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行為正「悄悄」降低你的胰島素分泌,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做

2021-01-20 大輝醫生談

「「怎麼才能一生不得糖尿病?」「得了糖尿病,還能結婚生孩子嗎?」「糖尿病一般能活多少年?」」這些話經常在生活中聽到。

據《全球糖尿病報告》顯示,中國約有1.3億名糖尿病患者,約佔成年人總數的十分之一。眾所周知,一旦患上糖尿病,身體血管也會跟著改變,血管通道會變窄、彈性變差,很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更嚴重的併發症!

一、糖尿病會出現的8個併發症

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力模糊、視力下降、老花眼,嚴重者直接失明)

2、尿液泡沫多(蛋白尿)

3、酮症酸中毒(噁心、嘔吐)

4、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手腳麻木)

5、動脈硬化合併血管病變(手足發涼、疼痛)

6、高血壓合併糖尿病

7、腳部併發症(腳麻、容易被鞋磨出水泡)

8、抑鬱症(比一般人高三倍)

這些併發症都是造成糖尿病死亡的直接原因,而引發糖尿病的根源就是胰島素分泌不足,這也是為什麼糖尿病人需要長期打胰島素維持生命、穩定血糖的原因。然而,生活中的一些行為,正在降低胰島素分泌,令自己慢慢靠近糖尿病。

二、2個行為正「悄悄」降低你的胰島素分泌,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做

1、不規律飲食

暴飲暴食、挑食、夜宵等飲食習慣都會導致血糖升高,主要是因為這些食物在人體內加重了負擔,令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而且會引起超重,身材肥胖是多種疾病的「禍首」,如高血壓、高血脂,希望大家合理飲食。

2、精神緊張、抑鬱

面對生活的重重壓力,會導致不良情緒出現,如果不能釋放放飛身心,就會促使體內去甲腎上腺素、胰升糖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容易升糖的激素大量分泌,造成代謝紊亂,導致高血糖的出現,誘發糖尿病。

三、中科院院士忠告:遠離"2白",多食"1紅",糖尿病不吃藥也會好轉

遠離"2白"

1、白酒

酒槽中的糖分令酒甘甜,所以白酒多多少少都是含糖的,且酒精的刺激性對身體有好處也有危害,但對糖尿病病人來說,是容易造成交感神經興奮的,這會導致腎上腺素、胰升糖素等容易升血糖的激素釋放,使血糖進一步升高。

2、白糖

糖尿病患者體內的糖分遠超正常人,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致血糖升高的,所以糖尿病人是一定不能吃糖的,像餅乾、蛋糕、點心等食物也要忌口。

多食"1紅"—紅葉鉻油

要想穩定血糖、改善糖尿病就要從根本目標下手,刺激胰島素的釋放才是首要。紅葉鉻油提取黃芪、紅景天兩種中草藥中能夠增強胰島活性的物質,而且是非常天然、溫和的,這點能讓糖尿病人更放心、更安心,達到雙向調節血糖的目標。

紅葉鉻油通過這些提取物做到了調節糖代謝、脂代謝水平,並調節中樞神經、內分泌、代謝系統的目的,直接促進了蛋白質合成、降低了磷黴酸活性,這就可以抑制過氧脂質過氧化物的形成,防止血糖濃度過高造成血管疾病。

不論是血糖波動還是身患糖尿病、高血糖的人,平時多補充紅葉鉻油可以調節糖耐量異常、加強心肌收縮力,這是因為裡面含有鉻酵母,有鉻元素的參與,能及時為患者補充胺基酸,使胰島素進行降糖、控糖的本能,是一種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理想營養物。

