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超標的人,身體出現5異常,或在警告你:「併發症」悄悄靠近

2020-12-06 健康播報機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徵的慢性代謝性疾病,目前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但是可以通過多種方式控制血糖水平,預防併發症。

很多糖尿病這都知道,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併發症,更可怕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糖尿病。

體內血糖居高不下,不僅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增加患併發症的風險,久而久之嚴重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血糖超標的人,身體出現5異常,或在警告你:「併發症」悄悄靠近

休息時,心率較快

糖尿病者靜止休息時感覺心率加快,每分鐘心率達到90次以上,同時伴隨心悸,心慌胸悶,大汗淋漓等情況,這多半是心梗悄悄靠近。

糖尿病者心梗發生時會出現無明顯疼痛感,主要是長期高血糖環境下導致末梢神經病變,使疼痛感下降。

有些糖尿病者呈固定心率,簡單說就是,心率不會隨著活動或休息而增快或者減慢,這種情況也要提高警惕。

出現水腫、「泡沫尿」

當身體的腳踝眼瞼處出現水腫時,就要考慮腎臟是否出現了問題,如果此時還伴隨著「泡沫尿」,可能是尿液中蛋白質超標引起的。

因為當體內血糖不斷升高影響到腎臟健康時,就會誘發併發症,糖尿病腎病是腎小管發生了硬化,導致蛋白質過濾異常出現蛋白尿。

足部觸覺感減退、發涼

腳是距離心臟最遠的部位,當感覺到足不發糧食或者是血液循環不暢通時,都可能會對血糖造成一定影響。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足不出圈感減退,甚至出現了針刺感,螞蟻爬行感,灼熱感等等,都可能是糖尿病足以及周圍神經病變。

視力下降,視物模糊

糖尿病者近期出現視力下降或者看東西異常模糊,感覺到眼前有揮之不去的物體,可能是眼底視網膜已經發生了病變。

長期處於高血糖環境中,就會促使視網膜發生病變,導致葡萄糖以及代謝物進入眼球晶狀體內使屈光力增強,從而出現視物模糊的情況。

所以建議體內血糖超標的人,每半年就要檢查一下眼底,能夠及時了解體內血糖水平,也能降低患併發症的風險。

皮膚乾燥,出現瘙癢

糖尿病者如果出現皮膚乾燥,甚至感覺瘙癢無比,可能是高血糖引起的神經病變表現。

處於高血糖環境中就會引起神經纖維萎縮,從而導致神經功能異常神經病變,還會引起腹脹噁心,餐後不適等表現。

三種食物,或是「升糖王」,趁早撤下飯桌,否則打胰島素也是浪費

油炸食物

一旦經過油炸食物的熱量就會迅速增加,如果攝入油炸類食物過多,也會迅速升高體內的血糖和血脂,不僅不利於控制血糖水平,還容易引起身材肥胖。

控制飲食,很多人難免就會缺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和b2,但是食物經過高溫油炸之後,維生素已經基本流失,因此糖尿病人群最好不要吃油炸類食物。

糯米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糯米類的食物,糯米類食物口感非常好,如果用來當成主食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但是對於糖尿病人群是不適合吃糯米的,因為糯米中的糖分比普通大米高出很多,使用之後會迅速升高體內的血糖,而且有糖尿病的人要減少主食的攝入。

碳酸飲料

有些人口渴時不喜歡喝白開水,而是喜歡喝各種各樣的飲料,其實飲料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而且飲料升糖指數也比較高。

我們常喝的飲料當中含有的糖以及各種添加劑是非常高的,攝入體內之後就會加重胰島的負擔,也會導致胰島素缺乏,時間長了便會誘發糖尿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遠離碳酸鋇的飲品。

控制好血糖,預防併發症,做好3件事

多喝水

水是身體不可缺少的物質,每天保證800~1500毫升水分的攝入至關重要,以溫開水為主,如果覺得白開水沒有味道,也可以經常在白開水裡加入養生食材,一邊補水一邊降糖。

比如在白開水裡加入葛根、蒲公英、菊苣、梔子等食材泡水喝,更有助於加速身體新陳代謝,利尿消腫,清熱降火。更有助於維持體內血糖的水平,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讓你的血糖慢慢退回安全線。

多吃銀耳

銀耳是一種養生價值非常高的食物,被稱為「平民燕窩」。銀耳不僅具有較強的滋補作用,而且其中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於抑制體內血糖上升。

