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空氣汙染預報圖和等級

2020-10-27 永嘉縣氣象局

要想眼睛過的去

必須看點

隨著環境的變化

空氣汙染慢慢進入大眾視野

在談論空氣汙染之前

我們得先來區分大氣和空氣

大氣是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氣體,也稱為大氣圈或大氣層。大氣圈是地球四大圈(土壤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和大氣圈)之一,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賴以生存的氣體環境,也是人類的保護傘。大氣層的質量中有99.9%以上都集中在50千米以下的範圍,而在50千米以上的浩瀚大氣中,所含的大氣質量還不到總質量的0.1%,大氣層越向上空氣越稀薄。

空氣是人類呼吸和植物光合所需要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以體積計,氧氣約佔1/5,氮氣約佔4/5。除氮氣和氧氣外,還含有水蒸氣、二氧化碳以及氖、氬等稀有氣體。我們通常所說的空氣既包括室內空氣也包括室外空氣。相應地,空氣汙染也包括兩部分:室內空氣汙染和環境空氣汙染。

根據

《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業務實施方案(2013-2015)》

和《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等級標準》

將空氣汙染分成六個等級

隨著天氣慢慢變冷

大霧變得多發

霧和空氣中的汙染物結合在一起

會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危害

霧天出行的人們有時會出現呼吸不暢、胸悶等症狀,主要是由於霧滴中吸附了大量的汙染物質,而這些汙染物中含有大量的對人體有害的可吸入顆粒物。

通常,空氣中的汙染物以分散形式存在,這些汙染物會在下霧時被霧滴所吸附。某些汙染物如二氧化氮等還會在霧滴中發生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就會增大對人體和環境的危害。

為了監測空氣汙染

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

就隨之出現

說著簡單

做起來卻

不簡單

第一步還是要做好監測與數據採集

需要採集的數據主要有兩部分

一是一般氣象要素數據

二是大氣成分數據

氣象要素包括溫度、溼度、降水、邊界層特徵量實況演變及其他參數,用以確定是否會出現霧、霾及沙塵,這部分數據主要依靠各地氣象部門設置的氣象觀測基本站採集,同時參考衛星遙感數據。

至於大氣成分數據,則包括PM2.5、PM1、氣溶膠等。「氣象部門在全國範圍內設有約80個監測站,可以採集這方面的數據。此外,我們還會參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空氣品質發布平臺上的相關數據。」

數值預報系統細分析

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主要是預測汙染物的稀釋、擴散條件。譬如,較強的一股氣流可以將汙染物迅速吹散,明顯的降水也可能清除霧、霾;而在冷空氣較弱、氣壓較穩定的情況下,霧、霾則不易消散。此外,氣溶膠濃度與相對溼度對霧、霾生成與持續,也至關重要。

拿到基本的氣象要素、大氣成分數據和模式運行結果後,氣象專家還需要考慮高空環流型變化、低層環流及溫度場、冷空氣活動、地面氣壓場變化等

還需要

產品可與環保部門配合

預報員還需要在

客觀預報的基礎上

根據發生霧、霾及空氣汙染區域的

具體情況進行進一步研判

才能最終拿出預報產品

(轉自中國氣象科普)

