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曆11月22或23日。進入小雪節氣後,冷空氣不斷加強,南方地區逐漸進入冬季,而北方則開始降雪。寒氣入侵,人們該注意保暖了。在飲食上,宜食用溫性或熱性食物,以提高機體的耐寒能力,牛肉、羊肉、雞湯等溫補食品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營養專家建議,這個節氣適當多吃點黑色食物其實是更好的選擇。有研究表明,黑色食物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在提高免疫、抵抗衰老、防癌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另外,寒冬節氣常吃黑色食物還可以禦寒保暖。那麼,小雪節氣吃哪些黑色食物好呢?
5種黑色食物,助你禦寒防病健康過冬
1、黑芝麻
一到冬天,很多人一不小心就被便秘纏上了。一方面是因為冬季天氣相對乾燥,出汗少,喝水比較少,腸道少了水分的滋潤,大便容易乾結,便秘問題自然就來了。另外,天氣漸寒,人們的戶外運動時間減少,運動量小使腸道蠕動變慢,也會帶來便秘問題。
黑芝麻中含有較多油脂,有潤腸燥的功效,加之其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糞便通過腸道的時間,同時還能清除體內的毒素,從而能夠起到潤腸通便、緩解便秘的作用。
其次,黑芝麻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維生素,還含有油酸、亞油酸、膽鹼、芝麻素等成分,這些營養素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人的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
2、烏雞
烏雞素有「藥雞」的美稱,《本草綱目》記載其有大補的作用,是補虛、養身體的佳品。對於虛弱的人,尤其是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佳的人,烏雞是再合適不過的補品。
烏雞中含有大量蛋白質、多種維生素、18種胺基酸和18種礦物質,其中維生素E、煙酸、鐵、鉀、磷等的含量均高於普通雞肉,而膽固醇和脂肪含量較低,具有良好的滋補作用,經常食用可以有效調節身體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除此之外,烏雞中的黑色素還能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抑制癌細胞生長,幫助人體抗衰老。
3、黑豆
黑豆是所有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最高可達到40%,相當於雞蛋的3倍、肉類的2倍、牛奶的12倍,因而被稱為「植物肉」。同時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大豆異黃酮、膳食纖維、生物素及多種礦物質等營養素,其中抗氧化物的含量也高於其他豆類。營養專家表示,適當多喝黑豆湯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4、荸薺
荸薺,俗稱馬蹄,皮色紫黑,肉質潔白,甘甜多汁,清脆爽口,有「地下雪梨」、「江南人參」之稱,既可作為水果生吃,又可做蔬菜食用。荸薺性寒,含有較多的黏液質,有清熱解毒、生津潤肺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病傷津、肺熱咳嗽、痰黃濃粘等症,還能預防冬季上火。此外,有研究發現,荸薺中含有一種能夠抑制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的成分——荸薺英,這種物質還可抑制流感病毒。不過,荸薺英不耐熱,要想荸薺發揮抗菌作用,最好生吃,但要注意清洗乾淨並去皮。
5、黑木耳
黑木耳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包括胡蘿蔔素、纖維素、植物膠原、維生素B1/B2、維生素E、蛋白質、黑木耳多糖等,適當食用不僅能預防便秘、促進血液循環,還具有降膽固醇、抗血栓、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等功效。
黑木耳的做法多樣,可以涼拌、與肉類一起炒食,也可以用作湯菜中的配料。
除了以上介紹的5種,常見黑色食物還有黑米、桑葚、黑棗、海帶、紫菜等,日常飲食中可以把這些食物與其他顏色的食物進行搭配,食物多樣化才能均衡營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