銀耳還能夠幫助抑制餐後血糖的升高,其中含有豐富的銀耳多糖,幫助激活胰島素的功能,提高胰島素的分泌,穩定血糖,預防併發症。

多運動

想要穩定體內血糖水平,每天堅持適當的運動至關重要,可以在早餐後或晚餐後一個小時進行適當的有氧運動,比如打太極,慢跑,騎自行車等。

每次運動的時間最好保證在30分鐘以上,更有助於加快身體新陳代謝,減少有害物質殘留,也能激活胰島素的分泌,讓你的血糖更加穩定。

相關焦點

  • 血糖明明降低了,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是什麼原因?醫生為你解析
    血糖升高會導致身體出現很多的健康問題,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通過健康的飲食和規律的習慣來控制血糖。但很多時候血糖明明降低了還是出現了併發症讓人很困惑,王大爺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血糖好不容易從6.6降低到了5.5保持了,血糖的正常值,但王大爺還是出現了高血糖的併發症,這是為什麼呢?
  • 血糖偏高的人,晚上睡覺或有4個表現,若沒有,恭喜血糖還算穩定
    其實在血糖升高的初期,身體也可能會向我們傳遞一些警告信號,特別是晚上睡覺的時候,這些信號可能會比較明顯,所以建議大家在睡覺是不妨觀察一下自身的狀態,如果沒有以下這幾個表現的話,那麼有可能說明體內的血糖還算穩定。
  • 血糖偏高的人,在睡覺的時候可能會有5個表現,了解一下吧
    導語:人體當中的每個器官都有自己獨特的作用,只有所有器官正常的運行,人體才可以更好的運作和正常的代謝,可是當自己的胰島素分泌異常的時候,就會讓人出現血糖偏高的情況,如果體內的血糖超標,對於自己的血管以及五臟六腑的傷害是比較大的。
  • 糖友測餐後血糖出現這4種錯誤,當心血糖超標,併發症風險會加大!
    最近糖友王大爺說他堅持天天測血糖,空腹血糖一直都在6-7之間,自我感覺還挺穩定的,但是卻出現了看東西模糊,皮膚幹癢等一系列糖尿病併發症的症狀。 他不禁疑惑了,是因為自己年紀大了,還是因為自己病情嚴重了呢?於是他找到內分泌科醫生進行諮詢。
  • 國人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若超標還伴隨這些異常,儘量注意防範
    現在隨著人們養生意識不斷提高,以及醫療器械的普及,很多家庭中都配備了血糖儀,讓很多人都有了勤測血糖的好習慣,那麼對於國人來說,血糖正常值到底是多少呢?相信很多人還不是太了解,那麼不妨根據血糖正常值表對照,看看自己的血糖在什麼範圍之內。
  • 糖尿病危害身體健康,3個部位出現異常,應及時的檢查血糖
    糖尿病危害身體健康,3個部位出現異常,應及時的檢查血糖一,腎功能體內血糖過高的患者,一般腎代謝都會產生負擔會造成尿多而且排尿也會非常的頻繁。血糖過多不僅會嚴重的危害腎功能,而且還容易出現腎衰竭,引發尿毒症或者糖尿病。二,雙腳經常的麻木或者潰爛雙腳位於人體的末梢器官,但是含有非常多的神經和穴位。血糖過高的人雙腳就會發生潰爛或者發癢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糖太高引起的皮膚抗氧化能力減弱。
  • 血糖一升高,雙腳先遭殃?腳部出現這些現象,勸你及時做個血常規
    若能夠在出現症狀的時候及時地對自身血糖進行控制,這樣就可以促使血糖維持在較為穩定水平。因此,咱們對糖尿病的一些發病症狀進行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比如說當自己的腳部出現如下變化的時候,就可能意味著你的血糖水平已經嚴重超標了。出現這4種現象,警惕是糖尿病足來了!
  • 嚴格控制血糖才能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有一種可能,是糖尿病併發症來了!,異常的胰島素可以通過全身血管影響身體諸多部位,特別是大腦、心臟、腎臟等部位。之後可能發展為黃斑水腫,更嚴重時會出現大出血或視網膜脫離。 控制好血糖,遠離糖尿病併發症! 健康提示:請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少去人群密集處。
  • 2個行為正「悄悄」降低你的胰島素分泌,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做
    眾所周知,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血管也會跟著改變,血管通道會變窄、彈性變差,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更嚴重的併發症!一、糖尿病會出現的8個併發症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模糊、視力下降、老花眼,嚴重者直接失明)2、尿液泡沫多(蛋白尿)3、酮症酸中毒(噁心、嘔吐)4、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手腳麻木)5、動脈硬化合併血管病變(手足發涼、疼痛)6、高血壓合併糖尿病7、腳部併發症(腳麻、容易被鞋磨出水泡)
  • 舌頭有3種「異常」,或是血糖高了,提醒:3道家常菜,要儘量少吃