相關焦點

  • 科普 | 空氣汙染預報圖和等級
    空氣是人類呼吸和植物光合所需要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以體積計,氧氣約佔1/5,氮氣約佔4/5。除氮氣和氧氣外,還含有水蒸氣、二氧化碳以及氖、氬等稀有氣體。我們通常所說的空氣既包括室內空氣也包括室外空氣。相應地,空氣汙染也包括兩部分:室內空氣汙染和環境空氣汙染。
  • 空氣汙染預報圖和等級
    空氣是人類呼吸和植物光合所需要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以體積計,氧氣約佔1/5,氮氣約佔4/5。除氮氣和氧氣外,還含有水蒸氣、二氧化碳以及氖、氬等稀有氣體。我們通常所說的空氣既包括室內空氣也包括室外空氣。相應地,空氣汙染也包括兩部分:室內空氣汙染和環境空氣汙染。
  • 【科普閱讀】空氣汙染氣象條件如何預報?
    建議繼續做好相關監測預報。」針對從11月底開始的華東地區長時間霧霾,中央氣象臺除了進行例行會商外,還密切與地方氣象臺溝通,做好霧、霾及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與常規預報相比,難度在哪裡?
  • 空氣汙染等級是怎麼劃分的,您知道嗎
    在談論空氣汙染之前我們得先來區分大氣和空氣大氣是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氣體,也稱為大氣圈或大氣層。空氣是人類呼吸和植物光合所需要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以體積計,氧氣約佔1/5,氮氣約佔4/5。除氮氣和氧氣外,還含有水蒸氣、二氧化碳以及氖、氬等稀有氣體。我們通常所說的空氣既包括室內空氣也包括室外空氣。相應地,空氣汙染也包括兩部分:室內空氣汙染和環境空氣汙染。
  • 漲知識|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操作有啥不同?
    那麼,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和天氣預報在操作上有何不同?空氣汙染預警最早能提前幾天?準確性多高?空氣品質預報、重汙染預警的嚴格作業流程不僅與天氣預報相似,而且與天氣狀況密切相關。也就是說,在空氣品質預報作業流程中,預報員們需要分析未來7-10天數以百計的空氣品質相關數值預報、氣象數值預報、實時空氣品質監測、氣象實況觀測相關圖形和數據產品。
  • 除天氣預報 長株潭將有空氣品質預報
    明年下半年起,長株潭空氣品質可提前24小時預報。圖/記者楊旭   紅網長沙12月24日訊(滾動新聞記者 譚旭燕 範典)明年下半年開始,長株潭三市的空氣品質可以像天氣預報一樣,實現提前24小時預警預報。12月23日,省環保廳和省氣象局聯合籤訂《關於開展重汙染天氣監測預警預報工作的合作協議》。
  • 談氣象防災減災《霧霾》科普片策劃
    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影響的範圍越來越大,給人們的生活以及經濟生產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國務院2013年9月12日發布《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了十項措施力促空氣品質改善霧霾。筆者所在的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了各項服務應對霧霾天氣,宣城市氣象局特製作播出氣象防災減災科普專題片《霧霾》,本文筆者將逐步解析《霧霾》前期腳本的策劃。
  • 2021年陝西元旦氣象預報發布
    陝西網訊(記者 劉芯靚)陝西省氣象臺2020年12月30日17時00分發布重要天氣報告—2021年「元旦」節日天氣預報:預計2021年元旦,全省以晴到多雲天氣為主,全省氣溫逐漸回升。2-3日全省雲量增多,2日漢中西部局地有雨夾雪,3日漢中、安康部分地區有雨夾雪或小雪。
  • 空氣品質指數(AQI)大於300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會商研判
    本報訊(記者王志昭)近日,省環保廳與省氣象局合作框架協議2015年實施方案出臺,規定當環保部門監測5個及以上相鄰區域省轄市日空氣品質指數(AQI)大於300,且後續8小時空氣品質指數(AQI)持續升高時,雙方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會商,研判空氣汙染形勢。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環境氣象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省級業務單位負責根據國家級和區域提供的霾客觀預報指導產品,綜合分析氣象和汙染條件,發布能見度、霾等級預報和預警產品,預報時效達到72小時;並負責製作全省地、縣(市)霾、能見度等級預報指導產品。根據光化學汙染氣象條件預報和汙染等級預報,製作光化學煙霧預報預警產品。國家級負責根據大氣化學數值模式客觀預報結果,負責製作有關光化學煙霧預報產品。
