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紙對摺103次,我們的宇宙就放不下它了嗎?

2021-01-10 中科院物理所

不知道大家小的時候是不是都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相傳,西洋棋起源於古印度,是由一位名叫西薩·班·達依爾的宰相發明的。

當時的舍罕王打算重賞西洋棋的發明者,於是宰相在國王面前提出請求:「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賞我1粒麥子;第二個小格內給2粒,第三格內給4粒……照這樣下去,每一格都比前一個小格加一倍。陛下啊,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格(共64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吧!」

國王慷慨地答應了宰相的要求,計數麥粒的工作很快就開始了。一袋又一袋的麥子被扛到棋盤前,但是麥粒數一格接一格增長得越來越迅速,國王很快就發現,即使拿出全印度的小麥,也無法兌現他對宰相許下的諾言!

那麼這位宰相到底要求國王賞賜給他多少粒麥子呢?用中學數學所學的方法就可以算出,共需18,446,744,073,709,551,615個麥粒!

這個數字究竟有多大呢?

根據麥粒的重量,近似估算的結果大約為兩千多億噸,而即使是農業現代化技術高速發展的現在,全世界小麥的年產量也不過數億噸而已!

雖然這個故事的真假已經無從考證,但是由它透露出的數學的神奇與宏大,無疑震撼了我們的心靈,這一令人驚嘆的結果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原理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到今天要介紹的重點——「指數爆炸」。

1

宇宙中放不下的紙

為了更形象地體現這一現象的威力,人們還提出了許多「國王與麥粒」故事的「變體」。

例如,一張厚度為0.1mm的紙,通過不斷對摺使厚度成倍增加,對摺51次後,其厚度便可達到2.25億千米,約為火星與太陽的距離。

而當對摺次數達到103次時,其厚度已經超過了930億光年,這是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也就是說,可觀測宇宙內已經放不下這張紙了!

紙的厚度與對摺次數正好滿足指數增長的規律,其增長速度如爆炸般驚人,相信大家也已經從上面的兩個小故事中體會到「指數爆炸」的威力了。

當然,上文說的都只是純數學上的計算,在實際實驗操作並不可行。有人做過實驗,一張紙對摺7次以上就已經非常困難了。

現代指數的概念是數學家笛卡爾在1637年引入的,他為乘方數設計了專門的記號系統,即指數函數。

所謂「指數爆炸」也並不是真正的爆炸,而是指計算過程中,指數函數值的「爆炸性」增長。

2 無所不在的「指數爆炸」

在天文,測量,航海,計算機和其他實用數學的分支中,常用到指數函數和它的各種性質,尤其是計算機編程領域,我們在解決問題時,經常會用到指數函數及其相關函數。

這時就要格外注意了,因為一旦處理不好,該問題在解決過程中,我們需要計算的數字很可能會膨脹到難以計算的地步。

相反,如果「指數爆炸」這一數學現象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也可以大大減少計算步驟,成為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利器。

>>>>密碼越長就越安全?

我們在註冊新的帳戶或者進行密碼修改時,密碼設置那一欄的旁邊經常會提示我們所設密碼的安全程度。

隨著密碼長度和所含數字、字母、符號種類的增加,密碼的安全係數也會越來越高,這背後蘊含的原理就可以利用我們前面提到的「指數爆炸」來解釋。

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密碼,是使用俗稱「密鑰」的隨機字節流來進行加密的。

在加密算法沒有漏洞的情況下,要想破解密碼就必須「一個一個」地進行嘗試,即列出與密鑰長度相同的字節流,與密碼逐一進行比對,直到找到正確的密鑰,這種密碼破譯法又被稱為「暴力破解」。

那麼密碼的長度又是如何影響密碼的安全性的呢?

我們假設密碼全部由兩種數字(1和0)來表示。如果密碼的長度只有3位,那么正確的結果必定是下列8種情況之一:

000,001,010,100,011,101,110,111

最多嘗試8次就能成功將其破解。

而密碼每增加一位,其可能出現的排列組合的種類就會增加一倍,破解密碼所需要嘗試的次數也隨之翻倍。

隨著密碼位數的增加,暴力破解最多需要嘗試的次數如爆炸般增長,破解難度和成本飛速增大。

那麼,這種利用「指數爆炸」增加密碼安全性的方法效果究竟如何呢?