    以上問題出現後,要及時去檢查血糖,以免血糖過高,造成其他併發症出現。    這是因為體內血糖變高,影響到身體原有的纖細絨毛,導致舌苔變厚,這種情況發生後,不要忘了對血糖進行調理和檢查,避免出現其他併發症。
  • 每天走路運動的人,身體得到了什麼?有3種病或許「悄悄」溜走了
    走路不僅是非常廉價的養生方式,還是最自然的鍛鍊,每天可以堅持走路半個小時,或者說每天行走5000步左右,可以增進自己身體的血液循環,促進自己身體的新陳代謝,對於身體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這些話說起來都非常虛,每天走路的人究竟能得到什麼呢?每天走路運動的人,身體得到了什麼?
  • 糖尿病患者,身體出現這5個表現,代表血糖升高,警惕神經病變
    患了糖尿病的人都知道,控制好血糖就是控制病情的發展,如果血糖長時間居高不下就會引起併發症; 在眾多的併發症之中最嚴重的莫過於糖尿病腎病和神經病變,尤其是糖尿病神經病變不但會導致
  • 空腹血糖6.7高不高?如何預防糖尿病?本文為你講出實情
    來看兩種不同的情況,如果發現了空腹血糖6.7,通過檢查糖耐量,發現也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但由於血糖已經出現偏高趨勢,於是能夠積極的予以重視,通過合理的飲食調理,加強運動鍛鍊,控制體重,戒菸限酒等多個方面的生活調理來改善身體狀態,加強血糖代謝能力,改善胰島素抵抗問題,通過積極的生活幹預,空腹血糖逐漸控制到6.1以下的正常水平,餐後血糖也恢復了正常,如果能夠長期的堅持這樣的一種良好的生活狀態
  • 身體感覺到有這5個異常,或許是糖尿病正在「逼近」,需重視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糖尿病大國,據權威調查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國境內約有1億名糖尿病患者,並且由於當今快節奏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使得許多人都不能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飲食習慣,進而造成糖尿病的患病人數依舊在逐年攀升。雖然說糖尿病具有危害性大以及併發症多的特點,但是大家對此也不必過於擔心,通常情況下在糖尿病發病前很長一段時間內,人體就已經發出相應的預警信號了。
  • 要是超標了,勸你問問醫生
    1、尿酸要讓身體保持健康最關鍵的是尿酸不能過高,很多人飲食方法不正確,大量攝入容易產生尿酸的食物,例如豆類食物、動物內臟、海鮮等大量攝入,身體產生的尿酸量多,無法順利排洩出來,在身體堆積尿酸鹽時讓痛風,腎臟疾病有機可乘。如果指標可以保持穩定,維持尿酸水平正常,疾病才能遠離。
  • 血糖值升高時,腳上可能會出現四個異常,要細心留意一下
    導語:患了糖尿病的前期,症狀不是表現得很明顯,但是還會有點蛛絲馬跡,當體內的血糖值不斷升高,各種併發症會接踵而來,這些表現在雙腳最為明顯,如果對於血糖升高沒有那麼敏感,就會產生很多安全隱患,那今天就來了解一下糖尿病來臨雙腳會有什麼表現吧!
  • 睡覺時若出現這3個變化,血糖可能在慢慢升高,希望你沒有
    導語:血糖的變化對人體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自己日常控制不好自己的飲食,那麼就會讓血糖出現過高或者是過低的情況,如果自己體內的血糖過低,就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但是如果自己體內血糖不斷升高,就會引發很多的併發症,所以平時要多留意自己的身體變化,發現自己的血糖不穩定,就需要及時的調整
  • 血糖控制金指標,糖化血紅蛋白正常值是多少?能否取代日常測血糖
    而紅血球的平均壽命在120天左右,所以糖化血紅蛋白也就大約能存在2-3個月的時間,也就是說糖化血紅蛋白可以反應出人體2-3個月的血糖平均值。這樣我們再來看看糖友的情況,他的糖化血紅蛋白是7.1%,說明目前他3個月的血糖水平比較高,即使空腹血糖沒有超標,也需要重視,否則會增加其患併發症的風險。其實這就說明了另一個跟糖化血紅蛋白有關的問題,就是糖化血紅蛋白並不能替代日常的血糖監測。
  • 血糖檢查報告怎麼看?標準多少?血糖異常有哪些徵兆?醫生告訴您
    不過即使如此,同樣需要關注自己的血糖,因為一旦出現不穩定的情況,還有可能出現低血糖以及急性的併發症,比如酮症酸中毒等等。所以,對於糖友們包括糖友們的家屬,都應該對糖尿病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和了解,了解血糖的正常標準,併發症的症狀以及如何幫助患者保持血糖的穩定,這樣就能夠提前發現問題徵兆,並且避免發生風險。
  • 有糖尿病的人血糖控制不佳,身體可能出現幾種表現,你注意了嗎?
    但日常生活中影響血糖的因素有很多,且全天血糖又處在不斷變化中,一天中多次測量血糖並不現實,況且不少有糖尿病的人也做不到經常測量血糖,怎麼辦呢?這就要了解一些血糖控制不佳時身體可能出現哪些表現?  不到飯點就餓得慌  這種情況往往提示血糖既可能較高又可能發生了低血糖,這是因為機體血糖利用功能進一步下降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