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在柬埔寨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裡,蜘蛛既可以做成美味佳餚,又可以當作傳統藥材。更重要的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飢餓的柬埔寨先民高棉人難民無以充飢,便開始首先吃狼蛛,後來服食狼蛛演變成高棉人的民族特色。雖然在泰國、印度也有吃蜘蛛的習慣,但是在柬埔寨,蜘蛛的意義是無可替代的,人們對蜘蛛的熱衷也是獨一無二的。
裡斯是一名捕捉蜘蛛的好手。他每天都花好幾個小時在柬埔寨的叢林中找尋蜘蛛的巢穴,捕捉蜘蛛。
經驗老到的他很快就發現了一個蜘蛛巢穴。
捉到蜘蛛後就都賣給了鎮子上經營蜘蛛的小販。她們把大量的活蜘蛛裝在一個大桶或大籃子裡售賣。每隻蜘蛛可以買500裡爾(約8角人民幣),是這裡貧民們的重要經濟來源。
一個個小販來到鎮上的市場,挑選籃子裡的毛蜘蛛,準備帶回自己的城市售賣。
她們選好蜘蛛後,就這樣用塑膠袋裝起來,滿載而歸。
成為盤中餐之前,需要先把蜘蛛殺死,方法就是擠壓它的腹部。
飯店廚師用鉗子夾著蜘蛛,正準備做一頓蜘蛛大餐。蜘蛛不僅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和鋅,還有藥用價值。
食客們看著這麼誘人的蜘蛛,直咽口水。回想幾十年前,先人們飽受飢餓之苦時,正是這些小小的蜘蛛救了一代人的性命,吃起來也是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的蜘蛛色澤黑紅,外包一層酥脆的硬殼,裡面是細嫩多汁的鮮肉。一位樣貌十分年輕的賣蜘蛛的小女孩正端著一大盤在市場上販賣。
瞧,兩隻蜘蛛在買蜘蛛的小女孩手上嬉笑打鬧,像寵物跟主人玩樂一般。
這裡的小孩很多都養著蜘蛛作為寵物。蜘蛛對於柬埔寨人,既是美食,又是藥材,既是寵物,又是民族特色。柬埔寨人喜愛蜘蛛的心,可見一斑。
你認為吃蜘蛛難以接受,殊不知中國的奇異飲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廣西人很喜歡吃螞蟻,雲南也有昆蟲宴,而在廣東……我們看一看廣東人會吃啥。
昆蟲類你還別說,昆蟲類的確是愛吃的廣東人一大愛好,雖然不像洪七公吃蜈蚣那麼傳奇,但其專業程度與喜好,是一樣的。
蜻蜓蛹
桂花蟬
竹蟲
蜂蛹
蠍子
田鼠
就算不吃也聽過「老鼠幹」,外省人都聽說廣東人吃老鼠,其實是田鼠。
蟾蜍
蟾蜍就是長得醜了點,肉質沒那麼嫩,但勝在便宜又夠補。聽說這是以毒攻毒,吃完蟾蜍,青春痘少兩顆,皮膚都滑一些,不知道你信不信了。
牛歡喜
牛歡喜是什麼,說起來比較色,有點兒童不宜,但肉質脆口彈牙,爽滑有味。與重口的鹹酸菜一同爆炒,十分惹味。很多廣東人其實都喜歡吃。
鱷魚
鱷魚肉,口感像雞肉,味道像魚肉,全身都是寶,廣東人為什麼喜歡吃它,可能就是因為它真的很補吧。
蛇
不少外省朋友怕蛇,不少廣東人也怕蛇,但不少廣東人愛吃蛇,所以不少外省朋友怕廣東人。哈,這只是繞口令。廣東人啥都感吃的一種形象,其實很多人心裡都認為,蛇是真心好吃呀。
其實看完這麼多,噁心不噁心已經不重要了。無論是柬埔寨還是中國,都有各自的飲食風俗,如果不涉及其他問題,飲食自由,只是吃得開心,百姓就樂在其中。
↑↑圖文收集整理丨大雄
星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官方微信
★★★經典星湖·世內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