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西盟救助放生罕見留鳥黑頂蟆口鴟

2021-02-08 雲南網

雲南網訊(記者 郭麗 通訊員 周豔 魏楊)「3月28日,我值班的時候接到縣公安局電話,說他們辦公室二樓飛進一隻小鳥,從來沒見過,長的有點像貓頭鷹。我們過去以後,這隻小鳥還一直待在他們的衛生間不肯飛走。」回憶救助場景,普洱市西盟縣森林公安局協警巖班記憶猶新。當時,經過科屬鑑定,發現這不是一隻普通的小鳥。

黑頂蟆口鴟 供圖

西盟縣森林公安局政委陳啟運介紹:「這是一隻黑頂蟆口鴟,屬於夜鶯目蟆口鴟屬,是亞洲蟆口鴟屬的鳥類,屬國際瀕危物種,我國八種夜鷹之一,也是我國的唯一一種蟆口鴟,罕見留鳥,自1962年4月在滇西考察中採獲一隻標本後,就再也沒發現。它在我國分布的種群數量十分稀少,能夠見到一面算是具有傳奇色彩!」

黑頂蟆口鴟 供圖

黑頂蟆口鴟全身體羽布滿黑褐色、棕色、白色相雜的蟲蠹狀及斑紋,口裂極大,如同蛤蟆嘴。主要棲息於中國雲南省和和南亞、東南亞等地的亞熱帶低山丘陵地帶,單個活動,白天隱蔽於灌木叢或草叢中歇息,黃昏時低空飛行,捕食飛蟲。黑頂蟆口鴟雖然沒有被列入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但進入了」三有動物「名錄,屬於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野生動物,同樣受法律保護。

