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天地︱中國鳥類一亞種新紀錄——灰藍山雀C. c. flavipectus

2021-01-15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指名亞種)

灰藍山雀 Azure Tit Cyanistes cyanus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山雀科 (Paridae)> 藍山雀屬 (Cyanistes)


一、灰藍山雀各亞種的分布

1)黃胸山雀組

灰藍山雀flavipectus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flavipectus Severtzov,1873;或為黃胸山雀指名亞種Cyanistes flavipectus flavipectus)。分布於哈薩克斯坦南部的西天山、吉爾吉斯斯坦南部和阿富汗北部。2014年12月30日在中國新疆喀什拍攝到—中國亞種新記錄,另外,在新疆庫爾勒有過tianschanicus和flavipectus的雜交鳥種記錄。


灰藍山雀carruthersi亞種(學名:C. c. carruthersi Hartert, 1917;或為黃胸山雀C. f. carruthersi亞種)。分布於阿賴山脈東部、吉爾吉斯斯坦的費爾幹納谷地和塔吉克斯坦帕米爾高原西北部。


灰藍山雀青海亞種(學名:C. c. berezowskii Pleske, 1893;或為黃胸山雀青海亞種C. f. berezowskii)。中國特有亞種,分布於祁連山東部、青海東部、東北部。


2)灰藍山雀組

灰藍山雀指名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cyanus Pallas, 1770)。分布於歐洲中部和東部、俄羅斯的歐洲部分。

(hyperrhiphaeus亞種)

灰藍山雀hyperrhiphaeus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hyperrhiphaeus Dementiev et Heptner, 1932)。分布於烏拉爾山的西南部、西西伯利亞西南部和哈薩克斯坦中部。

(koktalensis亞種)

灰藍山雀koktalensis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koktalensis Portenko, 1954)。分布於哈薩克斯坦的楚河、巴爾喀什湖、伊犁河下遊和阿拉湖地區。


灰藍山雀北方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tianschanicus Menzbier, 1884)。分布於哈薩克斯坦天山、阿拉套山、塔爾巴哈臺山及伊犁河河谷中上遊;吉爾吉斯斯坦的天山;巴基斯坦北部;中國新疆南北部。滿洲裡?阿勒泰?


灰藍山雀葉尼塞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yenisseensis Buturlin, 1911)。分布於俄羅斯的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黑龍江、遠東;哈薩克斯的阿爾泰山西南部、齋桑盆地、薩吾爾山;蒙古北部和中國東北部?


二、黃胸山雀組各亞種的野外識別

(1)C. c. flavipectus:雄鳥頭及頰部灰色稍深,從後頸至脖側具窄的發白斑紋,尾似指名亞種但靛青色分布較廣,中央尾羽尖白色較小。頦和喉部著淡洗灰色,胸至上脅亮檸檬黃色,下胸和腹部中央具窄的淺黑色線。雌鳥與之相似,但冠部灰色更深,上體色更淺,胸部黃色較淺、腹線淡灰或缺失。


(2)C. c. carruthersi:與flavipectus亞種相似,但頭至喉部更灰,與上體一致。缺乏白色的頸背部斑紋,尾部邊緣白色較少、無白色羽尖,胸帶輕微的著深黃色,腹部著淡灰色。

(3)C. c. berezowskii:與carruthersi亞種亦相似,但頭及頰色更淺,缺乏黑色貫眼紋,後頸至脖側的紋帶更細,上體暗灰色,胸部淡黃色。


三、各亞種在中國的分布情況

●灰藍山雀青海亞種(學名:C. c. berezowskii;或為黃胸山雀青海亞種C. f. berezowskii)。中國特有亞種,分布於祁連山東部、青海東部、東北部。


灰藍山雀北方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tianschanicus,Menzbier, 1884)。在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內蒙古東北部和新疆。


灰藍山雀flavipectus亞種(學名:Cyanistes cyanus flavipectus,Severtzov,1873;或為黃胸山雀指名亞種Cyanistes flavipectus flavipectus)。曾作為疑問種記錄於《新疆鳥類分布名錄(第二版)》(2011)附錄,載有記錄於伊犁河谷和鞏乃斯。2014年12月30日記錄於新疆喀什。


四、疑問:中國有yenisseensis分布嗎?