相關焦點

  • 老人味的「元兇」被揪出,醫生提醒:40歲後要少碰,老了也能沒味
    日本的皮膚專家曾經做過關於「老人味」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這種老人的異味與「2-壬烯醛」這一種皮膚分泌物有關,「2-壬烯醛」的含量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 「2-壬烯醛」是一種什麼物質呢?
  • 如何降低胰島素水平?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
    如果你儘量避免高碳水、奶製品、果糖和富含ω-6脂肪酸的植物油,那你基本就已經能將胰島素抵抗的風險大大減小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方法,能加倍保護胰島素,幫助降低胰島素水平。怎樣快速降低胰島素水平?→輕斷食,餓一餓自己近年來,輕斷食是非常受歡迎的減肥方法,大量研究發現,輕斷食能有效降低胰島素水平。
  • 3位院士:2種零食「打垮」糖尿病,養血管穩胰島,40歲後可常吃
    醫生提醒:這「2類人群」要當心糖尿病敲門1、身材過胖的人如果血糖超過正常值太多,很容易引起糖尿病。通過發現,糖尿病人存在一些共性,肥胖就是其中一個,體重超標的人免疫力相對不足,胰島效應與之抵抗,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平時要管控體重,把握飲食,儘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多吃綠色水果,結合適當的運動。
  • 母女雙雙肝硬化,2個月後離世,醫生:冰箱裡3種食物,勸你少碰
    這與我們現代高速發展的科技衛生手段和醫療防範措施顯然是有些背道而馳的,其中原因就在於平時一些錯誤的行為習慣,特別是飲食習慣上。正所謂病從口入,很多肝病其實都是吃出來的。寧阿姨,今年41歲,和不到20歲的女兒從小就開始相依為命,因為生育後不久老公就另覓新歡,因此寧阿姨多年以來都是自己一個人撫養孩子。
  • 這10類藥正悄悄助你長胖
    來源標題:小心 這10類藥正悄悄助你長胖  許多藥物的說明書上都標明了一長串副作用,其中一些風險可能會讓人完全放棄服藥。這些說明書上標註的一個常見副作用就是體重增加。雖然這種影響本身並不危險,但多多少少會對健康造成損害。事實上,還有其他藥物可供選擇。
  • 10歲男童耳朵裡取出2cm長蟑螂 醫生提醒:蚊蟲集中地要少去
    10歲男童深夜被耳旁異響驚醒數次,醫生用耳鏡一看,竟然是耳內鑽進2cm長的蟑螂。專家提醒,蚊蟲較多區域要少去,帶娃外出露營或家中滋生蟑螂的,要當心昆蟲入耳。據了解,10歲男童帥帥(化名)是武漢市黃陂區人,趁著暑假的最後幾天,跟著爸媽一起來到山裡爺爺、奶奶家玩。
  • 30歲女子高血糖2年,酮症離世,醫生:愚蠢!生活中的一種水少喝
    今年剛剛開始沒幾天,本該是一家快快樂樂開始新的一年的時候,但是王女士的突然離世給一個家庭的快樂劃上了句號,一切都要從王女士2年前被確診高血糖開始說起。王女士昨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突然感覺到一陣的噁心,嘔吐的感覺,甚至還伴隨著渾身乏力以及呼吸困難的症狀,最後暈在了地上,家人們聞聲趕來,看見王女士暈倒急忙打了120送去了醫院,最後宣布搶救無效去世了,醫檢結果是因為酮症引起的急性死亡,醫生在和家屬的交談之後,發現了王女士去世的主要原因。30歲大姐高血糖2年,酮症離世,醫生:愚蠢!
  • 醫生提醒:血糖偏高的人,這兩個不好的吃飯習慣,儘量改掉吧
    導語:進入50歲後,人體身體各項機能逐漸下降,呈下坡路走勢,由於免疫力抵抗力都有所下降,不及時保養,就會導致各種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糖等。
  • 如何增加多巴胺的分泌?
    有些醫生建議通過攝取維生素B6補品以及L-苯丙氨酸(Phe)來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這些都可以在附近的藥店裡買到。另外,苯乙胺(PEA)是巧克力裡可以找到的成分,這種物質可以促進多巴胺分泌,也有益於增重。但購買這些補品之前,都記得要問問醫生。
  • 什麼是胰島素指數?還在看血糖指數嗎?胰島素指數可能更有意思
    所以,控制胰島素的正常分泌至關重要,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和大家聊一個全新的概念,胰島素指數。胰島素指數vs血糖指數所謂的血糖指數(GI),就是碳水化合物進入血液的速度,比如說:吃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後,2個小時內血糖最大增加的幅度,食物的GI越低,其升高血糖的速度就越慢。因此,為了控制糖尿病人的血糖,很多營養師和醫生都會推薦低GI飲食。
  • NEJM:保留胰島素分泌 免疫療法向「治癒」1型糖尿病再邁進!
