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分明月
這次三亞之旅,我們去了一趟海南熱帶雨林景區。
該景區離我們下榻的紅樹林木棉酒店大約有50來公裡,導遊說有一個小時車程。
在車上,據導遊阿濤介紹,我們這次去的是中國唯一一處位於北緯18度的熱帶雨林,是名副其實的三亞後花園。
景區位於五指山餘脈的七仙嶺,極頂眺望,南海萬傾波濤可盡收眼底。
一邊聽阿濤介紹,我一邊遐想……
這熱帶雨林,以前只從教科書上了解了一些支離破碎的知識。比如雲南的西雙版納,尤其是抗戰時期中國遠徵軍幾乎葬身的野人山,那不就是熱帶雨林嗎?
原始森林浩翰無邊,樹木遮天蔽日。由於動植物腐爛因溼熱蒸發而生成了一種瘴氣,那會致人死命。
氣候也反覆無常,明明剛剛還是豔陽高照,轉眼之間便是大雨傾盆。
林子中更是千奇百怪,毒蛇猛獸出沒其中,甚至連一些樹藤也會「殺人」……
想到這些不禁有些毛骨悚然。
那麼三亞的熱帶雨林又是一個什麼模樣?不得而知。
儘管如此,心裡還是充滿一種好奇和嚮往。
一個多小時後,旅遊大巴到了山腳的景區大門口。
下車之後,阿濤把我們移交給當地一位姣小的黎族女導遊,她叫我們稱她「阿妹」。
黎族阿妹領我們登上景區的環保大巴,大巴沿著林區公路開始爬山。
車窗外是一片崇山峻岭,公路兩邊是高大的檳榔樹和婆娑的椰子樹,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熱帶花草。
大約二十來分鐘,車在一個花草裝點的牌坊前停下,牌坊正中寫有「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的字樣。
什麼「呀諾達」?名字怪怪的。
下車後,阿妹讓我們排成兩排,給我們講一些進入景區的基本禮節和注意事項。
她說,進入景區如遇到有人伸出右手做成OK的手勢,向你說「呀諾達」時,你一定要回禮說一聲「呀諾達」,並同樣用右手做出OK的手勢。
阿妹並再三強調這是禮貌。
那麼「呀諾達」究竟是什麼意思哩?
進入大門,門口有五六位穿著黎族服飾的少男少女站成一排,笑容滿面地伸出右手做了個OK的手勢,並齊聲說著「呀諾達」。
我們一行也東施效顰式地做了回應。
看來他們的「呀諾達」,似乎是表示歡迎的意思,那麼我們的「呀諾達」又是什麼意思哩?
在景區內我還發現了一個小秘密。無論是小賣部的生意人,還是娛樂設施的工作人員,甚至搞清潔的環衛工人,只要碰到我們,都熱情地說一聲「呀諾達」,並用右手做一個OK的手勢。
這一聲問候,確實給人一種暖暖的感覺,我不得不由衷地敬佩黎族同胞的熱情好客。
黎族阿妹帶著我們沿著林間小路遊覽參觀。在這裡,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景象次第呈現,確實讓人身心震撼。
峽谷雄奇,流泉飛瀑,黎峒風情,索橋懸空,野樹枯藤……
各種奇異景象真有點讓人目不暇接。
景區將山奇、林茂、水秀、谷深集於一身。
有人把她稱為「海南的香格裡拉」,看來一點不為過。
可以這麼說,海南省花巨資(據說是兩個億)將這裡打造成熱帶雨林風景區,每天接待的遊客數以萬計。
然而原生態植物仍隨處可見,仍保留了她的原始野味。
據阿妹說,如果運氣好有時還會遇上彌猴群,但我們沒有碰上。
時間不早,該回程了。
回到環保車上,黎族阿妹突然問大家「現在你們該知道『呀諾達』是什麼意思了吧?」看到大家不開腔,她接著解釋道「呀諾達是本地方言一、二、三的意思。不過現在已經有了新的含義,既表示友好、吉祥和祝福,同時也有表示歡迎的意思。」
明白了,原來就是一句表示友好的日常問候語。
這次三亞之旅,我不想說什麼「南天一柱」的老話,也不想寫什麼「天涯海角鹿回頭」的舊題。
我只想把我感受最深的東西分享給讀者。一個是三亞的大海,一個就是三亞的熱帶雨林以及熱情好客的黎族同胞。
再見了三亞!熱帶雨林呀諾達!
2019年12月24日晚
作者簡介:楊克純,退休教師。教了一輩子書卻沒有什麼建樹,顯得十分平庸。
平時喜歡喝點小酒,打打小牌,看看閒書。偶爾也玩玩文字遊戲以打發空閒時光。
身上也有一些臭文人的臭毛病,別人覺得有些高冷,其實是無能。
《僰俗》徵稿啟示:
歡迎眾親踴躍投稿。字數300--500字,地區不限,題材:詩詞、散文、記敘、小說和視頻等;內容:美食、美景、人文、地理、民間故事和技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