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2020-07-30 歆琳科普

冰很滑,這件事在每一個人很小的時候都知道,因為我們都在冬天的結冰的路面上溜過冰、摔過跤,因此冰的光滑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識,像是一個不用論證的公理一樣。

如果你問一個人冰為什麼很滑?還很有可能會讓這個人覺得你問了一句廢話,其實不然,在科學上我們不僅要總結知識,而且要知道其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

接下來我們就聊下這個困擾人類數百年的問題。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在我們生活中兩個固體之間的摩擦係數一般都非常大,我們為了減小它們之間的摩擦,我們一般會將兩個固體接觸的表面打磨的非常光滑。

但這樣只會將摩擦係數減少到一定的程度,並不會給我們帶來異常絲滑的感覺,例如家裡的地板、玻璃表面可以說已將非常平整了,但摩擦依舊很大。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這說明兩個物體之間摩擦係數的大小,其表面的光滑程度並不是唯一的因素。如果我們這是給地板上、瓷磚上、路面上、玻璃上灑一些水呢?甚至是一些油呢?

是不是很滑!尤其是冬天冰雪剛融化的時候,走在鋪有瓷磚的路面,很容易摔一跤。所以說液體是減少兩個固體之間摩擦係數的關鍵。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因為液體層與層之間很容易會發生滑動,也就是說液體的內摩擦係數非常小,如果把它們灑在固體光滑的表面,可以大大減小兩個物體之間的摩擦,這就是日常生活中潤滑油的作用。

那麼這跟冰有什麼關係呢?根據以上的知識,同樣的道理,我們就可以知道其實就固體冰本身而言它並不滑,滑的主要原因是它表面有一層看不見的水膜。

這一點在科學上已經被普遍接受,但是難點是,想解釋冰上為什麼會有一層水卻不那麼容易。

壓力融化說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最初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是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沒錯你是認識的那個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法拉第,因為之前的科學家都比較全能,看見啥都想研究。

1850年6月7日,法拉第在一次演講中做著這樣的實驗,將兩塊剛取出來的冰,按在一起,很快兩個冰塊就會粘連。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法拉第認為冰層表面覆蓋著一層液體薄膜,也就是即將結冰的水,即使在溫度遠低於冰點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當兩塊冰相互接觸的時候,它們中間的水就會重新凍結,充當了粘連劑。但當時詹姆斯·湯姆森並不同意這樣的觀點,認為是兩塊冰在相互接觸的時候,因為壓力的升高導致了表面的冰融化,形成液態水膜。

並提出了冰點隨壓力升高而下降的線性關係表達式。他的弟弟威廉,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開爾文勳爵通過實驗證實了這個說法。

這就導致了後來近100年人們通過壓力融化說來解釋為什麼冰很滑。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詹姆斯·湯姆森和他的弟弟並沒有把這個理論用來解釋冰為什麼很滑,而是在1886年工程師約翰·喬利根據他倆的理論提出:冰很滑,是因為壓力導致了冰表面的融化。

喬利還專門根據滑冰運動員做了一些計算,喬利指出滑冰運動員冰刀的與地面的接觸面積非常小,計算出的壓力能夠達到466個大氣壓,在這個壓力下,冰的熔點會降低到- 3.5℃。

因此滑冰運動員的冰刀會與地面形成一層水膜。這就是冰很滑的原因。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相信你看了這個解釋,會覺得很牽強,但就是這樣的解釋人們也相信了幾十年。你看,照他這麼說,低於- 3.5℃的情況下就無法滑冰了,北方的同學肯定不答應,-10、-30攝氏度照樣滑。

而且我們穿平底鞋、就算躺在冰面上,這樣壓強夠小了吧,依舊很滑。所以這樣的解釋漏洞很多。

不過壓力會導致冰的熔點降低這個理論是真的,但不能解釋冰很滑的原因,也不是冰表面水膜形成的原因。

摩擦加熱說

到了20世紀,也就是1939年弗蘭克·p·鮑登(Frank P. Bowden)和t·p·休斯(T. P. Hughes)提出,冰表面的水膜是因為摩擦生熱導致融化的結果。

為此它們還跑到了瑞士海拔3346米的冰洞中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得出了這樣的結果,同樣這樣的說法也站不住腳。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摩擦確實會產生一定的熱量,但這樣微小的熱量還是不足以融化溫度很低的冰,而且你在滑動的時候,在你前面的冰還沒有形成水膜,因此會有很大的阻力。

這也不足以解釋為什麼在冰上會具有非常長持續滑動的能力。其實這都不是重點,最主要的是,在一個斜面冰上,一開始我並沒有滑動,應該沒有生熱,冰應該不滑,但為什麼我依然站不住呢?

