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才科學家,21歲讀博士,是5G技術「最小」開發者

2020-10-17 憶一文史

引子

陳郎七歲富三冬,此去聲名動九重,好踐退之童子訊,莫隨劉晏頌東封。

在現代化社會中,基礎教育的普及已經是遍布全國了,像建國之初的時候,遍地文盲的情況早就已經不見了,現在的人多多少少都是能夠識字的。正是因為基礎教育的普及,大量的人才才能夠被發現,在這些人才裡面,神童是最為特殊的,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位神童。這位可謂是中國的天才科學家,在21歲的時候就已經就讀於博士了,同時也是5G技術「最小」的開發者,他就是申怡飛。

申怡飛是在1997年的時候出生的,隨著年紀的增加,對於學習的天賦申怡飛也是慢慢的展現出來了。相比於同齡人,顯然申怡飛在學習方面的天賦,並不是其他人可以相比較的。所以在後面的學習生涯中,還在讀小學的申怡飛乾脆直接跳級到了初中,後面也用了同樣的方式來到了高中。最後在15歲那年,申怡飛直接參加了高考,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進入到了東南大學去學習,未來前途一片光明。

在大學的時候,經過了最初的不適應之後,申怡飛回到了以前學習的狀態,每天一大早就起來學習,一直到晚上十點鐘的時候,才會去休息,其中除了必要的生理活動之外,並沒有做其他事情。沒有課程的時候,申怡飛都是選擇泡在讀書館裡面學習,不像其他同學一樣,有時間就去玩。而付出就有回報,等到申怡飛畢業的時候,他獲得了「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的稱號,而且他的成績還是年級第一名,獲得了當年的保研名額。

在讀研期間,申怡飛也是在刻苦努力的學習,依靠著自己的勤奮,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在讀研期間,申怡飛主要是負責對極化碼的研發,而極化碼的成功,正是代表了5G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後面申怡飛也成為了我們國家共青團的一位代表。大家都知道,在之前幾十年的時候,西方國家一直以來都是高科技的代表,壟斷了通信行業,讓國家的公司非常的被動。然而在申怡飛以及其團隊的努力之下,中國終於在這片困境中走出去了,而且還獲得了領先的位置。

在2016年的時候,申怡飛的成果獲得了協會IEEE的認可,他跟他團隊所編寫的極化碼因為具有先進性的原因,也成為了全球5G行業的執行標準了。可以說正是因為申怡飛跟他的團隊的崛起,讓西方國家壟斷通信行業幾十年的局面被徹底的打破了。這不僅僅是對中國科研實力的一次證明,更是能夠大大加強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現在距離5G到來的時代是越來越近了,而在未來的日子裡面,我們的國家只會越來越強大。

結語

其實從申怡飛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來,人類是在不斷的進步的。科研的存在也越來越重要了,未來就是科技的比拼。現在各國在軍事實力方面的較量,實際上就是科研實力的較量。假如說不願意在未來的發展中失敗的話,那麼科研人才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當然,我們也相信著在未來的時候,我們國家也是一個科技大國。