在這裡,小編就給大家舉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如果我們要破解一串512位的密碼,並且每一位只可能是0和1兩個數字中的任一個,需要多久才能嘗試遍每種可能呢?答案如下:

這個數字意味著:即便有一臺現代超級計算機,並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解密,不停地嘗試各種數字的組合一直到現在(公元2020年),它也無法列舉完這串密鑰所有可能的情況。

>>>>程式設計師必備算法:二分法查找

二分法查找是計算機科學裡常用的算法,它能幫助人們在一組有序數組中迅速找出某一特定的元素,其基本過程可以總結為:

從數組的中間元素開始,如果中間元素恰好是所要查找的元素,則搜索過程結束。

如果要查找的元素大於或小於中間元素,則在數組大於或小於中間元素的那一半開始,而且同最初時一樣,也從中間元素開始比較。

這種算法的好處是,每一次比較都能使搜索的範圍縮小一半。這可以看作是「指數爆炸」的另一種應用。

例如,我們怎樣才能快速地在下列9個從小到大排列的數中尋找出數字4呢?

1 ,3 ,4 ,6 ,7 ,8 ,10 ,13 ,14

可能有的小夥伴會說,從第一個數開始檢查唄,如果第一個數不是4,就查看第二個數,還不是,就查第三個,以此類推總能找到4在哪裡。

想想看,如果4在這列數的最後一位,這種方法豈不是要比較所有位置的數嗎?這個計算量是很大的。

然而,如果用剛才介紹的二分法,每次都從中間開始找起,僅需3次比較就能找到4在哪裡,大大提高了效率。

隨著數組的擴大,這一方式的優勢也逐漸顯現出來,例如,只需要判斷10次,就能在2047個數據中找到目標元素。

運算20次就能在2097151個數據中找出想要的結果;而比較30次時,所能搜尋的數據範圍甚至變成了2147483647個!

數學作為人類思維表達形式的一種,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推理,以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的魅力也一直影響著我們。

這篇文章中為大家簡要介紹的指數爆炸,不過是無數瑰麗景象的冰山一角,數學世界中還有更多美麗動人的風景等待我們去欣賞和發掘,如果你恰好也對它感興趣的話,不如就一起來探索一下,看看數學還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出人意料又合乎邏輯的驚喜吧!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lwk

