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下的EDC圈裡,最流行的產品莫過於各種鈦合金裝備,提起鈦合金品牌,知名度莫過於北鬥作。無論是材質、設計、工藝、著色、還是產品線,北鬥作的產品總能讓人眼前一亮,恨不得一股腦收入囊中,並在心裡痛快地大喊一聲「媚底恨」。
想到一則老笑話,美國太空署煞費苦心、花費金錢設計了太空零重力自來水筆,有個小夥子問:為什麼不用鉛筆?今天,咱就來品一品北鬥作通過機械加工將鈦合金做成的這隻藝術品——太極自動鉛筆,文中簡稱「太極」。
藝術源自設計
1、包裝彰顯品質
北鬥作在太極的外包裝上,高水平運用了留白技巧,凸顯出亮銀色的商標,以及「讓機械成為藝術」的設計理念,緞帶抽繩便於拉出內盒,細節處彰顯品質。
雙橡皮筋固定,並用黑色緞帶遮蓋,牢固穩定,內秀而不外揚;紅色點綴若有若無,吸睛還又方便,難得八百裡秦川漢子也有這樣的細膩心思。
禮盒包裝,鉛筆一支、皮套一付、鉛芯一盒、橡皮一個,到手即能使用,太極無論自用或送禮都是良好的選擇。
2、經典的外觀配色
太極筆身採用較為濃烈的機械風格元素,橫平豎直,線條清晰流暢,而且直中帶圓,形成柔和的視覺和觸覺過渡,剛柔相濟,方為太極。
借一張官方圖,太極有鋁合金、鈦合金兩種選材,鋁合金輕奢版有藍色、銀色兩種氧化外觀顏色;鈦合金鈦金版有原色、黑色兩種外觀顏色;無論從材質還是用料,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3、出自實踐的經驗借鑑
鏤空六面體帶來舒適的握感,筆身的鏤空長短交替,形成不同表面的錯落,這是久經實踐的穩定握持感受來源,也是機械藝術之美的靈感。
互成120°角的六個面,無論從哪個角度抓起筆,都能迅速適應握筆的正常姿勢,鏤空的長短條剛好增大了握筆的防滑效果。
在使用中,拇指、食指的指尖和中指的第一關節,剛好各佔一個平面,三個平面互成鼎足之勢,形成舒適的握感,受力分布均勻,運筆流暢舒適,久用不累,這就是人體工程學的應用。
4、科技感戰術凹槽
筆頭處同樣採用了科技感較強的戰術凹槽,三瓣攻擊頭前平後弧,每瓣通過兩個小鈦珠抵住內部套管表面,一方面保證掉落著地不會彎折,另一方面保證視覺外觀的整齊,就像太極的那一招「袖裡乾坤」。
關於握筆,太極還有一個設計小心思,就是在精細運筆時,人們習慣於抓得更低以獲得更靈巧的控制,北鬥作在太極握筆的下部車槽,填入兩條橡膠圈,用更大的摩擦力和若有若無的彈性,獲取運筆轉折的細微控制,這對專業繪圖人士來說是貼心的設計。
5、狂甩不掉的筆按
我小時候使用自動鉛筆,隨手甩一甩,筆按掉地上就找不到了。太極通過巧妙的設計,解決了這個世紀難題。筆按分為兩部分,直徑相差一個絲左右,通過在筆身擰上卡環,將按鍵牢牢卡住,完全不會甩掉。
安裝筆按的筆身內部,同樣採用不同的內徑,剛好也能卡住筆按,使其不在筆身裡逛蕩,而且不影響按動,這個設計也是至簡卻又解決大問題的太極風格。
6、兩用功能筆夾
鈦金版太極標配一隻鈦合金筆夾,採用根部雙螺絲固定,夾持點與筆身剛好貼合。夾持長度約為30mm、加持厚度1.5mm。筆夾一方面使外觀更加協調,另一方面也能起到放置防滾作用。
夾持引導角約為45°,但是彈性較硬,最大張開量約為1mm左右,正常書籍的封面較厚,可以一次夾持成功。如果是內文較薄的紙張,容易撕爛書紙。
藝術源自加工
太極本體可以完全拆分為7部分,如果再加上筆芯還能再拆3部分,一共10個零件。鈦合金由於材料特性,加工比較黏刀,成品率不高而且還廢刀具,特別是一些細節,更需要精雕細琢。
平面的加工就不說了,就來看看這些邊緣的倒角,包括筆夾螺絲孔貼筆身看不見的地方、筆夾內部鏤空、筆按卡環著力槽邊緣等部位都做了倒角。怪不得太極周身看著剛強,摸起來卻順滑不硌手,外剛內柔,太極!