(1)新疆阿爾泰山、薩吾爾山分布的是什麼亞種?tianschanicus or yenisseensis?


(2)大興安嶺、滿洲裡分布的是什麼亞種?tianschanicus or yenisseensis?


(3)北方亞種tianschanicus和葉尼塞亞種yenisseensis的識別

北方亞種tianschanicus:與指名亞種相似,但冠至頸部淡灰色(后冠有時著淡紫灰色),上體輕微著深灰色,外側尾羽、大覆羽和三級飛羽白色較少,上體白色同樣較少,體側淡灰色、多樣,西天山種群上體蒼白,藍色較重。幼鳥冠至頸部較灰,上體似水洗後淡黃色。


葉尼塞亞種yenisseensis:似北方亞種,但體色稍淺,冠部淡灰色,頭部剩餘部分米白色,上體淡灰著淡藍色,幼鳥胸部和腹部有時具水洗黃色。


希望相關區域的鳥友能進一步核實灰藍山雀各亞種在我國的分布情況。


四、喀什拍到的flavipectus(初步鑑定)

(Photo by 郭宏 2014.12.30)

(Photo by 郭宏 2014.12.30)

(Photo by 郭宏 2014.12.30)


五、參考文獻

1、http://avibase.bsc-eoc.org/species.jsp?lang=ZH&avibaseid=5AE72E24&sec=summary&ssver=1

2、http://ibc.lynxeds.com/species/azure-tit-cyanistes-cyanus

3、http://www.birds.kz/subspecies.php?sspecies=538&l=en

4、http://www.hbw.com/species/azure-tit-cyanistes-cyanus


===============

更多信息,敬請關注新疆觀鳥會交流平臺!

官網:http://xjbws.520dc.com

http://www.chinabirdnet.org/BBS/forumdisplay.php?fid=52

微博:http://weibo.com/xjbws

博客:http://blog.sina.com.cn/xjbws

郵箱:xjbws@sina.cn

微信訂閱號:新疆觀鳥會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公眾號: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微信號:cwcawx