↓ 點擊標題即可查看 ↓

相關焦點

  • 把一張紙對摺103次,宇宙就放不下了?
    曾經看過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視頻,有一位小姐姐做了一個非常熱門的科學實驗,就是紙張的對摺實驗,她用一捲紙在操場進行了這個實驗,結果還真像網上說的那樣,對摺七八次以後就很難進行下去了,網上也有說一張紙最多對摺7次,對於這一點我也有點好奇,自己拿餐廳紙試了一下,還真是,每七次就很對摺了,如果把三層的餐廳紙其中一層取出來對摺
  • 把一張紙對摺103次,厚度超1000億光年,宇宙都放不下它?
    ,對摺七八次以後就很難進行下去了,網上也有說一張紙最多對摺7次,對於這一點我也有點好奇,自己拿餐廳紙試了一下,還真是,每七次就很對摺了,如果把三層的餐廳紙其中一層取出來對摺,第七次還是可以完成,但第八次就不行了,所以說一張普通的紙一般能對摺個6~8次。
  • 一張紙對摺103次,宇宙就真的放不下了嗎?
    曾經有一道數學題目,一張紙如果一直對摺下去,能對摺多少次?  事實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能折個6~8次。在寫這篇文章時,我試了一下,最多折了7次。而世界紀錄是一次折了13次,用的是接近4公釐米長的衛生紙,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州聖馬克中學師生們共同實現的。
  • 一張紙對摺103次後,為什麼厚度會超過宇宙?
    使用一張A4紙,我們可以疊出想要的形狀,就好一張紙飛機,在一般情況下,一張A4紙在反覆對摺6次後,就已經達到了極限,倘若要將一張紙連續對摺103次,那也許是天方夜譚。但有科學表示,一張紙如果對摺103次,它的厚度就會超過宇宙,這是為什麼呢?
  • 一張紙很普通?科學家:將它對摺103次,宇宙都無法裝下這張紙
    科學家表示,若能將一張紙連續對摺103次,結果是整個宇宙都無法裝下這張紙。這時,很多人或會提出,就目前市面上紙張的大小與柔韌度來看,我們根本無法將一張紙連續摺疊103次。事實的確如此,以普通A4紙為例,據測算,A4紙能摺疊的最多次數為7次,即便是柔韌度十分好的特質紙張,我們也難以將其連續對摺2次。
  • 一張紙對摺105次,宇宙真的就放不下了嗎?指數增長有多快?
    宇宙在我們眼中簡直是大到無邊無際,人們也不知道宇宙的邊界在哪裡。很多人不相信一張紙經過105次對摺後,宇宙都放不下,我們就來一探究竟吧!我們以A4紙為例,厚度大概0.1毫米左右。任意一張紙都不可能對摺105次,普通的紙最多也就能摺疊7次。如果不相信的話,我們可以自己拿一張A4紙試一試,對摺一兩次很容易,對摺7次以上難度就大大增加了。
  • 一張紙對摺103次,真的能裝下整個宇宙嗎?
    >曾經有一道數學題目,一張紙如果一直對摺下去,能對摺多少次?根據我查得的資料,一般來說常見的A4列印紙的厚度是0.104mm,我們就按照0.1mm來計算,也就是為摺疊時,厚度是0.1mm。每對摺一次,厚度會增加一倍。
  • 一張紙不能對摺超過7次?摺疊103次可突破宇宙極限
    7次嗎?有人腦洞大開,一張紙對摺多少次,可以超過你的身高?--- 摺疊103次可突破宇宙極限?根據粗略的估計,在摺疊103次之後,紙坨的「厚度」就到達了可觀測宇宙的極限,930億光年...對摺7次就能逼出你的洪荒之力,而後,僅靠雙手就已經變得不現實!
  • 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超過可觀測宇宙嗎!
    將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刺穿宇宙,而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這意味著在理論上,只要將一張紙對摺103次,其厚度就能超過930億光年。為了方便大家理解這個930億光年是個什麼概念,小編這裡再次解釋下一光年有多遠。
  • 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超過可觀測宇宙嗎
    將一張紙對摺103次就能刺穿宇宙,而我們的可觀測宇宙直徑長達930億光年。這意味著在理論上,只要將一張紙對摺103次,其厚度就能超過930億光年。將一張紙對摺103次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生活中常用的紙張,對摺七次已經是極限了,大多說人甚至只能做到對摺6次。而目前的世界最高紀錄是將一張紙對摺13次,而進行這樣的操作使用的是一張長達3000米的衛生紙,最後的高度有0.8米。
  • A4紙最多對摺7次,如果能將它對摺103次,將會發生什麼?
    前不久QQ空間,朋友圈等社交媒體上身材火辣的妹子都在拿著一張A4紙,狂秀他們的A4腰。不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些只可不僅僅只是美女們身材的衡量標準,也同樣可以成為宇宙高矮胖瘦的標尺。可能有人會覺得匪夷所思,因為畢竟一張紙的厚度實在是太小太小了,一張紙怎麼可能來衡量宇宙的高矮胖瘦呢?這個想法聽起來也確實是有點太不著邊際了。不過事實的確是如此,而且不需要對著太多次就會有奇蹟發生。我們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推算,如果一張紙對摺三次,那麼它的厚度也才不過是一個指甲蓋的厚度。
