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玩冰太危險!江蘇氣溫回暖湖區冰面即將化凍

2021-01-12 環球網

本文轉自【江蘇廣電總臺】;

上一輪寒潮,江蘇大部分地區氣溫創下今冬最低,不過從本周末開始到未來一周,氣溫觸底反彈,很多結了冰的湖面也將漸漸化凍,對於玩冰的市民來說,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

根據最新天氣預報,未來一周,江蘇以晴好天氣為主,氣溫逐步回升。昨天早晨,南京最低溫度是零下8攝氏度,今天已經升到-6℃,最高氣溫也達到了5℃左右。

江蘇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王嘯華說:「13日開始,全省的最低溫度都上升到0℃以上。最高溫度到15日的時候,可能能達到15℃到17℃。」

江蘇臺記者李璇說:「我現在是在南京紫金山的琵琶湖。今天恰逢周末,很多人都到這裡來玩冰。有些大人很小心,一步一試探,但有些孩子們就非常大膽,已經玩到了離湖面很遠的湖心處。在現場,我也看到有不少人摔跤了。現在南京的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上2度,隨著後期氣溫的逐漸回暖,這種玩冰的行為也會越來越危險。」

當記者問及有孩子在冰面玩的時候距離比較遠了,會不會有擔心。有市民表示不用擔心,稱現在湖面冰厚,而且小孩體重只有25公斤,企鵝他們在離岸30米之內。他認為應該沒有問題。這位市民還稱自己的體重達140斤,都能到現在這個地方。

記者觀察發現,湖面有些地方的冰已經裂開,露出水面。這樣恣意來去的行為,安全隱患不言而喻。

除了有落水的危險之外,冰面太滑,也極容易摔跤。附近居民表示,最近琵琶湖周圍都有管理人員巡視,遇到危險行為會及時制止,但記者在現場的時候卻並沒有發現管理人員的身影。

偌大的湖面,遊客眾多。就算有人巡視,也難以做到時時在線、面面俱到。不少市民認為,作為成年人,對溜冰的行為,應該提前預判到危險,避免置身險境。

(李璇 徐明 報導)

