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鹿科動物現身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

2021-01-08 瀟湘晨報

近日,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公安局和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採集野外布設紅外相機視頻時,發現多段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駝鹿在野外活動的視頻。

畫面中雄性駝鹿以悠閒的姿態在河邊灌木叢中漫步,有的駝鹿在岸邊水域中低頭覓食水草,而有的駝鹿在冬季針闊混交林中開始探險,它們或在叢林中覓食,或駐足觀察周圍環境安全後慢慢前行。

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管護部門和森林公安在駝鹿活動頻繁區域布設多個紅外相機,對野生駝鹿進行系統檢測。駝鹿一般出沒於北半球溫帶至亞北極氣候的針葉林及混交林。在我國,它們僅分布在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北部。全天都在覓食飲水,食物以草、樹葉、嫩枝以及睡蓮、浮萍等水生植物為主。

近年來,管護部門採取對轄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森林公安深入開展「武裝三清」「綠衛行動」「春雷2018」「雲劍2019」「崑崙2020」等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專項行動,防範有人盜獵或破壞生態環境。隨著當地生態系統逐漸恢復,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成為了各類野生動物生存繁衍的天堂。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趙樹凱

【來源:吉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現人熊對峙驚險一幕
    梅玉生 攝中新網呼倫貝爾11月27日電 (李愛平 白士城 姜旭東)內蒙古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森林管護局工程師梅玉生27日在此間表示,近期,他在大興安嶺北部原始林區烏瑪林業局零公裡管護站附近,用相機錄製了人熊對峙驚險一幕。當時,梅玉生是在從內蒙古呼倫貝爾市奇乾鄉返回零公裡管護站途中,遭遇的這一幕。
  •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世界瀕危物種白眉歌鶇現身大興安嶺北部林區 2020-12-21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興安嶺林區首次利用無人機從空中拍攝到野生動物種群活動
    畫面中的小白點,就是熱成像出現的野生鹿科動物。  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架設近千臺遠紅外相機,用以監測野生動物遷徙與種群數量變化,這種守株待兔式的傳統監測方法近日被打破,科研團隊應用無人機遠紅外熱成像系統首次從空中採集到野生動物種群活動畫面。  1月13日一大早,記者跟隨汗馬保護區管理局有限公司科研監測科翟鵬輝博士科研團隊,從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心站出發,挺進核心區。
  • 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
    內蒙古自治區地處中國北部,首府呼和浩特。地勢由東北向西南斜伸,呈狹長形,全區基本屬一個高原型的地貌區,涵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地跨黃河、額爾古納河、嫩江、西遼河四大水系。內蒙古自治區從東到西分布有大興安嶺原始林區和11片次生林區,以及長期建設形成的人工林區。
  • 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結果出爐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1日,中國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揭牌儀式暨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在牙克石市舉行。發布會對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與價值評估成果和內蒙古森工集團發展改革成果進行介紹。據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生態系統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固定的碳匯當量為2329.58萬噸/年,折合成二氧化碳為8541.79萬噸/年,相當於吸收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7.26%,佔內蒙古全區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二。
  • 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
    8月1日上午,記者從內蒙古大興安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年。    評估結果顯示:2018年,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為6160億元,其中,「綠色水庫」總價值量為1646.94億元/年,森林與溼地生態系統分別為1341.32億元/年和302.62億元/年,佔比81.44%和18.56%;「綠色碳庫」總價值量為1071.75億元/年,森林與溼地分別為1015.59億元/年和56.16億元/年,佔比為94.76%和5.24%;
  • 罕見貂熊現身新疆富蘊林區 中國僅存200頭
