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的風,終於刮到了娛樂圈!
近幾年商標註冊愈發流行起來,娛樂圈也未能倖免,前有趙麗穎李佳琦,後有易烊千璽,每一個流量明星都沒有躲過被搶註的命運。最最重要的是,每個明星的名下都有大大小小的公司,或股東或法人。而同名商標被搶註真的是一件尷尬的事情,更嚴重的,會影響到名下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在這一方面,王一博做得就比較好!
11月3日,樂華公司註冊了一組商標「一波王炸」,此商標源於王一博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是其戰隊的名稱,由於節目的熱播,該節目頻頻登上熱搜,王一博的各種炫酷舞蹈短視頻刷屏各大視頻平臺,讓「一波王炸」名稱知名度不斷攀升。
11月16日,意識到商標重要性的王一博,再次以控股公司的名義註冊了「王一博」「wangyibo」「耶啵」等商標,商標數量共計69個,目前商標狀態為註冊申請中。但是國際分類中卻基本上無關娛樂圈影視行業,包含了科學儀器、服裝鞋帽以及食品等等。
自我保護
其實,註冊同名商標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了,趙麗穎因為同名商標被搶註,隨後將「趙小刀」商標一舉拿下,並已全部註冊成功。明星註冊商標,一方面是為了保護自身的權益不受侵害,避免其他企業及個人通過消費明星而獲益,如果是積極正能量的銷售產品和服務也還好,但是所售產品與明星市場定位相背離,很容易將明星多年建立起來的好名聲敗壞殆盡,影響市場形象。
其次,明星名下有很多關聯公司,雖然以明星本人為依託就可以很好地拿下高收益的項目,但是在項目宣傳上,因為商標被搶註而被迫不能使用相關名稱就得不償失了。不僅企業形象受損,在收益上也將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在企業想要拓寬業務範圍的時候,也會處處受限。可以說,商標被搶註,真的是寸步難行。
最後,搶註明星的同名商標更多的是為了割明星粉絲的韭菜,因為同名,很多人都會認為那是該明星生產或銷售的產品;因為信任,或紛紛購買,或口耳相傳;因為喜愛,同名的產品也會成為粉絲的鐘愛……為了維護idol在粉絲心中的形象,明星註冊自己的商標,勢在必行。
為涉足其他行業做準備
從王一博註冊的商標類別就可見一斑,涉及到影視行業的範圍很少,大部分都是實打實的產品類別。在這一點上,可以推測,後期將會有一波印有「王一博」名稱的商品面世也不是不可能。其實,明星息影從商的比比皆是,在影視行業小有名氣,並將這種熱度運用到商業上,在很大程度上會幫助企業更進一步。王一博註冊其他行業的商標,或許也在為從商做準備。即使沒有從商的心思,商標註冊成功以後,還有三年的「保護期」,足夠一個明星持續輝煌了。
回憶殺
通過「一波王炸」商標不難看出,這不僅是在為保護小團隊做鋪墊,也是為回憶殺做準備。回憶殺在娛樂圈真的是很好用的一張牌,但凡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表演著當年的橋段、唱著當年的歌、跳著當年的舞蹈……都會讓當年為之瘋狂的觀眾潸然淚下,並感慨時間過得真快。想想《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天龍八部》等影視劇的重聚,每一次都是高光時刻。所以,類似於超女快男等綜藝節目的重聚,也是滿滿的回憶。王一博如果擁有「一波王炸」商標,隨時都可以重聚,但是這個詞被搶註,重聚也將遙遙無期了。
瞎說的
很多粉絲都會盼望著親眼見到自己的idol,但是迫於時間和地點的壓力,或是根本沒有任何的可能。這個時候,你可以註冊一款明星的同名商標,當明星知道有這件事的時候,一定會通過商標查詢找到你。無論是文鬥還是武鬥,都可以親眼看見他或親耳聽見他的聲音。如果鍾愛,你可以將這款商標送給他,就像當初那個粉絲將一個星球命名為「周杰倫」一樣,結局總是美好的。追著馬兒跑,不如停下種片草,馬兒自然會找到你!
商標的風還在繼續吹,並且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急,若想企業及個人發展不受限制,最好將商標註冊放在日程上。前文所說的註冊商標可以見到idol純屬胡謅,切不可過分當真。但,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