筆頭和筆身採用三角螺紋,搓牙細密,達到8圈,能夠保證筆頭與筆身牢牢固定,螺紋起止點也沒有絲毫劈裂,擰動順暢,擰緊到位略有卡滯,保證使用過程中不會鬆動。
內螺紋攻絲也很精細,而且是與德國SCHMIDT施密特鉛芯組件裝配,北鬥作加工的螺紋公差微乎其微,裝配順暢穩定,鉛芯組件在筆身內不會晃動,不影響書寫使用;裝配同軸度很高,不會給鉛芯帶來橫向應力,不易斷鉛。
鈦金版太極標準重量25.8克,長度142.3mm,筆身下半部六稜柱面面厚度8.7mm、稜稜寬度9.8mm,筆身上半部圓柱直徑9mm,筆按直徑5.5mm,整體修長,配重份量紮實。如果覺得還是有些重,那就選擇鋁合金輕奢版,尺寸一致,重量約為18克,更加輕盈。
筆身大面積鏤空在不減弱強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了重量,鈦金版太極的重心剛好位於筆身上下兩部分分界的位置,正常書寫姿勢,虎口擱筆的位置剛好在重心之上,能夠分擔大部分重量,確保運筆起承轉折都比較靈活。
藝術源自配色
之所以選擇鈦合金版本,是因為鈦合金屬於醫療機構金屬材料,安全親膚、強度高、易著色、不會生鏽,最適合做與皮膚直接接觸的物品,同時還能通過電、火等工藝作色。
提到作色,就不得不說一說北鬥作的工藝,在國內開了冰花紋陽極氧化先河,並在此前已經應用於書寫工具。
作色其實就是在鈦合金表面形成緻密的氧化層,不同的電壓、溫度能夠改變二氧化鈦層的厚度,帶來不同的色彩,而且觸摸更有細膩的表面磨砂質感,讓人不忍離手。鈦合金裝備能夠大肆流行,或許就是因為這獨特的魅力。
太極我選擇了黑色DLC類金剛石薄膜(Diamond-Like Carbon)鍍層版本,這是一種由碳元素構成、在性質上和鑽石類似,同時又具有石墨原子組成結構的物質,這種非晶態薄膜,具有高硬度、高彈性、低摩擦因數特點,使用中非常耐磨損,適合我這種糙漢子使用。
北鬥作的著色工藝不多誇了,牢固、均勻,細看無色差、無露白,細膩略帶啞光澤,有一種自帶的滄桑舊感,不沾指紋,而且摩擦係數高於金屬原表面,即便手出汗時使用,也不會滑。
使用撬棍在表面反覆摩擦、敲打,這種硬接觸也沒有刮下DLC鍍層,平時可以放心將太極放在筆盒筆袋,裝在背包裡晃也幾乎不會帶來表面磨損,可以實現經久耐用。
藝術源自內芯
前面提到過,太極採用德國進口施密特鉛芯組件,德國佬的設計和機加工品質就不用我說了,這是使用流暢的保證,太極做到了秀外慧中。
配套筆芯組件有0.7和0.5兩種可選,均能完美配適,也可以選購兩隻組件,隨時更換。組件的亮銀色在黑色筆身鏤空處形成強撞色的明暗對比,黑白豈非也是太極本意。
筆芯組件採用銅出鉛嘴,外部由套管包圍,引導出鉛方向,同時能夠保證鉛芯不受外力,形成了固定防斷鉛結構。頂部堵頭還自帶一根0.5mm的應急疏通針,說實話,用了大半個月,我還沒有遇到過堵鉛不出的情況。
筆芯組件大概能夠預裝10隻鉛芯,避免了頻繁擰動拆裝的麻煩,中度使用兩個月也足夠了。
組件出鉛順暢,筆按頂部略帶弧度,按壓不硌手,按動也不需要太用力,組件會給你細膩的觸覺和聽覺反饋。按壓一次行程大約4mm,出鉛長度約1mm。
筆芯組件出芯孔內側是較長的鉛芯貼合面,與鉛芯外表面之間幾乎沒有縫隙,這就保證了鉛芯是面受力,分散寫字時發力產生的壓強,不易斷鉛。
再加上出鉛長度剛好便於使用,小孩子寫字用力普遍都比較大,使用0.5也很少斷鉛,保證了流暢的書寫體驗。
太極本體和鉛芯組件的全金屬結構,有利於維持精細的出鉛機構,保證了日常使用與其他文具接觸不易發生變形,大幅提高使用壽命。
輕鬆的按壓體驗、順暢的出鉛回鉛、細膩的筆身觸感,使太極不但是一款良好的書寫工具,而且也能成為日常把玩的指尖減壓工具。
藝術等你品鑑
北鬥作太極自動鉛筆,有著上乘的設計工藝和精細的加工裝配,無論外觀顏值、內在品質、還是書寫操控,都較好的使用體驗,適合日常書寫、學生作業、工程繪圖、插圖繪畫等場景使用。
其實宇宙飛船或者空間站有許多精密設備,失重條件下,鉛筆寫過後,鉛芯磨碎產生的細微顆粒會到處漂浮,影響儀器正常工作。但無論如何,一隻精緻的親膚金屬材質鉛筆,已經超越了普通的書寫意義,可以入手一隻,體會這種精細的工匠精神,並將其流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