因此到了21世紀,科學家認為冰表面的液體層是冰本身富有的一種性質,也就是說冰本身就很滑,並不需要任何的壓力和摩擦來產生水膜。

不過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完全解決,為何不管多低的溫度,不管與物體有沒有接觸,冰的表面總是有一層液體。這是一個正在研究的問題,而且我們也通過各種手段看到了這層水膜。

滑是冰固有的性質

不過問題是,同樣是水膜,為什麼它在冰上會更滑呢?在地板、瓷磚上就沒有那麼滑呢?

這說明冰表面天然形成的水膜跟我們認為的水還是由很大的區別的,它因該有一些比較特殊的性質。

在2005年的《今日物理》評論文章中,Robert Rosenberg指出,冰表面的水分子並不是我們認為的液態水,只不過它們比整塊冰的水分子有更少的化學鍵,它們排列的更加鬆散,體積更大,表層的水分子能夠更好的自由振動,甚至是滑動。

這層自由的水分子就在冰層的表面起到了很好的潤滑作用。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2019年11月4日發表在《物理評論X》上一篇論文首次研究和測量了冰表面的這層「水膜」。解釋了這層水膜為何會使得冰如此之滑,因為我們知道水並不是很好的潤滑劑。

實驗團隊開發了一種裝備有音叉的設備,類似於用於音樂的音叉,可以非常精確地「聽到」在冰上滑行時的作用力。

儘管這個儀器只有幾釐米大,但它的靈敏度足以探測冰,並在納米尺度上分析摩擦的性質。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完美答案

通過這個實驗,科學家第一次清楚地證明了這個薄膜的厚度只有幾百納米到一微米,或者說一根頭髮厚度的百分之一,比理論估計的要薄得多。

而且這層薄膜根本不是「簡單的水」,而是由像油一樣具有複雜粘彈性的水組成的。也就是說,冰表面並沒有完全轉化為液態水,而是一種冰水和碎冰混合狀態。

這個實驗就驗證了光滑本身就是冰的一種固有性質的猜想。但是冰表面為何會在納米級形成這樣的結構我們依舊不是很清楚。

所以冰為什麼很滑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的解答。自然就是這麼神奇,小小的生活現象,卻包含著大物理,甚至是一些未解之謎。

