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雀和藍山雀的戰爭:把蛋生在對方巢裡

2020-11-27 網易科技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授權轉載。

兩種小型山雀一直在進行著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們侵入彼此的巢穴並產蛋,讓自己的蛋與敵人的親生骨肉一起孵出。

快走,這個巢箱是我的(圖:Bernd von Jutrczenka/dpa/Corbis)

這些混進來的幼鳥很可能在出生以後一直認為自己是另一物種,這種行為可能給物種演化中帶來影響深遠的後果。而這些行為發生的原因都要歸咎於巢穴不足。

當大山雀(Parus major)找不到合適地方產蛋的時候,它們就入侵藍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的巢穴。藍山雀的體型只是入侵者的一半,所以通常棄巢飛走。這是很聰明的一招,因為那些留下來保衛家園的更可能會在血腥的戰鬥中犧牲。

但這並非故事的結尾。在另一些案例中,較小型的藍山雀能夠報復成功,把自己的蛋藏進大山雀的巢中。

卡斯蒂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stilla-La Mancha)的Rafael Barrientos在西班牙中部的森林裡設立了近3000個巢箱,用來監測大山雀和藍山雀三年間的築巢行為。

在Barrientos的記錄中,在17個案例中,藍山雀的巢穴被大山雀佔領,大山雀把自家的雛鳥和藍山雀的雛鳥一同養大。在這其中的兩個案例中,死去的藍山雀仍然躺在巢穴裡。

但在另外17個案例中,藍山雀會偷偷把自己的一兩枚蛋下到大山雀的巢裡。研究中混有兩種雛鳥的鳥巢數量佔總數量的3%,但在某些林地內則可達到7%。

「那些藍山雀很可能在想:『如果你佔了我的巢來孵蛋,至少你得幫忙照顧我的後代,』」Barrientos說,雖然其實他也並不確定潛到大山雀的巢穴裡下蛋的是不是就是巢穴被佔的那幾隻藍山雀。

研究小組說,這項研究首次詳細描述了藍山雀偷偷下蛋的行為,即一種所謂的孵育寄生行為,也首次為大山雀的盜巢行為提供了明顯的證據。

那麼在敵人巢穴中長大的個體的自我認知會是怎樣的呢?之前的通過人工交換鳥蛋撫養的方法進行的研究顯示,被收養的藍山雀雛鳥生長期間會以為自己是大山雀,認為自己應該發出大山雀的叫聲。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性印記錯亂。

但這些效應只持續一段時間,Barrientos說,一旦它們離開巢穴,它們不知怎得就學會了辨認自己同類的叫聲。但恰好相反,被藍山雀飼養的大山雀卻會一輩子認為自己是藍山雀,叫聲與自己的養父母一樣。

為什麼藍山雀有能力矯正自己的行為而大山雀卻不能?這還是個未解之謎。「有假說認為可能因為藍山雀會遇到更多危險,」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的Tore Slagsvold說:「被收養的藍山雀認為自己是大山雀,試圖與其他大山雀幼崽競爭食物、巢穴和配偶,導致自己受傷甚至死亡,因為藍山雀的體型比大山雀小。」

