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飛行過幾百小時的「老鳥」,為何落水身亡?這項很前衛的運動,又出事了!)
2月1日(正月初五)下午,一名滑翔愛好者周某在海寧大尖山玩滑翔傘時,不幸從空中掉進湖裡遇難。
滑翔傘是人們實現飛翔夢想的一種方式,近年來風靡一時。然而,我們對這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還存在不少認識的盲區。
滑翔傘嚴重偏離了降落點
大尖山滑翔基地位於海寧市黃灣鎮,在海拔187米高的山體兩側分別設有2個降落場。每個降落場差不多有半個足球場大。
當天下午1點左右,空中的幾個滑翔傘曾引起遊客駐足,當時周某正操控著其中一個白色滑翔傘。
按照既定路線,周某應該飛往西北方向的降落場。但在飛行中偏離了航線,飛往西南方。西南方下面是面積挺大的東西湖。
一名目擊者說,白色滑翔傘突然在空中不停晃蕩,好像玩花式表演,然後飛得越來越低,應該是控制不住了。
落水前,滑翔傘往回飄了一段,但最終還是掉進了離湖邊約20多米遠的水裡。此時他已經嚴重偏離了航線,距離降落場約有兩三百米遠。
事發後,基地的幾名工作人員將他救上岸,送上救護車,但已經救不過來了。
浙江一滑翔傘浙江一滑翔傘浙江一滑翔傘
工作人員曾多次提醒回到航線
周某今年45歲,來自上海。據了解,他擁有幾百個小時的滑翔傘飛行經驗,有滑翔傘的飛行證書,按照圈內的話來說,是個「老鳥」。為什麼還會發生意外?
大尖山滑翔基地負責人徐先生全程在現場,並第一個參與救援。昨天,他敘述了事發經過:
「我們的滑翔基地是開放型的。周某是自己過來的,沒有經過我們組織。事發前一天,寧波的一個傘友聯繫我,說想過來飛,我看天氣適合飛翔就答應了。這個人我認識,來過我們這裡好幾次。我以為他是一個人來,但當天來了5個人,包括周某。他們剛在寧波的滑翔基地玩過。寧波的傘友跟我說來的都是老鳥,我們也信任他。他們的設備是自帶的,我們沒有收取任何費用。我們告知了對講機的頻率。他們5個人起飛後,有一個先成功降落了,這時我看周某的滑翔傘有偏離跡象,就通過對講機提醒了好多次,後來發現不對勁。
落水後,我第一個下水,和基地的4個人遊過去救援。他落水太遠了,我們遊過去要好幾分鐘。然後把他拖上來,也要好幾分鐘。" 東西湖的水很深。徐先生說,滑翔傘的傘袋裡是海綿,落水後浮在水面上,而當時周某是屁股朝上,頭朝下的。「即使平常在水裡能憋個一兩分鐘,這種情況下,憋個30秒都難。」
滑翔基地:飛行員必須對飛行後果負責
大尖山滑翔基地去年5月才正式對外開放,除了滑翔,遊客還可以觀景、露營。基地裡的收費項目主要體現在新學員的培訓上。 「只是因為喜歡,覺得其他地方太遠,我們幾個滑翔愛好者就在家門口選了這麼一塊場地。」徐先生說。他說,對於傘友的遇難,他們很痛心。但他們也很冤枉,責任真的不在他們。「沒有收費,還提供免費的指導和服務。全國傘友一家親,是把傘友當客人對待。」 據了解,大尖山滑翔基地的既定航線下方都是陸地,是沒有水面的。東西湖並不在滑翔區域內。徐先生說,滑翔愛好者應該知道滑翔運動的危險性,按照圈內的潛規則,每次飛行必須對自己的飛行後果負責。對於傘友來自己場地滑翔的,圈內有個「三不」原則:不主動(邀請),不拒絕,不負責。浙江一滑翔傘
律師:基地應舉證自己已儘管理義務目前,當地警方和相關政府部門已介入調查。
浙江漢鼎律師事務所律師應潔清表示,滑翔愛好者掉進湖裡遇難,首先要明確是設備質量問題還是操作不當。如果是設備問題,廠商要負主要責任。
滑翔基地作為管理者,既然允許他人進入場地,就要負起管理義務。滑翔時,有可能出現偏離航線,在湖面迫降,以及其他各種不可預知的風險。管理者應該核實滑翔者資質,採取相應的防範措施,並告知不能在水面滑翔等注意事項。事發後,要有合理、及時的應急方案。
一旦發生事故,管理者有責任舉證證明自己已經盡到了管理和安全保障義務。
近兩年省內陸續建起了8個滑翔基地
位於富陽永安山的中國滑翔傘訓練基地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基地裡不僅為滑翔傘愛好者提供衣食住行服務,還承擔了國家隊的集訓和選拔賽事。
據基地負責人趙先生介紹,浙江的緯度、氣候非常適合發展滑翔傘運動。僅僅近兩年時間,浙江各地的滑翔傘基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據我所知就有8個,溫州3個,寧波2個,台州2個,嘉興海寧1個。以後會有更多基地出現。」
「很多人覺得建這個場地簡單,成本低,又能賺錢,找個山頭就建起來了。」趙先生說,其實這是件很複雜的事,沒有前人的經驗,靠自己摸索,存在人員培訓、風險控制等大量問題。趙先生說,滑翔傘整個行業需要提高管理狀態和安全意識。
從人員培訓來說,目前全國持證的滑翔愛好者約有7000多人。但國內的準入標準有些模糊,比如C級證書要經國家統一考核,而A、B級證書可以由全國各地的滑翔基地教練員直接籤發。在滑翔者的年齡上,也沒有明確要求。
因此,為了安全,中國滑翔傘訓練基地有自己的一套標準:
來滑翔的,不完全看證件,先看他的操作熟練程度。每個滑翔者必須買過保險。年齡上,必須65歲以下,因為65歲以上就不能上保險了。
落水後如何翻身要專門上課周某落水後,被傘袋反扣在水裡,這無疑加速了死亡時間。
「他可能太緊張,嗆了水。」趙先生說,落水後如何翻身這是必上的培訓課。滑翔者原本是坐在傘袋上的,由於傘袋裡是海綿,落水後容易造成滑翔者屁股朝上,頭朝下。「這時滑翔者要保持鎮定,馬上翻身過來,就安全地坐在了水面上。」
趙先生說,滑翔傘要打開後才飛出去,飛行速度慢,因此相對於其他飛行器來說要安全得多。滑翔傘的主要的危險來自於氣象,因此只會在風和日麗的天氣作業。滑翔時必須迴避人群密集區和水面,因為滑翔傘沒有動力,遇到氣流可能落水。而滑翔傘上的繩索很多,滑翔者可能越掙扎越緊,自己很難掙脫。如果附近有水域的,滑翔者必須穿救生衣,水域旁配備不少於2艘救生艇。
新聞連結:中國滑翔傘第一人訓練時遇難
2012年6月,曾獲世界滑翔傘定點錦標賽亞軍,也是中國選手在該項比賽中取得最好成績的湖北小夥楊小強,在訓練過程中發生意外,從100多米高空墜落不幸身亡。據報導,楊小強是國家滑翔傘運動隊的隊員。當天下午楊小強駕駛滑翔傘在半空中做一個翻轉360度的高難度動作時,由於用力不夠,翻到一半就過不去了,然後人就掉到了傘裡,連人帶傘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