不斷得到提高。這個原則,他貫徹了一輩子。他說,別人看一篇東西要三個小時,他就花三個半小時。經過長期的勞動積累,多少可以看出成績。在基本技巧爛熟之後,他往往能夠一個鐘頭看完一篇人家十天半個月都解不透的文章。因為有了前一段時間的加倍努力,在後一段時間內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原來天才就是這樣煉成的。

相關焦點

  • 聰明在於學習 天才在於積累著名數學家,「教書匠」龔升
    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技大學教授龔升是華羅庚先生的學生,我很早就想去拜訪他。初冬的一天,採訪終於成行。
  • 印度著名數學家拉馬努金因偏科曾被多次開除
    1887年他出生於印度一個沒落的婆羅門家庭,雖然社會地位很高,但是家庭條件一般。 10歲之後的拉馬努金,開始對數學感興趣。當然,他並非簡單的學習學校的課程,而是真正的研究更為複雜的數學知識。他的同學回憶說:「我們,包括老師,很少可以理解他,並對他敬而遠之。」也就是說,這位普通少年似乎一夜之間就成了數學天才。
  • 世界著名數學家谷超豪逝世
    本報駐溫州記者 甘凌峰    世界著名數學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高等學校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谷超豪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昨天凌晨01時0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7歲。  谷超豪是土生土長的溫州人,有很深的溫州情結。
  • 他是世界著名數學家,47歲娶小18歲女軍醫,後來生活怎麼樣了?
    引言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極為出名的數學家,陳景潤擁有超高的智商和非凡的意志力。他的一生和哥德巴赫猜想緊緊聯繫在一起,「陳氏定理」使中國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遙遙領先於世界上其他國家。15歲時,陳景潤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福州英華學校,兩年後又提前考進了廈門大學數理系。大學畢業後,陳景潤被分配到北京市第四中學任教,成為了一名中學數學教師。1955年,在時任廈門大學校長王亞南的推薦下,陳景潤得以回到母校任職,在廈門大學擔任數學系助教。在母校任職期間,陳景潤對數學的喜愛與研究並沒有放下,他發表了《塔內問題》,受到當時中國數學泰鬥華羅庚的重視。
  • 他是世界著名數學家,47歲娶小18歲女軍醫,後來生活怎麼樣了?
    他的一生和哥德巴赫猜想緊緊聯繫在一起,「陳氏定理」使中國對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成果遙遙領先於世界上其他國家。陳景潤是中國現代數學的重要推動者之一。除卻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在三素數定理中的常數估計、孿生素數等多方面都有重要研究成果,不愧於世界著名「解析數論學家」的稱號。
  •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數學家張景中:把數學變容易大有可為
    40年後,我才知道,數學教育大師弗賴登塔爾曾提出,能否提前兩年先學正弦。我找到了三角學在小學數學知識基礎上的生長點,實現了他的設想。 1979年,我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教,整理了這些心得,寫了《平面幾何新路》等讀物。
  • 印度小夥受到女神啟發,從小自學成為數學家,一生成就遠超常人
    窮苦的家境讓拉馬努金從小刻苦學習,他還考入了大學。但上天好像給他開了個玩笑,他實在太偏科了,而且還是那種嚴重的偏科,甚至最後連大學畢業證都沒拿到。但是這只能說明,正常人的教育體系對於一個真正的天才來說就是牢籠,拉馬努金實際上在11歲時就已經掌握了房客的數學知識,而那個房客是政府大學的學生。
  • 人生從不設限,這些人半路出家,也能成為著名數學家
    著名數學家伊藤清曾這樣評價他:「柯爾莫哥洛夫在數學的幾乎所有領域中都提出了獨創性的思想,導入了嶄新而強有力的方法,他的成就是無比光輝而影響深遠的……」  黎曼  黎曼,1826年誕生於漢諾瓦王國的一個小鎮。黎曼的父親是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牧師,也是反拿破崙戰爭中的老兵。在黎曼出生之後,家裡又添了四個孩子。
  • 英國著名數學家麥可·阿蒂亞去世,享年89歲,曾試證明黎曼猜想
    (來源:英國皇家學會官網)麥可·阿蒂亞最為著名的成果是 1963 年他與伊薩多·辛格合作,對橢圓算子證明了著名的阿蒂亞-辛格指標定理。此定理在微分方程、復幾何、泛函分析以及理論物理學中均有深遠的應用,公認為 20 世紀最重要的數學成果之一。
  • 專訪數學家惲之瑋,曾證明高階Gross-Zagier公式
