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有間昆蟲博物館「蟲窩窩」探奇

2021-01-14 騰訊網

榆綠天蛾。

「蟲窩窩」昆蟲博物館一角。

到昆蟲博物館參觀的學生在用顯微鏡觀察蝴蝶翅上的鱗片。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研究人員深夜在尖峰嶺誘捕並拍攝昆蟲。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玉潔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的山區叢林,一隻殺害了蜘蛛的螳螂不巧被殺人蜂盯上,殺人蜂先是用尾針將螳螂麻醉,然後再用有力的下鶚一口咬掉了螳螂的頭,繼而洋洋灑灑地飛離。不久,螞蟻趕到,齊心協力,收拾這場「謀殺案」的殘局。

這樣的場景,若在以前,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副研究員龍翊嵐是不感興趣的。可她現在每次看到類似的畫面,都會「童心」爆棚,常常一邊饒有興致地觀察,一邊向不在場的同事、朋友播報戰況。

「我最初的研究領域主要是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站在了小蟲子的對立面。但從防治害蟲到愛上昆蟲,這個180°大逆轉,就是因為對昆蟲越了解,便越喜歡。」龍翊嵐說,隨著對昆蟲的了解,自己越來越能發現昆蟲的美,也願意慢下來觀察大自然,時常為一些自然現象所折服。

這些在大自然中無時無刻不在上演的自然現象,或許在某些人眼中是無聊的、可怕的。但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的昆蟲專家們,總願意在上山採集昆蟲標本途中為它們停留,靜靜觀賞,努力讀懂昆蟲的叢林生存法則。

當研究昆蟲的科研人員化身昆蟲科普講解員,會為大家揭開一個怎樣的昆蟲世界?

建博物館科普昆蟲之美

了解是發現昆蟲之美的第一步。在位於文昌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有一間名叫「蟲窩窩」的昆蟲博物館,裡面呈現了近400種昆蟲的標本,主要集中在鱗翅目、鞘翅目、螳螂目。

走進館內,滿目綠意盎然,一曲交疊著蟲鳴的昆蟲交響樂瞬間讓參觀者有了置身叢林之感。

「我們首先看到的是螳螂的標本,熱帶地區的螳螂分類最豐富。它們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走上小木橋,我們看到了蝴蝶、蛾子標本。它們屬於鱗翅目昆蟲,不僅顏值高,也有巨大的利用價值,大家熟知的家蠶、柞蠶等,都能為紡織業提供原料。」

跟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植保研究室研究人員楊琪的講解,參觀者能在館內了解昆蟲學的基本常識,通過對昆蟲的觀察發現昆蟲之美,了解昆蟲與人類生活的關聯。

「我們建這個館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平臺和窗口,去了解昆蟲,進而了解自然、熱愛自然、敬畏自然。」龍翊嵐說,現在他們希望能以這個館為媒介,開展自然研學課堂,幫助大家拋開對昆蟲的恐懼,也帶領一些昆蟲愛好者體驗戶外昆蟲考察、製作昆蟲標本等,用科學的方法走進昆蟲世界、探究自然。

三年前謀劃時,這個博物館最初的設想是打造成昆蟲標本陳列館,走專業路線。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植保研究室主任閆偉博士告訴記者,到了2017年實施階段,龍翊嵐的加入,為這個館融入了很多與旅遊、研學、科普相關的元素,科普與專業的融合,讓昆蟲博物館靈動了很多。

童真、俏皮的「蟲窩窩」建成後,也成為我省第一個以科普為主的昆蟲主題博物館,至今已接待了多批次參觀者。

進山採集標本苦中有樂

要建昆蟲博物館,就得有豐富的昆蟲標本。「蟲窩窩」收藏的昆蟲標本,一部分是研究所在交流時收集而來的,一部分是專家到野外採集的。

「最初只有兩名專家參與昆蟲博物館的籌建,後來我們共有5位昆蟲專家加入進來。」龍翊嵐說,他們中既有博士也有碩士,都是研究昆蟲的好手。

自打博物館開建以來,大家都是「科研+科普」兩手抓。「通過對昆蟲的採集、鑑定和研究,我們可以了解昆蟲的生物特性,從而判斷海南的區域生態環境特徵。這也是我們的日常科研工作。」楊琪說,對採集回來的昆蟲,通常是一部分飼養起來,一部分製作成標本保存。