但可能有一些好處。「被另一個物種的養父母收養還能學習新的叫聲,並利用新的攝食生態位,」Slagsvold說。而且到最終,這樣混合孵化的種之間可能會導致重要的演化結果,即兩個物種的雜交。(撰文:卡爾•格魯伯(Karl Gruber)  翻譯:陳娉瑩  審稿:馮薇)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大山雀,遠東山雀,蒼背山雀,綠背山雀和黃腹山雀的辨識
    山雀科鳥類體型比較小,嘴短而強,主要棲息於森林和林緣灌叢,性格活潑,不甚懼人。大山雀近年來分成了大山雀,遠東山雀,蒼背山雀。
  • 那是上海留鳥大山雀在「叫春」
    這種公園、綠地和小區裡都能能見到的留鳥,說起來有許多趣事呢—— 市區綠化多了,樹梢上那歡唱的鳥兒也多了 在上海城郊,最常見的山雀科鳥兒是大山雀。大山雀在上海是留鳥。隨著市區綠化覆蓋面積的擴大和它們不錯的適應力,它們的數量在逐年增長。
  • 為藍溼地生物記錄(三)沼澤山雀
    正值隆冬,漢石橋溼地自然保護區內一片蕭瑟,只有大片的蘆花和光禿的樹枝在寒風中搖曳,貌似「萬籟此都寂」,但在這寂靜的表象下,確是活躍著不少動物,有空來冬季的溼地走走,定會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在漢石橋溼地的鷺湖,下午的暖陽傾瀉在湖邊的大楊樹上,漫步樹下,可以聽到一些鳥叫聲,循著一種清脆、斷續的鳴叫,不難找到這個冬日裡的小精靈--沼澤山雀。
  • 山雀才不是什麼好鳥,整天想著大腦
    如果在路上看到這種眼神無辜,長相呆萌,像一團毛球的小鳥,記得提高警惕:恭喜你遇到了世界上最邪惡的生物之一,殺戮機器大山雀,外號「殭屍山雀」(大山雀英文名 Great tit,大乳頭?)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山雀是兇殘的霸王龍和迅猛龍的直系血親。
  • 大山雀的文化傳承:跟著「老鳥」,有樣學樣!
    20世紀20年代時,人們開始注意到錫箔上出現了小洞,它們來自淘氣的藍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這些鳥兒們學會了用嘴啄開錫箔蓋,喝掉牛奶表面那層奶皮。這種行為傳播得很快,到了20世紀50年代,似乎英國所有的藍山雀都學會了這個技能。
  • 大山雀這種活潑可愛的鳥兒你了解多少呢?快來看看吧!
    俗稱籲籲黑或白臉山雀。產地幾乎遍布亞、歐大陸,其 中包括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向南可達到印度尼西亞。此鳥體長為120140毫米。體重1314克。大山雀喜生活在針葉林或闊葉林中,在平原林野間, 或在農家庭院中均常見。其性甚活潑,經常在枝丫間上下 跳躍。鳴聲尖銳善變,略似「籲籲黑,籲籲黑黑黑」,因此而 得名「籲籲黑」。大山雀是馳名國內外的食蟲鳥,主要捕食松毛蟲、岬 蟲、天牛幼蟲、蝽蟓、蝗蟲、蠅類等害蟲,是農業、林業及果 區中極為重要的益鳥。
  • 大山雀的文化傳承:跟著「老鳥」,有樣學樣
    原標題:大山雀的文化傳承:跟著「老鳥」,有樣學樣!Ed Yong/文IvyP/譯編輯:球藻怪在20世紀早期,送奶工會把玻璃瓶裝牛奶送到英國人家門口,瓶口用錫箔蓋密封。20世紀20年代時,人們開始注意到錫箔上出現了小洞,它們來自淘氣的藍山雀(Cyanistes caeruleus)。
  • 大山雀:如此之小,何稱為「大」?
    經觀察,這種鳥棲息於低山和山麓地帶的次生闊葉林、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也出入於人工林和針葉林。通常有數隻一起作伴,我們只要發現其中一隻,那麼可以肯定周邊還會有第二隻、第三隻。 當我在整理這組圖片與撰寫相應的文字稿時,為出於增加一些「文化內涵」,特地在「百度」中搜索了一下「描寫大山雀的詩」,結果沒有「大山雀」而只有「山雀」的。
  • 中國鳥界中的一群「小花臉」-山雀
    喉部和頸側的黑色延伸至上胸至腹部中央形成黑色粗縱紋(雄鳥更寬),下體暗中灰色,兩脅深灰色(備註-曾歸入大山雀)。裸區:似大山雀。鳴聲:與大山雀和遠東山雀明顯不同,為刺耳、具電子震動感的zerr zerr zerr。鳴唱為歡快的重複雙音節哨音。
  • 你知道大山雀的生長習性嗎?該怎樣飼養呢?有哪些技術