相關焦點

  • 冰為什麼很滑?問題看似簡單卻困擾人類幾百年,至今沒有答案
    冰很滑,這件事在每一個人很小的時候都知道,因為我們都在冬天的結冰的路面上溜過冰、摔過跤,因此冰的光滑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常識,像是一個不用論證的公理一樣。如果你問一個人冰為什麼很滑?還很有可能會讓這個人覺得你問了一句廢話,其實不然,在科學上我們不僅要總結知識,而且要知道其背後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接下來我們就聊下這個困擾人類數百年的問題。
  • 冰面太滑?看似簡單,但科學家們仍在苦苦探尋...
    冰面為什麼是滑的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科學家們仍在苦苦探尋。最為人們熟知的一個理論是「壓力融解說」。1886年,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喬利(John Joly)提出了第一個關於冰上低摩擦力的科學解釋, 他認為當一個物體接觸到冰面時,由於接觸壓力會使冰的表面融化,從而形成一個液體水層,水層會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但是,「壓力融解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滑冰時冰面為什麼滑。
  • 科學界兩大未解之謎,困擾科學家百年,可能永遠沒有答案
    當我們在夏季悶熱的夜晚,吹著空調、玩著手機的時候,或許都曾慶幸人類在兩百多年前選擇了科學發展的道路,這才致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在短短數百年的時間中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然而,科學的力量雖然是強大的,但它卻並不是萬能的,隨著人類對世界探索的不斷深入,總會出現不能解答的問題。
  • 一個常見物理現象,困擾科學家100多年,直到今天還是未解之謎
    物理學,是人類對宇宙中物質運動規律的總結,也是眾多科學分支的理論基礎,在幾百年的時間內,眾多科學家不斷地完善,拋開相對論和量子物理不談,如今的人類經典力學已經趨於完美。可是,經典力學其實並沒有十全十美,仍然存在一個困擾科學家數百年的難題——「湍流」,這是一個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物理現象,但是這個現象已經困擾了科學家數百年,直到今天都沒有解決。
  • 冰面為什麼滑?這是個化學問題
    冰面為什麼滑呢?比如,一個體重約68公斤的人站在冰上,只能使冰的熔點降低大約0.0167 ℃。冰場的冰面溫度大約是-3.5 ~ -7 ℃,即使是穿著溜冰鞋,接觸面只有冰刀那麼一點點面積,想讓冰在零下3.5攝氏度融化,也需要運動員體重達到約200公斤,這體重踩著冰刀去玩花樣滑冰???此外,壓力融化並不會立即發生,一個人也不可能簡單地通過壓力融化出冰面上的一層水。
  • 生命起源困擾科學家百年之久,關鍵或在於中國,答案就藏在峨眉山中
    生命起源困擾科學家百年之久,關鍵或在於中國,答案就藏在峨眉山中地球誕生於46億年前
  • 追光少年完美逆襲,剛出道的相對論終結幾百年的以太論(下)
    每次當愛因斯坦想到什麼新奇的問題,他都會與貝索討論。貝索為了解答愛因斯坦的問題,都會認真查閱資料,並給予最中肯的回答。一天,愛因斯坦與貝索討論完光速與時間的問題。他陷入了沉思。窗外大街上一聲急促的汽車鳴笛聲驚醒了他。突然,愛因斯坦眼前一亮,這位科學巨匠頓悟了,他掙脫幾百年的思維束縛,打破權威的桎梏,身披榮光,踹開了真理的大門。
  • 你以為早就有答案的那些問題
    結論:對於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科學家仍沒有確切的答案。結論:玻璃的微觀結構雖看起來沒有什麼規律,但可能具有比之前以為的更可預測的動態變化。但至今為止,玻璃化轉變的基礎機制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冰,為什麼那麼滑?
  • 這幾個看似簡單的數學問題,其實難倒了幾代數學家
    造成這樣看似不太公平的印象還是有點依據的,在曉然菌看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數學家太愛較真了,可謂是到了錙銖必較的地步。就像數學裡有些理論,明明都已經找到了無數驗證正確的數學現象,只是一時半會沒有找到理論證明,數學家就是不給這樣的數學猜想轉正,就是只能被稱作猜想。
  • 看似簡單的問題,已經困擾人們一百多年
    請問你需要幾個顏色才能完成呢?195個?100個?10個?正確答案是:4個。沒錯,只需要四個顏色,就能夠把這張平面的世界地圖上全部的195個國家(不包含飛地)都塗上顏色,並且相鄰的兩個國家顏色絕不相同!這就是著名的近代三大數學難題之一——四色定理。四色定理又稱四色猜想、四色問題。
