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但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控制血糖水平,預防併發症。
很多糖尿病這都知道,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糖尿病。
體內血糖居高不下,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增加患併發症的風險,久而久之嚴重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血糖超標的人,身體出現5異常,或在警告你:「併發症」悄悄靠近
休息時,心率較快
糖尿病者靜止休息時感覺心率加快,每分鐘心率達到90次以上,同時伴隨心悸,心慌胸悶,大汗淋漓等情況,這多半是心梗悄悄靠近。
糖尿病者心梗發生時會出現無明顯疼痛感,主要是長期高血糖環境下導致末梢神經病變,使疼痛感下降。
有些糖尿病者呈固定心率,簡單說就是,心率不會隨著活動或休息而增快或者減慢,這種情況也要提高警惕。
出現水腫、「泡沫尿」
當身體的腳踝眼瞼處出現水腫時,就要考慮腎臟是否出現了問題,如果此時還伴隨著「泡沫尿」,可能是尿液中蛋白質超標引起的。
因為當體內血糖不斷升高影響到腎臟健康時,就會誘發併發症,糖尿病腎病是腎小管發生了硬化,導致蛋白質過濾異常出現蛋白尿。
足部觸覺感減退、發涼
腳是距離心臟最遠的部位,當感覺到足不發糧食或者是血液循環不暢通時,都可能會對血糖造成一定影響。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足不出圈感減退,甚至出現了針刺感,螞蟻爬行感,灼熱感等等,都可能是糖尿病足以及周圍神經病變。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糖尿病者近期出現視力下降或者看東西異常模糊,感覺到眼前有揮之不去的物體,可能是眼底視網膜已經發生了病變。
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就會促使視網膜發生病變,導致葡萄糖以及代謝物進入眼球晶狀體內使屈光力增強,從而出現視物模糊的情況。
所以建議體內血糖超標的人,每半年就要檢查一下眼底,能夠及時了解體內血糖水平,也能降低患併發症的風險。
皮膚乾燥,出現瘙癢
糖尿病者如果出現皮膚乾燥,甚至感覺瘙癢無比,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神經病變表現。
處於高血糖環境中就會引起神經纖維萎縮,從而導致神經功能異常神經病變,還會引起腹脹噁心,餐後不適等表現。
三種食物,或是「升糖王」,趁早撤下飯桌,否則打胰島素也是浪費
油炸食物
一旦經過油炸食物的熱量就會迅速增加,如果攝入油炸類食物過多,也會迅速升高體內的血糖和血脂,不僅不利於控制血糖水平,還容易引起身材肥胖。
控制飲食,很多人難免就會缺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和b2,但是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維生素已經基本流失,因此糖尿病人群最好不要吃油炸類食物。
糯米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糯米類的食物,糯米類食物口感非常好,如果用來當成主食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但是對於糖尿病人群是不適合吃糯米的,因為糯米中的糖分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使用之後會迅速升高體內的血糖,而且有糖尿病的人要減少主食的攝入。
碳酸飲料
有些人口渴時不喜歡喝白開水,而是喜歡喝各種各樣的飲料,其實飲料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飲料升糖指數也比較高。
我們常喝的飲料當中含有的糖以及各種添加劑是非常高的,攝入體內之後就會加重胰島的負擔,也會導致胰島素缺乏,時間長了便會誘發糖尿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遠離碳酸鋇的飲品。
控制好血糖,預防併發症,做好3件事
多喝水
水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物質,每天保證800~1500毫升水分的攝入至關重要,以溫開水為主,如果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也可以經常在白開水裡加入養生食材,一邊補水一邊降糖。
比如在白開水裡加入葛根、蒲公英、菊苣、梔子等食材泡水喝,更有助於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利尿消腫,清熱降火。更有助於維持體內血糖的水平,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讓你的血糖慢慢退回安全線。
多吃銀耳
銀耳是一種養生價值非常高的食物,被稱為「平民燕窩」。銀耳不僅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而且其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於抑制體內血糖上升。
銀耳還能夠幫助抑制餐後血糖的升高,其中含有豐富的銀耳多糖,幫助激活胰島素的功能,提高胰島素的分泌,穩定血糖,預防併發症。
多運動
想要穩定體內血糖水平,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至關重要,可以在早餐後或晚餐後一個小時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比如打太極,慢跑,騎自行車等。
每次運動的時間最好保證在30分鐘以上,更有助於加快身體新陳代謝,減少有害物質殘留,也能激活胰島素的分泌,讓你的血糖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