  • 一張A4紙對摺103次會有多厚?科學:930億光年,超已知宇宙的範圍
    一張A4紙對摺103次會有多厚?科學:930億光年,超已知宇宙的範圍。乍一看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荒誕,但也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家們通過指數增長原理計算出:一張標準的A4紙,厚度為0.088mm,假設一張面積無窮大的A4紙反覆對摺。
  • 一張紙摺疊103次後,厚度會超越「宇宙」?
    這個範圍包含了人類的一切知識,我們的歷史,我們的文化,我們的未來,都在這900億光年之內。對於我們來說900億光年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數字,可是我們在網上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說法,一張普普通通的紙,對摺103次後,這個紙摺疊後厚度就會超過宇宙的厚度,這個觀點是真的嗎?
  • 一張紙無法對摺超過8次嗎,科學家稱一張紙對摺50次能抵達太陽
    一張紙才一共能折多少,我拿的是一張這個a4紙然後我開始疊的我覺得的太容易了呀,可是啊我最後折到第六次的時候是已經在折不出了,我們在想是不是跟這個紙的大小有關呢?我們後面拿了一個很大的報紙是對摺對摺再對摺,網上有一個說法就是說任何一張紙無論怎麼對摺怎麼不能超過九次,這是為什麼尼?
  • 一張紙摺疊103次後,厚度會超越「宇宙」?看完長知識了
    對於我們來說900億光年是一個難以想像的數字,可是我們在網上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說法,一張普普通通的紙,對摺103次後,這個紙摺疊後厚度就會超過宇宙的厚度,這個觀點是真的嗎?一張普普通通的A4紙,在一些心靈手巧的人手中,可以被摺疊出不同的花樣,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嘗試過把一張A4紙反覆摺疊,如果不藉助機械設備的話,只憑藉自己的力量,可以把這張A4紙摺疊多少次呢?通常情況下,我們只能把一張A4紙摺疊六次就已經到達極限了。
  • 一張紙對摺最多不會超過七次?如果能對摺42次都能上月球了
    怎麼有種小型地震的即視感,隨後再來檢查可憐的A4紙君,它已經「灰飛煙滅」了...其實 類似的實驗,「流言終結者」,就用一張橄欖球場長度,0.1毫米厚度的紙張,動用了壓路機,完成了11次對摺。所以說只能對摺7次也不是絕對的,但必須用特殊的紙和場合才能做到更多,就平時咱們身邊不管什麼紙,盒子,還真超不過7次,你現在就可以試了。
  • 一張紙對摺90次後,厚度就超過了銀河系的直徑,是真的嗎?
    曾經有一道數學題目,一張紙如果一直對摺下去,能對摺多少次?事實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能折個6~8次。在寫這篇文章時,我試了一下,最多折了7次。而世界紀錄是一次折了13次,用的是接近4公裡米長的衛生紙,是由美國德克薩斯州聖馬克中學師生們共同實現的。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假設可以一直這下去,那麼會出現什麼情況?
  • 一張紙真的沒法對摺超過7次嗎?
    來源 | 《萬物》等編輯 | Mirror一張紙真的沒法對摺超過7次嗎? 圖源:pixabay隨便拿起身邊的一張紙,試著對摺,再對摺,你最後能折幾次?相信大家折6次就差不多了,或許勉強能到7次。這也是網上廣為流傳的說法——一張紙最多只能折7次。
  • A4紙只能對摺7次,足球場大小的紙能對摺幾次?答案真沒想到
    我們從幼兒園就開始學會摺紙了,可是你嘗試過一張紙能夠對摺幾次嗎?有不少人都嘗試過,發現一張普通的A4紙只能對摺七次,是不是這個答案讓你很吃驚呢?那麼一張足球場那麼大的紙又能對摺幾次呢?或許很多人對這個答案不滿意,認為紙張可以無限摺疊,但是這僅僅局限於理論,而實際又是如何的呢?我們來計算一下吧。如果一張紙的厚度為單位1的話,那麼對摺一次,則厚度變為2,第二次對摺,厚度變為4,第三次對摺,厚度變為8,那麼就這樣一直計算下去的話,紙張對摺到第七次的時候,厚度就是128。或許從理論上上是可以無限對摺的,但是實際上,對摺到第七次就已經很費勁了。
  • [動手做]把一張紙對摺
    >▲將你的紙從上到下摺疊,然後從左到右摺疊 (4)記錄下你把這張紙對摺了多少次。這個數字比你預期的更多還是更少?活動概述 當你把紙對摺時會發生兩件事,它們都意味著當你摺疊的次數越多,再次摺疊就越困難。 每當你把1張紙對摺1次,它的面積就變成了一半。如果你一開始用的是1張A4紙,經過四五次摺疊後,它就會變得很小了。如果你能夠把它對摺9次,那麼它的面積大概只有1平方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