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剛建國時,因為國內很多產業在這之前都遭到了戰亂的破壞,所以一派凋敝的景象,當時的蘇聯則是社會主義陣營的領頭羊,也是所有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所以他們也是對我國伸出了援手,中國的航空工業才得以建立起來。
後來蘇聯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解體了,俄羅斯成為了蘇聯最大的繼承國,我國有不少戰機也是從俄羅斯引進的,加上蘇聯和俄羅斯可謂是一脈相承,所以他們其實都算是中國的老師。現在的中國戰機也是非常先進了,雖然中國戰鬥機算是後來居上,但我們真的已經長江後浪推前浪,全面超越了俄羅斯這位前輩了嗎?我們來客觀分析一下。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說,全面超越是肯定沒有,現在也只能說是部分超越了。我們前面也說了俄羅斯從蘇聯繼承了很多東西,其中除了有武器裝備,其實還有很多先進技術,雖說蘇聯最後是解體了,但他們的軍工實力依舊非常強大,憑藉著這些遺產,俄羅斯戰機的綜合實力也很不錯。中國雖然發展速度快,但畢竟少了那麼多時間,要真的宣稱自己全面超越了俄羅斯,那就多少顯得有點自大了。
中國戰鬥機在一些方面依舊落後於俄羅斯戰機,例如我們老生常談的航空發動機,中國的航發不太行也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俄羅斯在這方面則是有著絕對的優勢。中國在航發研製上費了很多心血,但是因為技術水平等帶來的限制,在性能上一直不如俄羅斯的航發,所以我們在建造殲20的時候,還需要用氣動布局來彌補發動機的缺陷。光是這一點的落後,我們就不能說自己已經全面超越俄羅斯。
不過在某些方面我們的確是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反超,例如在五代機的研製上,我國的殲20現在已經正式服役了,而且數量也在穩步上漲,我國正在以殲20為核心,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作戰體系。可是俄羅斯的五代機蘇57卻是問題重重,很早之前就說要服役,可現在都還在試飛和修改當中,研製過程相當曲折。
可以說,俄羅斯勝在技術積累豐厚,而中國勝在後勁足,現在的俄羅斯受到資金等因素的限制,研製新式戰機的速度也更慢了,但中國不一樣,我國的經濟狀況很好,技術水平也更高了,可以在戰機研製上投入更多。雖說我們現在的航發比不上俄羅斯,但不代表以後也比不上,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