  • 未來一周全國天氣預報 全國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圖
    ­  2019年2月9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未來一周,降水和冷空氣較為頻繁,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和清除條件較好,無大範圍持續性霧霾天氣。僅在冷空氣間歇期9日至12日,華北中南部、汾渭平原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輕度霾,局地中度霾。
  • 近日鎮江空氣汙染較重 首要汙染物為PM2.5
    中國江蘇網1月19日訊 這幾天天空灰濛濛的,空氣汙染較重,能見度不佳,對人體健康危害也比較大。小夥伴們注意防護哦,並減少外出。汙染天氣影響了能見度,高層建築物被灰濛濛的天空籠罩。我們的眼前也似乎戴了副朦朧鏡,看不清遠處。
  • 未來三天 四川汙染氣象擴散條件總體較好(圖)
    圖:全省21城市未來三天空氣品質預報表  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30日訊(記者 江瑤)記者今日從四川省環保廳獲悉,受冷空氣入川影響,盆地內城市汙染狀態全面改善,本次區域性汙染過程已於29日結束。  在冬季不利氣象條件的作用下,協同北方沙塵南下及除夕夜煙花爆竹集中燃放影響,1月18日至28日的區域性汙染過程持續了11天,盆地內17個城市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汙染,其中成都、德陽、綿陽、眉山、樂山、雅安、自貢、內江、宜賓、瀘州、達州、南充、遂寧13市出現了重度及以上汙染,自貢、宜賓、眉山在1月28日(大年初一)還各出現1天嚴重汙染。
  • 北京環保局:使汙染降低一個等級
    據《京華時報》12月11日報導,昨天(10日),北京市環保局公布了此次空氣重汙染預警措施初步效果評估。在此次汙染過程中,北京首次啟動了重汙染紅色預警。評估顯示,重汙染預警減排措施將日平均汙染水平降低了一個等級,由6級嚴重汙染壓低至5級重度汙染水平。
  • 專家解讀:我市這波空氣汙染咋來的?該如何應對?
    根據空氣品質數值預報及氣象預報綜合分析,未來我市空氣品質形勢如下:1月5日上午,東北風3-4級,午後風力將進一步加大,全天無明顯降水天氣,大部地區擴散條件逐步好轉,今日夜間汙染氣團將隨著冷鋒過境。目前我市水汽含量與相對溼度較4日有所降低,但仍處於高值區域,顆粒物的二次轉化與累積作用持續加深。結合上述分析,預計今日空氣品質為輕度到中度汙染,首要汙染物均為PM2.5。
  • 天氣預報中的氣象計量常識
    5月20日是世界計量日,一起來看看天氣預報中的氣象計量常識。溫度:攝氏度(℃)攝氏度是目前世界上使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溫標,用符號「℃」表示。它是18世紀瑞典天文學家安德斯·攝爾修斯(Anders Celsius)提出來的。攝氏度=(華氏度-32)÷1.8。
  • 氣象科普|天氣預報如何預測天氣?
    氣象的變化總是多端,而天氣預報在我們的生活中充當了重要的作用。全國各地的人工地面氣象站和自動地面氣象站每天定時觀測並記錄下這些氣象數據,匯總後發給中國氣象局氣象數據中心。向氣象數據中心匯報氣象觀測記錄,因此,它是氣象測站網的重要補充。氣象雷達(都卜勒雷達)是通過目標對雷達波的反射來確定目標的位置和特性的。
  • 從天氣預報,到氣象類高校
    從霧霾的汙染程度,到氣溫驟降,帶來的南方雨、北方雪的極端天氣,人們生活在天氣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人們的生活不得不受到氣象變化的影響,因而關注天氣預報已經成為了人們的日常習慣。
  • 【氣象快訊】烏海市氣象局全力做好重汙染天氣 應對氣象服務
    11月15日,烏海市人民政府啟動了重汙染天氣黃色預警。市氣象局立即啟動重汙染天氣氣象保障服務應急響應,進入應急響應工作狀態。 要求各科室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根據《烏海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烏海市氣象局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專項實施方案
  • 疫情期京津冀仍空氣汙染?專家:重汙染行業變化不大
    河北省生態環境廳提供的專家分析也認為,春節期間出現了重汙染天氣,客觀因素是不利氣象條件,主觀因素還是汙染排放。以北京市為例,平常北京市PM2.5主要來源之一是機動車尾氣排放。機動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次轉化生成的硝酸根離子在秋冬季PM2.5中一般佔20%左右,重汙染期間最高可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