相關焦點

  • 我國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他們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動了關鍵技術的發展,如今年22歲的申怡飛,他是我國5g技術的推動者之一,更是眾多研發員的一個。在這位少年的身上,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一,少年天才展翅翱翔少年天才申怡飛97年生人,他從小就展現出優於同齡人的天賦和才能。
  • 我國22歲天才科學家,21歲便成了博士,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
    他們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推動了關鍵技術的發展,如今年22歲的申怡飛,他是我國5g技術的推動者之一,更是眾多研發員的一個。在這位少年的身上,有著怎麼樣的故事呢? 一,少年天才展翅翱翔 少年天才申怡飛97年生人,他從小就展現出優於同齡人的天賦和才能。
  • 中國22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21歲成博士
    ,自然也誕生了無數的天才少年,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世界的主要科技學技術進步水平還是得依靠那麼一些具有獨特才能的人,他們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望,肩負起了讓祖國興旺發達的重擔。他就是我們國家5G技術的大功臣申怡飛。
  • 中國22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的研發者,21歲讀博
    在近代社會中,由於中國長時間處於戰爭當中,因此,我國的發展水平相比於那些發達國家而言也有著一定的落後。隨著新中國的建立,現如今,中國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也在一些高端人才的幫助之下得到了提升。在中國社會中,有這樣一位二十二歲的天才科學家,他十五歲就考入了名牌大學,而二十一歲時更是開始了博士的學習生涯。
  • 中國22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研發者,21歲便成了博士
    一百年前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梁啓超,曾說過一句讓人振聾發聵的話:「少年強則國強。」老一輩的革命先烈用熱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美好生活,而年輕一輩的翹楚則承載著我們國家在未來的發展希望。
  • 我國一位天才科學家,5G核心技術的研發者,年僅21歲成為博士
    科技強國,在這個21世紀的信息化時代,高科技人才的需求也就急劇增加。科技對一個國家的發展也顯得尤為重要。近幾年來,我國在科技領域迅速發展起來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國極其重視高科技人才的培養,一大批年輕的科學家出現在了我國的科技一線,為我國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22歲的申怡飛就是其中之一。
  • 中國23歲天才科學家,5G技術「最年輕」的研發者,21歲讀博
    正是如此,在《少年中國說》中才有"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歷久彌新,當今時代,少年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所謂"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若是少年以追星、遊戲為樂,國家當陷入危局。但我輩少年,不乏天才英豪。有少年幼童之姿斬獲大賽金牌;有少年年少成名,一路高歌猛進。而我們要說的這位少年,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天才,是我們國家之希望、未來所在。
  • 15歲考上東南大學,21歲讀博士,5G核心技術的研發者
    在漫長的研發事業當中,有無數的「天才」,為了這項技術默默奉獻著他們的青春,但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隨著5G技術的公開,參與到這一項目中的科研人員的名字,也開始漸漸為公眾所熟知,並得到了他們應得的榮耀。這批人裡,有勤懇踏實,為5G技術打下堅實基礎的前輩,也有銳意進取、天資縱橫,不斷在技術上取得突破的天才。
  • 天才變瘋子?15歲碩士,21歲博士,曾經的神童,如今卻被當精神病
    然而在現實的30年前,中國同樣也出了這樣一件事,這位神童11歲就進了中科大少年班,15歲讀碩士,21歲讀博士,師從197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原本是最有望拿到諾貝爾獎的天才少年,卻在若干年之後被當成了「精神病」。
  • 天才少女18歲讀麻省理工,26歲當哈佛博士,父母眼界決定孩子階層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天才少女》,這個影片的小姑娘究竟天才到什麼地步?六歲半的她已經開始看過查爾斯齊默的著作《高等代數的演變》,開始自學微積分,在數學上的天分無情碾壓比她年長好幾十歲的外祖母。這一切都是因為她有個同樣是天才的母親。她的媽媽窮極一生都在證明納維斯託克方程,在生下她後不久就自殺身亡了。
  • 最強青年(曹原)18歲在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
    深圳天才3年學完12年課程,14歲考上中國科大,18歲麻省理工讀博士,22歲科研成果震驚世界,美國用綠卡、教授職位、超高薪誘惑他留在美國。他說:「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我學成是要回中國的,我的祖國需要我!」2018年,從深圳走上麻省理工的曹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世界最頂級的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了兩篇水平極高的論文,成為該雜誌創辦以來年齡最小的中國第一作者!