「和昆蟲打交道要看運氣的。每次進山採集昆蟲標本,我們大約會在山裡呆一周左右。」「90後」姑娘楊琪說,在旁人眼中,進山是苦差事,但對他們這些「昆蟲迷」來說,每一次進山找蟲都是「找樂子」,「做一下簡單的防護,拿著砍刀說走就走了。」

誘捕夜出性昆蟲,宛若看一場「昆蟲電影」。楊琪說,夜出性昆蟲多是趨光的,為了採集到蛾子等夜出性的昆蟲,他們會在凌晨一兩點進行燈誘,「荒山野嶺中,燈光打起來,圍上來的蟲子在燈光下飛舞,就像現實版的『昆蟲總動員』。」

採集昆蟲標本有很多未知,有時候燈光能誘來許多昆蟲,場面壯觀,但有時候也是「營收慘澹」。楊琪說,進山採集昆蟲標本,大家的作息全部要跟著昆蟲來,「早上六點,我們就要起床去撿個漏,捕捉前一晚趨光而來還沒飛走的蟲子。中午則要頂著最烈的太陽,捕捉蝴蝶等喜歡日光的蟲子;晚上熬夜,捕捉夜出性蟲子,同時還要對蟲子進行簡單的分類和處理。」

變身昆蟲故事講解員

為什麼一定要講好昆蟲的故事?閆偉舉例說,比如以前最愛吃椰子的紅棕象甲,只有真正了解了它,我們才能回答為什麼最近它們又愛吃檳榔了。回答好了這個問題並找到解決辦法,我們便能對海南檳榔產業的健康發展出一分力。

昆蟲是人類的朋友,將「蟲窩窩」昆蟲博物館面向6到12歲的孩子開放,帶領他們進入神奇、友好的昆蟲世界,引導他們科學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方式,是這些昆蟲專家想要做的事。

今年年初,「蟲窩窩」昆蟲博物館迎來了一批《羊城晚報》的小記者。在專家們的帶領下,小記者們參觀了博物館,還體驗了一把採集昆蟲、製作標本的科學實驗。「除了讓更多孩子發現昆蟲的美,我們也注重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除了極少數的昆蟲留下製做標本,大部分昆蟲我們還是引導孩子們將其放飛,讓它們重回自然。」龍翊嵐說。

走進昆蟲專家的辦公室,一些與昆蟲相關的周邊立刻就抓住了記者的眼球。那些立體的拼圖、擺件、水杯、檯曆等,都是專家們在科研之外所做的嘗試和努力,為的就是用更豐富生動的方式,拉近人與昆蟲的距離。

「當把昆蟲放大十倍二十倍,當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昆蟲,你就會發現它獨特的藝術美。比如貓眼蝴蝶,正面平淡無奇,但背面卻有美麗的紋路。」「雄的屎殼郎靠滾糞便求偶,糞便越多的屎殼郎,就是人類口中所說的『高富帥』。」「昆蟲是聰明的,它們對自然的預警能力很值得我們學習。」這些專家都有紮實、豐富的學習和研究經歷,隨便一講,就是一堂生動的自然課。