    今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發表一項研究,在新發1型糖尿病患者中,戈利木單抗(golimumab)治療可以保持患者的內源性胰島素分泌,並降低其外源胰島素需求量。儘管還沒有患者可以完全停用胰島素,但這一結果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 老人味的「禍根」被發現,提醒:40歲後儘量少碰,老了也沒味
    人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會逐漸的衰老,而到了40歲的時候,雙乙醯會達到高峰,而這種物質會分泌特殊的氣味,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這種物質也會逐漸的增多。二、老人味的「禍根」被發現,提醒:40歲後儘量少碰,老了也沒味1.少碰油膩的食物生活當中有些老年人在平時特別喜歡吃一些油膩的食物,但是這樣會造成體內的脂肪堆積過多,而且還會加重肝臟的負擔。
  • 醫生:若超過這個範圍,或許要多小心
    若你正受到高血糖的困擾,這篇文章或能幫助你!提到高血壓人群,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中老年人。由於高血糖的特殊性,一些年輕人根本沒有將高血糖放在眼中。但是根據現在高血糖患者的統計,年輕人患病的概率也越來越高,所以不管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要多注意血糖控制。那麼大家知道血糖正常值是多少?超過那個範圍才是血糖值超標?
  • 醫生提醒:尿酸偏高的人,儘量少做這2件事,不妨看一下
    今年已經42歲的王先生,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非常繁忙,每天都需要工作,到晚上11點左右,在下班的時候他就去喝羊肉湯,喝羊肉湯會使全身感到非常,尤其是在這個季節喝一碗羊肉湯,會使全身變得更加暖和。醫生通過調查之後發現,王先生出現尿酸含量超高,主要是生活習慣不規律所引起的。醫生提醒:尿酸偏高的人,儘量少做這2件事,不妨看一下1.晚餐的時候過於豐盛中國有一句古話,病從口入,尤其是對於尿酸高的人來說,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對於含量超高的嘌呤食物來說,一定不要吃。
  • 提醒女生:同房時,男人這3個行為不拒絕,會給子宮增添很多麻煩
    提醒女生:同房時,男人這3個行為不拒絕,會給子宮增添很多麻煩說到HPV,很多人都很熟悉,特別是近幾年來,隨著HPV疫苗的普及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個病毒的預防。28歲的小米最近發現「下身」有些異樣,很癢,仔細一看發現長了一些疙瘩,分泌物明顯增多,還伴有一股很特別的氣味。起初,小米並不在意,想著多半就是過敏引起的,直到和丈夫同居時,出現了下腹疼痛異常,被送到了醫院。到了醫院檢查之後,醫生告知小米感染了HPV,宮頸出現一級病變。
  • 老人味的元兇被發現,醫生告誡:40歲以後要少碰,別給自己添堵
    2-壬烯醛到底是什麼?當我們身體在衰老時,身體的新陳代謝和各項機能都下下降,所以皮膚也會發生一些化學改變,形成了壬烯醛。相對來說男性的老人味要比女性更強烈,而且在50歲之後更甚。主要是因為男性的不良習慣所導致的,例如吸菸酗酒很容易導致皮脂分泌過多,那麼所釋放的2-壬烯醛含量就更多,隨著年紀大的增長也會變得越來越難聞。女性由於體內的雌激素的抑制作用,味道會相較於男性更淡一些。以上所說到只是生理性病因,還有一些屬於病理性,平時要好好的預防,老人味或可減輕!
  • 醫生:50歲後,飲食別加太多東西
    醫生:50歲後,飲食別加太多東西,下面就詳細跟大家說說。老年痴呆越來越多,跟不良的飲食習慣脫不了關係誘因有很多,比如衰老、遺傳、抑鬱、受教育程度、慢性疾病等,但可能很多人都會忽略飲食,覺得飲食跟老年痴呆關係不大。
  • 95後情侶雙雙患糖尿病,或因廚房2種調味料,醫生:什麼年代了
    這是我最初的想法,可那節課我女朋友卻很認真(還做筆記呢),這點深深吸引了我,經過3個月的苦苦追求,我們終於在一起了。大學畢業要面臨很多選擇和考驗,日子也沒我想的那麼美好,我們倆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吵架,她說我不成熟,我嫌她嘮叨(其實我們都是95後),矛盾就越攢越多。
  • 為何腦梗越來越多養血管,少吃3物、少做5事,血管不易「堵」
    提醒:6個症狀一出現,及時就醫! 養好血管,少吃3類食物,少做5件事,血管會更健康!
  • 4歲寶寶睡夢中去世,爸爸發現時已沒了呼吸!醫生痛心:這樣吃真的很...
    看到這一幕,想告訴更多的家長朋友們:肥胖的危害遠非大家想那樣簡單,甚至可以要了孩子的命!下面分享2個讓人痛心的病例。曾有4歲孩子因重度肥胖在睡夢中去世浙大兒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吳蔚主任醫師說:「這樣的吃法,很危險!」 重度肥胖,會引起全身代謝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