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頂級運載火箭,嫦娥幕後英雄胖五,竟落後美國火箭這麼多?

2020-12-22 極客兄弟

咱們國家的探月任務吸引了全球人眼球,但在關注「嫦娥五號」奔月成果夫人同時,大家也應該關注下我國登月任務的幕後英雄,也就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畢竟沒有這個大推力火箭來助力,咱們就無法實現「嫦娥五號」的順利本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這麼說吧,「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重達8.2噸,是我國目前發射的最重探測器,也是今年中國航天發射的最重載荷,對運載火箭的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這時候就到了長徵五號表演的時刻!作為中國目前為止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級,能完美勝任本次探月熱舞,而且也確實在此前的發射過程中,成功把「嫦娥五號」送上了天。

但在讚美我國航天實力進步的同時,咱們也得注意,那就是與美國相比呢,我國的運載火箭實力還是要落後不少的!但具體是落後多少?我國又將在什麼時候追上美國?本文將圍繞這些話題展開,希望各位小夥伴對此感興趣,並通過點讚來支持下我的創作!

咱們首先來看看,長徵五號與美國火箭的差距。這首先呢,就要說說長徵五號的特點,其芯級直徑為5米,起飛重量837.5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25噸,是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此外呢,由於芯級直徑大於其他長徵火箭,長徵五號運載火箭也被親切地稱為「胖五」。可以看到,這些參數確實是挺厲害的了,但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在大推力火箭技術上,咱們相比美國、俄羅斯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首先是美國的土星五號,從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來看,它是人類歷史上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但到底有多強?首先是10米的芯級直徑,相當於兩個胖五一樣粗,然後是最高127噸的運載能力,這個更厲害,相當於5個長徵五號,不服不行。更誇張的是,土星五號的首飛時間並不是本世紀,而是上世紀60年代,比中國早了太久,這領先優勢必須要承認。

除了已退役的土星五號,美國重型運載火箭還有獵鷹和德爾塔4型火箭,它們的表現同樣相當優秀,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分別為63頓級,28噸級,也是超過了咱們的長徵五號,可見我國在航天領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在這兒插上那麼一句,蘇聯時期首飛的能源號,運載能力達到了105噸級,是全球運載能力排名第二的火箭,咱們的胖五與這兩個相比有著質的差距,不得不感嘆一句,當年的美蘇不愧是超級航天強國。

當然了,咱們的重型火箭研發並不會止步於此,我國正在研製中的長徵九號,目標就是趕超美國的土星五號:箭高110米,芯級直徑10米,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為140噸級,未來將承擔中國載人登月、火星採樣返回、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多種大運載、高難度任務。

目前來看,長徵九號的發動機和殼體機構,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在2030年左右進行首次發射,值得期待。不過眼下來看,長徵九號研製跨度太大,技術難度非常高,短期內恐怕難以實現重大突破,所以我國很可能先搞個921火箭出來。

具體來看呢,921火箭信息的開發難度係數比長徵九號要低得多:箭高84.7米,直徑5米,起飛質量2200噸,近地軌道的運載能力為69.3噸,非常適合前期載人登月任務,有望成為長徵九號長期任務的中期過渡型火箭,同樣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相信有了這些對比後,大家也都能看到,在重型運載火箭的競爭上,美國擁有先發優勢,中國則在發揮後發優勢,渴望著彎道超車。當然了,在這場航天競爭中,俄羅斯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各國離開地球,飛向月球、火星等競爭只會愈發激烈。

但客觀來講,目前中國在航天領域仍屬於第二梯隊領先位置,但近些年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表明,咱們正向第一梯隊加速靠攏,像是追上美國呀、俄羅斯呀等國家,成功進入航天領域第一梯隊,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相關焦點