黑頂蟆口鴟 供圖

經過民警認真檢查,未發現這隻黑頂蟆口鴟受傷痕跡,具備野外生存能力,適宜放生。3月30日晚,民警將在西盟縣森林公安局」做客「了兩天的黑頂蟆口鴟放歸大自然。

相關焦點

  • 罕見鳥種黑頂蟆口鴟再現普洱
    人民網普洱6月11日電  6月8日,攝影師在雲南省普洱市糯扎渡自然保護區內芒壩布朗寨附近拍攝到罕見鳥種黑頂蟆口鴟,這是繼2016年來在該區第6次發現黑頂蟆口鴟。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黑頂蛙口夜鷹​:嘴大吃四方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 會同縣森林公安成功救助並放生一隻灰林鴞
    據森林公安工作人員介紹,這隻貓頭鷹名為灰林鴞,是鴟鴞科、林鴞屬的鳥類。主要棲息於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灰林鴞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並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森林公安工作人員對灰林鴞身體狀況檢查得知,生命體徵良好,無創傷,根據其生長習性,選擇在天馬山森林公園進行放生。
  • 【聚焦】紅耳鵯來栖,上海留鳥再添新面孔
    上海留鳥添了一個新面孔三月裡,人們在世博公園裡不僅可以見到白頭鵯(bēi)、烏鶇、珠頸斑鳩、麻雀等俗稱「四大金剛」的上海常見留鳥,還可以見到去年冬天來此越冬,尚未啟程北遷的黃雀、北紅尾鴝、紅脅藍尾鴝等候鳥。近期,世博公園出現了「新面孔留鳥」。
  • 雲南警方救助豬獾、鵟等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雲南警方救助豬獾、鵟等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2020-07-22 19:09:56 雲南省公安廳供圖   中新網昆明7月22日電 (繆超)雲南被譽為「動植物王國」,棲息生活在雲南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近日,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這些「小傢伙」包括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動物豬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鵟和白鷺。
  • 雲南警方救助豬獾、等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雲南省公安廳供圖中新網昆明7月22日電 (繆超)雲南被譽為「動植物王國」,棲息生活在雲南的野生動物種類繁多。近日,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這些「小傢伙」包括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動物豬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和白鷺。7月18日,昭通市魯甸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接到文屏鎮馬鹿溝一群眾報警:在路邊的一口乾旱的水窖裡發現一個不明動物。
  • 雙鴨山邊境民警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鷹」
    原標題:雙鴨山邊境民警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鷹」1月20日14時許,雙鴨山邊境管理支隊四排邊境派出所民警在轄區巡邏時,發現有村民在路邊的樹上取東西還伴隨著鳥的叫聲。經民警查資料得知,這隻像鷹的鳥叫「鳥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確認它無受傷情況後民警當場將其放生。隨後,民警將粘鳥的村民及解救的鳥和粘網滾籠一併帶回派出所,對村民進行批評教育後將其餘鳥類放飛。 備註:東北鳥鷹 ,學名:紅隼 (Falco tinnunculus ),小型猛禽之一。
  • 兩男子在湖北神農架放生毒蛇 致當地村民被咬死……此前曾在雲南...
    經查嶽某、董某均是佛教信徒,迷信放生毒蛇可以獲得福報,曾流竄至雲南西雙版納和江西井岡山放生過毒蛇。嶽、董二人的違法行為不僅對當地群眾開展日常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且其放生的毒蛇還導致當地一村民死亡,在神農架造成了社會恐慌,引起了不良的網絡輿論,嚴重影響了林區的社會穩定。
  • 雲南西盟:將蜂箱變成致富「百寶箱」
    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思想觀念的改變,是雲南普洱市西盟縣脫貧攻堅以來貧困戶「華麗變身」的內生動力;從「敢想敢幹的不多」到「勤勞致富光榮」,是發生在昔日貧困戶身上的最大變化。思想上的被動接受到行動上的主動而為,讓西盟縣中課鎮細節組的貧困戶頭銜逐漸消除,貧困戶變身養蜂能手的事跡也流傳開來。
  • 根河市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夜鷹
    本報訊(記者韓永剛 通訊員魏永春 張燁)近日, 根河市野生珍貴動物森林植物保護管理站聯合根河森林公安局等部門將一隻救助的夜鷹帶到森林裡,放歸大自然。8月13日晚,根河市野生珍貴動物森林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接到根河市一賓館工作人員電話稱,其賓館內飛進一隻不知名鳥類,希望予以救助。站內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當時天色已晚,不具備放生條件。8月14日,根河市野生珍貴動物森林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同根河森林公安局民警一起對這隻鳥進行身體檢查,沒有發現外傷,活動自如。
  • 鷹嘴龜、紅脖頸槽蛇、褐翅鴉鵑 雲南警方救助一批野生保護動物
    連日來,雲南公安機關接到多起救助野生動物的警情,在這些需要幫助的「小精靈」裡,從爬行動物到鳥類一應俱全。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蜀黍是怎樣救助這些小動物的吧。 一隻小烏龜,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看得見的希望」義眼公益救助在雲南啟動
    供圖 11月7日,由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愛爾眼科集團眼整形事業部共同發起的「看得見的希望」昆明愛爾眼科醫院義眼臺公益救助活動發布會暨村醫眼科知識培訓會在昆明舉行。而其中,絕大多數患者因為家庭貧窮,無法得到及時的治療,從此生活在黑暗中,並忍受著失去眼球的痛苦,「此次『看得見的希望』公益救助項目的啟動,將為這部分需要義眼安裝的貧困眼疾患者提供救助。」 當天,該項目受益的首位義眼安裝患者——來自臨滄的小梅(化名)還通過視頻分享了她的故事。小梅今年19歲,7年前她因外傷導致右眼球完全失明,多年以來她全憑左眼看世界。
  • 「稀客」斑頭雁,遷徙中得救助
    農村大眾報臨清訊 (通訊員夏潤飛 龐磊)近日,有熱心市民通過「12345市民熱線」反映,有兩隻大雁落在了市體育場的草坪上,希望相關部門進行救助。臨清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接到承辦單後,立即前往現場查看。經鑑定,場內的兩隻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斑頭雁,推測是在遷徙途中因體力不支而棲息於此。
  • 憑祥警方連續救助兩隻蜂猴,其中一隻已帶到野外放生
    4月26日、27日兩天,崇左邊境管理支隊憑祥大隊民警連續救助了兩隻蜂猴。據了解,蜂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救助的蜂猴。經檢查,該蜂猴身長28釐米,重950克,蜂猴身體狀況良好,具備野外生存能力,當天下午,森林民警已將它帶到野外放生。第二天的上午10時,憑祥邊境管理大隊那艾邊境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轄區召化村民黃某電話報稱:「我家後山的樹林裡有一隻受傷的大眼猴。」
  • [北京您早]江西峽江:野生隼誤入養殖場 森林公安救助放生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1月03日 10:08 視頻簡介 江西峽江:野生隼誤入養殖場,森林公安救助放生
  • 採擷一片西盟雲 慰藉匆匆的一路
    雲是氣象學浪漫之所在,風格多變、形態各異、色彩瑰麗的雲,構成了西盟變幻萬千的天空之境。在西盟,雲是一道不可不說的風景。西盟的雲,不止一種風格。藍天白雲依舊是天空最完美的搭配,雲捲雲舒還是天空最舒服的狀態。藍天、白雲、湖水、碧草,倒映著西盟山水永不過時的美麗景色。
  • 留鳥與候鳥
    鳥類分類(遷徙)     同一個地方的小鳥按照是否會隨季節遷徙到其他地方再返回的現象,分為留鳥和候鳥
  • 呆萌領角鴞誤撞雲南宣威一派出所玻璃 民警及時救助放歸自然
    雲南網訊(記者 趙崗 通訊員 呂林彥 浦紹斌)一隻呆萌的領角鴞「誤闖」派出所,幸得民警及時救助,才得以回歸大自然。1月13日,一隻呆萌可愛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誤入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公安局虹橋派出所,不小心撞上了大廳一間辦公室的窗戶。撞暈後掙扎站起,瞪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四處張望。
  • 街口有人販賣野生山龜?是不能放生的外來物種鱷龜
    繁殖生長 速度快,如果隨意放生野外,會吞食本地魚類等物種,破壞生態平衡。  溫州網訊 昨天,在溫州市區五馬街路口,有人販賣「野生山龜」,引來市民圍觀。然而,鹿城區森林公安局表示,這並非山龜,其實是外來物種鱷龜,具有較強攻擊性,如果放生會對本地物種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