    大山雀只是山雀中的一種,由於在這個種類中體型是最大的,所以名字由此而來。大山雀的頭頂呈黑色,臉頰有一塊白,它的背部又呈黃綠色。大山雀的羽毛內部和外部還不是同一個顏色,內部成黑色,外部呈藍色與黑色相間。大山雀的眼睛多半呈褐色 其實他還是比較好辨認的,這些主要都是大山雀的外貌特徵。
  • 德國逾11000例藍山雀染肺炎病死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自2020年3月初以來,德國多地(特別是西部地區)發現有11000多隻藍山雀(Blue Tit)突然死亡或患病。藍山雀是一種羽毛顏色靚麗的小鳥兒,常常有藍、黃、白、綠混合的絢麗毛色,是歐洲一些國家許多老百姓的後院常客之一。經常可以看到一個園子多隻藍山雀覓食。許多人在後院花園裡設置了餵食站,享受觀鳥和餵鳥的樂趣。
  • 威武霸氣 黃腹山雀
    因為一張腳踩田鼠的照片而躋身網紅行列的黃腹山雀,一時豔驚四座,也貢獻了不少表情包。
  • 綠背山雀公母如何鑑別?如何飼養管理山雀?
    綠背山雀---我國稀有,是一種體型略大(約13釐米)的山雀。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在中國西南各省,西藏南部、雲南、貴州、四川各省可見,綠背山雀在中國的分布北限可達陝西、甘肅南部的秦嶺一線,東限長江中遊的湖北省,在臺灣島也有本物種分布。在中國其分布僅與白腹的大山雀亞種有重疊。
  • 聽說大山雀很兇,它會打其他麻雀嘛_澎湃新聞-ThePaper
    我的網名叫大山雀,是因為十幾年前剛拍鳥的時候,本以為大山雀是很大的鳥,誰知見到以後才發現是個跟麻雀一樣大的小不點,於是覺得好玩,就取了這個網名,其實帶有自嘲的意味。大山雀最愛吃也最善於捕食的,是各種蟲子,是絕對的森林衛士。當然,去年,有N多人@我,就因為是看到一張大山雀在吃其他小鳥的兇殘的照片,我不知道這隻大山雀怎麼抓到那只可憐的小鳥的,照理它沒有能力直接捕食其他鳥類,或許對方本來就已經不行了。
  • 灰藍山雀
    在瓜果飄香的新疆烏魯木齊,食果和食蟲鳥類有著豐富的食物來源,一種灰白相間的小鳥--灰藍山雀是這裡的「常駐居民」。
  • 大山雀,是各地山林,果園裡極為常見的一種小鳥
    大山雀,是各地山林,果園裡極為常見的一種小鳥。它的個子比麻雀略小,頭部呈光澤的藍黑色,襯託著潔白的兩頰,好像京劇臉譜中的大白臉,所以又稱白臉山雀。它的背面為藍灰色,腹面白色,中央縱貫著寬闊的黑紋。大山雀是有名的食蟲益鳥。
  • 鳥類有真愛:大山雀寧肯犧牲食物也要和伴侶在一起
    一項研究發現,牛津郡森林中的大山雀會為了和伴侶待在一起而犧牲食物。    而且這種多情的表現並不只是雌性的專利。雄性大山雀也會為了與另一半黏在一起而放棄飛走覓食。 一項研究發現,大山雀會為了陪在伴侶身邊而犧牲食物。而且這種多情表現並不只是雌性的專利,雄性大山雀也會為了與另一半黏在一起而放棄飛走覓食。
  • 大山雀等18隻野生保護鳥被解救
    動物保護本報訊(記者 王斌)目前正值野生候鳥過境和野生動物集群活動的活躍期,昨天,北京森林公安啟動專項行動,打擊非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通過對豐臺區分鐘寺橋南自發市場、天驕文化城、雅園國際市場等地進行集中檢查,共收繳救助18隻野生保護鳥,抓獲一名嫌疑人。
  • 「嗜腦狂魔」大山雀之俠骨柔情
    河面上,綠頭野鴨、天鵝、紅嘴鷗、秋沙鴨等幾十種水鳥或嬉戲追打,或潛水捕魚,或在天空展翅;而河道的左側,則密生著一些灌木叢和次生林。有野生的梨樹、荊棘、橡樹,還有水杉,而這些雜樹林正是各種山雀們的樂園。其中除了麻雀,就屬大山雀最常見了。大山雀在中國也分布較廣,南北方都能見到。它們體型中等偏小,和麻雀差不多大小。性情活潑好動,喜歡在枝頭跳躍。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教你一個「種豆」得大山雀的方法
    小生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已經找到了答案。大山雀性情是很膽大的,不怎麼害怕人類,它是很有名氣的鳴禽和觀賞鳥。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今天小生教你一個種豆得大山雀的方法。我們都是愛護鳥類的,我們不能捕捉鳥類。我這個辦法可以讓大山雀住在你家裡,自由自在的,你也能天天見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