相關焦點

  • 瀋陽:冰面開始融化 部分滑冰場已停業(圖)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首席記者 吳章傑 攝  近幾日,瀋陽氣溫不斷攀升,昨日最低氣溫0℃,記者走訪渾河、青年公園、萬柳塘公園,冰面上已經一層水,踩上去「吱吱響」,但還是有一些小朋友在冰面上玩耍,部分滑冰場也已經停業。
  • 滑野冰!危險
    由於入冬以來,氣溫偏高,目前北京等地的湖面結冰厚度遠沒有達到15釐米,在這樣的冰面上滑冰,十分危險。另外,野冰冰面上障礙物很多,容易摔跤。據悉,近年來每年幾乎都發生過遊人和小孩滑野冰時掉進冰窟窿以及溺水的事情。在此提醒大家:滑冰須謹慎,野冰下面是禍水!
  • 冰面行舟救人 走完300米累到虛脫
    救援隊員利用探鉤在冰面上滑行。救援隊員懸崖救人。    近來,島城遭遇極寒天氣,氣溫降到了零下10攝氏度,即墨區一市民在王圈水庫冰面上行走時,冰面突然裂開,不慎落水。即墨藍天救援隊趕到現場展開營救。1月4日上午,藍天救援隊突然接到消防部門的電話,一名村民在即墨王圈水庫冰面上行走時,不慎落水。    當天,青島地區正好迎來第一次寒潮,氣溫降到了-10℃以下。這樣的天氣下在冰面上施救,會遇到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接到指令後,董剛立即啟動救援預案,組織幾名隊員全副武裝,以最快速度趕到了20多公裡外的王圈水庫。
  • 冰面太滑?看似簡單,但科學家們仍在苦苦探尋...
    1886年,愛爾蘭物理學家約翰·喬利(John Joly)提出了第一個關於冰上低摩擦力的科學解釋, 他認為當一個物體接觸到冰面時,由於接觸壓力會使冰的表面融化,從而形成一個液體水層,水層會起到很好的潤滑作用。但是,「壓力融解說」並不能合理解釋滑冰時冰面為什麼滑。
  • 冬季氣溫越來越高,更多兒童和青少年或因冰面破裂溺水|PLOS ONE
    湖面滑冰、冰釣是許多人喜愛的冬季活動,但一項研究發現,氣溫升高會導致冰層不穩定,使更多兒童和青少年溺水。 一項新的研究對包括加拿大、俄羅斯、芬蘭、德國、瑞典和美國在內的 10 個國家的 4,000 次溺水事件進行了調查,發現冬季氣溫升高是溺水人數的一個良好的預測指標。這項研究調查了跨度幾十年的數據,包括加拿大每個省和地區 30 年的數據。 在某些國家,冬季從冰面落水溺亡的人數佔每年溺水總數的 15% 至 50%。
  • 「冰立方」全新冰面亮相,面向市民和遊客開放冰壺體驗
    12月21日,北京冬奧會冰壺場館——國家遊泳中心順利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變身「冰立方」,全新冰面正式亮相,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同時啟動。來自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的800餘名初中生成為第一批體驗冰壺運動的遊客。
  • 又危險又美麗,這樣的冰海嘯你了解嗎?
    北美伊利湖冰海嘯什麼是冰海嘯?中國氣象局氣象幹部培訓學院副教授範雯傑介紹,冰海嘯也叫「冰壅」,是大量的冰從海洋中或湖泊中湧向陸地的現象。冰海嘯的形成往往離不開這樣幾個條件。首先它需要有面積廣闊的大海或者大湖,其次要有持續低溫導致海面或者湖面出現厚度較大、冰期長(但是又不能是全部凍結)的結冰現象,這是形成的「物質基礎」。「有了這些還不夠,還需要有一種『力量』把這些巨大冰塊推向岸邊。」範雯傑表示,這時候,如果配合冰下層海水或湖水湧動,加上風的巨大推力,那麼「冰牆」就很有可能被推向岸邊,毀壞建築等設施。
  • 冰面為什麼滑?這是個化學問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冰面本來就是滑的啊,這不是常識嗎?有什麼好解釋的? 化學家們總是「較真的」,他們一定要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冰之所以會有很小的摩擦力,是因為腳丫子或鞋等身體重量的支撐點與冰面之間有一層水,水分子能起到潤滑的作用,所以無論是否穿著溜冰鞋,都能在冰上滑出「似魔鬼的步伐」。
  • 看起來堅硬的冰面踩上卻容易裂,你知道為啥嗎?
    眼下,不少河道和水面都結了冰,一些市民想著冰層較厚就跑到冰面上玩耍,卻不知很多意外就是這樣發生的。看起來十分堅硬的冰面為什麼容易發生破裂?冰面的承載力和哪些因素相關?有沒有簡單的方法可以判斷冰面厚度和承載力?我們用實驗來回答這些問題。
  • 呼倫貝爾再現冰盤