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相關焦點

  • 灰藍山雀
    在瓜果飄香的新疆烏魯木齊,食果和食蟲鳥類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一種灰白相間的小鳥--灰藍山雀是這裡的「常駐居民」。
  • 3小時內觀察到42種鳥類,成都觀鳥賽新紀錄誕生!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0月26日從成都觀鳥會獲悉,昨日在成都錦城公園舉行的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誕生新紀錄:3小時內觀察記錄42種鳥類。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主任朱磊博士擔任主評委,經評審和答辯,鳥友高暢以觀察記錄42種鳥類獲得冠軍。
  • 中國鳥界中的一群「小花臉」-山雀
    本期介紹的是在我國常見的幾種被稱作「山雀」的鳥類。分布:南亞至東南亞P. c. commixtus 亞種分布於中國東部和南部;P. c. nigriloris 亞種分布於日本琉球群島南部。生境及習性:多種森林生境,但更偏愛常綠闊葉林和紅樹林;也見於庭園。
  • 「珠海」平沙發現鳥類新紀錄——短嘴豆雁
    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在平沙發現鳥類新紀錄,發現三隻短嘴豆雁。據了解,短嘴豆雁是由豆雁(Anser fabalis)亞種提升為種。短嘴豆雁體色麻褐,與豆雁(80釐米)相近,但體型(75釐米)較小。短嘴豆雁在珠海屬於冬候鳥,根據《廣東省的鳥類及考察歷程》,廣東省最早記錄的短嘴豆雁追溯到1863年。近十年,短嘴豆雁絕大部分南下到鄱陽湖越冬,很少飛到廣東。本次雁落平沙,表明平沙處於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上。除了短嘴豆雁,珠海市觀鳥協會在平沙已經記錄到野生鳥類100餘種。
  •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生態雲南 | 大理南澗首次發現中國鳥類新紀錄種——白腹針尾綠鳩 2020-10-17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鴉雀有生 | 中國特有鳥類知多少(雀形目 一)
    四川短翅鶯,PerAlström博士2014年5月27日攝於四川老君山,保留所有權利此前推送了中國特有鳥類知多少(上,非雀形目),其中雞形目第一段的第一句話:「現生雞形目鳥類共187種」應為「現生雞形目雉科鳥類共187種」。
  • 鳥類也應保持社交距離!德國逾11000例藍山雀染肺炎病死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自2020年3月初以來,德國多地(特別是西部地區)發現有11000多隻藍山雀(Blue Tit)突然死亡或患病。藍山雀是一種羽毛顏色靚麗的小鳥兒,常常有藍、黃、白、綠混合的絢麗毛色,是歐洲一些國家許多老百姓的後院常客之一。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園子多隻藍山雀覓食。許多人在後院花園裡設置了餵食站,享受觀鳥和餵鳥的樂趣。
  • 走進奇妙的鳥類世界—— 紅頭(長尾)山雀
    鳥類對棲息地的敏感性非常高,是一個地區生態系統功能和發展趨勢良好的指示物種。
  • 重慶觀鳥愛好者捕捉到30個鳥類新記錄
    他們就是觀鳥愛好者。這兩年,通過他們的鏡頭,在重慶捕捉到30個鳥類新記錄,其中更有13個新記錄來源於重慶都市區。今天,我們跟隨他們的鏡頭,一起去探尋春天的奧妙。鏽胸藍姬鶲、點斑林鴿「鳥痴」保安:發現總在無意間新增的30個鳥類新記錄中,「鏽胸藍姬鶲」和「點斑林鴿」,就是在照母山森林公園和鴻恩寺森林公園發現的。
  • 新疆首次發現須葦鶯刷新中國鳥類新紀錄
    白眉細嘴、翅膀灰褐,乍一看其貌不揚,細看玲瓏秀美的中國鳥類新紀錄——須葦鶯,近日出現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據悉,這是新疆鳥友近80年來,首次記錄到這種來自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東南部的「外賓」。  5月11日,須葦鶯的發現者徐康平告訴記者,近日,他和鳥友倪新在烏魯木齊周邊溼地拍鳥時,突然聽到蘆葦蕩裡傳來一陣類似青蛙的鳴叫,起初,他們以為是東方大葦鶯或是稻田葦鶯。
  • 大老嶺觀鳥創紀錄之行
