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自2020年3月初以來,德國多地(特別是西部地區)發現有11000多隻藍山雀(Blue Tit)突然死亡或患病。
藍山雀是一種羽毛顏色靚麗的小鳥兒,常常有藍、黃、白、綠混合的絢麗毛色,是歐洲一些國家許多老百姓的後院常客之一。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園子多隻藍山雀覓食。許多人在後院花園裡設置了餵食站,享受觀鳥和餵鳥的樂趣。
藍山雀。來源/RSBP
染病的藍山雀,呈現出鳥類鏈球菌(Suttonella ornithocola)的典型感染症狀。這是由於山雀類感染心桿菌科(Cardiobacteriaceae)導致其患的肺炎。最初從1996年在英國首先被發現的,是從英國山雀的肺部中分離出來的。該病的其他症狀包括呼吸困難、部分頭部羽毛受損,以及眼瞼粘連。受影響的鳥類將不再進食,無法吞咽。
一隻染病的藍山雀。來源/德國NABU
病鳥很容易識別:它們往往對周圍的環境不再有敏銳反應,呼吸困難(如喘氣),嗜睡,姿態冷漠,羽毛蓬鬆,一些頭部羽毛脫落,遇到危險也沒有逃離反應,比較消瘦,通常不久就會死去。而且人們發現,有時候一個園子裡能發現多隻死山雀,這表明,這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
4月12日,一個名叫NABU的自然保護組織開始呼籲德國公眾使用在線報告自己發現的疑似病例,截至4月21日,在12天的時間內,就收到了來自公眾提交的1.38萬個病例報告,受影響的鳥兒約2.6萬隻。
迄今為止,這種鳥類鏈球菌尚未發現對人類的危害,目前幾乎只影響山雀,特別是體型較小的物種,而藍山雀是迄今為止最常見的受影響物種。然而,有人懷疑,煤雞、鳳頭山雀、沼澤山雀和柳樹山雀都有可能受到影響,儘管沒有那麼嚴重,部分原因是它們不太喜歡參觀餵食站。個體較大的大山雀,似乎受病原體的影響較小。
上圖:BTO在4月24日的一篇報導。來源/bto.org
此前的研究顯示,由於細菌引起鳥類之間肺部感染的最可能的傳播途徑為氣溶膠或空氣傳播的感染(即通過咳嗽或打噴嚏釋放的傳染性物質雲或霧)。鳥糞鏈球菌在環境中存活的時間長短、以及這一點在疾病傳播中是否重要,這些情況都還不清楚。
此次藍山雀疫情原因查明之後,NABU已經要求觀鳥者,不要再給鳥類餵食器或水槽灌滿水,以遏制這種新疾病在鳥類之間的傳播。
在謎底揭曉之前的一些人們對疫情的猜測,其中包括了有人表達對於新冠疫情的擔心。來源:birdguides.com
另外,雖然這種細菌1996年就有了初次的報告,但是,直到2005年才被完全鑑定為一種新的細菌;因此,對該細菌和可被感染的物種範圍的了解相對較少。雖然在人類或任何哺乳動物中都沒有這種細菌感染的已知報告,但是人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的多種風險——如細菌感染、病毒變異,甚至Disease X的風險,卻不容忽視。
這個例子也說明,人與野生動物,要保持距離。一則有助於避免任何傳染給人類的風險,同時也有助於減少鳥類之間的疾病傳播。
文 | Linda
核 | 花花
編 | Angel
【參考資料】
1. Blue tit @RSBP
https://www.rspb.org.uk/birds-and-wildlife/wildlife-guides/bird-a-z/blue-tit/
2. Cause of Blue Tit deaths identified(2020.4.23)
https://www.birdguides.com/news/cause-of-blue-tit-deaths-identified/
3. Mystery illness killing off German Blue Tits(2020.4.12)
https://www.birdguides.com/news/mystery-illness-killing-off-german-blue-tits/
4. Acute necrotising pneumonitis associated with Suttonella ornithocola infection in tits (Parida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90023310000936
5. Suttonella ornithocola in Garden Birds
https://www.gardenwildlifehealth.org/portfolio/suttonella-ornithocola-infection-in-garden-birds/
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是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