相關焦點

  • 上海學者發現新物種海南缺翅蟲 是昆蟲綱活化石
    視覺中國 圖  中新社上海10月28日電:上海師範大學28日在滬披露,該校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昆蟲學研究室青年教師殷子為博士等在國際動物分類學著名期刊《Zootaxa》發表論文,報導了繼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發現的第三種缺翅目昆蟲物種——「海南缺翅蟲」。
  • ...鳴聲,百寶箱,昆蟲,上海,鳴,蟲,採集,博物館,聲譜,戶外,-上海...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8月3日報導: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館「夜聽蟲吟」——2019 年「我的自然百寶箱」啟動,發布了「聽有蟲」小程序,這是人工智慧在「鳴蟲聲音識別」方面的首次嘗試。  「我的自然百寶箱」活動是首次通過博物館發起的「鳴蟲識別」的公民科學項目。上海自然博物館聯合華東師範大學昆蟲研究團隊,試圖繪製「鳴蟲聲譜資料庫」,解決科學家採集鳴聲樣本的難題。並鼓勵公眾「像科學家一樣」觀察自然、記錄自然。錄下自然界蟲鳴的聲音並上傳,通過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平臺收集並分享給鳴蟲研究的科學家,推動昆蟲鳴聲研究。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昆蟲社團是集知識性、趣味性、體驗性、探究性於一體的校內興趣社團。社團以探索昆蟲世界的奧秘為宗旨,設置昆蟲索源、昆蟲世界、蝶之舞、鐵甲雄風、鳴蟲物語、蜜蜂王國、白蟻軍團、螞蟻部隊、標本採集、標本製作、昆蟲文化、野外識蟲、昆蟲競賽、昆蟲筆記等主要課程,並開展昆蟲識別、微觀昆蟲世界探秘、校園覓蟲、公園尋蟲、甲蟲標本製作、蝴蝶標本製作、昆蟲工藝品製作、昆蟲飼養觀察等體驗活動。
  • 他被譽為「蝶聖」,建立起我國第一所昆蟲博物館
    1957至1965年,周堯應邀到海南、甘肅、青海等地講學,他還不忘沿途採集昆蟲標本。為了滿足教學和科研需要,周堯經常帶領昆蟲學專業的師生到全國各地採集製作昆蟲標本,回校後整理保存。博物館建設從內容到形式要達到國際水平,使國際友人參觀後有啟發、有收穫,吸引外國專家來館工作,提高祖國在世界上的政治聲譽和科技影響。
  • 聽講解② | 「蟲」此遇見你——蝶語昆蟲世界走進重慶巴人博物館
    疫情當前,為無法來到博物館參觀的您開啟一刻鐘美妙的博物館時間
  • 海南熱帶雨林是天然的資源「博物館」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熱帶雨林資源「博物館」,生物資源非常豐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據統計,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內已記錄有野生維管植物3577種,隸屬220科1142屬,有各類保護植物43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坡壘(Hopea hainanensis)、伯樂樹(Bretschneidera sinensis)、海南蘇鐵(Cycas hainanensis)、葫蘆蘇鐵(Cycas
  • 【博物館】Alex Wild昆蟲攝影欣賞
    "Being a naturalist in the 21st century is like being an art enthusiast in a world where an art
  • 互動實驗室裡與蟲共舞--上海昆蟲博物館先睹記
    今天開啟的上海昆蟲博物館將邀你走進現代化的互動實驗室,陶醉在由100萬種館藏組成的昆蟲世界。  穿過由昆蟲化石組成的時空隧道,就進入一個真實的昆蟲世界:各種各樣的昆蟲嘴巴、形態各異的昆蟲房子、變化萬千的昆蟲翅膀都能在這裡看個究竟。在聲、光、電的幫助下,我們既能走進小小昆蟲的身體局部,也能遠觀昆蟲的物種多樣性。
  • 最醜昆蟲、愛妻狂蟲 一批怪蟲亮相成都引關注
    原標題:誰是你的萌蟲?   一批怪蟲亮相成都 引發市民關注   最醜昆蟲、愛妻狂蟲   還記得電影《昆蟲總動員》嗎?故事中的萌蟲,一次次戳中我們的萌點。在生活中,就不是所有昆蟲都那麼可愛了。有些蟲子一出現,給我們帶來的不是尖叫,就是退後三步,甚至有些昆蟲連名字聽起來都覺得好恐怖!
  • 上海昆蟲博物館蝴蝶探秘:蹁躚"白富美"身價36萬
    上海昆蟲博物館蝴蝶展品 點擊圖片瀏覽高清圖集    編者按:上海有多少養在深閨人不知的博物館?神奇的博物館裡究竟有多少您所不知的秘密?如果您渴望知道答案,就跟隨東方網記者的腳步,我們一起走進上海昆蟲博物館,一同探索「會飛的花朵」--蝴蝶世界的秘密。    走進楓林路300號,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內,要右拐一個小彎才能看到一幢白色建築物。這個不太好找又有點神秘的地方,就是蝴蝶的「家」,滬上品種最齊全、數量最多「會飛的花朵」就在這裡悄悄「綻放」。
  • 走進國家公園 探訪熱帶雨林|海南熱帶雨林探微:趴下來與昆蟲對話
    8月22日,周反美在五指山拍攝昆蟲。海南日報記者 李天平 攝青蜂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一棵棵參天大樹高聳不見其端,密林深處奇珍異獸神出鬼沒,印象中的熱帶雨林似乎總是讓人目不暇接。如果將腳步慢下來,靜靜地趴在雨林裡某一塊普通的草地,會看到什麼?