    觀鳥的好地方太多了,我們約著又去了福建龍棲山(遊記見附2)、河南董寨(遊記見附3)、江西婺源。今年終於輪到大老嶺了!另外,因為去年的紅安之行(遊記見附4)非常驚喜,所以在4月初就和去年一起去紅安的朋友籌劃準備5月的大老嶺觀鳥行程。本打算5·1之後再去,一來怕節假日人多。二來今年勞動節有4天假期,包括我在內的好多朋友都可能要陪家人或值班。
  • 記錄66種鳥類 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順利落幕
    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主任朱磊博士擔任主評委,經評審和答辯,鳥友高暢以觀察記錄42種鳥類獲得冠軍。經核對、整理本次比賽共記錄鳥類66種,比2019第六屆觀鳥賽增加了10種,觀測種群數量也較為穩定。
  • 新疆觀鳥12年 發現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
    人民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胡仁巴)「今年4月12日,新疆鳥友會會員在烏魯木齊南郊溼地拍鳥時,在蘆葦蕩裡非常意外地發現一種國內新鳥類——須葦鶯。」7日,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新疆觀鳥會會成立12年來,鳥友們已在新疆發現了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和36種新疆鳥類新記錄。
  • 自然觀察 | 普通的罕見鳥——黃腹山雀
    一直到了2016年初,金牛山聚集的黃腹山雀數量巨大,常見上百隻的大群在林間穿梭,從樹冠覆蓋到地面,掃蕩一切蟄伏的小蟲。有時聚在一棵枯樹上一起啄食,發出密集的雨點般的響聲。這種場景讓人印象深刻。在地面陰暗處探尋2017年,如果你再想看看黃腹山雀就沒那麼容易了。總之一整年時間,我都沒有看到;問了幾位觀鳥達人,也是如此。可黃腹山雀太普通,這樣一次集體失蹤,也很容易被忽視。
  • 【譯只鳥,又譯只鳥】第1期:黃腹山雀
    鳥類無國界,重慶觀鳥會搞事情,當然要既接地氣,又顯洋氣。
  • 紅腹山雀,為山雀科的鳥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
    紅腹山雀,為山雀科山雀屬的鳥類,是中國的特有物種。紅腹山雀,體小(13釐米)而有特色的山雀,頭及胸兜暗黑,鬆軟白色頰斑,頸圈棕色。紅腹山雀,小型鳥類,體長11~12釐米。額、頭頂至後頸輝黑色,眼先、臉頰至頸側白色。
  • 又是一年觀鳥季 江蘇記錄在冊鳥類超450種
    紅頭長尾山雀 每年4月20日—26日是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可以稱得上「鳥類天堂」。 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超450種 江蘇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鳥類資源十分豐富。
  • 鳥類中的「肥啾」並不全屬於雀形目,猛禽裡面也有可愛的毛絨糰子
    鳥類中也是如此,像禿鷲這種頭頂毛髮稀少的總給人一種陰險的感覺,而像雀形目中的很多毛絨絨、圓嘟嘟的鳥類就特別討人喜歡了。我整理了五種曾經被網友們稱為肥啾的鳥類,大家一起來看看,它們是不是符合上面三種特徵。1.銀喉長尾山雀Aegithalos caudatus銀喉長尾山雀可以說是「肥啾」界的扛把子了,它們甚至還有一個非常美麗的外號叫做「雪之妖精」。銀喉長尾山雀屬於雀形目、長尾山雀科、長尾山雀屬的小型鳴禽,在北半球的亞洲和歐洲都有分布。
  • 春日觀鳥地圖出爐!龍泉驛就有一個地兒,離家近~
    自1916年居住於華西壩的戴珍女士開啟中國大陸現代意義上的觀鳥活動以來,百餘年後的今天,成都越來越成為觀鳥的熱土。」今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成都出發,聯合成都觀鳥會,整理出了一份超實用的春日成都觀鳥地圖,在推薦成都及周邊最佳觀鳥地的同時,也給大家普及一些觀鳥的技巧、設備和拍攝觀鳥大片的訣竅。
  • 鬧市觀鳥:原來黑漆漆的不止是烏鴉,還有烏鶇
    結果出乎許多人意料,當天下午短短一個多小時,參加此次活動的小朋友在酒店草坪裡、樹枝上發現了近十種鳥類,其中還包括《觀鳥指南》上二十九種常見鳥類之外的黃腹山雀和烏鶇。沈雨默還強調觀鳥注意事項,包括不穿色彩鮮豔衣物,不使用閃光燈,避免大聲喧譁,保持適當距離不可引誘、驅趕、捕捉鳥類以及離開時帶走隨身垃圾等,以不打擾鳥類正常生活為前提。「白頭鵯!白頭鵯!」在指導老師引導下,小朋友們很快在枝頭發現一隻俗稱白頭翁的城市常見鳥類(留鳥)。緊接著又發現了紅頭長尾山雀和珠頸斑鳩,僅僅在酒店入口草坪就收穫三種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