    【解說】近日,新疆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富蘊分局高山監控點,拍攝到一隻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林區現身的貂熊,貂熊身形介於貂與熊之間,有「月熊」之稱。貂熊能在這片區域出現十分罕見,是林區生態環境良好的具體反映,這也是阿勒泰地區首次拍攝到貂熊的影像資料。
  • 成果 | 內蒙古大興安嶺首獲西伯利亞紅松子代樹塔
    大興安嶺北部林區生長著一種珍貴稀有的樹種——西伯利亞紅松,也稱為國松,屬國家三級瀕危物種。這片綠就是西伯利亞紅松(以下簡稱西紅),這種樹不僅給大興安嶺增添了綠色,釋放了更多的氧氣,果實也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可食用、可藥用,又可榨油供食用及工業用。但西紅的籽不易傳播,林下天然更新差,幼苗極少。初秋的內蒙古大興安嶺,處處是美景,滿山的果實極其誘人,空氣清新涼爽。「快看,這株西紅有3顆樹塔果實!」西紅在大興安嶺自然條件下結樹塔,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鼬科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狼獾保護食物有奇特招式,將尿液撒在食物周圍
    在動物世界中,鼬科動物的體型比較小,但它們的個性是非常兇猛好鬥,包括獾、黃鼠狼和水獺等都是兇猛的獵食者,而其中體型最大的陸地上鼬科動物
  • 原始森林一公裡有多長?「火焰藍」告訴你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8日電(郝芳芳)北緯53度,祖國版圖的雞冠處,雖是初冬,茫茫原始森林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將無人機升空,會在林海雪原中發現一抹紅色,這是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消防支隊莫爾道嘎大隊奇乾中隊駐地,可謂「林海孤島」。  這裡有74名森林消防指戰員駐守,承擔著95萬公頃原始森林的防火滅火任務。
  • 他來了他來了——罕見貂熊現身哈巴河林區
    近日,阿爾泰山國有林管理局哈巴河分局的工作人員回收野外架設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在林區近距離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貂熊。
  • 神秘的大興安嶺 大家貌似熟悉 卻說不清楚
    生活在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的人們,常常因此遭遇各種尷尬……比如說當自己意氣風發、滿臉驕傲地向人介紹說,我來自內蒙古大興安嶺。對方先是一臉的茫然,之後問你:大興安嶺?大興安嶺不是在黑龍江嗎?啥時候跑內蒙古去了?
  • 大興安嶺林區:一個小鎮十分之一居民當「網紅」 有人一冬天狂賺十...
    大興安嶺林區位於我國的北部邊陲,眼下,那裡的最低氣溫在零下五十攝氏度以下,可謂是滴水成冰,這種嚴寒的氣候,打造了大興安嶺獨特的北國風光。隨著商業採伐的停止,林區群眾的生活一度受到了較大影響。不過現在,在冰天雪地的林區出現了很多新鮮事兒,百姓們也多了不少增加收入的新門路。
  • 中國最大的天然林區,樹種多紅松、落葉松、雲杉、冷 杉等
    東北林區是我國最大的天然林區,主要 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以中溫帶針 葉一落葉闊葉混交林為主。據近年統計資料,全區共有森林面積6.8億畝,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37%。木材蓄積量達32億立方 米,佔全國木材總蓄積量的三分之一。
  • 數百隻罕見黑熊棕熊現身遼寧林區
    數百隻罕見黑熊棕熊現身遼寧林區 作者:李那 2018-09-20 10:10   來源:遼瀋晚報   近年來,隨著遼寧對天然林管護力度的不斷加大,全省天然林蓄積量增長明顯,林地質量普遍提高,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多年不見的黑熊、棕熊現已有數百隻,狍子、獾子、大天鵝等數十種珍稀野生動物回歸林區,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  遼寧是全國自行開展天然林保護較早的省份。2002年,遼寧在全國率先自費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明確2001-2005年在全省範圍內禁止對天然林進行商業性採伐。
  • 大興安嶺滿歸林區積雪超20釐米是怎麼回事 網友:這是今冬的第一場雪
    天氣網訊,今天上午,一則「大興安嶺滿歸林區積雪超20釐米」的新聞登上熱搜。據了解,在冷空氣的強力幹涉下,內蒙古大興安嶺滿歸林區出現強降雪的天氣,而且道路積雪超20釐米,而且氣溫逼近0℃以下,不少市民厚衣出行。網友表示這是今冬的第一場雪。
  • 邊界發現蒙古野驢 屬世界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近日(13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森林公安民警在距中蒙邊境線1.5公裡處巡護時,發現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蒙古野驢的蹤跡。它們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屬世界瀕危物種。蒙古野驢 新華社資料圖內蒙古大興安嶺重點國有林管理局前不久也曾對外披露稱,近期在當地烏爾旗漢林業局生態功能區檢查站附近發現1隻珍稀野生動物——
  • 珍稀動物水獺現身卡魯奔 萌萌噠~
    入冬以來,內蒙古卡魯奔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監測人員通過遠紅外相機監測到得耳布爾河中,有三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水獺,在冰雪的河面和冰洞中穿梭捕食,顯得超萌可愛。    水獺的生存需要乾淨的水質、充分的魚類食物以及隱蔽的棲息地,此次監測顯示內蒙古卡魯奔國家溼地公園優良的河水生態及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證明了試點建設溼地公園以來科學保護溼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