    此前,他於2017年因聯合發現、並證明出函數域中的高階Gross-Zagier猜想而廣為人知。早在2012年,30歲的惲之瑋曾因在「表示論、代數幾何和數論等方向諸多基本性的貢獻」獲得SASTRA拉馬努金獎。
  • 哥廷根曾群星閃耀,可惜二戰後「不再有數學家」
    而今天我們要帶來的,就是一則關於這所歷史上頗具影響力的學術機構,以及其著名數學家、物理學家校友的故事。,包括伯恩哈德·黎曼,他於1846年來哥廷根學習神學,後因著迷於高斯的工作而被高斯勸說學習數學。黎曼只活了39歲,但他發明了著名的黎曼幾何,這個理論成為愛因斯坦表述廣義相對論的基礎。
  •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一代數學天才的學習方法,建議家長為孩子收藏
    ——華羅庚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是我非常崇拜的人物,他給我展示了一個真實的草根逆襲的勵志故事,通過自己堅持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的典範。他僅僅有初中文憑,憑藉著自己的勤勉自學,終於成為數學巨匠,並且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著名數學家從未學過奧數 被中國小學奧數題難倒
    [提要] 前日中國小學生的奧數題難倒了世界著名數學家安德烈·奧昆科夫,而這位數學大師竟然從來沒上過奧數,他認為那些太刁鑽的題目,很可能傷害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其實,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明確規定公辦初中、小學禁辦奧數班,隨後又逐步取消了奧數加分、實施免試入學等政策。但奧數教育中存在著的龐大利益鏈條,讓奧數的生命力猶如「野火燒不盡」,變相的校外培訓配合擇校的現實,最終讓官方的一道道命令很快變成一紙空文。  就在不久前的南京,中國小學生的奧數題,居然難倒了世界著名數學家安德烈·奧昆科夫。
  • 富二代花錢買了一篇數學論文,發表後成為了著名的大數學家
    在約翰.伯努利小的時候,他的父親要求他也像哥哥雅格布.伯努利一樣去學習經商的本領。但是約翰.伯努利對經商並不感興趣,於是勉為其難地選擇了學醫。剛開始時,約翰.伯努利在學業上十分努力,最終獲得了醫學博士。對於一般人來說,自己的學業圓滿結束,是人生值得慶賀的一大樂事。但是他卻一直悶悶不樂,他早就發現,他自己真正喜歡的並不是醫學,而是數學。
  • 著名數學家阿蒂亞去世,去年曾宣稱證明了黎曼猜想
    這位曾在2018年9月宣稱自己證明了黎曼猜想而引起轟動的英國數學「教父」是菲爾茲獎和阿貝爾獎雙料得主,儘管他在之後的海德堡獲獎者論壇上提出的黎曼猜想證明未能得到廣泛認可,但阿蒂亞對數學領域、尤其是代數幾何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 大學本科畢業,只有畢業證,沒拿到學位證,會有什麼後果?
    除了小學和幼兒園畢業後沒有證書外,其他的讀書階段畢業後學校裡都會給你發相應的證書,比如高中畢業證、大學畢業證和大學學位證,為什麼大學畢業後會有兩個證書呢?畢業證很好理解,字面意思就是大學畢業了,有個書面證明,那麼學位證是什麼東東呢?
  • 他是當代中國傑出數學家,對鍾愛的女士說:你不同意,我就不結婚
    1973年3月2日,他發表了著名的論文「作為質數和質數不超過2的乘積之和的大偶數表」(即「 1 2」)。 巴赫猜想的證明向前邁了一步,引起了轟動,並在國際上被稱為「陳氏定理」。 他具有超人的勤奮和頑強的毅力。 他多年來孜孜不倦地學習數學,睡覺和忘記,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 患病時,他從未停止追求自己的追求,並為數學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 有學校說拿不到高中畢業證就不能參加高考,是真的嗎?
    我是河北的,在我們這裡不論你是否拿到高中畢業證,都是可以參加高考的。區別就這在於,如果你有高中畢業證,那就是以應屆生的身份報名;如果沒有高中畢業證,只能以社會青年的身份報名。一般來講有部分軍校、警校在招生時會要求必須是應屆生,對考生身份有限制。
  • 著名數學家龔昇教授逝世
    著名數學家龔昇教授逝世
  • 自稱一輩子都在玩的數學家因新冠去世,他是如何成為數學天才的?
    4 月 11 日,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數學家之一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因新冠去世,享年 82 歲。  英國皇家學會前主席、證明黎曼猜想的麥可·阿蒂亞(Sir Michael Atiyah)爵士這樣評價他:「康威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數學家。」  康威能享有如此盛譽,不僅僅因為他在數學領域全面開花,貢獻頗多,更因為他把枯燥的數學創造成各種趣味遊戲,把科普做到了極致,是數學界名副其實的「全才」和「頑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