  • 人類為什麼要睡覺?科學家至今沒有找到確切答案
    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最近一項發表在《自然》 上的論文指出,斑馬魚睡眠時的神經活動特徵與人類相似。這意味著睡眠活動至少在4.5億年前已經演化出來,此時地球上的動物仍然全部生活在海中。吃飯、睡覺,這是每個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可有誰想過,人為什麼要睡覺,這看起來是一個極其簡單的問題,但是答案卻比你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 水是如何結成冰的?其過程困擾人類100年,如今中國科學家解開
    水是如何變成冰的?眾所周知,當溫度降低至0℃時,水就會變成冰。水是液體,而冰是固體。從宏觀上看,水變成冰是受到溫度的影響,但是從微觀上看,液體轉變為固體的那一瞬間所需要的條件可不少。因此儘管水變成冰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現象,但這也是困擾了科學家們很長時間的現象。
  • 四個真實存在卻無法解釋的物理問題,每個都困擾科學界近百年
    但是,對於一些問題即便是它也無法給出合理、科學的解釋。下面就來看看四個讓科學界束手無策近百年,甚至現在還是未解之謎的物理問題。會不會是反物質全部聚集在宇宙某處,從而導致人類沒有發現呢?這種可能性在發現問題之初就被排除了,因為正反物質在一起會湮滅,放出巨大能量和耀眼光芒,但是宇宙中並沒有發現這樣的區域。
  • 4個真實存在,卻無法解釋的物理問題,每個都困擾科學界近百年
    但是,對於一些問題即便是它也無法給出合理、科學的解釋。下面就來看看四個讓科學界束手無策近百年,甚至現在還是未解之謎的物理問題。會不會是反物質全部聚集在宇宙某處,從而導致人類沒有發現呢?這種可能性在發現問題之初就被排除了,因為正反物質在一起會湮滅,放出巨大能量和耀眼光芒,但是宇宙中並沒有發現這樣的區域。
  • 科學的瓶頸或來了,2大無解的世界難題,困擾科學家上百年!
    科學的瓶頸或來了,2大無解的世界難題,困擾科學家上百年!炎熱的夏季吹著涼快的空調,玩著手機並吃著零食,這種舒適的生活得益於人類200年前做的一大決定,幸虧選擇科技發展的道路,否則人類的生活水平也不會有質的提升。
  • 飛機為什麼能夠飛起來?科學家們至今都沒有明確的答案來解釋!
    文/仗劍走天涯飛機為什麼能夠飛起來?科學家們至今都沒有明確的答案來解釋!想必大家如今都能夠感受到人類科技的進步,享受到科學家研究的研究成果了。可以說現在人類的生活當中處處都有著科技的身影,無論是我們日常的交通工具,還是在家中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存在著科技,那麼陪伴著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飛機是如何飛上天空的呢?其實直到今天科學家們都沒有給出最明確的回答。可能很多人都對此產生了一點點的不理解,飛機將可以起飛,那麼科學家們怎麼可能會沒有對他最明確的解釋和最深刻的理論闡述呢?
  • 滑野冰!危險
    由於入冬以來,氣溫偏高,目前北京等地的湖面結冰厚度遠沒有達到15釐米,在這樣的冰面上滑冰,十分危險。另外,野冰冰面上障礙物很多,容易摔跤。據悉,近年來每年幾乎都發生過遊人和小孩滑野冰時掉進冰窟窿以及溺水的事情。在此提醒大家:滑冰須謹慎,野冰下面是禍水!
  • 【科學種子科技英語】為什麼冰是滑的?
    答案的關鍵在於由摩擦產生的水膜,是一種比所能想像的還要稀薄得許多的膜,其粘度比我們夏天喝的碎冰「雪錐」裡的水的粘度要高得多。來自CNRS和ENS-PSL的研究人員最近在巴黎綜合理工大學的支持下,於2019年11月4日在Physical Review X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證實了這種現象。
  • 這個天才青年還解決了困擾數學界近80年的「簡單問題」
    結果就是,如果無窮級數發散,就意味著已經近似了所有無理數;否則,就沒有實現對任何無理數的近似。這一猜想在有理近似中,普遍被數學家們認為是正確的標準,但如何證明它,卻成為了困擾數學家們將近80年的問題。Duffin-Schaeffer猜想,這個世紀以來曾多次有數學家挑戰,但都以失敗告終的問題,最終能被James Maynard所解決,看似出乎意料,實則在情理之中。畢竟,James Maynard一直很「叛逆」。
  • 簡單的納斯卡線條,為什麼困擾了人類幾千年?
    在南美荒無人煙的納斯卡平原,卻有一處世界文化遺址,這座遺址保護的,只不過是幾個簡單的線條。這就是著名的納斯卡線條,一開始人類並不知道這些線條的存在,直到人類發明了飛行器,從高空向下凝望的時候,這些奇異且巨大的畫作,才吸引了人類的關注,它有一個更加迷人的稱呼,那就是「眾神的刺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