  • 我國頂級重載火箭,運載能力僅有美國五分之一,未來機會有多少?
    近年來,我國航空航天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績,從嫦娥工程登臨月背、首次海上發射長徵十一號、北鬥系統一箭兩星,到正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天宮空間站等等,航天事業全面開花,全球為之震撼!作為我國數十年運載噸位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的真正實力與美俄航天強國的重型火箭相比如何?
  • 「胖五」長徵五號遙二運載火箭發射失利
    7月2日19時23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徵五號遙二火箭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後續將組織專家對故障原因進行調查分析。 原本,這次發射意味著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圓滿收官,進入正式應用階段。同時,這次發射也是我國在今年下半年探月三期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前,對「胖五」火箭的最後一次實戰演練。
  • 「胖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姜 哲 本報記者 付毅飛2020年7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至此,「胖五」已經先後執行過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發射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
  • 「胖五」熬過墜毀、故障的至暗時刻,才換回如今嫦娥五號的成功
    其實在火箭家族中,身材越「胖」,個頭越大,代表著其運載能力就越強。世界上的火箭可不只有長徵五號是個「大胖子」,著名的前蘇聯「能源號」運載火箭、美國「土星五號」運載火箭體格都跟出眾。長徵五號大約有20層樓高、600多噸重,是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新一代運載火箭,也是我國迄今為止研製的最大推力運載火箭,因此之前都被簡稱為「大火箭」。
  • 「胖五」轉運成功「嫦娥」奔月在即
    據新華社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1月17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於9月下旬由遠望運輸船隊安全運抵海南文昌清瀾港,並通過公路運輸方式分段運送至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
  •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何要選在凌晨?
    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正值凌晨破曉時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總體設計部型號設計師錢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揭秘了「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四點原因。
  • 嫦娥攬月|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於11月下旬登陸月球,在月球最大的月海風暴洋北緣的呂姆克山附近,並鑽取約2米深的月壤巖芯柱,共採取2千克重的月球土壤樣品。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實現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它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可一次將16輛小汽車的重量送入太空。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而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正是有「胖五」之稱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胖五」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技術跨度最大的一型運載火箭,採用3型12臺全新研製的大推力發動機,主發動機均採用無毒無汙染的推進技術,實現液體運載火箭直徑由3.35米至5米的跨越。
  • 火箭運載能力對比:美國63噸位居榜首,彪悍的「胖五」能排第幾?
    12月27日晚上20點46分,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自2017年7月2日發射失利後,經歷了長達908天的等待,「胖五」再戰蒼穹,終於取得圓滿成功。這一次發射成功,可以稱得上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翻身仗」,成功的那一刻,有多少人歡呼雀躍,多少人熱淚盈眶?
  •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胖五」有了新乘客 嫦娥五號探測器   計劃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 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嫦娥奔月,「胖五」飛天火箭發射現場觀摩,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根據國家航天局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我國計劃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探月飛行器,有望實現中國航天的四個「首次」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 中國頂級運載火箭,能力卻僅有美國五分之一!未來還有多少機會?
    今天主要說說長徵5號,長徵5號還有一個別名叫胖5,因為很之前的長徵2號F、長徵3號這些型號比起來,這個長徵5號要粗得多。有多胖呢?而且海南那邊緯度比較低,發射難度相對小一點,不過這也只能算是胖5發射的一個小插曲。那麼這一次胖5在中國的火箭家族是一個什麼地位呢?在世界航天界又是一個什麼地位呢?
  • 「胖五」已執行發射三類任務,媒體: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
    2020年7月23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成功將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意味著被暱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掌握了新的「絕技」。至此,「胖五」已經先後執行過發射高軌大衛星、發射載人飛船試驗船以及發射深空探測器三類任務。
  • 為什麼「胖五」發射「嫦娥五號」要選在凌晨?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亮麗的金色弧線,經過2200多秒的飛行,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與以往不同,此次發射為什麼要選擇在凌晨升空?
  • 「胖五」迎來新乘客,「嫦娥」走過了怎樣的奔月之路?
    南海之濱,「胖五」揚帆。11月17日,被稱為「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中國探月,如今邁出意義更為深遠的一步。
  • 今天,換個姿勢追「嫦娥」
    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已垂直轉運至發射區計劃於11月下旬擇機實施發射「胖五」是如何「直立行走」至發射區的?>此次承擔「嫦五」奔月的是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11月17日經過兩個多小時「胖五」和「嫦五」完成了從組裝廠房到發射工位的
  • 「胖五」的3大絕技
    記者從一院了解到,後續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計劃於年內將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為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做出貢獻。2021年一季度,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還將執行中國空間站核心艙發射任務。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實力擔當,「胖五」將力助中國航天登上更廣闊的舞臺。
  • 明天凌晨四到五點,有大事!「胖五」奔月去,何日嫦娥回?
    本次任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第二次應用性發射,此前已成功發射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如何到位?發射什麼?價值何在?,又稱「大火箭」「胖五」,是中國為了滿足進一步航天發展需要 ,並彌補中外差距,在2006年立項研製的一次性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也是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中芯級直徑為5米的火箭系列。
  • 嫦娥五號歸來,「胖五」又將迎來新任務,吹響中國空間站集結號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歸來,世界各國再度將目光聚焦中國。作為目前全球航天領域的探索先鋒,我國在航天事業戰略上循序漸進,一系列發射任務正在緊鑼密鼓地安排推進。據悉,此前完成發射「嫦娥五號」任務的「胖五」長徵五號又迎來了新任務。明年,它將把我國下一代空間站核心艙「天和」送入太空。
  • 「胖五」發射「嫦五」,為何選在凌晨?
    此次護送嫦娥五號登月的,是有「胖五」暱稱的長徵五號火箭。「胖五」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抓總研製,是我國目前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胖五」身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70噸,使我國現役火箭的運載能力提升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