  • 探秘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2015-05-21 08:53:12    華夏經緯網
  • 最醜昆蟲、愛妻狂蟲 一批怪蟲亮相成都引發市民關注
    9月16日,市民在觀看展出的稀有昆蟲  還記得電影《昆蟲總動員》嗎?故事中的萌蟲,一次次戳中我們的萌點。在生活中,就不是所有昆蟲都那麼可愛了。有些蟲子一出現,給我們帶來的不是尖叫,就是退後三步,甚至有些昆蟲連名字聽起來都覺得好恐怖!
  • 上海昆蟲博物館,曾有亞洲大英博物館之稱,收藏百萬珍稀昆蟲標本
    上海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是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館。收費為7元/小時體驗遊記上海昆蟲博物館,其前身是法國神父韓伯祿(P.Heude)1868年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Musee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匯建成,後因標本眾多,無法儲藏,於1930年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興建新的震旦博物院。當時儲藏中國所產的動植物標本為遠東第一,有「亞洲的大英博物館」之美稱。1953年歸屬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研究所。
  • 上海昆蟲博物館今起開館 金斑喙鳳蝶首次亮相
    作為2004年市政府科普實事工程之一的上海昆蟲博物館,今天起將向市民開放,館內近2萬件展項多為第一次展出。  昆蟲博物館位於中科院楓林科學園區,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收藏昆蟲標本100餘萬號,包括一大批極為稀有的國家保護類昆蟲標本及一部分國際、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  除了欣賞蟲類標本,市民還可通過多媒體觸控螢幕與昆蟲進行「互動」。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2016-12-1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12月8日,來自於上海市徐匯區建襄小學的200餘位小朋友帶著對昆蟲世界的嚮往和疑問來到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 探秘「天敵昆蟲工廠」以蟲治蟲 無汙染更環保
    現場  一根試管繁育天敵昆蟲上百頭  記者在「天敵昆蟲工廠」中看到,這裡共有4間培養室和1間飼養室,每個房間約有20平方米,培養室裡空調、加溼器、溼度儀等設備一應俱全,用於繁殖天敵昆蟲的試管井井有條地擺放在實驗平臺上,試管中一條條天敵昆蟲的幼蟲充滿活力地來回扭動著。
  • 上海昆蟲博物館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的科普活動。上海昆蟲館一瞥    概況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昆蟲學科普教育基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該基地以原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標本館為依託,設有固定昆蟲學科普教育展示場所,有所級領導主管,有昆蟲專業工作人員從事「昆蟲學科普基地」的日常工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博物館的前身為法國神父韓伯祿(P.M.Heude)創辦的原震旦博物館(Museum Heude)昆虫部。解放後被中國科學院接管,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收藏館。
  • 武漢這家蝴蝶博物館太有趣了!有國寶級蝴蝶,還有各類昆蟲可以玩
    諶安明向記者展示博物館裡的蝴蝶標本和昆蟲。記者佔思柳 攝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日訊(記者佔思柳 實習生邱巖博)位於武漢市礄口區南泥灣大道的諶安明蝴蝶博物館成了小朋友們的夏日最新打卡地。如蝴蝶界公認的世界上最漂亮的蝴蝶——閃爍著藍紫色金屬光芒的「光明女神」,有單翅直徑超過10釐米、世界上翅膀最長的蝴蝶——「長翅德鳳蝶」,還有長得像貓頭鷹的「貓頭鷹蝶」, 世界上最大的蛾類、翅尖處酷似蛇頭的「蛇頭蛾」。 千姿百態的蝴蝶令人眼花繚亂。「這隻『光明女神』曾經拍賣出5萬美元的高價,折合38萬人民幣。
  • 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
    自從今年五一前廣西野外考察之後,這半年來,我專注在做這樣一件事——南京紫金山昆蟲博物館,地址位於南京中山陵,海底世界旁,原1929中山文創園。昆蟲館的前世今生:從「破敗」的廢墟中,昆蟲館開始醞釀,它的起點曾經是一張圖紙。它曾經是一片工地