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南岸區,王羽(化名)正在調試他收集的無線電設備。 記者 吳珊 攝
商報記者 吳光亮
家住南岸的建築設計師王羽(化名)最近正與鄰居鬧矛盾,起因於王羽架設的一個無線電臺。鄰居認為電臺電磁輻射巨大,要求王羽拆除。在王羽的認知裡,鄰居的這一說法讓人很不能理解,按王羽的說法,他的電臺電磁波輻射還遠遠沒有一臺微波爐的輻射大。
樂趣:曾收到南極電波
今年31歲的王羽成為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已有9個年頭,除了是一名建築設計師,王羽還是重慶市無線電協會業餘無線電分會的副會長。本月23日,商報記者來到王羽家中,看見一間10多平方米的書房裡,擺滿各種無線電設備。王羽說,搗鼓無線電已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日在家設計建築圖紙,他都會習慣性打開電臺,一邊收聽其它業餘電臺發出的電波,一邊進行設計工作,在這种放松狀態下,他工作的效率更高。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按偏好分類,大致能分為四類:一種是喜歡DIY電臺設備;一種是喜愛與其它電臺進行相互通信聯繫;一種是僅喜歡進行電臺發射;一種是僅熱愛電波接收。」王羽介紹,自己現在就是屬於最後一種類型,僅喜歡接收其它電臺發出的電波。
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之間互相攀比的,就是看誰接收到的電臺更多,或是看誰發出的信號更多地被其它電臺接收到。王羽說,去年年初,他收到一個從南極中山站發來的電臺信號,興奮了好幾天,「這是一個俄羅斯的無線電愛好者發出的信號,他到南極中山站做客,順便在那裡架設了一個業餘電臺發射信號,結果被我接收到了,我當即就用電子郵件給他發了封回執信。重慶可能只有我一人接收到了!」回憶起當時的情況,王羽還顯得很興奮。
設備:多年花了十餘萬
因為熱愛無線電,王羽也開始熱衷收集各種老舊經典的無線電設備。喜愛收集這類設備的無線電愛好者不在少數,他們還專門建立了一個網站交易各種無線電設備。除了在網上淘貨,王羽介紹,舊船拆卸廠也是無線電愛好者們的天堂,因為經常可以從那裡淘到一些具有收藏價值的無線電設備。
王羽為自己熱愛的業餘無線電已花費了10多萬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用於收集經典的老舊無線電設備。「我收集的老舊設備有20多件,其中最得意的收藏是上世紀80年代,英國馬可尼無線電公司生產的一款接收設備,花了1萬多元。」王羽擺弄著這臺自己非常中意的收藏說。
困擾:鄰居要求拆電臺
「目前重慶市的業餘無線電臺愛好者有1000多人,按國家規範,業餘無線電操作與電臺等級分成4級,1級最高。我的電臺是重慶市唯一的一級業餘電臺,我也是重慶唯一取得一級業餘無線電操作資質的人。」王羽拿出一隻提箱,裡面放滿了各種關於無線電資質、架設的證件。
不過,這段時間王羽因為自己的愛好遇到了困擾鄰居聲稱他的電臺輻射巨大,要求其拆除天線、關閉電臺,有人甚至還專門請來一個電磁汙染檢測公司來檢測,結果什麼都沒測出來。「他在自家架設了一根四五米高的天線,輻射好大喲!完全是不顧其他人的感受。」王羽的一名鄰居對記者說,電臺輻射巨大,萬一因此得了病,誰來負責?隨後,記者又隨機採訪了3名與王羽同住一樓的住戶,他們的看法都一樣要求王羽拆除電臺。
雖然鄰居們都沒什麼更出格的舉動,但王羽還是為此困擾,有好幾次都為了配合鄰居聘請的檢測公司檢測,而請假回到家中等候鄰居「登門拜訪」。「我的電臺是經過國家審批的,各項指標都合格,怎麼可能對人造成不良影響?況且我只是收聽其它電臺的信號,我的電臺相當於就是一臺大型收音機,哪裡來的巨大輻射?一臺微波爐的電磁輻射都比我的電臺大無數倍。」王羽說,自己孩子今年1歲半了,自妻子懷上孩子到孩子出生成長至今,他都在搗鼓電臺,孩子仍然健健康康沒任何問題。
王羽遭遇的困擾,存在於不少接受記者採訪的業餘無線電愛好者之中,江北一名無線電愛好者架設在樓頂的天線,甚至被鄰居以輻射傷身為由,強行拆掉。「有的人還是存在錯誤的觀念,認為電臺輻射巨大,其實,人們接打手機時受到的電磁輻射都比電臺大。」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張華軍表示。「業餘無線電臺的功率基本只有幾瓦到幾十瓦,我的鄰居們也有人對我架設的電臺產生過疑問,我耐心解釋,拿出國家頒發的電臺執照給他們看,大多數人都能理解,不會為難我。」業餘無線電愛好者徐靖告訴記者。
專家釋疑
不必談「波」色變
就業餘無線電臺的電磁輻射問題,記者前日採訪諮詢了重慶市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電波布滿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每年都要接到十多二十起類似的投訴,其實市民不必談「波」色變。經過備案登記的業餘無線電臺都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不會對人體造成什麼不良影響。一個規範的業餘無線電臺的電磁波輻射,還不如一臺微波爐。微波爐運行時,前後兩面的電磁輻射最大,一個人近距離站在正在運行的微波爐正面,收到的電磁輻射量甚至比業餘無線電臺高萬倍,所以市民使用微波爐,在微波爐運行停止後,我建議等一分鐘左右再開箱門,以避免造成不良影響。業餘無線電臺的電磁波輻射可說微乎其微,市民不用擔心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