    中國冷極根河再現神秘圓形冰盤!來源:張紅梅、颯立和戶外、掌上根河2020年11月18日早晨,一位攝影愛好者在根河發現一個罕見的自然現象,河水中出現直徑約6米的神秘圓形冰盤,隨著河水流動逆時針旋轉!它看上去非常奇怪和完美,就像有人在寒冷的冰面上,用切冰機雕刻而成,據觀察和分析,水下的湍流和寒冷的天氣是塑造冰盤的重要因素,有可能是冰碎片被渦流收集,然後逐漸形成圓形,冰盤經過數百次和數千次的旋轉,自行變得平滑。據了解,圓形冰盤這種自然現象並非第一次出現,2019年11月3日,根河南河曾出現過一處直徑約2米的冰圓盤奇觀。
  • 封面實拍:鳥瞰「澆冰」現場,高清大圖速覽!
    每年澆冰情況不同,用水量也不同,今年從澆灌冰場開始到冰期結束前的維護,共預計用水1000噸左右。因為今年氣溫較往年略高所以冰場的澆築的重點工作在更寒冷的夜間同往年一樣,工具為水管澆冰車,冰車分人工手推式和機械式,根據冰場來劃分用手推式或者機械式澆冰車。
  • 江蘇氣溫創歷史最高,黑吉遼卻棉衣裹貂!
    每到冬天, 南北方的網友們便開始了一番大比拼,當然差異最大的還是氣溫。這兩天「北方暴雪,南方高溫」的詞條一舉登頂熱搜榜,北方大多地區發布暴雪預警,而在同一片國土上的南方地區,氣溫超過30多度,甚至像江蘇一些地方創下了同期歷史上的最高氣溫記錄。
  • 氣溫暴跌近20℃!本周江蘇天氣太刺激……
    普遍在20℃以上東北中南部多地最高氣溫超10℃然而這種情況即將在本周反轉冷空氣來了「斷崖式」降溫來襲!吉林長春最高氣溫則降至-2℃而在長江中下遊一帶及江南等地本周氣溫會先衝高再回落18日前後這一帶氣溫將達到近期高點江南部分地方最高氣溫還將衝擊30℃夜間最低氣溫20℃左右
  • 高郵湖冰面從岸線向湖區最遠4公裡 有利冷水魚繁殖
    連日的冰凍天氣,揚州多處水域出現冰面,高郵湖、寶應湖和邵伯湖也沒有例外。其中,高郵湖冰面從岸線向湖區最遠延伸了4公裡。這也是自2016年和2018年後,高郵湖再次出現有較大水面結冰的情況。漁政人員稱,冰凍有利於高郵湖銀魚等冷水魚的繁殖。高郵湖冰面有多大?自2020年12月30日降雪後,揚州持續冰凍天。
  • 看看中國東北有多冷:天鵝一覺醒來,被凍在冰面上
    而在東北遼寧省,最冷的場景也許並不是滴水成冰,而是在這裡越冬的天鵝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凍在了冰面上,成了名副其實的「冰凍天鵝」。   不久前的一天早晨,遼寧省北票市南八家子鄉紅村天鵝灣護鵝員李海峰和妻子王朝輝在大凌河邊巡查時,突然聽到一陣「嘎嘎」的叫聲。兩人循聲找去,遠遠看見一隻天鵝趴在冰凍的河面上,伸長脖子發出哀鳴聲。
  • 冰川融化、氣溫升高,南極州、北冰洋還能撐多久?
    直到近代才開始在北冰洋冰面上建立考察站。1937年蘇聯用飛機登陸並在冰面上建立第一個浮漂考察站。40年代,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又陸續在北冰洋建立其他考察站。並用核潛艇對冰面下面進行考察。最近研究人員發現北冰洋最後一塊冰區也即將消失,在格陵蘭島西北2000公裡的一片海洋,北冰洋夏季海冰可能只有幾十年的存活期。
  • 不論化凍什麼魚,切記直接用水泡,水裡加點它,魚肉化凍快還去腥
    魚肉是我們經常吃的一種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碳水化合物,是人體補充營養的美味,但是,很多人都會發現,有很多的海魚只能買到凍品,這樣就不太新鮮,而且化凍的時候也麻煩,很多人著急做飯就拿水泡,其實大家可以在裡面加一點東西。不論化凍什麼魚,切記直接用水泡,水裡加點它,魚肉化凍快還去腥。
  • 省應急管理廳提示:冬季冰面暗藏「危機」,掉進冰窟如何自救?
    大寒天氣已經到來,冬季將進入最冷的時期,河面結成了冰層,不少人便到河面上溜冰,但很多冰層其實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厚,貿然進入,會有很大的危險,那麼冬天如果不幸掉進冰窟窿
  • 為什麼冰面能滑冰?滑冰的原理是什麼?
    許多人會滑冰,尤其是北方人,而南方由於氣候相對溫和,少冰,因此只能在室內滑冰。但是會滑冰不一定代表懂滑冰,滑冰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嗎?為什麼靠著兩片薄薄的冰刃可以在冰面上自由馳騁呢?冰的表面在微觀層面上,人們對冰的了解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