  • 他是數學天才,8歲高考760分,21歲成博士,24歲成頂尖大學教授
    文/一度歷史觀V在美國出版的《探索》雜誌中,評選出了美國20位40歲以下最聰明的科學家,有兩名華裔科學家入選。其中,數學家陶哲軒位居榜首。而這位陶哲軒,也就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講述的主角。他是數學天才,8歲高考760分,21歲成博士,24歲成頂尖大學教授!
  • 11歲上大學,15歲讀研18歲讀博的中國天才,最終為何會淪為瘋子?
    如果按照世俗的眼光,謝彥波15歲讀研究生,18歲讀博士,這顯然是眾多家長心目中最有出息的子女的樣子了。可是對於謝彥波自己來說並非如此,他雖為神童,卻被人誤以為是瘋子。其中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波折呢?    謝彥波是一位天才少年。小時候他跟著奶奶長大,父親是湖南醫學院物理教師,1歲那年他就被送去鄉下,由奶奶撫養長大。他的童年很單純,每天聽的就是鄉下的鳥叫蛙鳴,和奶奶的搖籃曲。
  •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34歲與諾貝獎擦肩,揭秘天才女科學家的成長...
    15歲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5歲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物理學博士學位29歲被聘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31歲榮獲「麥克阿瑟天才獎」34歲與諾貝爾獎擦肩而過40歲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她在哈佛大學授課期間,培養了很多優秀學生,其中就包括了哈佛博士畢業典禮上演講的首位中國留學生何江博士。莊小威教授同何江博士在2016年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合影從小到大,莊小威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 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神童尹希如今怎麼樣了?
    能進入這裡學習的孩子,用神童、天才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多年前一位12歲的天才少年尹希考入這裡。幸運的是他並沒有成為「方仲永」,學業和情商同樣出色,並在17歲就考入了哈佛大學讀博士;如今已是哈佛正教授的他,卻飽受爭議……12歲讀中科大,17歲成為哈佛博士,天才尹希尹希的父母是高級知識分子,在其他80後還在摸魚捉蝦的時候,他的爸媽就要求他學畫畫、下圍棋了。
  • 北大天才20歲哈佛讀博,31歲加州大學教授,34歲卻在法國意外離世
    「天才與瘋子之間,往往僅有一線之隔」,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湧現了一位又一位天才,他們憑藉著出色的天賦取得了常人難以企及的成就,讓我們只能望其項背。然而,天才的命運,似乎總是充滿舛途。詩人海子,寫出了「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優美詩句,卻在25歲那年臥軌自殺。
  • ...22歲解世界難題,有望成最年輕諾獎得主,這位中國天才科學家牛!
    兩年讀完初高中課程,14歲時以理科總分66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到MIT攻讀電氣工程學博士……曹原永遠都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作者:二水|編審:蘇睿比「後浪」更兇猛的「巨浪」來了!兩年讀完初高中課程,14歲時以理科總分669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歲到MIT攻讀電氣工程學博士……曹原永遠都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一年取得碩士學位;17歲進入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讀博,21歲博士畢業,24歲即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史上最年輕的教授;31歲那年榮獲麥克阿瑟基金會頒發的「天才獎」和有著「數學界諾貝爾獎」之稱的菲爾茲獎,被譽為「數學界的莫扎特」。
  • 14歲讀大學,17歲讀博,31歲獲得菲爾茲獎,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
    他被媒體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新南威爾斯大學的米那卡·格羅斯教授在對其進行測試後發現,他的IQ高達230,遠超愛因斯坦、牛頓、霍金。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陶哲軒,一路開掛的數學天才。他還未滿13歲時已贏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至今還無人打破這一記錄。1989年,14歲的陶哲軒進入了林德斯大學的校園,16歲的陶哲軒又獲數學學士學位,僅僅一年之後再獲數學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在數學領域有著更高追求的陶哲軒獲得了兒時結識的數學家埃爾德什的親筆推薦信,赴普林斯頓大學讀博。
  • 四川少年天才22歲破解100年的世界難題,為何在麻省理工被嘲笑?
    進入21世紀,中國科技日新月異,尤其是以中國高鐵、中國支付、共享經濟、網購為代表的"新四大發明",更是打出了中國科技的名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今天我要介紹的,便是來自四川的少年天才曹原。他14歲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8歲考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22歲就成了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