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
每到冬季都免不了被大雪覆蓋一次
只要一下雪
就更免不了路面積雪結冰
而在南方高海拔地區
雖說冬季的最低溫度遠不及北方
但南方凝凍也是會引起道路大面積結冰
隨之而來的就是...
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
冰面為什麼是滑的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科學家們仍在苦苦探尋。
最為人們熟知的一個理論是「壓力融解說」。1886年,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喬利(John Joly)提出了第一個關於冰上低摩擦力的科學解釋, 他認為當一個物體接觸到冰面時,由於接觸壓力會使冰的表面融化,從而形成一個液體水層,水層會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
但是,「壓力融解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滑冰時冰面為什麼滑。科學家們又提出了另外兩個導致冰很滑的原因——「摩擦融解說」和「表面融化說」。
和摩擦雙手手掌時掌心會生熱變暖一樣,在冰面滑行時,冰刀與冰面之間進行了快速的摩擦,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熱量使冰融化,融化產生的水就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所以冰面很滑。但是這個理論也有缺陷,因為即使穿著滑冰鞋站著不動,同樣有人會滑倒。
冰的表面始終存在薄薄的一層類似液態的水,即使是在冰點以下也沒有完全結成冰。當物體在與冰面接觸時,不需要太高的壓強就能讓這些水不斷地潤滑物體與冰層的接觸面,使冰面很滑。也有研究人員認為,冰上的那層水並不是真正的液態水,而是一種「超固體皮膚」。水結冰以後表面上的水分子之間的化學鍵並沒有斷裂而是被拉長了。而且,拉長的化學鍵會在表層與接觸物之間產生一種靜電斥力。這種靜電斥力可以託起接觸物,能大幅度地減少摩擦阻力。
到目前為止,縱然「表面融化說」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但關於冰面為什麼很滑的原因,學界仍然是百家爭鳴,並沒有得出統一的答案。
雨雪過後,氣溫驟降
路面上也因為積水積雪開始結冰
行人如何防止走路打滑
成了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
技巧就是
跟企鵝學走路
視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